《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996|回复: 51

居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12 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称那居所闪烁着鸟的光明,
使我沉湎于它,
受到照耀,为青春而着迷。
厄洛斯,爱的浴池,
美女和野兽在林间出入,
而哲人把英雄的长矛铸就。

一切昭示的鲜花,
遇见并交付我们:使我们置身其中,
与黑暗共处,凝神、倾听,
像一个沉默者那样,抚摸着远方。

这森林的伐木者漂泊着时间,
一棵树倒了,便是一个巨人头颅的落地。
我不知道那火的炫示,
是狂飙的机臂,还是午夜怪兽,
在大地和巨鸟之间,
一切荣耀都是勇士的死亡。

可我们总要离去,
总要把积雪和金子的道路追赶,
为此我倾听于它,
像蝙蝠一样通行,将自己慷慨地呈上。
而在阴沉的地方,
光吹拂着荒野,神仿佛是手臂,
在指示,在宣读中消逝。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2-1-10 18:47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12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石侃
牧歌再仔细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2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称那居所闪烁着鸟的光明,
使我沉眠于它,
受到照耀,为青春而着迷。

阅读石侃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3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我们总要离去,
总要把积雪和金子的道路追赶,
为此我倾听于它,
像蝙蝠一样通行,将自己慷慨地呈上。
而在阴沉的地方,
光吹拂着荒野,神仿佛是手臂,
在指示,在宣读中消逝。

——真好。充满乐感和思想的光泽。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若尘 于 2011-11-12 07:30 发表
早安!


你好,谢谢你的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牧歌悠扬 于 2011-11-12 10:34 发表
问好石侃
牧歌再仔细读读


你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菊之灵 于 2011-11-12 15:27 发表
我称那居所闪烁着鸟的光明,
使我沉眠于它,
受到照耀,为青春而着迷。

阅读石侃的诗歌。


谢谢你的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寒山依依 于 2011-11-13 17:36 发表
可我们总要离去,
总要把积雪和金子的道路追赶,
为此我倾听于它,
像蝙蝠一样通行,将自己慷慨地呈上。
而在阴沉的地方,
光吹拂着荒野,神仿佛是手臂,
在指示,在宣读中消逝。

——真好。充满乐感和思想 ...


你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18 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的西方式呈现与精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思者,是值得景仰的,他所有的探索总能鼓励后来者缩短出离混沌的时限,并以进步的、依旧赶路的姿态让我们获得光明的意图。作为一首以“居所”为题的诗歌,我下意识的把它扩大为生存环境,扩大为石侃谈到的宇宙、世界、国家、部落、组织、街道、家庭,直到内心的归宿明朗起来,世间本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容器。这么说似乎我仍旧在有限的空间里死命扑腾,但这层层能够容留你的便是存在的依凭,否则一个人的独立就没有了参照,心灵丧失了反光的三棱镜,人也就陷入了彻底的虚无之中。
    统观全诗,意义形成的秩序多少会压减思想的锋芒,它不以寒气逼人的诘问结尾,也没拉响长矛与盾牌交接时突然爆破的指环,而是以自我牺牲的姿态担当了通行在迷路之中的蝙蝠,为我们变异的人的本质进行了一次更为有趣的拨乱反正。因此,我克制自己以血腥的眼光去打量头颅、怪兽、勇士、死亡等词汇,也排除了诗人对现世的主观挣扎与抵触的必要性可能。它的发散正是对应了一种类似“天问”般的根源性引诱,为什么存在这一切?而这仅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尽管诗中的阻力的确来源于今日之目睹,但诗人的疏通之道则显得礼让三分。
    这究竟是隐忍,还是智慧?它不带来刀斧手所能斩杀出的壮烈,也不是小隐之士惯常的独善与取巧。诗人到底设定了怎样一个打动读者的意念规范呢? “在宣读中消逝”的结句中我找到的是“光”的虚伪性,是诗人作为一个经历者而对原有方向的粉碎性破坏。他说出来了!
    于是,我想从头来理顺这一进程。作者起笔要谈的是居所里面的发生,鸟的光明是飞翔的光明,但也可能转化为囚禁的光明,这里的“鸟”和第三段中提到的“巨鸟”相比,证明一种小小的本性之欲望,一种飞翔于天南地北,投身于明光中不自觉的沉湎与着迷,但必竟不是所有的“鸟”都能展翅高飞,青春的冲动与蒙蔽恰是诗人心智成熟的前期。厄洛斯,爱的浴池,美女和野兽在林间出入,而哲人把英雄的长矛铸就。这一句的尾随没有副词连接,它们以并列的姿态制造了一个小小的突兀,而我还是把爱神、爱的浴池当作了后两句的前提,爱洒人间,而世俗却有着种种美妙与乱象,最终能缔造未来的是哲人,是思想的先觉者。
    接下来的是一种近景的展开,鲜花交付于我们,使我们暗感到“鲜花”在黑暗中颜色的刺目,以荣耀为支付成本,“使我们置身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个被动句式。而在黑暗中保持长久的沉默,是需要耐性与勇气的,诗人在此处的沉稳让我惊讶,他“凝神”、“倾听”,抚摸远方,是想要在宁静的状态里获取无穷的思考或等候的力量,他把读者的渴望压到了最低限度,并让人幻想一种超乎寻常的突破。当森林的伐木者出现的时候,我知道生命本在的消逝似乎成为极具象征性的试验,“漂泊”是不定性的,时间一直在静走,巨人头颅的落地就把厄洛斯的爱洒人间和现实的荒蛮对立了起来,诗人所不知道的火,恰恰就是一种肯定,就是狂飙的机臂,是午夜怪兽。在拓展与升腾中,大地与巨鸟间所发生的种种也必将以死亡来作为支撑。
    最后一段,收拢回来,于诗而言,逃不过这种宿命。于诗人而言,则强调了世间轮回的必然,那就是一定会离去,离开罪与罚,离开心灵的旧居,离开疑窦,离开前面谈到的种种而找到新的开阔与明净。后面的诗句是思想的解围,是思者的以通为进,如蝙蝠的悬挂,又呈现着饱满和康庄,甚至“将自己慷慨地呈上”的坦然也让人瞠目结舌,离去与追赶总是方向性动词,这处对方向的重新确立引燃了许多死亡的枯枝。“而在阴沉的地方,光吹拂着荒野,神仿佛是手臂,在指示,在宣读中消逝”。最后一句,奠定了所有谬误的真实与存在,我已不想再作过多的解析,我只想独自回想阴沉地方的光是什么样的光,神的手臂为什么是一种仿佛,明明在宣读而为什么又会消逝?
    这首带有神性色彩的隐藏着光与暗的诗作,起承转合显得很直。它吸引我的不是语法,而是居所的主人怎样掌控内在的起伏,又怎样出离现实的桎梏并延伸为精神的标向。很多细节可圈可点,但我已不能再做更多的破坏,必竟读者不只我一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和评都很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利兵 于 2011-12-16 17:03 发表
思者,是值得景仰的,他所有的探索总能鼓励后来者缩短出离混沌的时限,并以进步的、依旧赶路的姿态让我们获得光明的意图。作为一首以“居所”为题的诗歌,我下意识的把它扩大为生存环境,扩大为石侃谈到的宇宙、世界 ...


你的评论要详细看才能领略到其中一些关键性的精湛,很多问题你都抵触的,比如文本关于存在的精神命题的揭示。我个人的想法也是一种存在主义的思考和关于其在知觉对象化艺术中的体验吧。谢谢你的回复,至少它说明了一点,即作为人在一般层面上共通性,归根到底我们都是粒子和能量的。你很巧妙地旁通了它,即光与阴暗。

[ 本帖最后由 石侃 于 2011-12-16 20: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学习,问好石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2-16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我目前的功力,尚不能通透。但我愿意对我感兴趣的去多一点关注。找出这个文本也是在尝试,看看这样的文本到底能够激生出多少碰撞。关于精神命题的揭示,还请石兄有机会多提点,我以学习的心态认真待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08: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