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紫穗穗

穗言疯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子多短命,佳人忧迟暮。譬如才华横溢却短命的贾谊,卒时33岁,贾谊郁郁寡欢,出众的才华,只能给君王讲神论鬼。始终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和抱负,在忧郁中了结一生。李商隐曾做《贾生》一诗,咏叹自己相似的人生境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来才高招人嫉,古往今来“鵩鸟赋”,几人伤怀几人惜,其生若浮其死休……如这般“顺天委命,齐生死,等荣辱。”老庄的出世哲学,是否也是自己一生所信奉的人生态度呢?从早年的积极入世到现在的消极出世,或也是一种激愤的平息和疲惫。历朝历代,那么多雄才伟略之人,都曾被埋没和遗忘,小小的“我”,不足道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贾生,鵩鸟。二千多年前,那位皓首穷经,曾经气吞山河的得志少年,你可曾想过自己,竟会忧郁愤懑而终。你可曾想,这未来的二千年时光里,曾有多少缅怀之人,在掩卷的同时哀叹:贾生,鵩鸟!历史的天空下,似乎还能听见那只鵩鸟的鸣叫声,哀哀而过……《吊屈原赋》,何尝不是哀悼自己的忧思和不平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容忍垃圾,也不能接纳平庸。这就是自己至简的赏析标准和创作底线。谁有“席卷天下”“威震四海”的波澜雄心,今生才能铺陈笔法,雄奇文风一世。正所谓“淋漓文章,酣畅诗歌,笔锋犀利,言辞激切。”我愿余生文字如斯,宇内纵横捭阖,四海浩瀚恣意,挥毫清狂处,尤如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泻千里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留品性,诗歌铸日华。人生怎能无瑕疵,真情真性过半生。知错能改,荣辱相伴,才是真实的人生写照。东汉恒帝、灵帝时的赋家张奂,虽曾因宦官曹节蒙骗之失,而误害了窦武、陈番等忠良之臣。却能蒙愧终生,自律改正,坚辞升官封侯。这样的人,今世亦属难得之才。可以不贪不怒,苦守志节,严于律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以为时代太脏,所以照镜子的自己,才显得很肮脏。殊不知人品、诗品之“脏”或不脏,与时代并无确定的关联,只与自我本性的脏或不脏有关。

于是,绝食,感受饥饿,思考的我,才会在某人的诗歌之后,如此评价:“肯定的!黑色里,的确有其他的颜色,埋没其内,只因成“黑”,余生再无殊色!听闻几秒钟脱下衣裳,却要用数十年穿起。一个道理!原本是脏,必然是脏。时代的脏,于人何故?!这微妙和永恒的美好,与脏有缘,却是对立而存在的,可并论,却不可篡改和替代!”

已然黑了,并以“黑”,暴丑,一脱成名的人,余生,期盼形而上,涂“白”自己。这本是好事,只可惜成名之人,或有流芳百世之人,也有遗臭万年之徒。臭,就是臭,臭到了极点,当然渴望“香”。愿望很好,只可惜,只有逐臭之人,才会颂歌“臭赋”也!大抵明白之士,依然掩鼻笑之,盗世之名!

雨人观天下,纵横成一体!我也常常感觉今生太疑惑,譬如:荷花出污泥,为何不染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早到晚,绝食!体会“饥饿”和“饥肠辘辘”一词。人间的欲望,我还保留几分?当一种心思,懒到了极致。我才能放下全部欲求,真正归属于文字的涅槃。

左手是得,右手是失,得失双手间。只可惜大雨澎湃而至,天地间竟无人知晓……仍是熙熙攘攘,利来利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朝、唐朝的那些事,故事怎么说,都可以。雅说正说,邪说戏说。一个王朝的兴衰和没落,总会吸引无数沉迷其中的视线。浩若烟海的历史,亦需一个优秀、幽默、厚实的“说书人”来引领我们的目光和心念。大汉帝国,盛世唐朝,这激情澎湃的历史,未来还将一次次地复活于倾情文字其人的笔端,爱之深恨之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坛经》是中国佛教著述中唯一被尊为“经”的典籍,同时也是研究中华文化必读的书籍之一。“禅”本就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非凡的生活智慧。《坛经》所倡导的禅宗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和哲学体系里不可或缺,难以割舍的华彩。它所体现的审美境界和人生感悟,涉及到中华文明千年的文艺发展和人格风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方能架起古今的桥梁,穿梭于传统和现代的时光丛林。一些文字,经千载而不朽,历百代而弥馨。我喜欢边读边悟,边悟边记。品一杯香茗,读一本好书。虽无四海野心,却有傲骨浊世!隐约山水间。想虚空人世,“万物于我如浮云”,是否半生颠沛流离,行走于千山万水之间,也是为了证悟今生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也不得,不说也不得。好像诗歌的真相其意,也在于此。所以诗歌与禅意,自然通连。写诗之人,终生执著于文字,技巧于文字,却又不能完全依赖于文字,技巧于文字。正所谓“诗相无相,微妙诗意,不着文字,言外别存”!诗歌,诸多美妙感受,似在文字里,飘忽言辞外。亦可称“都在意会中,不在言传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一梦。我生,从何来?我死,去何处?谁都想过这样无聊又现实的问题,谁也无法解答这样简单的人生谜题。失去身体,灵魂无处栖居。可见形体的重要性。生命的形体千差万别,而生命的理性,是否真的是众生平等?!或许真就是缘起性空、因果循环,不生不灭、圆融通达,无中说有、有中显无。且恋生忘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生“答非所问”,雁影过潭。偏偏依然常常——对境心起。我不贪求伎俩,不断百思想,却会“对境心不起”,原本就是愚人一个,起与不起,都是我的自性,不求他人惠顾。我自“结集法藏”,空性成慧,竹篮接雨,善恶无别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7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生若能“凡圣两忘”,情尽体露足以!“拥绒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这是一首禅理诗趣,相得益彰的佳作。出自于——五代清凉文益禅师,也称法眼文益。是他与一位王公,谈佛论道,观赏牡丹花时,当场留下的偈语禅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8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雨声淋漓,不绝于耳。时光的沙漏,似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唯一的“沙尘”。有人拿来消遣,有人拿来荒度,而我此时此刻,只想拿来无穷无尽“相思”。因为每一棵树,都曾覆盖着我,春风遗忘了曾经的颜色,我遗忘了紫穗的传奇——为诗歌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 09: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