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这里有阳光

我认为“当下诗歌危机”是个伪命题(与方家商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7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阳光之地 于 2011-2-27 10:38 发表
支持这个命题。支持这个讨论。




方家不来,这题目估计是有问题,他是总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7 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时代的更迭、战争才会造成危机;存亡之时,很多人选择的是食物或者金子;往后看,我们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即使走错了路也要走下去,告知后人:此路不通;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消亡也是必然的,有人说文学最高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8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话有些道理。我比较赞同的。我们研究诗歌是为了陶冶自己,也不是为了教诲别人哈~~

问好电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打火机 于 2011-2-27 10:48 发表

方家不来,这题目估计是有问题,他是总监

他在學隱身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23 09:56 发表
“现代诗”的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 ...


中国“现代派”名称来于1932年5月施蛰存、杜衡创办的《现代》杂志。纪弦在二十世纪30年代以路易士的笔名在《现代》等杂志发了不少诗,台湾另一位现代派诗人钟鼎文以番草的笔名也在《现代》等杂志发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打火机 于 2011-2-27 10:48 发表




方家不来,这题目估计是有问题,他是总监


我前段时间追天堂鸟去了。自说自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派在台湾并不很成功,所以才有余光中等人的拨乱反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迟说:人类习惯了没有抒情的生活,却没有习惯没有抒情的诗。
以上观点均见《现代派诗选》(蓝棣之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2-28 20:16 发表

他在學隱身术


没隐身,我怕我一辩论把阳光气跑了怎么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1-3-8 19:34 发表
现代派在台湾并不很成功,所以才有余光中等人的拨乱反正。

余光中不是现代派,他也无所谓的拨乱反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兄弟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8 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1-3-8 19:34 发表
现代派在台湾并不很成功,所以才有余光中等人的拨乱反正。

方家,大陸对台湾的现代诗印象还停留在十几二十年前的时间,但现代诗在台湾目前发展的现況,几可说是非常成熟了,一般写诗的人,虽然还是十分敬仰余老師,但若要分其类別,现代派比较清晰的代表应是与蕭蕭同时期的诗人~千朔个見,问好方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所谓的消费者,我们首先看对象,对牛弹琴,只要吼两嗓子。如果是大众诗歌,顺口溜比较好。我们不能让诗歌每个人都看懂。所谓曲高和寡,都听懂了,那是流行音乐。欣赏诗歌那是要有文学素养的,诗歌的存在就注定一些人不会欣赏他,一些人喜欢他。所以这就是诗歌的宿命。如果你想你的诗歌以文本的形式多卖几本,你就写通俗点,如果只是自我的或者诗人的自我那么你可以探索更深的层次。诗人的清高才会喊出诗歌的危机,因为诗歌即将成为一些人的俗语,有些人既想冠以诗者的皮毛附庸风雅,有些人耻于诗者的清高,而自绝于“即生瑜何生亮”的尴尬。我以为诗者应该是从容淡定的,有李白的潇洒豪迈“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度,有忧国忧民者,有以情养性怡情山野者。
但不要否认诗歌是多元的,诗歌有很多表述方式,这是认识问题。我们应该有勇气承担和面对,厚此薄彼者只会自欺欺人而已。无论对牛弹琴也好,大众话或者学术话也好,都不能摆脱一个现实。无论是披着狼皮的羊,还是披着羊皮的狼,只要能适应生存环境,就有存在的道理。平衡,这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3-9 1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不够激烈。
加把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我为你守候 于 2011-3-9 15:35 发表
所谓的消费者,我们首先看对象,对牛弹琴,只要吼两嗓子。如果是大众诗歌,顺口溜比较好。我们不能让诗歌每个人都看懂。所谓曲高和寡,都听懂了,那是流行音乐。欣赏诗歌那是要有文学素养的,诗歌的存在就注定一些人 ...


很精彩,我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