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122|回复: 55

我认为“当下诗歌危机”是个伪命题(与方家商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3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诗”的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诗的含义:
  1.形式是自由的
  2.内涵是开放的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诗”者皆为感于物而作,是心灵的映现。“古典诗”以“思无邪”的诗观,表达温柔敦厚、哀而不怨,强调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现代诗”强调自由开放的精神,以直率的情境陈述,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
  现代诗的特点是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最近几年见到很多关于诗歌危机的文章。我认为这是个伪命题。



.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23 10:0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辐射》

梦的细节在后退。,默念儿时的信仰
享受那一瞬间虔诚的愚笨。帝王
是否正在驶向潘多拉星球?采集新的魔法
一些很远的声音发出诡秘的笑。

香火赋予残垣虚拟的外壳,再往深处想
便进一步丢失信念,太阳飘着,风静着。
我赋予庙宇的一切,与它永无表情的喃呢
正在裂开。轻喊一声
天空中除了我,别无他人。

3
整个夜晚我把思想放纵成碎尘
让它自由漂浮,我获得足够的触角
一座古塔的倾斜(和倒塌),或许就是来自
一句不经意的咒语或一句反复咏读的宋词

漂浮慢下来。我看见霞光依旧可以穿越云层。
听枕边微微的鼾声,闭起双目
没有什么可以再想,深入是一种危险。

4
躺在一段历史的夹层,窥视战争
是如何储备大量的血,来喂养一次和平
那些回忆录的扉页上,都签着神的名字
翻开它们,就进入残墙的深处。风
嘤嘤地歌颂转世的兰草

闭目。寻找太阳的影子。一件旧军装
挂满勋章,被风吹的鼓鼓
子弹任意穿越,它依然像撑起的帆
企图摆脱大海。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明月几时有》



那只老狐狸 若无其事地
穿过一处因下沉
而变黑的
梦境

他在咖啡桌上写道:Mickey 硬纸板 海岸线 恍如隔世
他掰断一节手指
蘸着果酱继续写道:请把这节手指
转交白求恩医科大学
解剖本部

更远处 海湾 一些在素描中被人遗忘的
自缢的
婊子 被他反复摩挲得
光滑无比 像青铜器皿一样
闪闪发光 而那个刚刚结识的放射学家
因一场性爱
甚至还保持着床上
僵硬的
兴奋姿势

海浪 格子布 高脚凳 碎裂一地的玻璃酒杯 那条从半空悬垂下来的
大腿
是他一生中画过无数次的
主题
另一些女人的大腿
它们像已经被嗅出来
将要抵达的
海啸

甚至那幅被屠杀的麋鹿
的版画
即使从某个角度
切入 她依然会被吓得
抖个不停
而将要发生

类似手淫的冲动 犹如一粒被卡在柔软贝肉里的沙粒
和争议文本中
他残余的
最后日子
——他的语法过去式和他无法预知的
挂锁的
城门

[ 本帖最后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3-24 18: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太懂,进来看看大家如何议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凳子听课,感觉大叔所言论点明确,但论证不足,一已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理由不充分~
需要继续举证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钱钟书有云:中国抒情诗歌诗歌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自会出现一定时期的低落期,这是必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无论诗歌以何种形式出现,都必然都一个平衡点,可以是诗本身的结构与感情的平衡,也可以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平衡,平衡就是静止或是来回摆动,都会保持着原来的诗歌的属性,诗歌本身也有着保持自己属性的一面,如果我们不认为的定义和划分,诗歌危机既然有人提出来,自不会是空穴来风,是值得好好反思。当下的诗歌不被广大群众接受,就像上期《非诚勿扰》里的,打油诗却被人认可,而一些晦涩的,会被人摒弃,对于诗歌的长期发展而言,我认为诗歌的接受度会回到简单明快的路子上,尽管会有一批诗人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诗歌要不要顺应时代的潮流而发展改变,这仍然值得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2-23 11:15 发表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也是生产和消费的过程,生产决定消费,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由此观之,生产者即“作者”创作的作品如何才是最根本的,也引领着时代的“消费”趋向和品味!

质与量的问题,生产者可以很多,如果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厂家自会倒闭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与价值规律,起或是落,都是正常的。最根本的还是产品,就是可以流通的,被消费者接受的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挂起来,晚上忙晚回家再仔细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当下正处于伦理危机的时期,经济改革导致信仰的多向性,是真正需要诗歌的时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23 13:15 发表
事实上,当下正处于伦理危机的时期,经济改革导致信仰的多向性,是真正需要诗歌的时期。

鼓掌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23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失业的人》

被拐卖三次
他从皮袄里飞出来
把自己贴成告示

广告栏吹着口哨
在他脸上划出皱纹。这个疯男人
把自己蜷缩成一支枪,坚定地
站在十字路口,他用牙齿

对着我们,与他之间
是一片插满钉子的土地




看,我们多么需要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需要象您这样揭露阴暗面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23 13:48 发表
《失业的人》

被拐卖三次
他从皮袄里飞出来
把自己贴成告示

广告栏吹着口哨
在他脸上划出皱纹。这个疯男人
把自己蜷缩成一支枪,坚定地
站在十字路口,他用牙齿

对着我们,与他之间
是一片插满钉子的 ...


这是一个抱着报复的失业者形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1-2-23 13:15 发表
事实上,当下正处于伦理危机的时期,经济改革导致信仰的多向性,是真正需要诗歌的时期。

嗯,钱路混杂,道德缺失
能守住一方净土,也算功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4 05:5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