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胡风野树 于 2011-1-24 16:20 发表 读后感我看了,将福音书和佛家学说作类比的内容有些牵强。关于耶稣受魔鬼诱惑的故事,由于断章取义太明显,原有的深度和立体感已经全部破坏了,窃以为不如直接将故事陈述来得有感染力。此外,你读的版本不是最好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胡风野树 于 2011-1-24 17:17 发表 我却不把佛经当小说看。也不把古兰经或者道德经当小说看。更没把马克思当小说看。
原帖由 胡风野树 于 2011-1-24 17:34 发表 不,这些从来都不是中国人的灵魂。难道你和于丹一样,满口胡言? 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吧!
原帖由 胡风野树 于 2011-1-23 16:42 发表 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价值的直接判定,或者内心的感动。 其实我时断时续地都在写,只是坛子里规定有些话题不让发,所以就藏起来了。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1-1-24 20:13 发表 儒、道、释、法、墨都需要批判,照单拿来的时代过去了。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1-1-24 20:33 发表 批判的前提是继承。 批判性的继承,以国学为主,西学为辅,新的中国文明才有明天。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1-1-24 20:34 发表 我觉得继承的前提是批判。如果是糟粕,而非要全丢,那丢了也无妨。
原帖由 菩提本非树 于 2011-1-24 21:14 发表 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远多过于糟粕。 五四,就矫枉过正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10: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