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半只眼 于 2010-8-25 16:34 发表 肯定是个探索,支持细雨实践。 作品有浓郁古风韵味,不失现代诗优点。好。 注意到五十阙和后边的半阙,在未加备注情况下容易混淆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5 16:39 发表 陈贵东,是不是就是梧桐?呵呵~~~一不小心露陷了吧
原帖由 张彦平 于 2010-8-25 16:56 发表 具情理,富新美,这方面只有学习兄的份了,另外终于知道兄的真名,记下。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8-25 17:06 发表 非常非常地喜欢,这是在只读过一遍之后的感觉。 这样的写法我是学不来的,必须在占有极为广博的古风和韵辙知识的基础才能形成这样的诗意。 欣赏学习! 问好兄弟!
原帖由 沈彩初 于 2010-8-26 08:01 发表 用语婉约、成熟,意象抓的很准。喜欢!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8-26 07:21 发表 要说意义,我觉得探索性不大。 谢谢紫版主精读美评!特别谢谢一针见血的指正! 是的,在诗歌文本的上梧桐还要努力探索。很想找找当下诗歌与本土文化的血脉,这在非常热闹的诗坛来说,似乎有些缘木求鱼。当下被精 ...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6 08:23 发表 问好梧桐,我有一点,会一直和你站在一起——那就是坚持本土文化,不偏离本土文化的血脉。这也就是现在,我为什么大量地阅读古籍,如果一个诗人,连自己家的国学,都没有一点小小的根基,那还是别再继续创作诗歌 ...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8-26 08:35 发表 先谢谢紫版主回头再指导!有点事,稍后我会答谢您的关注、、、、、、、回见!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00:3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