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妙妙

“妙眼观诗”2010年第一期 6 雨夜,读木木诗有感 114 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3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5就是指5页是吧,我一直搞不懂几楼几楼的,一开始我那个使劲翻哟,找了半天,才找到,哈哈,怪我笨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8-23 20:16 发表
5就是指5页是吧,我一直搞不懂几楼几楼的,一开始我那个使劲翻哟,找了半天,才找到,哈哈,怪我笨了,呵呵

“妙眼观诗”第一期 5 讲述,口语入诗的震撼 品鉴 被春天流放《父亲的葬礼》87 楼
真要打PP,
“妙眼观诗”第一期——是每一个一期,这是第一次写,所以是第一期。
5 讲述,口语入诗的震撼—— 5 指这一期写到了第五篇,“讲述,口语入诗的震撼”是这首诗歌写作的重点技巧。
品鉴 被春天流放《父亲的葬礼》87 楼——而“品鉴”、“精评”、“简析”之类,是我对待这首诗歌的用心程度不同;被春天流放、张彦平、天涯孤鹰等则是作者名;《父亲的葬礼》那就是诗歌的题目。之后看好87 楼,这首诗歌就在第87 楼。
一般我写作,还会在01楼做目录导读,比方我一些长篇小说,第一章标在01楼导读;第二章会在第一章节导读后指明转在几楼,阅读时都是会在我这样的格式下轻松找到你要的。

[ 本帖最后由 妙妙 于 2010-8-24 06: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0-8-24 06:34 发表

“妙眼观诗”第一期 5 讲述,口语入诗的震撼 品鉴 被春天流放《父亲的葬礼》87 楼
真要打PP,
“妙眼观诗”第一期——是每一个一期,这是第一次写,所以是第一期。
5 讲述,口语入诗的震撼—— 5 指这一期写到 ...

谢谢妙人,专门给俺上课,真感到受宠若惊哟。下次俺明白啦,你辛苦,俺去给你买早餐去啦,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8-24 07:44 发表

谢谢妙人,专门给俺上课,真感到受宠若惊哟。下次俺明白啦,你辛苦,俺去给你买早餐去啦,嘿嘿

能看懂了就好,我得要谢你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妙人,我是真没看懂哟,我才发现右上角还有一个数字。呵呵,原来总看风雨大哥说,几楼几楼的,我当时还纳闷呢,他是怎么知道哪是哪层的,这个问题却在你这找到答案了/谢谢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4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8-24 20:00 发表
妙人,我是真没看懂哟,我才发现右上角还有一个数字。呵呵,原来总看风雨大哥说,几楼几楼的,我当时还纳闷呢,他是怎么知道哪是哪层的,这个问题却在你这找到答案了/谢谢哟。

不谢,快去看看我新写的诗。是个系列,只有二句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4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瞅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桑间濮上 于 2010-8-24 22:18 发表
来瞅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5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雨夜,读木木诗有感

整首诗歌质感不错。尤其是“不再拿笔/以细密的眼睫毛弹奏/”升华了“这个雨夜”。“睫毛弹奏”既富于动感,更切合女孩的俏皮。
许多的爱,不仅存于男女,这里更像是女伴之间的唠嗑。
“若,台板上的两朵雨做的云/早已懂我/飞翔吧”这里直白的描述,没有破坏整首诗的趣味,相反是为后来的诗歌做铺垫。
如此才有“沿着天地的誓约/”飞翔的乐趣,再“垂直而下”回到原点雨的形象更加饱满。
“若,明日依然留恋/彼此移动的私语/面朝大海”最后一节,呼应前面的开场白“不再移动的视线”。海子的诗巧妙地活色生香,在此基础上更给人一种缅怀与遐想的空间。
我读诗,也许有点怪怪,到现在才回去第二节,“待批改的视线/在眼皮底下不停嘀咕/窗口的广玉兰/颔首/心中那支歌/从远方飘过”。
木木,已经非常能经营诗歌,淡定的歌唱由远及近。意象的选择也是恰到好处,将抓不住的视线放在小学生的作业位置,等待着某一个知己的批改。将抽象的空洞化成形象的实体,诗歌读来就浅显易懂。
我一直讨厌诗歌太过朦胧,让读者找不着共鸣的弦,那会是一种致命的伤害!诗歌之所以边沿化,不要怪读者没水平,是该写作者反省的时候。
“在眼皮底下不停嘀咕/窗口的广玉兰/颔首”从“批改”到“眼皮底下不停嘀咕”顺接的非常自然。你有改错,必有争论,虚化的诗行留空给人想像。“嘀咕”什么?还就真的不告诉你。
“心中那支歌/从远方飘过”。写到这儿,你才能明白一点女孩子的心事吧?但还是比较模棱两可,你要用心才能体会读懂诗歌真正的指向。
第三节开头“一阵湿漉漉的泉涌/读你”是眼泪吗?想断肠的思念,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这样一个雨夜。这样才回去我开头出彩的评,那一句让我过目不忘的比理查得还高明的睫毛钢琴曲《友爱》。
能写这个评,也是自然灵感。就如同窗外下着雨,木木“不再移动的视线’起句简单,能自成一段就很不简单。

附:《不再移动的视线》

诗/木木

待批改的视线
在眼皮底下不停嘀咕
窗口的广玉兰
颔首
心中那支歌,从远方飘过

一阵湿漉漉的泉涌
读你
不再拿笔
以细密的眼睫毛弹奏
这个雨夜

若,台板上的两朵雨做的云
早已懂我
飞翔吧
沿着天地的誓约
垂直而下

若,明日依然留恋
彼此移动的私语
面朝大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8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好,评的也不错。妙人,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8-28 21:20 发表
写的好,评的也不错。妙人,加油

第一期,到此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9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妙妙 于 2010-8-29 17:47 发表

第一期,到此结束了.

送朵小红花,以慰妙人的辛苦。找了半天图标,也没一朵玫瑰。送个拥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8-29 21:42 发表

送朵小红花,以慰妙人的辛苦。找了半天图标,也没一朵玫瑰。送个拥抱吧


抱抱~!我想你去读我写的小说,在心情文字《阳光般的忧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31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妙妙评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幻中行 于 2010-8-31 18:32 发表
来看妙妙评诗。问好!

谢谢。如果还不取固,我得准备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21: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