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温暖的注视 于 2010-8-7 16:07 发表 以学为主。也努力分析下: 仔细读过这首诗,感觉结构设计巧妙。虽然诗歌精短,但层次分明,中间部分用比喻自然地从物的现象过渡到人的感受,并展开去写以强化这种感受和物象的相似之处,使得主题的表达进一步明晰 ...
原帖由 张小钰 于 2010-8-7 16:27 发表 我也来学。
原帖由 低处的迷雾 于 2010-8-7 19:31 发表 先这样讨论着,也挺好的。你的提议,正在请示中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0-8-8 11:44 发表 这首是拜伦的. 意象的调用不追求逼仄,在于足够表达内在的情绪.好的表达是"不过度的表达".
原帖由 无哲 于 2010-8-8 14:58 发表 可以集中一个贴子,或分期,第1期,第2期。。。。 因为是在红颜版面,所以建议以女性诗人作品为主,有助于形成特色。
原帖由 zlg 于 2010-8-8 17:18 发表 唉,翻译诗啊……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21 04:1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