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7-17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静仔 于 2010-7-17 01:02 发表 
这文章要是除去作者的姓名,大概和普通的日记再无区别之处.
如果小倩是希望到这里"发泄"情绪,大可用本名.我想你这篇就应该用本名,
若交流文笔,不妨披个马甲.
静仔说得对,这篇更似日记的字,确没有多少的特别,她太普通。
静仔说发泄情绪,那是指这篇文章停留在情绪的阐发,而缺少提升,
更缺少文字的力量:)
我确有马甲,且发过帖、回过帖,那只是因为我想换一个“意象”(而非星星小倩)来交流。
一篇文章,文采是衣裳,除了文笔之外的那些思索与感念,也是可以交流的吧,
这种思索不仅止于个人的情绪,也是社会普遍的疑惑。
我在文中思考了阳光明媚的世界里生存的竞争、对人的怜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以及阳光明媚中青春的流逝和珍惜。阳光明媚,难道明媚的只是我的心情,
跟整个社会的状态无关吗?
如果我一边与人保持着距离,一边说着这个世界明亮得毫无隐瞒,
那么该如何理解社会的“明媚”?
在现实生活中,别人的一句玩笑而我却立刻去了附近的超市,
这是一种怎样的心理?而后来我又为何没有回去?
那些笑着的理发师的生存状态的悲喜是怎样的?
车站等车的男青年到底是谁?我这样的猜忌他们,他们是否也在怀疑我?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多远?从先前的懵懂到现在的提防,我的成熟是否有可悲的地方?
这种可悲之后有社会的影子吗?补鞋夫妇黝黑的皮肤,劳动人民的勤劳、辛苦与自然,
而我涂抹防晒霜的精致和他们的粗糙的对比,谁才是真正的精致,和自然美丽?
对于美的思考,不同年龄、场合、心灵状态下的美,什么是最大的美?
知识殿堂里的渴望,青春因激情绽放出她无比的明媚。而太阳,它的快乐、喜悦,
它的不转弯、坦诚和开放,它的明媚照耀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光明的、阴暗的存在,
都袒露在大地上,坦露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这是我在外出时的随感,有一种内心的冲动让我提笔记下了它,
但就像你感到的,我的文字并没有牵引出读者这些思考来,又或许这种思考本身并无意义。
标题从来是文章的点睛之笔,需要重中思虑。而我这次却说:“阳光明媚”,
首文第一句也是这样简单的一句“今天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实在是大俗。而这大俗之口语,
是我洗落铅华的一种尝试。精致的女子和黝黑的粗糙皮肤,
我想要抛弃文采而让文字呈现其最原始的面貌,但我没有做好:)
也或许我的观点是错误的,文质彬彬本就是文学对文章的要求,
而我却极力想要割裂其中之一。我再想想,嘻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