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5229|回复: 34

灯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1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丁丁而伐
我的春天流于额上
常闻斧斤之声
于午夜铁链紧锁
落枕处
忧伤沉积如珊瑚
三山五岳陷落
一月七星光寒
颤颤微微
斧斤丁丁
砍于肋骨
我是一颗美丽的头颅
常于午夜思索

而有手铐之音
而有铁链之音
而有斧斤
丁        丁
颤栗在我涤荡之河
发表于 2010-7-11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言特色于文白!

常于午夜思索
--------只此一句照应题目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消失的自我 于 2010-7-11 18:41 发表
读过,不错!

难得你说不错。哈哈,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梧桐更细雨 于 2010-7-11 19:50 发表
语言特色于文白!

常于午夜思索
--------只此一句照应题目么?


兄弟你的想象力还不够,嘻嘻。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又来了:
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于“斧斤之声”四个字上,《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之。大概是说:伐木要择时,乱砍滥伐就会不够用。这里插一句:孟子果然了得,即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又保护生态平衡。
作者半夜听到伐木声,作为诗人有这样的触感是正常的,幸好法律伸张了正义。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报的警!
整首诗也可以是作者杜撰的一个故事,借些来警示那些偷木者,就不知偷木者有没有心思来看诗。
石兄:最后结尾,我个人不是很喜欢,你给出了喜剧的结果,这也束缚了这首诗的思想深度。
我认为这没有更好地反映现实社会,现在是官盗,拿着违规得来的砍伐证明目张胆地大量砍伐。深刻地揭露社会现实才是诗要的高度。
另外很喜欢诗经一样的质地,纯朴、精炼、悦耳、磬心。
问好石兄!!!是你说过给我无限的开火权,说的不好不但不能见怪!还要帮忙指正哟!!!! :handshak

[ 本帖最后由 宇宙深处 于 2010-7-11 22:1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1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丁而伐
伐而生火

宇宙兄这次解得太实了。嘿嘿,砍得不一定是木,我可不是环保主义者。
灯这个意象其实更具有美感。关键是你如何进入我这首诗歌。暂时不自解谜。继续让大家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11 22:48 发表
丁丁而伐
伐而生火

宇宙兄这次解得太实了。嘿嘿,砍得不一定是木,我可不是环保主义者。
灯这个意象其实更具有美感。关键是你如何进入我这首诗歌。暂时不自解谜。继续让大家解

放了空跑!!!不过我真的是关注民生,关注现实的一个人,这也许就是我的情思不够浪漫,我写的诗不够韵味的根源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11 22:48 发表
丁丁而伐
伐而生火

宇宙兄这次解得太实了。嘿嘿,砍得不一定是木,我可不是环保主义者。
灯这个意象其实更具有美感。关键是你如何进入我这首诗歌。暂时不自解谜。继续让大家解

对哟!!题目有灯这个意象!!!全诗我都没找到与灯有何关联!!!!再找找!!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灯诗嘛,智慧之光的闪烁。当然这是望文生义。但引经据典的用意如果不是为了增加诗歌的厚度而是有意设置意象的深度而模糊诗意,那我还是暂时不吱声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诗歌别人的解读都是在猜谜。
唯一正确的答案在作者手里,只能作者自解。
欢迎作者自解,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就像本人写的那首《蝴蝶》那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菩提 于 2010-7-11 18:31 发表
丁丁而伐
我的春天流于额上
常闻斧斤之声
于午夜铁链紧锁
落枕处
忧伤沉积如珊瑚
三山五岳陷落
一月七星光寒
颤颤微微
斧斤丁丁
砍于肋骨
我是一颗美丽的头颅
常于午夜思索

而有手铐之音
而有铁链之 ...

丁丁而伐  我的春天流于额上          歌颂劳动?远古传来的近乎于残暴的劳动,就是我们文明之火种??牵强的很!!!
石兄,我还是觉得我的解读是通达的,也许有别的读法这也正常。这种解读跟个人的社会背景、文化层次、价值观念等等都紧密关联。我还是坚持我的解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7-11 23:04 发表
这样的诗歌别人的解读都是在猜谜。
唯一正确的答案在作者手里,只能作者自解。
欢迎作者自解,然后大家七嘴八舌展开讨论,就像本人写的那首《蝴蝶》那样。

大哥说的对,读诗不是也不能是猜谜。记得石兄也有再创作之说。
“唯一正确的答案在作者手里,只能作者自解。”也许根本就没有错误正确之分,只是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而已。
横看成岭侧成峰,身在山中,谁能认得山面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1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死了无数个脑细胞,仅仅感觉语言的美,没有想到什么意思!我只是在猜,应该是写“诗”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2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剑客无剑 于 2010-7-11 23:49 发表
死了无数个脑细胞,仅仅感觉语言的美,没有想到什么意思!我只是在猜,应该是写“诗”的吧!

智慧之光的闪烁。
精神世界的追求。
既然菩提不提倡我们这种实体的解读法而主张多从诗歌所散发出的意的方面领悟,那我们也就不勉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22 22: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