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木芙蓉

【探索平台大家写】第13期《入梅》《接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0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芙蓉童子 于 2010-6-20 16:34 发表
把简单明了的说得复杂玄乎,此乃评论家的本领。




哈哈,你这句简单的话,我觉着很舒服头脑。

评论家的号,我领过了,要几辈子才能排到我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明 于 2010-6-20 16:40 发表




当然啦,所以我们成不了诗歌的制定者。

因为你看我的时候,我也在看你。
我们都固定在一个叫哲学的意义里。
我问:“这儿太拥挤了?”
你答:“还好,我反正也不走动。”
我又问:“不动,怎么证明你 ...

哈哈,这个对话值得一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比较倾向于诗歌的私有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6-20 16:42 发表
我觉得这首说的是距离的美和陌生的美。在接近的过程中是美好的,因为它在消化陌生获取惊喜,如果取消这个过程,没有一件事物是美好的,特别是爱情。

这个解读倒基本接近我的这个原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陈明 于 2010-6-20 16:42 发表




对不起,我只是想多看你写的诗歌啊!

呵呵,我也是写得一般,多交流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6-20 16:49 发表
我比较倾向于诗歌的私有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近》

就算我已经在你身旁
也还是不能接近你

————因为同床异梦

就算我拥抱着你的身体
仍然没能接近你
不能接近你不是距离

————原因还是同床异梦

接近你也不是没有距离
接近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你

————分手,是注定的归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芙蓉童子 于 2010-6-20 17:00 发表
《接近》

就算我已经在你身旁
也还是不能接近你

————因为同床异梦

就算我拥抱着你的身体
仍然没能接近你
不能接近你不是距离

————原因还是同床异梦

接近你也不是没有距离
接近你最好的办 ...

这哪是原意,乱解读,晕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芙蓉童子 于 2010-6-20 17:00 发表
《接近》

就算我已经在你身旁
也还是不能接近你

————因为同床异梦

就算我拥抱着你的身体
仍然没能接近你
不能接近你不是距离

————原因还是同床异梦

接近你也不是没有距离
接近你最好的办 ...


有些偏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近》

就算我已经在你身旁
也还是不能接近你

就算我拥抱着你的身体
仍然没能接近你
不能接近你不是距离

接近你也不是没有距离
接近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你


前面跟贴都是玩笑。我来正儿八经地解读一下我阿姨的这首代表作。

这首诗,堪称经典。为什么这么说呢。
诗文,作者写出来以后,其它的事,就是读者的事了。
这首诗的多指向性,让这首诗,有了非凡的深度和广度。
诗中的“你”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人称代词“你”。
而是一种指代。
可以理解为“真理”甚至于各类“经”。

唐僧师徒千里万里,不辞辛苦,目的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接近“佛经”。但是,即使他们拿到了“经”,却“也还是不能接近你”。为什么这么说,在《西游记》中,一开始,佛祖赐予的,是无字经书,是最高的经书,可是,师徒特别是三个徒弟不识,认为佛祖欺骗了他们。最终他们扔掉了真经,返回去取回了有字经书。很可惜呀。

世上的事,常常如此。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上,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很多事实,都验证了“不能接近你不是距离”。是因为人性中的弱点或者认识大自然的局限性,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身在此山中,没有了距离,我们往往就迷糊,就难以接近心中的真相。

我们信仰真理,信仰佛教或者其它,不一定要每天经不离口,也所谓“狗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放下屠刀,也能立地成佛。接近佛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手中的那把尘世之“刀”。

则,我们心安,我们无限接近,心中的“圣地”。

2010-6-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里真热闹啊!先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20 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往大里去读,你这说也能涉及到。但文本本身和作者本身说的是爱情或是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芙蓉童子 于 2010-6-20 17:27 发表
《接近》

就算我已经在你身旁
也还是不能接近你

就算我拥抱着你的身体
仍然没能接近你
不能接近你不是距离

接近你也不是没有距离
接近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远离你


前面跟贴都是玩笑。我来正儿八经地解 ...

这个收藏了,不管如何,当初哲学考试俺不用复习也得100分的。
其实诗歌不是纯粹私有,阳光说的一半对,一半欠思索。也不是说不可以私有。
侄子的解读,那是因为他是我侄子,比较了解我,他是浙江科技学院毕业的哦。呵呵
这样的解读,并不会破坏我灵感而就的全部内涵。有些诗歌,包括大诗人,他自己根本也没想到那么层深意,都是后来人给评论出来的。
我很相信评论和写作者之间的关系,那是互生的。就像上次我解读木中巷的散文诗,我是突然的感觉,进入那种空旷的意境,而她自己也许还没料到,直到看见我的解读,她才意识到那样的场景,然后她说她自己再解析。而卧发现,如果有的诗歌,你自己解析了,反而味道没有了。昨天,石菩提深有体会。我没解析自己之前,他说我的诗歌能嚼出味道,一解析反而认为不是好诗歌了。大厅的风雨如磐,他的诗歌我读的多,有时候他也很简单率性,但总有人认为他是版主,而且性格沉稳,就把他的诗歌往很深处想,不敢多留言。这种现象的产生,对于一直在摸索评论和处理写作者关系的的我来说,感慨就多了。所以,在此写点备忘录,也谢谢挑战这个地盘,在阳光带领下,出现的解读诗歌和批评或者叫做交流探讨的氛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玉 于 2010-6-20 17:30 发表
呵呵,这里真热闹啊!先看看

呵呵,紫玉也来了,大家也是来多探讨交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2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10-6-20 17:32 发表
往大里去读,你这说也能涉及到。但文本本身和作者本身说的是爱情或是情。

阳光,诗歌的深远意义就在于解读的多方位,这才叫诗歌。你觉得怎样符合你心意,或者作者本身也惊喜,那多几种含义,何乐不为呢?中国古诗词也一样,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解读,这是好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5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