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2090|回复: 77

成熟诗者的声音:吊诡里的睿智,淡定中的温情——撒旦之吻诗歌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9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并不擅长诗歌评论,尤其是那种如外科手术一样对诗歌从里到外精细详尽的剖析更是百寻不得其门。对评论者来说这固然是显示其才能的机会,但也可能丑相尽出。而对被评论者来说,如果评论者把持有话语权,即使评论得一无是处那无疑也得忍受,即使公道,也有挂一漏万的时候。而且一旦评论做出,评论者和被评论者都要做好被人说三道四的准备。但是只要做着诗歌大厅的版主就逃不开周评的义务。我是有这个准备的,但一直以为还没有轮到我,可是首席前天告诉我这周应该是我来做了,于是慌神,待安静下来,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做下去。

翻了翻之前几个同仁的周评,发现他们都是集中评论几个诗人的作品,这对我来说仍然是难以驾驭的,我想我还是单纯一些,专门针对一个人的作品说说自己的看法,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让我一直以来崇尚有加的诗人的名字——撒旦之吻。于是我决定以我浅陋的学识愚笨的见解和卤莽的胆识对他深邃的诗歌进行一番妄评,好在我一直称呼他为诗兄,看在这个情分上,我想即使我评得很荒唐他也会原谅,毕竟我称呼他诗兄已经很多次,而评论他的诗歌的机会只有这一次,就算是一次练笔,何况评论里多少也有一些中听的句子。

打开撒旦诗兄的作品集,找到我第一次为他留评的是他三月二十五日发在诗歌大厅的《逃》。是一首两段式的诗歌。现在再次来读,觉得那其实是内蕴厚实值得飘红的一首,或许是因为我的谨慎,抑或是当时对那首诗歌的认识没有现在这么深刻,我只留下了淡淡的几行文字,但对撒旦之吻这个作者的名字从这个时候起就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因此之后就开始留意他的诗歌,当读到他于四月十一日贴出的他在上个世纪的一九八九年写下的两首诗歌《挤末班车》和《在大街上行驶》后,终于与我意识里的撒旦对上了号:显然这是一个成熟的诗歌作者,在上个世纪,他的诗歌作品的深度就足以让人深思并敬仰。之后在他陆续发表的诗歌里,我从中读到了许多睿智的思想和对社会现象深层次的剖析,这让我不得不去想撒旦诗歌的深厚是来源于他所学的专业特长还是日后的知识积累以及学识修为,但其实我对撒旦其人一无所知。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感觉这应该是我读他最近的几首诗歌的一些浅表印象,由于我的学识的肤浅其实我还是没有走进他诗歌的内里,但我想我仍然应该顺着这个脉络去寻找他诗歌的那种博大的隐藏。

一、吊诡里的睿智

《木马》
把自己禁锢于木马
木马外是错误的一切
心儿在准备战斗
那空空的木质的腹中
有火光  有哀号
也有高昂的凯歌

特洛伊城  宫阙依旧严整
树木依旧鲜亮  大地
却一片沉寂
所有声音都汇聚在
历史那破旧的文字中
汇聚在诗歌那妖媚的文字中

我禁锢于木屑发出的气味中
已经很久  今夜群星辉耀  
我将依然是个战士
我的手中握有铱金笔  并且自信  
将出来记载三千年的时光

敲敲那木马黄色的身躯
竟发出了青铜的声音
遂又记起商周的铭文
并非都正确  却永远是一种神圣

撒旦自己记载这是1993年2月9日所作,近二十年前的作品,今天看来仍然有新鲜的活力和积极的现实意义,我们不妨走进这首诗歌,试着去发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那些辐照现实的光芒:
   
把自己禁锢于木马
木马外是错误的一切
心儿在准备战斗
那空空的木质的腹中
有火光  有哀号
也有高昂的凯歌

从为文的起承转合能够看出这一段显然是起,但这个起却起笔不俗,木马的故事不能说人人皆知但只要稍具一些世界历史知识都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这里的木马显然只是一个借代,而这个借代的寓意并不试图通过重复那个古老的故事来单纯渲染场景,而是制造着一种气氛上的悬念,所以从这个起笔里我们并没有读到作者在接下来的诗歌文字里要宣示什么。即使有一些提示的迹象,我们仍然会感到悬念的存在,或许是一个伏笔的暗藏,或许是一种思绪的起始。当然在这个段落里出现的并不仅仅是悬念,还有诗歌多意性复合性的显露。这就为一首内蕴丰实的诗歌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一段能够体味到的除了作为起承转合中的承的意义之外,我们还能够发现一种虚实的调度和转换:

特洛伊城  宫阙依旧严整
树木依旧鲜亮  大地
却一片沉寂
所有声音都汇聚在
历史那破旧的文字中
汇聚在诗歌那妖媚的文字中

前三句先是对木马的历史背景进行了交代,这个应该是实写,其意在后几句向虚的转换和调度做铺垫,后几句的写虚就在段落当中很自然地完成,同时完成了一种时空意义上的虚实转换。作为承接的段落,后几句的出现,为下一个段落的转折也做好了准备,而这一段的内容我们不如将它解释为作者的一种心机在诗歌的体现:历史虽然曾经鲜亮但却沉寂下来,烟飞灰灭,作为历史的传承者,只有文字文章能够重现那些瞬间的辉煌。

第三个段落自然是承载了转的意义,在这个段落里,出现了我的身影:

我禁锢于木屑发出的气味中
已经很久  今夜群星辉耀  
我将依然是个战士
我的手中握有铱金笔  并且自信  
将出来记载三千年的时光

我是谁?一个历史的阅读者,一个现世的生存者,一个诗歌的写作者,甚至一个历史的书写者,一个思想的传承者。这些不一而足,重要的是“我禁锢于木屑发出的气味中  已经很久  今夜群星辉耀  我将依然是个战士”。这个转换不仅是诗歌段落形式上的转换,而更重要的是诗歌内在意义上的转换,在这个转换中,诗歌完成了它所要表现的主题:“我的手中握有铱金笔  并且自信  将出来记载三千年的时光”。历史的真实和现代的真实在这里重合,无论历史怎样演变,那种勇士的精神是不会遗失的。“铱金笔”这个具像在这里的意义就更加突出了。

敲敲那木马黄色的身躯
竟发出了青铜的声音
遂又记起商周的铭文
并非都正确  却永远是一种神圣

这个段落当然是最后的合,但这个合的意义不仅顺应了诗歌的上一个段落所宣示的主题,而且更加入了新的元素,世界历史的演进和中国历史的演进被结合在一起:“敲敲那木马黄色的身躯  竟发出了青铜的声音  遂又记起商周的铭文  并非都正确  却永远是一种神圣”。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作者在这样的一种宣示里结束诗歌,也让诗歌的意义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最初读完这首诗歌,我的印象是诗歌有些吊诡,但是现在重新来读,更多读到的是隐含在诗歌里的睿智,这种睿智是一个诗人诗歌深厚的成因,也是一个诗人向诗歌深处走近的脚步。

说到撒旦诗歌的吊诡和睿智,必然论及他的另一首《鱼塘垂钓》

《鱼塘垂钓》
钓鱼的时候要全神贯注
我们的鱼塘  无风也有一寸波  
夕阳西下时  更是被翻红浪
好像水下真有个情人

鱼在水中沉默  
我感到它就在附近  气泡在竿旁正一一炸开
湖面也散出圈圈涟漪  就像一个个立即被擦掉的
句号或政府的错误项目

鱼在觅食  
在池塘里跟领导似的到处视察
我自信我的钓饵特别香  
恰似刚刚出笼的中央文件

希望不会有意外发生  
我已四十不惑  而鱼还不超过一岁
我预测过太多的意外  
像国家地震局一样  应该不会再有意外

鱼儿果然上钩   
我不是上海交警也知道它很快乐
我感到它正吃的津津有味  
活像个第一次受贿的官员

它应该不会惊奇我的来到  
它已认定我是纪委派来的
不会在水边长久停留  
像在琢磨某个暗示  我的心事随着鱼标上下浮沉

2010-5-2

钓鱼的时候要全神贯注
我们的鱼塘  无风也有一寸波  
夕阳西下时  更是被翻红浪
好像水下真有个情人

这首诗歌并不是循规蹈矩地按起承转合的步路来完成的。开首这段用一种调侃诙谐的口气提出了命题,把垂钓的意义隐喻成许多能够想象的多重含义,而鱼塘在这里似乎也成为角力的场所,看似平淡,但是却把诗意引入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险境,让人揣摩接下来会有怎样的情节展现.

鱼在水中沉默  
我感到它就在附近  气泡在竿旁正一一炸开
湖面也散出圈圈涟漪  就像一个个立即被擦掉的
句号或政府的错误项目

诗人的智慧在这个段落里初露端倪,在这些句子里,我们所能体会到就不止是垂钓了,而是面对一些强烈的诱惑,描写虽然依旧平实但却是精细而透彻的。尤其是后一句,是这个段落的高潮语句,所辐射的诗歌能量远远超过一首平淡的诗歌,震耳发聋。诗歌在这里成为一个诗意的拐点。

鱼在觅食  
在池塘里跟领导似的到处视察
我自信我的钓饵特别香  
恰似刚刚出笼的中央文件

作者继续以调侃的口气进行着叙述和描写,只是语气在不断加重,诗意在不断延伸,诗歌的层面也在作者的调侃里逐渐让读者认知着这首诗歌将要涉及的决不仅仅是垂钓这样一个惬意的休闲方式,而是一个更为广袤的立体的构面,这个构面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有可能是我们的身边的别人,而更有可能是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

希望不会有意外发生  
我已四十不惑  而鱼还不超过一岁
我预测过太多的意外  
像国家地震局一样  应该不会再有意外

这种意外是什么呢?当然是鱼儿不上钩。这样一个假定在这里非常精妙地将诗歌的意境引领进了一种哲理的境界。整个段落看似有些重复,在一些读者或诗写者看来只要一两句就可以完成的交代却用了一个段落,如果能够真正领会作者的用心,就会意识到这个段落的重要性。这个段落在整首诗歌真正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后一句的出现,将一个绝妙的反讽运用得恰如其分。

鱼儿果然上钩   
我不是上海交警也知道它很快乐
我感到它正吃的津津有味  
活像个第一次受贿的官员

诗歌在这个段落到达高潮。垂钓终于实现了它的意义。“上海交警”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借喻在这里的出现正是通过诗歌对现实时世的再理解。上海交警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繁忙也可能最麻木地出示着指挥动作的交警,当然也是一个垂钓者的形象写照。而后两句的紧随,让诗歌的所指向的社会意义更清楚地得以体现。

诗歌写到这里, 在一般作者看来是应该结束了,因为诗歌已经完成诗歌本身和诗歌以外的所有意义,比如反讽,指代,引伸,但是作者似乎感到余韵不足,抑或是另有考虑,所以诗歌又出现了最后的一段:

它应该不会惊奇我的来到  
它已认定我是纪委派来的
不会在水边长久停留  
像在琢磨某个暗示  我的心事随着鱼标上下浮沉

其实这首诗歌的最终看点是在这里,终极意义也在这里。我虽然不便于将诗歌的深层次的蕴涵全面铺开,因为我怕我理解的偏狭误导了读者,因此我们可以在这一个段落里细细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其实垂钓并没有完成,垂钓还在继续,因为“我的心事随着鱼标上下浮沉”。这很明显是猫和老鼠的一场角力,鱼儿上钩了,但是并没有被钓出,那么是鱼儿力量大还是钓者的信心足,一切都在诗外。

撒旦就是这样用他厚积薄发的诗歌才能和吊诡里的睿智结构着诗歌的意境和思想,让我们在他的诗歌里体会着诗歌的魅力。这一首与上一首相比似乎更能体现我所理解到的他的吊诡和睿智,特别是反讽的运用,借代的出现,以及诗歌层面的层层深入,充分表现出一个成熟的诗者的才华和思维能力,这是诗歌的魅力,更是他的那只生花之笔的魔力。

二、淡定中的温情

撒旦的诗歌从语言的组成和诗歌的风格以及诗歌的结构去考究并不晦涩,甚至是平实的,朴直的,原色的。我姑且把这称之为一个诗人和一个诗者成熟后的理性表现。有时候我们读到的一些语言晦涩的诗歌如果并没有沉实的内质支撑而只是语言的一种噱头,那这样的诗歌就是虚幻的语言影象而已。虽然我相信撒旦能够做到这些,因为我也曾经读过他的一首长句子比较接近隐涩,但撒旦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明朗和通透的诗歌质感。我把他的这一特色总结为淡定,淡定是一个人成熟的人格和心理的表现,以此推论,诗歌中的淡定也一定是诗人成熟后对诗歌本质的认知以及熟练把握诗歌的能力的体现。

当然,撒旦的诗歌并不是单纯的淡定,淡定里也有脉脉温情,这在他的一首二十多年前的作品《献给曾祖》中尤显突出。

《献给曾祖》
当人老的时候
他就会吝啬属于过去的东西
他会挨着墙角坐下
看着迟起的炊烟  并吝啬它们
他觉得它们是空着肚子走的

炊烟像一连串滚烫的日子
在田野里疏散着  寻找着自己的落脚点
炊烟像一件件模糊的往事
在记忆的残辉里
轻轻掠过夕阳皱巴巴的脸

他的脸上也布满了痛苦的皱纹
使他非常羡慕
那些早逝的人  在地下
会活的很年轻

尤其当他化剩最后一份精力时
他怎能不吝啬  他的老伴
往火红的灶堂里
大把大把添加的半生爱情

1988-4-2

最初读到这一首诗歌的时候,我不相信这竟然是撒旦二十多前的作品。如果他没有注明诗歌完成时间相信不止是我大部分诗友都不会相信这是二十多年前的诗歌。唯一让我们感到可惜的是,二十多年前这样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诗人竟然被当时的中国诗坛忽略。当然这已经是后话。

当人老的时候
他就会吝啬属于过去的东西
他会挨着墙角坐下
看着迟起的炊烟  并吝啬它们
他觉得它们是空着肚子走的

这是写实主义的风格,平静的波澜不惊的语言叙述着一个老人进入老年的状态。理性的情境让人去思考作者确立的诗歌主旨,但具象的描绘又给人以震撼的情感反应:“他会挨着墙角坐下 看着迟起的炊烟  并吝啬它们 他觉得它们是空着肚子走的”。在这样的描写面前,我觉得每一个读过诗句的人都会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个情感的结:原来垂暮的人会有这样的心情,就像回到了童年一样的心情,纯真而天成。在这样的诗句的渲染里,读者总是会被感动,总是会在作者引领下走进诗歌的内蕴。

炊烟像一连串滚烫的日子
在田野里疏散着  寻找着自己的落脚点
炊烟像一件件模糊的往事
在记忆的残辉里
轻轻掠过夕阳皱巴巴的脸

这个段落里两次出现的炊烟分别寓意了不同的对象,一种是客观的,存在于天地之间的景象,但是最终弥散。一种是主观的,存在于人的记忆,最终留存。这样的选择对一般作者来说有时候很容易出现雷同,但二十多年前的撒旦竟然处理得如此泾渭分明,让我在二十年以后仍然赞叹那个毛头小伙子诗人的才华,所以我会说二十年前的中国诗坛为什么就错过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诗人,不能不说一件憾事。本段落里的两个炊烟景像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就是,诗人的独具匠心是一首诗歌的诗意飘逸或跃动的根本。

他的脸上也布满了痛苦的皱纹
使他非常羡慕
那些早逝的人  在地下
会活的很年轻

我现在回忆当时我读到这一段的描写的那种心理状态一定是惊诧的,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年轻人能够以这么细腻的笔触写出一个耄耋之年的人的心理。他一定是走进了这个老人的心里,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和这个老人融合在了一起,即使现在,这样细微的刻画仍然可以称之为神来之笔。虽然仍然是写实,但这样的写实我想一百年以后都不会过时。

尤其当他化剩最后一份精力时
他怎能不吝啬  他的老伴
往火红的灶堂里
大把大把添加的半生爱情

我仍然记得我读到了这一段的时候油然想起的就是叶芝的那首经典传唱《当你老了》。但是相比那一首,我个人觉得仍然有超越,这种超越不但体现在语言的温润和厚实,更体现在诗意上的升华。我们在这样震撼的诗句里能够做到的就是想象那种爱的升腾和情的让人窒息般的炽热。这样的诗句我想虽然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决不是常人可以轻易写出。

这首诗歌单从情感的表达形式以及诗歌情绪的挥发上去看应该是淡定的,没有大起大落,没有抑扬顿挫,没有跌宕起伏,但是充满了温情,弥散着一种醇厚到无法化开的情感之结。我曾经沉浸在这诗歌里想到很多,想到我已经不在人世的父亲,想到我依然健在的母亲,想到我自己未来的那些日子。一首诗歌将人的心灵带到这样的境界,无疑这样的诗歌是精美的优雅的可以陶冶灵魂的也是能够传世的。

三、结语

二十年前的撒旦之吻其实就应该是一个很优秀的诗人了,而中国诗坛当时并没有出现一个叫做撒旦之吻的诗人,我只能说这是中国诗坛的不幸(我一介书生这样说说本来也没有什么,况且人微言轻即使说了也没有什么)。当然我不排除今天的撒旦就是一个成熟的诗人,而且二十年前已经成名,只是现在潜伏在我们身边而已。如果是这样,是不是我们大家的大幸我不敢说,对我个人来说那一定就是我的大幸了。我这样冒昧为撒旦诗兄写评,事先并未征求他的个人意见,此刻感到惴惴不安。其实我是一个很能考虑别人感受的人,本来应该征求一下他的意见的,但我怕他拒绝,因此我会失去为一个好的诗歌写作人做一些事情的机会,于是就这样义无返顾地写下了这些幼稚的简单的粗糙的文字,如果因此给撒旦诗兄造成了困惑,对他的诗歌做出了误读甚至伤害,我愿意承担相关责任。但我想,一个诗人的胸怀应该是宽广的开放的,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注定不能成为大家,也不能成为诗歌的引路人。基于此,我又感到欣慰,因为我从撒旦的诗歌里已经读到了这一点:睿智,温情。

对于撒旦诗歌的评论,我想我这只是管中窥豹。其实撒旦诗歌决不仅仅是我所论及的这几个层面,他的诗歌内容的广泛和诗风的多样化注入诗歌的思想的厚重以及诗歌中所蕴藏的内涵以我浅薄之力远远无法一一论道,但我想,一个优秀诗人的诗歌的生命力是随着他的社会阅历思想积累逐渐丰厚起来的,因此,我们不妨把目光放得更远更长,不妨长久地关注撒旦的诗歌之路。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做人这样,作诗又何尝不是这样,撒旦诗兄在诗歌路上已经悟到并确立了诗歌的这个“本”,因此我相信他未来的诗歌之路一定会很宽广很敞亮。既是这样,我们又不必为我们二十年前中国诗坛的不幸而懊悔,因为他就在我们身旁。这里,请接受风雨如磐真诚的祝福:人生路上一帆风顺,诗歌路上昂扬向前!

[ 本帖最后由 风雨如磐 于 2010-5-22 18:11 编辑 ]
发表于 2010-5-19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坐沙发,是因为我睡了一觉醒来才得的,好好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子 于 2010-5-19 23:35 发表
第一次坐沙发,是因为我睡了一觉醒来才得的,好好珍惜。

呵呵那我就陪陪你吧。
希望接下来你还会有更美好的梦境的等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9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有些难懂,不过多读一遍便更清晰了一分!回味很浓!恩,诗评不错,期待明日的续- -问好、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寂花乡 于 2010-5-19 23:39 发表
诗有些难懂,不过多读一遍便更清晰了一分!回味很浓!恩,诗评不错,期待明日的续- -问好、1

谢谢花乡。
我试着用我的方式去进入他的诗歌,其实也只是浅尝辄止,但是一切有益于诗歌的探索都应该有一些积极的意义,这是尝试,我也把这种尝试作为自己提高的阶梯。
问好深夜仍在不倦阅读书写的花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9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风雨如磐 的帖子

学海无涯!学习你的不倦!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9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寂花乡 于 2010-5-19 23:49 发表
学海无涯!学习你的不倦!加油!

感谢!非常感谢!
相互学习吧花乡!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继续,这是很辛苦的活儿。倒是可以锻炼思维和表达统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与评俱佳。豁然开朗。
期待继续。
问好风雨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兄长,来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诗怎么就写不出韵味来,汗颜。另,评诗不易,以为只有作者自己知道诗作产生的真是背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20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兄长!
这确实是个辛苦活,评得这么细,学习学习,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阳 于 2010-5-20 07:46 发表
呵呵,继续,这是很辛苦的活儿。倒是可以锻炼思维和表达统一。

感谢老师支持鼓励。
学生不才,也许无法全面展示诗歌作者的才华和思想,但自己体会着苦中有乐的心情。
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孤语 于 2010-5-20 08:06 发表
诗与评俱佳。豁然开朗。
期待继续。
问好风雨兄。

谢谢孤语兄弟支持!
美誉了。
希望能通过对撒旦诗歌的再次解读,让自己也引领大家进入一个诗人的内心。
问好孤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20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彦平 于 2010-5-20 08:42 发表
辛苦了兄长,来学习。

谢谢兄弟!
你做的一定会比我更好更精彩。
下面看你的了!
问好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14 09: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