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6144|回复: 56

一片冰凉(旧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3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夜下起了一阵雷雨,412,一个特殊的日子,突然想起曾经的四月,自己写下的一篇心情文字,凑个热闹。

《一片冰凉》——读张爱玲点滴

      
       又下雨了,一个好觉醒来,便接收了落地声声的“唰唰”,天上撒下的珠帘,闭上眼都能描绘出来,要说很美亦可,要说生灵沐浴着欢呼也对,总归是一场习惯性流感。而我正枕着软软的一席温床,享受着小屋里亲亲的幸福,儿子在网游,耳机塞着他满满的快乐。我想今天这样的氛围,可以起来好好地梳妆打扮了,再不做个懒虫了。

    早餐是浓香甜蜜的柚子,橙黄的亮丽,已经诱惑了好多天,喜欢每天在路口水果摊买几斤带回家,扔在睡房地板上,常山的柚子,今年在城里到处可见,和文旦那般大,食用方便,不用刀,直接手剥即可。一个柚子,等于一杯牛奶,保健第一部曲开始奏响。计划不如行动来得快,情不自禁就去三楼沐浴了一番,穿上粉色玫瑰点缀的春衫,再下来到二楼镜子前进行美容。拧开热水,用洁面膏清洗按摩,然后洒上化妆水,涂上眼霜,拍上乳液、美白膏,搽上粉底霜,外加咖喱霜,一幅光滑润泽的脸庞对我微笑着。素面朝天惯了,偶尔闲情逸致果真是个好心情,轻轻描上两叶柳眉,将长长的睫毛卷起来,挽起烟花烫的头发,一个全新的枳子已经准备着一场书写的情绪。

    也许是气候不太温暖,也许是冷雨敲窗引发的一丝“冰凉”,想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可以猜到自己潜意识里一直保留着的张爱玲的影子,那个在上海两年工夫就出了名的女作家,却于六十年代在海外走红时开始隐居,最后和亲人隔绝,在1995年中秋于洛杉矶公寓悄然陨落,逝去了的美丽女子,她的文学生命也许才刚刚开始呢。乘着自己满身的芬芳,追寻她那飘渺而神秘的一生故事。度上三楼书房,拉上弹性的椅子,打开《永远的张爱玲》,借助书桌上的一个雕塑,抱着吉它的歌手,将无声的音乐融入到我灵感的触觉里。我正在《读你》。沉醉在你精致可人的容貌和才情中,也从你第一篇散文《童言无忌》里,窥见了一代名伶凄苦的命运所在。

    你对弟弟亦是那样苛刻,打小就敏感于他的嫉妒,一边说他很美,一边叹他没志气,甚至细腻到观察保姆之间的勾心斗角,产生了男女平等的问题,发誓锐意图强,务必胜过小她一岁的弟弟,无不透露张爱玲过人的敏锐和不甘于天赋优厚的本质。我想她是一个聪慧率真的人,否则不会在《私语》里那样披露内心的少年老成,直言不讳地数落了亲弟弟,并在离开中国后的彼岸对弟弟毫无音问。无言的苦痛和个性,造就了她婚姻的不幸,乃至事业的突然终结。她是一个在秋千上荡来荡去的贵族,在花园里追逐大白鹅的公主,却因为父亲的糜烂挥霍,母亲的新潮导致离异的家庭,以及姑姑的的叛逆,和母亲一起定居在了英国,姐弟俩就生活在单亲的阴影里,怪不得造就了她看上去事故,实质上维诺是从的情感痼疾。
读你,不仅仅是为了解你的寒冷,也读你的热情和勤奋,1937年,你从圣玛利亚女校毕业,

    一心向往去英国读书,虽然受到父亲的反对和后母的冷嘲热讽,你依然于1938年偷偷逃走了,和母亲和姑姑住到了一起。你是勇敢的,可以将家事翻译成英文投到《大美晚报》,即便父亲大动肝火,也只是碍于你的头衔“上海最红的女作家”作罢。你是孤独的,任何人都不能救赎你家庭变故形成的内向、沉默、萎靡不振,除了图画和写作,决不做别的事情。这或许正是你排遣一路沧桑的最好办法,忧郁的角落里,你的心皈依于一片宁静的孤岛。1961年,你悄悄地来到了台湾,给那里的阳明山留下了奢侈的生活印记。你的出现,令大家眼睛一亮,都说你干干净净,虽然不漂亮,却是“可看性”的,何况你在“花莲”的行踪,轻便的衬衫,给十分保守的台湾人来讲,叫做“伊像美国人,很美国派!”多么有趣的一笔风情?

    读你,更要透析你的文学,你写的文字感觉是小事,细品都是世界性的,每个字都有感情,掷地有声,那个时代和你家头上的光环,不是“李鸿章”,就是“张佩纶”等名门后代的遗传基因,加上你小时候发誓要出人头地的远大理想,努力的你,奇迹般地写下了《霸王别姬》《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色戒》等传世之作,你的超人才华文章及你的素心清静,信守的“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一定会万世流芳的。你是谪仙归位,真的羽化而去。犹之胡兰成这个可恨的家伙,因为你的典范于绝世之作,干脆说你的人不专属于谁,是公有的。故不独文学界,即使尔后今后所有中国人来继承,也没那么长阔高深的大容器足够装得下你那与日俱增而孽生不息、增长无限的产业。我便懂得了你很红,爱情很无望,却不要惊扰世人,躲在地球的极处,这是你生平以来的脾气(若谁还在误会她那样的孤僻自傲,请三思),爱玲,你的爱和著作都会在天堂人间永存的。

    一片冰凉,一抹忧伤,那是我看你这个家族没落后恍然出现的一份感受。奋起的你颠破不了自身的悲哀,更挽留不住任何一个亲人长寿相伴,孤零零离乡背井,血缘至亲的弟弟都只能在祖国仰望一轮明月,以泪洗面,寄托对孑然一身的你作古异国,在此深深为你和弟弟表示十分的遗憾!张家居然无后,多么孽障的尘雾呀,纵使回天有力,也只能给你一炉沉香屑,这也是你小说处女作里的《心经》。我便在这个美好的上午,带上儿子给你烧上三支香,祝你在星空宇际轮回那个伶俐活泼的小公主,记得要快乐!
(2009、4、21)
发表于 2010-4-13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坐到沙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木斑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爱铃啊,抱歉不读,写得虽好,国格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轩窗 于 2010-4-13 16:24 发表
向木斑问好。

问好小轩窗!!很高兴见到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13 16:26 发表
张爱铃啊,抱歉不读,写得虽好,国格没有。

呵呵,这个随便就好,没有人能活到无人斥责的。比较同情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不读,还是顶顶你,讨厌她,但还是钦佩你,你的热情,你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爱玲,一个历久弥香的名字,让读者记住并难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片冰凉》——读张爱玲点滴

-------------------------------------------------------------------------------------------------

点滴心语,如风过清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烈火的轻云 于 2010-4-13 18:21 发表
虽然不读,还是顶顶你,讨厌她,但还是钦佩你,你的热情,你的理解。

难得你能理解我,谢谢轻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驰故里 于 2010-4-13 18:39 发表
张爱玲,幽闭型小说,木芙蓉,一片冰凉。

呵呵,女人的细腻比较丰富,有时候甚至很惊死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4-13 18:57 发表
张爱玲,一个历久弥香的名字,让读者记住并难忘。

嗯。她的文学和她的名字一样,还是永恒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3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你,更要透析你的文学,你写的文字感觉是小事,细品都是世界性的,每个字都有感情,掷地有声,那个时代和你家头上的光环,不是“李鸿章”,就是“张佩纶”等名门后代的遗传基因,加上你小时候发誓要出人头地的远大理想,努力的你,奇迹般地写下了《霸王别姬》《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色戒》等传世之作,你的超人才华文章及你的素心清静,信守的“己所勿欲,勿施于人”,一定会万世流芳的。你是谪仙归位,真的羽化而去。
,,,,,,,,,,,,,,,,,,,,,,,
欣读木芙蓉美文,张爱玲七岁写小说,自然是少有的才女,历史课本告诉我们,她的外祖父是卖国贼,但现在军界的理论家说李鸿章为建设中国海军陸军立下功劳。其实,我们只关心她的小说,大约十几年前突然冒出个张爱玲,据说可与鲁迅齐名,同时又突然冒出亇台湾的大国画家张大千,可与齐白石齐名,我便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原来天外有天。我花了五十多元买了两本《张爱玲选集》,一本送给京剧票友,他十四学戏,唱小旦,我看不惯他女人腔的样子,有人甚至怀疑他会是同性恋,但他三十来岁结了婚,还生了亇女儿。他送了我一盒喜糖,我就汇报了一本书。他是温卅日报的记者,一月完成几篇新闻任务,年嶄超十万,平时大部分时间打麻将,他不写诗,也不写小说,我估计他不会去看,因为我也只看了两篇,虽然两篇都像色戒电影那样叫人拍案叫奇,因为我更爱看拳击,NBA,世界新闻,有功夫的武打,007,恐佈片或者国内的纪实新闻。现在,大芙蓉提醒我不要总是叫名著蒙灰,所以从今天起要细读海子,昌耀,拜伦等我崇拜的诗人的诗和张爱玲等各冢的小说,谢谢木芙蓉的提醒 :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杨望远 于 2010-4-13 20: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10-4-13 19:02 发表
《一片冰凉》——读张爱玲点滴

-------------------------------------------------------------------------------------------------

点滴心语,如风过清香。。。。。。。

谢谢杨版主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杨望远 的帖子

杨先生,真的非常感谢您,这样细致地读这篇旧文。 您提到的这些我也略有所知,但文学与艺术的融通性,倒可以从您身上可见一斑。所以也就有了名气连带的文学家和画家的这个传承。后面您说的送票友一书的事情,蛮有趣,人有时候真的很莫名其妙就被误会,好在你朋友很正常,只是不看文学作品而已,呵呵~~另外,从这里更加知道了您的爱好很广泛哈——拳击,NBA,世界新闻,有功夫的武打,007,恐佈片或者国内的纪实新闻 俺都不大看这类的呢,您比俺还年轻! 那个读名著是比较有益处的,这下您也提醒了我,得去多读书,特别是名诗人的书了。互相提醒哈,祝您晚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14: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