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怀山子 于 2010-4-3 23:09 发表 没有任何贬斥老师的意思,年少气盛,微末浅见,但请原谅!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怀山子 于 2010-4-3 18:40 发表 恕我直言,老师的这些个诗歌理论,已是老生常谈了,不出奇,也没有什么新的见解! 所谓诗歌通俗话是有必要的,但不是侧重!诗歌是种精神文化现象,高于一般文体。它应该是站在一个高层次,解释生活的细节,揭示宇宙 ...
原帖由 潘东子 于 2010-4-4 03:46 发表 我赞同老师的观点,我感觉现在有的诗歌比文言文还难懂。其实老百姓才是诗歌生存的土壤。普通人都看不懂,再好的东西恐怕也没有什么生存力可言。
原帖由 最后一剑 于 2010-4-4 05:02 发表 我先申明一下现在在喝酒,我看了作者的若干诗歌和若干评论。我一直认为诗人一辈子写出一首传世100年的诗歌就算幸事。我现在认为本诗人至少有一首可以激发我现在包括将来:我还记得一首他的诗歌。
原帖由 赏菊 于 2010-4-4 11:01 发表 不敢说话,不知道谁对谁错
原帖由 赏菊 于 2010-4-6 22:25 发表 想怎样写就怎样写,呵呵
原帖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4-6 22:35 发表 诗歌能让人读懂 能读懂诗人的心 我赞成 我读了楼主的海平面 就很好 象通俗歌曲 但是哲理的思考
原帖由 俨俚 于 2010-4-26 03:50 发表 诗歌是精神粮食,但也有黑心大米 诗歌是享受的奶粉,但也有三聚青氨 诗歌是醇酒,但也有工业甲醇 诗歌是鲍鱼是鱼翅是三珍海味,但也有苏丹红、硫磺、滴滴温 做这些事不是别人,就是我们的诗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13 11: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