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杨兴昌

欢迎乘坐“心情散文集结号”贺岁航母--【回家过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诗可以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家过年】:《神秘电话》


         文/哑榴
(一)

2009,年关了,哑榴可真是忙的昏天黑地。为了写那些狗屁的诗文(有人这样对我说),不分白天黑夜,整日就像喝醉了酒,醉醺醺。就像一个收割人,怀抱着稻子,满脸汗水。没有直起腰来过。人间大概早已将他遗忘了——活该。

他总是关机。又怕好朋友打来,错过了一起在冬日钓鱼的机会。这不,清早打开手机,一个电话刚好打过来:
“喂,哑哑,明天晚上火车站接站,知道我是谁吧。”
“哦。”哑榴没回过神来。这是谁呢?——他知道我的小名,肯定是亲戚或朋友,晚上到火车站就是了。

正午,那个电话又响了起来。
“哑哑,不用接站了。你姐姐排了一上午队,没买到火车票。原来早在一个星期以前就买完了。我操。”关机了。
姐姐?哑榴的爹妈没给自个生姐姐,诗歌报认了个妙妙姐姐。其他的姐姐都是会说出名字的姐姐,或者是外号。这个姐姐是
?哑榴正想问个明白,关机了。

(二)

下午三点。电话又响起来。
“哑哑,你姐姐托关系搞了一张票。她一个人先回来。两年没回家了。她想娃子想的急,再说,两个老人身体不大好,也该
回家过一个团圆的年。去年也是只搞到一张火车票,结果两个人都没回去,那张票当作压岁钱作了废。今年咱再怎么忙乎也
得让你哑子姐姐先回去。”电话里传来吆喝的声音,挂了。

哑子姐姐?难道她是哑巴?这是谁呢?——

(三)

哑榴跟妻子闪闪说了。闪闪说,你家乡下的亲戚多,想想吧。知道你叫哑哑的一定不是外人。
哑榴想起上海有个做木匠的姐夫,夫妻两三年没回家了。两个娃子读书都很用功。一个去年考起了安徽财经大学,一个在家
里读高中。爷爷奶奶早去世,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两年两个孩子独自在家里过年。

这个姐夫家庭非常困难,早年患过神经病,在上海总算得到了医疗。前两年在一建筑工地为包工头做了两年的木工活。据说
只收到每月的生活费,那包工头一夜间跑了。姐夫差一点,又发病了。可是,姐姐绝对不是哑巴,她在一家工地烧饭,同时

还额外作一些钟点工。

仅仅在上海,这样老表那样亲戚,上班的,打工的,可以称作哑哑的姐夫或姐姐的不下十数人。每年到了临近年关,那心都早早飞回了家。回家,回家。一年的辛劳,盼来这几天的团聚,谁还愿错个这彻底轻松而释怀的日子。人流的高峰一天天向故乡打开幸福的闸门,小小的县城开始人头攒动,只看见一团团黑蚂蚁一样堆起来的人头。

可是,竟想不出一人是哑子姐姐。那么,这个神秘电话究竟是谁打来的呢?

(四)

第二天一大早,哑榴决定打电话问个明白。拨了几次,尽是忙音。这个家伙太忙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电话打过来——

“刚才谁打过我的电话?是你啊?”他说。
“是啊。姐姐上车了吗?”哑榴问。

“哦。忘了告诉你。村子里专程发了一趟大巴来。我们这就在车子上了。怎么,你姐姐没短信通知你。”
“收到了。我就是想问问。有些担心,毕竟她是不能说话。我很想念她。”
“谢谢。你姐姐刚才说我拨错了一个手机号码。还叫那个人晚上到火车站接点。我现在要打电话通知那个陌生人。”

天啊!——这个粗心的爷们,真是错上加错,糊弄了一场人间喜剧。
哑榴说:“大过年,回家心切,大家都打乱了秩序,忘掉了次序,难免乱点,错点,黑白颠倒点,好事,好事啊。”



                                                2010.01.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正春 于 2010-2-2 00:21 发表
散文诗可以吗?

不行,要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无哲 于 2010-2-2 00:04 发表
已对三位参加者的作品进行简评,做为支持:)

谢谢无总支持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嗯,争取参加一个。
快可以回家过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2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是苍茫中行走的狼,咬一口自已漆黑的影子.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浙西的老狼 于 2010-2-2 21:24 发表
我只是苍茫中行走的狼,咬一口自已漆黑的影子.嘿

狼兄,来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坐在父母家中了,感觉温暖、幸福、踏实,一定来写上一篇,提前祝朋友们春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将参赛。用行动支持昌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3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利拉 于 2010-2-3 17:23 发表
我将参赛。用行动支持昌昌!

好,先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好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仨的年

这个春节安静悠闲,头一次三口人单独过年,一切从简。没了挤火车的紧张辛苦,时间一下子变得宽松充裕。看看周围邻居的门口贴着红艳艳的福字春联,窗户上也是连片火红的吊钱,很是喜庆,但在我们来说也仅限于欣赏,继承了小雨爷爷怕麻烦爱简洁的光荣传统,我们家从来不贴。鞭炮也是同样待遇,除了小雨小时候买过两盒摔炮外,再没接触过这惊天动地的玩意儿。不过耳朵依然静不下来,窗外劈里啪啦,比着赛着热闹着,略一开窗,火药味趁机钻进来,弥漫了一屋子的年味。谁放不是放啊,听着热闹就行了,还省钱。烟花鞭炮之类的,本来就适合分享。

       食物也不必过多预备,尤其今年我们在实施素食计划,虽未能完全彻底,也算小有成就。楼下不远就是市场,随买随吃,也省了存放的麻烦,正好还能给老顽童先生天天锻炼身体的机会,免得一个年过下来,又增加体重。现在他站在我面前,已经完全是一堵厚实的墙了,严重阻碍视线。在他的模范带头作用下,女儿小雨也不甘示弱,虽然还是一张可爱的娃娃脸,但已经发展成了运动员的体型,比较壮硕的那种。我们仨站在一起,看起来我就是不折不扣的保姆,在家里净干活不吃饭,没有地位。偶尔保姆疲倦了,闹解放说要争取自由独立,回归社会,他们俩立刻一致对外,让我看看什么是苦大仇深的脸。

       让他们纳闷儿外加郁闷的是,家里的零食几乎都进了我的嘴里,怎么肉却长到了他们身上?因此我更加吃的心安理得。有一回我正坐在桌前专心致志地磕松子,小雨过来一本正经地看着我说,“妈妈,你是不是觉得你更适合做个松鼠?天天悠闲地在松树上蹦来蹦去,只吃松子就行了,饭也不用做?”我抬头看看表,才发现不小心又误了饭时。这臭丫头,越来越没大没小,现在的孩子,一家一个都有些应付不了,学校的老师岂不是很累。如此看来给老师们多发工资很有必要,前提当然是要称职的好老师,若有谁能发明良心过滤器就好了,为了我们祖国的未来,先给教育部送一个,筛选出善良仁爱的优秀人才做老师。

       这两个人的假期对我来说有些长了,一大一小今年都要到正月十五以后才开学。只要他们在家,我们的作息时间也就彻底乱了套,一切顺其自然,全无规律。白天由我一个人安享的空间被分成了三份,当然不是整整齐齐,互不干扰的三份,而是彼此要不断侵犯,不断掠夺,时不时地来一场小小的战争,挑衅者还要不断找出理由为自己开脱,美其名曰调剂生活。有时闹急了刚要给他们点儿颜色看看,一回头那爷儿俩已经嘻嘻哈哈结成统一联盟。唉,遇上这样顽劣的,又有什么办法!

       需要我调解纷争时,我唯一的也是最有利的依据就是“家庭是讲感情的,不是讲道理的地方”,然后基本上是属于护犊子一类的。大的有时要嫉妒,怪我偏心,宠女儿没有边儿,他怎么就弄不明白呢,养女儿就是用来宠的,女儿会很快长大,离开父母,去开创她自己的生活,到那时你想宠怕她也没时间理你了。而先生就不同了,要相守着过一辈子,没必要现在就宠坏了,到老了什么也不会做,把你一个人累死。想想,夫妻俩就是一架天平,两边要搭配好,一旦倾斜了,谁都不舒服。

       我们的对外政策是比较“闭关锁国”的,能省事的时候绝不给自己也不给别人添麻烦。唯一一次出门拜年是去先生的姐姐家,他们几兄弟好不容易聚在一起酣战方城,我和小雨趁机跑去图书大厦美美地转了一下午,颇有收获。平时买书都是去图书批发市场,离家近,又有不小的折扣,当然没有这儿环境好。图书大厦宽敞明亮,每个楼层人都很多,男女老幼各取所需。有许多人坐在书架旁认真地看书,还有些年轻人没有座位,干脆就坐在地上,沉浸在理想的精神世界里,旁若无人。大约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来这儿看免费书的,学生居多,他们在经济上还比较清贫,而书也并非廉价商品。想起年少时去书店,之前必得俭省好长时间,到了书店柜台前,小心翼翼地招呼营业员:请拿这一本,再拿那一本,还是……请再拿一本吧。然后不得不痛苦地做一番取舍,恋恋不舍地离去,等待下一次再来。忽然就想奢侈一回,等哪一天,一定要专程来呆一整天,从早看到晚,只管看,就不花钱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热热闹闹,回家过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桂花树》
1、
一直想写家乡,但我一直都不能准确的定义家乡。看见朋友们写家乡,那些乡情,那些故事,那些青梅竹马在田间的掠影,炊烟的呼唤……这些都会在我心里涌动。父亲是农民,跟爷爷学会了木匠手艺,为谋生计,早年和爷爷(从河北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下了关东。从那以后,父亲就没有回过家乡。他总对我们说,家乡很远。
2、
我至今都没有去过那个地方,父亲的沉默,让“老家”也一直沉默下去。后来,我听说,那个区域被日本鬼子彻底扫荡了。我们不再提老家,更不在父亲面前谈及乡情。
3、
父亲打了一辈子仗,走南闯北,家只是他的一个概念,我们就在这个概念里慢慢长大。这么多年了,回家就是回到他的身边,他在哪里,我们就回到那里。我们只有在电影里才能看到乡俗,才能感觉到走亲戚的乡情。父亲有个习惯,无论到哪里,都会在院子或是家里,种两棵桂花树。再忙,都会仔细地打点它们。他经常对我们说:“你爷爷家小院里的桂花可香了”。每到过年,他都会静静地望着它们,很长时间。
4、
父亲走了,他最后一次种的那两棵桂花树,已经长过房顶。母亲经常一人静静地坐在树下,风吹来会落下一些树叶。秋天她会搜集那些小米粒样的桂花,腌制起来,每年回去的时候,她都会拿出来分给我们,忘不了她挂在嘴上的那句话:“尝尝吧,看看是不是和你爸爸腌的一样香”。一家人会坐在一起,在沁心的花香中默默地凝视父亲。
5、
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在电话里说:“回家,我们去闻桂花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2-5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下午百合 于 2010-2-3 16:54 发表
已经坐在父母家中了,感觉温暖、幸福、踏实,一定来写上一篇,提前祝朋友们春节快乐。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08:1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