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云梦心曲

【名家访谈】第三期——著名诗人柏铭久(12.16——12.2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的指点,非常在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诗,我有如下理解,先生有没有认同的地方?

关于诗:诗是一种传达,是一种告诉。潜在问题就是如何传达或者告诉,那么你首先做一个普通的读者,因为你想到了,别人不一定想到,那就是传达要到位,要想传达要到位,必须简单直接。简单直接的对立点就是缠和绕,吐字不清。一个字就是一个诗歌符号,符号多了,符号套着符号,诗就重了,重了就很难读起来了。

关于新诗:新诗是相对旧诗来说的。新诗最大的好处就是开放性。我说新诗就是旧体诗的背叛。诗一直在背叛,由约束性到开放性发展。这与时代有关,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关。宋词背背叛了唐诗,元曲背叛了宋词,新诗背判了旧体诗。当冲破封建传统约束时,郭沫若写出了那首诗,至今还被人读着。建国后,又出现了口号诗,这与当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改革开放后又出现了朦胧诗,这与前段的精神压制有关,欲说还留,他们怕。后来又出现了口语诗或者多种形式的诗,这也是背叛,这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有关,生活质量提高了,就会关注我们的生活。我认为,诗歌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叙述诗,因为叙述的同时也传达了感情。现在的信息高速发展,既把事情说完了同时感情也传达了。

关于平常句子的养护:在诗中,新奇的句子总归是少数,你用到的多数是平常句子。平常句子的养护很重要。比如来临、光临和降临,只是三个字的不同,但传达的东西也是不同的。来是自然而然的;光是有荣耀感的,庆幸的;降是有压迫感的。正是因为里面的字,才给句子带来美好的韵律,才给句子带来顺畅的气息,诗的整体是才活的,才会有节奏的快慢。

关于情景:情放在前面,说明情比景重要,景是就用来衬托情的。太多的景来表达一个情,就显得零碎,找准最好的一个。

关于做作:如果你写花,你就是花,它在怎么动,怎么摇,你的诗就怎么动怎么摇,那就是真实的,就不是刻意的。

关于客观:许多事物不是你让它怎么样它就怎么样,要符合客观规律,它根本就不能怎么样,你非要它怎么样,那就是在吹牛。吹牛不是夸张,吹牛是虚假的,夸张是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

关于神和灵魂:我不喜欢用到神和灵魂,神和灵魂是虚的,你把实的东西说给虚的听,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最多落个精神寄托,请问真的寄托了吗?我说神和灵魂天天在睡觉,有人要问你怎么这样说话呢,那么请问我怎么知道他在听你说呢?

关于喊:诗就是诗,喊是没有用的,喊哑了嗓子我也不知道你有多么疼。你可以什么都不用说,你把伤口晾出来,就知道你在疼,伤口的大小决定了你疼的程度。比如爱,你喊十遍爱也白搭,古往今来我们记住的不是爱,记住的是爱的过程。所以,你要传达过程,结果留给读者。

关于好诗:第一位的是真情真感受,然后才是诗的气息、韵律、现场的营造和精准的语言。

关于诗的文体:很多人都在谈论诗的文体,我说这不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传达,你想传达什么,最重要的结局就是传达什么。无论传达什么,都需要简单、直接和自由,这充分反映诗者的个性,所以我不说文体,我说个性。

关于词语:拒绝大而空的词,拒绝陈旧无味的词,拒绝套词和过多的连接词,它影响了诗的美观,影响了读者,会叫读者生厌不再读下去。这样的词可以转换和置换。

关于舒展:自然流动才是舒展,比如人,有对称的胳膊、耳朵等,走起路来协调一致,相对来说就是做作和小家子气。

关于气息:诗歌要有气息,气息在于句子与句子、字与字之间的关系。简单并不是浅白,浅白就是一览无语,一眼看到底。句子要有断裂,有间隙,但要合适,不能叫人读起来上气不接下气,那样读者会很累,不再有读诗的愉悦感。

关于大我与小我:好的诗,它关注“小我”的目的就是关注“大我”,以小见大这个道理都懂,这就是诗的艺术魅力。那就是要求诗者克服矫情和小姿态,展示这个世界的大轮廓,大风情。多消除一些生硬的主观意见,在事物和句子之间找准表面的真实和内在的暗示这两种关系,把诗写出弹性。

关于抒情:要少抒情,那有人说了,诗不就是用来抒情的吗?是的,我这里是在说要在传统的方式上找到必须放弃的东西,回避唯美或者把唯美转化到地下情态,进入冷抒情,抒情可以转换。而不是腾云驾雾、风里去雨里来做神仙,你不可能和杜甫同居,不可能和李白对饮,这显得很虚,很做作,不自然,没有真实感。我说是在写诗,而不是写科幻片。

关于感人:为什么会感人?诗歌的目的就是传达感人的情绪,就是把健康、积极、批判等情绪传达给你。这种感人来自诗歌的内部渗透力,通过事务暴露出来的动作、情态、痕迹、规迹等,有方向、有规则、有色彩、有运动的展开,隐喻或双关的把感情、哲理传达,让你体味出一种痛,一种力量。

关于节奏:我不得不提到汉语言的多彩性,它是一个华美的庄园,每一个字就是一块砖、一棵树木或者一片叶,给你足够的选择空间,给你足够的传达空间,所以我说是字给出了节奏上的美,而不是词和句子。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节奏的快慢,节奏的快慢,体现出诗的音乐性。节奏不好就是字运用的不好。

关于短诗:短诗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功底,短诗的关键点在于转折或者说拐点,在于突然的暴发力。转的好坏,体现在对事务明暗关系上最合理交汇点的选择,合理的选择才会有暴发力,才有会暴发力的突然性。

关于平静:诗者必须有平静的心态,只有平静下来才会发现更多,才会不出现片面性和失去理性,才会使诗更有高度、更有硬度、更有宽度。有句话不是说:不是在沉默中暴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我想也是这个原理。

关于写诗:要写值得信赖的诗。不漂亮不要紧,至少要让人进入,要让多数的人进入,因为诗也是语言,我们发明语言的目就是传达,就是告诉,而不是猜谜语。有时候觉得太象诗,反而不诗,缺少了自由度。

关于个性:诗必须有你自己的个性,不要试图改变自己的个性,有时候个性决定了你的成败。

关于余味:不要试图寻找诗的余味,在你读诗的时候,你的感动就是最好的余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1# 纪才 的帖子

好!问候全家!
你能来我很高兴。你的这首诗较前有很大的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而诗人重要是要常常颤覆自己,让生命在挤压和攥紧中,溢出不平常的痛和光。


---------------------------这个经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发首诗,先生点评一下:

◇再一次提到妈妈

夜深深,夜下落
你让我再一次仰望面粉
再一次想到自己是一粒麦子
如何从发干的穗上脱落

再一次想到青的绿,锋的芒
伸展光滑的肌肤
把雪当成一次降落或者飞翔
来啊,来吧,不妨是次温暖

夜越来越低垂
我越来越想叫一声妈妈
对于面粉,我应该如何报答
如何在大雪之后叫你返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鱼过江湖很有见地。

关于诗:“诗是一种传达,是一种告诉。潜在问题就是如何传达或者告诉,那么你首先做一个普通的读者,因为你想到了,别人不一定想到,那就是传达要到位,要想传达要到位,必须简单直接。简单直接的对立点就是缠和绕,吐字不清。一个字就是一个诗歌符号,符号多了,符号套着符号,诗就重了,重了就很难读起来了。”

“后来又出现了口语诗或者多种形式的诗,这也是背叛,这与现在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有关,生活质量提高了,就会关注我们的生活。我认为,诗歌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叙述诗,因为叙述的同时也传达了感情。现在的信息高速发展,既把事情说完了同时感情也传达了。”

“关于平常句子的养护:在诗中,新奇的句子总归是少数,你用到的多数是平常句子。平常句子的养护很重要。比如来临、光临和降临,只是三个字的不同,但传达的东西也是不同的。来是自然而然的;光是有荣耀感的,庆幸的;降是有压迫感的。正是因为里面的字,才给句子带来美好的韵律,才给句子带来顺畅的气息,诗的整体是才活的,才会有节奏的快慢。”
下去慢慢地读。如果能坐在一起就好了

[ 本帖最后由 柏铭久 于 2009-12-21 11: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0# 鱼过江湖 的帖子

“夜深深,夜下落
你让我再一次仰望面粉
再一次想到自己是一粒麦子
如何从发干的穗上脱落”
前面这些好象没有交待清楚:既那些是标题的“妈妈”难道“面粉”是妈妈?我上次说了,如果在诗歌编辑那里,如三二句还不能切入正题,还不能感动人,让人疑惑,就会被否定的。
后面的好些

[ 本帖最后由 柏铭久 于 2009-12-21 11:5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8 20:20 发表
关于诗:诗是一种传达,是一种告诉。潜在问题就是如何传达或者告诉,那么你首先做一个普通的读者,因为你想到了,别人不一定想到,那就是传达要到位,要想传达要到位,必须简单直接。简单直接的对立点就是缠和绕,吐 ...


这只是这几年的理解和改变,可是说的不一定做到。还是经常会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我第一位的是把感情放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8 20:14 发表
一个老人   
  
  卫材伯的耳朵更聋了,喊了几声
  也没听见。沿田埂走到背后
  拍一下他的胳膊
  他转身,接过我递上的烟卷,咧嘴笑了   
  
  春节时回到松山下村
  听父亲说 ...

我理解,先生是肯定了我的创作方向是对的,即在生命本真中寻找最朴实的美。请问:是这样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墨西哥大臣 于 2009-12-18 20:14 发表
我同时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已学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诗歌就是一种追求,一种形式,追求的就是自由,阳光,唯美.
就是对美的追求,对情的倾注,对思想的坚持,对文字的探索.
我想问柏老,这样的追求和形式,会成为今后诗歌发展 ...

美有多种;不是从前那种英雄美;还有普通的平常的美;还有“恶之花”的美。现在的电影为什么比过去耐看,你看“顺留”
还有那个一时我记不起来了,他那个是敬卫员,常犯错误,还说自己爱搞女人(其实只是嘴里说)阴影也美,那种掠过大地与山峰的云影。
那个大教堂的守门人。不是很丑么,但心地美。丑得美。

[ 本帖最后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8 20: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8 20:24 发表
“夜深深,夜下落
你让我再一次仰望面粉
再一次想到自己是一粒麦子
如何从发干的穗上脱落”
前面这些好象没有交待清楚:既那些是标题的“妈妈”我上次说了,如果在诗歌编辑那里,如三二句还不能切入正题,就会被 ...


嗯。我想诗歌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叙述,而不是喊来喊去的诗。叙述更能体现本真和还原生活,叙述的同时同样会把情释放出来,叙述的句子同样也可以断裂,可以具有一定的律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兴昌

你只要注意把那些,平常的美的,引进自己就能提升进一大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兴昌很有前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柏铭久 于 2009-12-18 20:30 发表

美有多种;不是从前那种英雄美;还有普通的平常的美;还有“恶之花”的美。现在的电影为什么比过去耐看,你看“顺留”
还有那个一时我记不起来了,他那个是敬卫员,常犯错误,还说自己爱搞女人(其实只是嘴里说) ...


谢谢柏老,精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先生谈诗很欣慰,您提倡诗歌要叙述,对生活的直接叙述,这样会不会显直白无诗意,总觉得现实生活中没有诗意的东西,只有用一种想象和语言来表达,写诗的人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诗意呢?去创造更多的诗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6-9 15: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