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柳鸣 于 2009-5-23 01:30 发表 我倒回去重新阅读,觉得九重之分有些勉强,有些“重”互相之间的区分度不大,也未及自身充分展开而真正成“重”。因此,我把看法修正如下:如果说这是小情绪上的较多波澜曲折,可以成立。但这离大结构上的九重,还是 ...
原帖由 了无痕迹 于 2009-5-23 00:35 发表 读读。。。
原帖由 于修 于 2009-5-23 10:49 发表 柳鸣的提法或许很中肯 但于修认为 这是两种诗境的选择 解构与建构适用对象不同 九重天除四五七相对平淡 其余如: 1‘、最前的位置在往最末里跑---扩充着思辨 2、若想出来,你就要在午夜之前做好准备 把 ...
原帖由 曙东方 于 2009-5-23 11:29 发表 欣赏学习 给你加分!
原帖由 竭石 于 2009-5-23 16:00 发表 再读。认同风浩荡和青蓝彼岸的说法,青蓝名之为“九重天”感觉妥帖!九重的结尾不是虚构的,那是主观的表述,客观的坚持!
原帖由 竭石 于 2009-5-23 16:03 发表 青蓝彼岸老师的诗作我读了很多,但最打动我的就是这首“九重天”!
原帖由 人在明光 于 2009-5-24 00:09 发表 青蓝,我发的高地文学征稿启事,你看到了吗?
原帖由 手机短信诗派 于 2009-5-25 00:17 发表 我更喜欢九重天。这是一组让我一看就喜欢的诗。以前看到的是你的才气横溢,现在这组,我看到的是没有匠气,出自心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