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青蓝格格

九重天(一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竭石 于 2009-5-20 12:51 发表
星星们垂着眼泪,各走各的路
我突然想起《红玫瑰与白玫瑰》
谁人一拂,发梢就被染白

回到一张白纸最原始的姿态
我挑月光迈入门坎
梦醒了,我还是我自己

读到这里,心会感觉到砰然地被触动!

问好竭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竭石 于 2009-5-20 13:11 发表
青蓝彼岸杨柳轻
扶摇携我上青云
阅尽人间沧桑事
青莲出水我重生

谢谢竭石好古韵,青蓝收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大江卷雪 于 2009-5-20 19:47 发表
只能慢慢来品,问好!

问好大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浩荡 于 2009-5-22 13:20 发表
《情生九重,焰沸夜里的灵魂》

聪明的猫有九条命,智慧的鸟有九个头。而诗者呢,率性而为随心而动,那天先设九重,最高一层倾泻而下注到笔下,泛滥在纸上,自然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李白率性而为,想到就是看到, ...

大哥仿佛就是亲大哥。青蓝在大哥面前都是透明的,别说青蓝这些诗句了。感动于大哥的读,我心不空。谢谢大哥,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5-22 13:44 发表
诗者在这组里设下九重情境,一边打开自己一边关上自己。细细读来,总是别样风情。

----------问好浩荡,这句诠释给我些阅读的指点,青蓝的诗思想很深,核子里的东西延伸出来时像戏法那样总是令人惊奇。

阳光兄见笑了,我们可以深入交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2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西绪福斯 于 2009-5-22 18:12 发表

问好你的精神

问好福斯。
做青蓝的大哥,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嘿。大哥对我的帮助和提点,我铭心刻骨,就是不写诗了,也不会忘记。或者就是会忘记写诗,也不会忘记大哥三年多来对我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5-22 23:29 发表

柳鸣,你能提到这首诗的氛围感,请允许我自己先开心一下。因为写这组时自己的情绪是融入其中了的,写得特别快。至于层次感,我不太懂,也许你说的是整体的结九重诗歌的构思?柳鸣,你具体说一下吧? 周末快乐。

我只是感受性的说说,如果要理性分析的话,怕是要大费口舌的。
简单地提个问:你能否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你每一层的内容及其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3 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柳鸣 于 2009-5-23 00:27 发表

我只是感受性的说说,如果要理性分析的话,怕是要大费口舌的。
简单地提个问:你能否不假思索地告诉我你每一层的内容及其关系?


九重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开始至高潮的层层递进的关系。这个九重是没有结尾的。

青蓝简单说一下,

一重:思绪的蔓延。二重:停顿也是瞬间的自省。三重:心灵的结伽。四重:心灵的实现。五重:心灵本身的聊慰。六重:心灵深处的徘徊和希冀。七重:心灵的守望。八重:守望后的抑扬感。九重:这个结尾是虚的。

整组诗写下来。好象我的诗意并没有写尽,却嘎然而止了,所以整组诗读下来都是一种诗意的进行时态,好象并没有完成。于是我又接着写了另一组,可是我还是没有完成。。。。

青蓝都是不假思索的说出的,因为我写的时候边写边在心里打的提纲就是这样的,但我不能保证我写诗行进过程中很好的将这些体现出来。柳鸣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5-23 00:45 发表


九重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开始至高潮的层层递进的关系。这个九重是没有结尾的。

青蓝简单说一下,

一重:思绪的蔓延。二重:停顿也是瞬间的自省。三重:心灵的结伽。四重:心灵的实现。五重:心灵本身的聊慰。六重:心灵深处的徘徊和希冀。七重:心灵的守望。八重:守望后的抑扬感。九重:这个结尾是虚的。

整组诗写下来。好象我的诗意并没有写尽,却嘎然而止了,所以整组诗读下来都是一种诗意的进行时态,好象并没有完成。于是我又接着写了另一组,可是我还是没有完成。。。。

青蓝都是不假思索的说出的,因为我写的时候边写边在心里打的提纲就是这样的,但我不能保证我写诗行进过程中很好的将这些体现出来。柳鸣见笑。 ...

感谢青蓝,容我细看。可能要花比较多的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高地文学报向你约这首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回去重新阅读,觉得九重之分有些勉强,有些“重”互相之间的区分度不大,也未及自身充分展开而真正成“重”。因此,我把看法修正如下:如果说这是小情绪上的较多波澜曲折,可以成立。但这离大结构上的九重,还是有很大距离的。
九重天是个有积淀的中国概念,其中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宗教内涵)必须是题中应加考虑的,或者说是题中应有之义,写作时不应该绕开(这是我个人的想法)。假如要借用这个概念写心灵的自我放牧或流浪,似乎也应该考虑其同构之关系再构造心灵之九重。当然,这不是率性而为可以达成的,除非是天才。因为风浩荡提到李白,我顺带说一句,李白就是一个结构上的天才:他作为一个天才诗人在这方面的价值远未被发现和阐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柳鸣的提法或许很中肯 但于修认为 这是两种诗境的选择

解构与建构适用对象不同

九重天除四五七相对平淡 其余如:
1‘、最前的位置在往最末里跑---扩充着思辨

2、若想出来,你就要在午夜之前做好准备
把秋天没有成熟的黄裹得紧紧的--  作者正占着某种高度 试图提供个性体验
3那条通向人心的小径
高不过二层楼
你在楼下,我在楼上
你打点行囊,--或者在语言方面可以更省略;更谦卑   更易为:我在楼下 打点行囊

及六八九诗意充盈,较之当下诗坛  这组诗难能可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给你加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读。认同风浩荡和青蓝彼岸的说法,青蓝名之为“九重天”感觉妥帖!九重的结尾不是虚构的,那是主观的表述,客观的坚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7 0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