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妙妙

我们来学诗 (十二)诗与诗人——《雨梦随风》 89 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感动写作是诗的灵魂

一首诗歌写出来后,能否引起他(她)的关注,关键是这首诗歌能给人感动。撇开诗的技巧、诗的语言不谈,感动人心的力量无疑是来自诗歌本身。
做为人类精神栖居的家园,诗歌张显的是人文关怀精神的体现。1989年1月13日,海子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感动了很多人,即使过去了十年人们还是不能忘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尽管海子写完这首诗不久就离开了人世,但他对幸福的理解对人类的终极关怀,还是让他这首朴实平常的诗歌成为了精典。
有人说,在当下诗歌的大背景中,“感动写作”的倡导展示了诗歌写作的新姿态。当金钱成为时尚,人的自私悬浮空中时,写诗的人能否PK时代成为又一轮弄潮儿?
我们很多写诗的人,一味专注于玩弄文字噱头,却遗忘了诗人该有的使命和责任感。郭沫若的《女神》、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等……
曾经感动我们的诗歌有很多,诗歌做为个体心灵的舞蹈,能写出感动人的诗离不开作者广博的胸怀。
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的诗人曾用诗歌感动过我们,他们用一颗善良、爱意、宽容的心直面人生,米沃什的《礼品》就是其中之一:

                     多么快乐的一天
                     雾早就散了,我在花园中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面
                     尘世中没有什么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去妒忌
                     无论遭受了怎样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窘迫
                     我的身体里没有疼痛
                     直起腰,我看见蓝色的海和白帆

只有经历过酸甜苦辣的人,才会有如此豁达大度的心态。因为放下和舍弃也是一种幸福,就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样,也是感动过无数的知识分子。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人心的力量无疑是来自诗歌本身。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9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随风流浪 于 2009-5-19 16:41 发表
感动人心的力量无疑是来自诗歌本身。
学习了!

呵~!太客气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1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妙妙的开班,草草来好好地听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1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草风起 于 2009-5-21 00:40 发表
感谢妙妙的开班,草草来好好地听课了。

呵~!草姐姐这么晚不睡,真是勤奋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4 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歌给予我们的感动一直经久,支持妙妙斑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4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流浪之丑丑 于 2009-5-24 09:17 发表
诗歌给予我们的感动一直经久,支持妙妙斑竹!

这些天忙昏了头,明天我再续写啦,感谢你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5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关于诗歌的反思——米粒阳光

读紫穗穗《有关最近的思考,和写作<活着>的根源》,首先吸引我的是她构思的新巧。文字看似漫不经心地偶成,却是深藏了对人生,诗性的哲理和智慧。
之前我还没有看到过,有人敢直言不讳地说“中国被儒家害了”。一个“害”字是不能随便下的断论,要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服于别人,于是作者就自然地运用了巧妙的对比。
原来是儒家的讲究作为,功名,只会在现世的欲望中更加地张牙舞爪;相对于为利益的不择手段,作者说道家境界的作为,能相对削弱纷争与尔虞我诈,这正是中国文人们需要的一种清凉。包括佛教的空,结论“就是三元论和境界,中国人的道家哲学,给世界是一种清醒剂。”
如果一个人活着不思考,那是很可悲哀的行尸走肉,诗人活着的每一天,也许都会比常人多些反刍。“人生根本没有成功一说,人若失去尊严,诗歌是失效的。”当头的棒喝,我感觉到的就是醍醐灌顶的清醒。
我们曾经所谓成功时的得意忘形,真得要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反思一下自己的作为。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组合,才能传神出你字里行间意蕴的深邃。只有通过思考后的文字,“你的诗歌里无处不在留下你的精神指纹。”
“尊严是一个诗人内心的东西。”感觉就是和朋友聊天,话题本身看似严肃,面对面之后也有种亲切。“诗歌是一面直观的镜子,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诗人内心的东西。”象征手法的介入,让抽象的东西一下直观了。“但是自尊是一个围墙,透过一些缝隙我们可以看清许多。”
用镜子和墙来比喻,作者大声呼吁的是“人和人之间,不要践踏这种自尊。”就像屈原在《离骚》中那样,香草美人的喻体让我们一下能明白过来。转折的“但是”引出的是更深的意像体“如果你的围墙上倒满了垃圾,爬满了蛇蝎。”那“你就污染了我们的精神环境。”结束语铿锵有力。
我把这组文字称为《米粒阳光》,妙语警言俯拾即是。有时,好像是一个个分散的独立个体,如同一颗颗未经加工过的珍珠,它们只是刚从肉身中磨合出来,也许还未真正的珠圆玉润。作者的高明处,是把一粒粒不起眼,像米粒样细小的阳光串起来。

                                                                        (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支持妙妙的创举.其实.心情文字的大部分作者都会写诗或正在学习写诗.好的作家如贾平凹都是好的诗人.有人说过.散文是小说的灵魂.诗歌是散文的灵魂也说明了这个道理.由于近两个月工作负荷过重.今天才发现妙妙开辟了这个学诗的拦目.我粗粗通览一遍.文字深入浅出.心情文字的会员和诗歌大部分作者都容易理解.我看了后觉得受到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电脑捣蛋.继续上帖文字:看了妙妙的文章受益匪浅.妙妙逆诗歌的河流而上.探索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则和灵感之泉的开拓方法.用自已的作品导入.而且对渐渐离我们远去的诗歌王子海子的诗进行入木三分的诠释.将很多对海子的诗敬而远之的作者带进诗歌神秘的殿堂,希望妙妙将善事进行到底.不过.你可爱的宝宝一定会有意见.握手祝贺大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6 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杨望远:
首先谢谢杨大哥的支持。能细致地去关心一个人,这需要时间来阅读她的文字。的确,我是应该宝宝第一,很快宝宝醒来我又要围着转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手掌中那一点红,就是诗歌的光明,妙妙,真的为你的精神感动,我来学习着,一直在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5-26 09:08 发表
我们手掌中那一点红,就是诗歌的光明,妙妙,真的为你的精神感动,我来学习着,一直在读着。

一直在读,才是我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8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诗与诗人——《雨梦随风》

很久以前我就有要写升霞的冲动,然一直的迟迟未动笔却说不出原因?很多时候我的思绪喜欢被意念牵引着走,这样与我也许更真实更能感动自己和别人。

隔着那哀伤的小河/我走进了你/雨,/下在了最后的夜里/记忆成枯死的残枝/泪滴/如涓涓的水流

在升霞《雨梦随风》这本散文小集里,除了种种和雨分隔不开的意象,我还是截住了这如梦如雨如幻如风的小诗来作为引子。

或许是我和升霞一样有伤逝的悲痛,这首写在题为《喊你的名字,写下永远》的散文里的就有了我们融合的泪水。

如雨如梦般的诗文是升霞挥之不去的忧伤情结,她的妹妹和我的出生未足三天就夭折的儿子以及我的小狗花花,如今可否在遥远的天堂做了朋友?

你走的太过匆忙,没有留下任何的片言只语,只让我在深深的遗憾里空追想你的遥远。在茫然里我呼喊你的名字进入久远的痴迷……我泪千行、我思无数,我梦无解。

夜深的时候我在想,升霞是怎样一个雨做的女子?在某种意义某种思念里我和她肯定有契约,要不然我怎么会那样子惧怕去写一个无关痛痒的女子?

记得第一眼升霞见到我,就要楼我在她怀里躺。那时我是经过了旅途的劳顿,自然而然很乖的接受了一个陌生姐姐的怀抱,像一只小小而柔软的猫咪很快就进了甜美的梦乡~!

不想隐蔽自己的情感,在打这篇雨梦随风时,我的手颤抖的厉害。这是以前写任何文字都不曾有过的,我嘴里不停的咀嚼大白兔奶糖来支撑自己写字。

在我眼里的升霞多情而柔软,这我能从她的眼神和诗文中轻巧的摄取到。不知怎的,我好喜欢雨;好喜欢在雨中散步的情景,好喜欢在雨中寻找着诗情。这样和雨有着不解之缘的升霞,注定了她的诗意与哀愁。

闭上眼睛升霞能更清晰地走近我,这样一个喜雨爱梦随风的女子,人和文字都一下呈现在我的眼前。

升霞说:我很喜欢雨,喜欢春雨的婆娑、喜欢夏雨的缠绵、更喜欢秋雨的娇阳艳丽、还喜欢冬雨的凄寒枯冷。

我笑着说:姐姐再这样“滴答”下去,妹妹都要被你淋化成虚无了*~*

妹妹是小精灵,怎样的虚无都深藏在我心里。

我下意识地用手去触摸姐姐的心,欣喜于姐姐原来也是仙子。

我听到姐姐的歌声:我要偷窥叶与蕊痴情的爱恋与依依,袅娜相映。叶有多浓、花有多醉、我就有多欣喜。

歌声渐远渐近,空灵飘逸轻盈舞袖~!

那是我的升霞姐姐,她最爱听雨中的思念,真诚地就如两颗心贴切地融合~*^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8 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续上帖:祝你们一家节日愉快.祝贺<打开幸福的盒子>获一等奖我很欣赏你创作文字的座右铭;"我就是活到中年'意识还停在青春期".这大概是你旺盛创作力的秘芨吧.可惜如何打开你宝宝照片的方法我不懂'你是否可直接贴到日记中?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9 02: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