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北溪高羽 于 2009-4-23 17:53 发表 一个有争议的诗人,正是因为触动了诗歌的敏感部位,触动了阅读者的敏感部位。这种触动实事上是对阅读者提出了挑战,对惯常性的思维习惯、对惯常性的阅读习惯、对惯常性的文本营构习惯,形成了挑战。 ———————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4-23 19:48 发表 ◆ 数到天明 倒流的是一些水,与沙石无关 今宵梦寒,唐朝那面镜子洗净俗尘 将简单的极致,演化为一枚很瘦的动词 跳芭蕾的女孩向下踩着的,只是脚尖 她瞳孔里的星星,可以一直数到天明 -----------------依 ...
原帖由 大江卷雪 于 2009-4-23 21:18 发表 一路读来,惊喜连连,也颇感慨。。。
原帖由 海鸥飞海上 于 2009-4-24 14:52 发表 “象”本身的呈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象的隐喻的、象征的、能指的价值空间。诗歌的张力与空间,从“象”本身的张力的空间滑了出来,而靠词语的外在空间来实现诗歌的张力。这样,词语的累加,做繁复化处理就成了无法回 ...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4-24 17:18 发表 “青蓝彼岸是个坚持内心写作的诗人,因此,她诗歌文本的繁复和绚烂自是有着内心涌动和生活方式的关照,正是有着这种关照,才让我们在这种繁复和绚烂中,感受到诗歌的华美,并在这种华美的诗意空间里,感怀生活、感悟 ...
原帖由 随风埋伏 于 2009-4-24 21:36 发表 诗人说诗人,确实不一样。
原帖由 山桃花 于 2009-4-25 09:20 发表 解构主义认为,在对世界的书写中,并非同一化的,我们认识的世界本身就是破碎的,凌乱的,模糊的。当你给世界下定一个结论或者给定一个命名,必将是僵化的,是对世界本身存在的失效,我们只能是在不断消解和重新建构 ...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4-25 16:01 发表 阳光兄和胡兄同推。我来干活。乡巴周末快乐。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