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方悄

关于海子的几句话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木蕭蕭 于 2009-6-9 22:44 发表
活着,是一种责任!
死亡,远比活着轻松!


沉静一些吧,坚忍一些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3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海子,喜欢他的诗,喜欢他如梵高笔下的向日葵那样的生命激情,像一个虔诚的疯子痴情的傻瓜。

我能够理解他的自杀但不赞同他的自杀,我想如果他能够跨过那个坎,经历了那些岁月那些痛楚的他会拥有更加高贵的生命之光。

他的死其实已经成为了一种象征意义,有人欣赏有人反对有人唏嘘有人感慨,而这些讨论背后的,是人们对生命的反思。

“我觉得人来到了世上,活着是一种责任,要为那些养育自己、牵挂自己、关爱自己和依赖自己的人努力地活下去。”

我很乐意看到这样的观点,这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对生命的尊重。(当然我也可以认为海子是通过对生命的否定来达到对生命的肯定——我说过我是理解并喜欢海子的——当然我并不赞同他自杀,或者说我不希望他那样做)

我喜欢海子、梵高、尼采这些艺术家并倾心于他们的生命激情,我知道我的体内同样藏着理想主义的光甚至是死亡的种子。但我的生活快乐而充实,我热爱生命疼爱自己关心别人。因为我得到了许多感动,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去感恩,应该去爱别人,于是我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倘若有一天,我的理想与现实彻底地失衡了,我会毁灭吗?(我常常觉得如果我的梦彻底碎了,我会与其俱亡——这种想法很危险,不过我的那个梦是微弱却不曾熄灭的)

当我掉入痛苦的深渊,会有一种力量牵起我的生命,那就是一种感恩与爱,我觉得自己不该伤害别人不该让关心着我的人伤心。这种意识强大到能够将我从绝望中救赎。

我觉得海子缺少这种救赎,他拥有对理想强烈的爱却缺乏对尘世无条件的眷恋。(或者是说缺少豁达的哲学观)

所以每当我遇见一些人,我总觉得我们该彼此相爱。我们要认真地去关怀彼此,那样我们可以彼此取暖,在这孤单的人世;那样我们可以彼此眷恋,更加地留恋人间,而后人间变得可爱而美好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7# 的帖子

现在的人就是需要这两种素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海子、梵高、尼采”,一个姑娘居然同时喜欢这三个人,这不是让我吃惊,而是让我震惊。姑娘,你千万要悠着点,随着年龄的增加,你就会觉得“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不但并无新事,而且会日渐觉得其平淡无味,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也就是禅宗说的“眼睛依然在眉毛下”,也就是一个前辈学人说的“狗肉吃多了也会厌烦的”。
  谢谢你来读方悄的三脚猫似的文字,并写了这么多让方悄既开眼界又长见识的话。再此谢谢,祝你天天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落木蕭蕭 于 2009-6-14 02:17 发表
现在的人就是需要这两种素质!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兴读到方悄的这些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非马 于 2009-6-14 12:13 发表
高兴读到方悄的这些观点。


能得到非马老师的肯定,我热泪盈眶。还是那句话,我是您的私淑弟子,但愿现在、今后都不要太给老师丢脸。
如果您那天有空的话,烦您看看我的《李商隐是文人无行的代表吗》,如果你愿意的话,希望您能批评一句。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6-14 13:0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4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海子的死(殉情?殉诗?殉理想?或兼而有之?)难道不是更高意义上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当在他生存的环境里,生命遭到如此的蔑视和亵渎,而凭一己又全然无力改变的时候,他只能选择高贵的死,而不愿苟且偷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 本帖最后由 箫鸣 于 2009-6-14 17: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箫鸣 于 2009-6-14 17:29 发表
我想,海子的死(殉情?殉诗?殉理想?或兼而有之?)难道不是更高意义上对生命的一种尊重:当在他生存的环境里,生命遭到如此的蔑视和亵渎,而凭一己又全然无力改变的时候,他只能选择高贵的死,而不愿苟且偷生—— ...



谢谢萧兄来读并说出自己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方悄 于 2009-6-13 00:19 发表


这世界上的事就是这样,如果他还活着,说不定人们已把他忘记。

这种说法有问题,甚至让人气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就有人认为海子以死提升其知名度……云云。为骆一禾、西川、燎原等所痛恨。
伟大的心灵是需要呼应的,对于我们不能理解的事物,还是保持沉默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今夜的马 于 2009-6-15 11:04 发表
当年就有人认为海子以死提升其知名度……云云。为骆一禾、西川、燎原等所痛恨。
伟大的心灵是需要呼应的,对于我们不能理解的事物,还是保持沉默吧。



谢谢今夜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今夜的马 于 2009-6-15 10:57 发表

这种说法有问题,甚至让人气愤!



谢谢今夜先生,他那一代写诗的人现在又有几人知道他们是谁啊!还是各持己见吧,你说好不好?只要先生肯花点时间把这篇文章从头至尾读完,你就不会气愤了,我一直认为海子是为理想的破灭而死,死得何其悲壮。我相信没有一个诗人是为了出名而死,人都死了,还要名声干啥?名声只对活人有意义。但这与该不该死是另一回事,如果一个人的死对历史的进程毫无影响,不如像鲁迅先生说的“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你看鲁迅先生有那么多忧愤,但他仍然活着,直到战斗而死。活着并作持久战,那是比死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毅力,而且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再次谢谢今夜先生肯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有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学术才有发达昌盛之日,道理是不争不明的。为什么战国时代会产生那么多大学者(或者说思想家,中国古代没有哲学这种说法),一是因为诸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识形态来管制人们的思想;二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而且每个人都肯说话,所以才出现了一去不复返的百家争鸣的黄金时代。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天下,思想也被统一了,人们的想法只能烂在肚里,学术就一代不如一代了,到后来人们连想法也没有了,只知道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弄个官儿做做。不知我的说法,先生赞不赞同,即使不同也并不妨碍我们做朋友。祝你快乐。

[ 本帖最后由 方悄 于 2009-6-15 12: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的帖子

敏感、脆弱、进而颓废是多数诗人的特点。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撞,诗人的脆弱和绝望让他或她放弃生命。尊重他们的选择,也许,红尘之外有一方净土,哪里没有喧闹和无情。愿他们安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5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石生 于 2009-5-28 10:10 发表
太短。

同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21: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