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青蓝格格

音乐之魅(一组)(1————9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16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首好!

《三宝佛》

我不是爱哭的贝壳
一柱心香燃放于大海之上
穿越唐宋诗魂的意境,胡乐四起
被你呼出的慢板与烈酒相融
我是你酒中的花朵,莲坐下的秘密

彩绘描摹爱的底色,与玻璃杯重叠
有心盛开的花,不一定会结无心之果
年年迟到的春天,迷失在今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不明白,此时用贝壳,与全诗有何联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4、《听松》

刀光嗖嗖,掠过一道灼目的闪
关于狼烟,关于烽火台
长叹一直追撵。钱铃铿锵
雷鸣一茬茬裂变

以史明志,采集永恒的深刻
辗下沉重的辙印,纵便矮小
也能构建立体之美

咂一口酒吧
再把手鼓敲得姹紫嫣红些
一曲长虹贯日,飘逸在月牙泉

    《听松》二胡曲主题有以下特点:
   1、大量的节奏不是模拟风声的旋律,而是强调大风摇撼树干所引起的动感,一种运动的脉搏,巨大群体坚韧不拔的感觉,气势磅礴。
   2、乐节之间用大跳,构成一浪高过一浪的运动,起伏跌宕。号角声与松涛浑然一体,依稀可辨。
   3、长时间在高音区运动,采用向中音区短暂低伏再回高音区的方法,合高潮保持长时间力度不衰。

---------从创作角度说,作者不一定按乐章和旋律来描述乐曲以及演奏手法,但也不能完全脱离曲子本身的艺术价值去再造艺术。本文作者似乎总在考虑这种结合,第一节“刀光嗖嗖,掠过一道灼目的闪”“关于狼烟,关于烽火台”二句,表达了曲子背景的战事和岳飞的军威,同时在理解演奏手法的基础上,用刚劲的词句表达了乐曲的旋律。“长叹一直追撵。钱铃铿锵”“雷鸣一茬茬裂变”,这二句是好句子,表现出大风摇撼树干所引起的动感,一种运动的脉搏,巨大群体坚韧不拔的感觉。
----------作者第二节向纵深拉开,“以史明志,采集永恒的深刻”具有双关意义,在表达强调载入史册的伟大之外,还表达了作者本身对历史的重视和关注。“辗下沉重的辙印,纵便矮小”“也能构建立体之美”与前首“只留下浅痕,又坐回到夜里”形成对比,英雄毕竟是英雄的境界。
----------第三节表达入侵者金兀术败逃和岳飞胜利的演奏情绪。
----------建议作者在对音乐为题材进行创作时,要考虑乐曲的节拍与旋律,二胡和中国古典乐器的基本演奏特点是连续性和优美的过渡,断层太多会不会失去对演奏的理解。

         依然是乱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6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哪里来的天籁之音?
姐姐的转身好优雅,别样的韵味在曲声中不停流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杨兴昌 于 2009-2-16 21:44 发表
但我不明白,此时用贝壳,与全诗有何联系?

这一首就是我说的与原曲荡得比较远的。原曲轻盈畅快,婉转悠扬。我这几行字,多点迷离下的阔,试图与原曲的音韵上呈现一种逆合。青蓝尝试呢,做得很不好,兴昌多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2-16 22:03 发表
4、《听松》

刀光嗖嗖,掠过一道灼目的闪
关于狼烟,关于烽火台
长叹一直追撵。钱铃铿锵
雷鸣一茬茬裂变

以史明志,采集永恒的深刻
辗下沉重的辙印,纵便矮小
也能构建立体之美

咂一口酒吧
再把手鼓敲 ...

阳光啊,你这样的读,让青蓝不止是感动了。这样读诗很费工夫的。谢谢你为我带来的被你阅读的快乐。而且你提出的意见我相当受益。贴心收藏了。
辛苦你了。送上清茶一杯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了了之 于 2009-2-16 22:29 发表
天啊,哪里来的天籁之音?
姐姐的转身好优雅,别样的韵味在曲声中不停流转!

妹妹多批。姐姐尝试之作。不足之处都能拿火车皮数着拉走,呵呵。不过无所谓,正好借机陶冶一下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7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2-17 12:12 发表

这样读诗很费工夫的。谢谢你为我带来的被你阅读的快乐。而且你提出的意见我相当受益。贴心收藏了。


阅读是快乐的,有时候费劲,费劲是理解的过程,只是要在乎理解之后的情绪。谢谢,将继续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2-17 15:02 发表


阅读是快乐的,有时候费劲,费劲是理解的过程,只是要在乎理解之后的情绪。谢谢,将继续学习。问好。

呵呵,阳光的用心之读就是为我下一组进行的储备。再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2-17 12:20 发表

妹妹多批。姐姐尝试之作。不足之处都能拿火车皮数着拉走,呵呵。不过无所谓,正好借机陶冶一下自己。


喜欢姐姐的才情,凡事无完美,每个人的品味也不一样。
很多时候不必强求,只要自己觉得是一种享受就很好!
相信很多看客跟我一样,也会觉得姐姐的才情文字是一种享受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青蓝彼岸 于 2009-2-17 21:20 发表

呵呵,阳光的用心之读就是为我下一组进行的储备。再谢。

去读你的诗歌,真的不能说是评,就算写个批,在那字之前还需加上乱字。也许是个人喜爱不同,我喜欢朦胧些、跨度大些、比喻不带形容些的方式。你的几首我会继续拜读下去,写些感受,依旧是加“乱批”二字。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嬗变的挽歌研磨好松香墨
黄昏将近时,我会幻影成紫蝶
并在见到你之后,伏于大野

---也是一种独到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2-1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5、《空山鸟语》

鸟语修饰过的小径,花事等待邀约
反复亲昵只是梨花胜雪的名字
幽谷里有玉璞,携满秦风的含蓄
将你的名字撕开,鳞片遭遇一滩浅水

沙的建筑向往沦落,与幸福一起浮沉
我正加快想要的叙述。是你
撩开我感伤的翅羽,一轮明月
我绝不会再错过第二次

为嬗变的挽歌研磨好松香墨
黄昏将近时,我会幻影成紫蝶
并在见到你之后,伏于大野

   《空山鸟语》从作品角度,描绘了深山幽谷,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是一首极富形象性的二胡演奏曲。
    郭枫曾写: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
   作者的诗歌里充满了对这种空灵、跃动的描述。“幽谷里有玉璞,携满秦风的含蓄,将你的名字撕开,鳞片遭遇一滩浅水”,如此的优美的意境作者同时引出另一个母题:“沙的建筑向往沦落,与幸福一起浮沉,我正加快想要的叙述。是你撩开我感伤的翅羽,一轮明月,我绝不会再错过第二次”。从中能感觉出一种桎梏、套牢的压力,在寻求一种速速,在珍惜时间或是青春年华。
    后一节最为精彩,是快速拔起的升华,“为嬗变的挽歌研磨好松香墨,黄昏将近时,我会幻影成紫蝶,并在见到你之后,伏于大野” ,是深处的觉醒。已经听到世间的沧桑, 要做些什么呢? “为嬗变的挽歌研磨好松香墨,并在见到你之后,伏于大野”。豪气贯天,敞开的心灵回荡在峰峦。
   作者诗歌中总能感觉出一种不甘的渴望,能使诗蕴含着一股能量,像涌动在生命里的河流。
   
   个见:“撕开”一词好像硬了些,与曲子本身的优美似乎不太和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不了了之 于 2009-2-18 00:36 发表


喜欢姐姐的才情,凡事无完美,每个人的品味也不一样。
很多时候不必强求,只要自己觉得是一种享受就很好!
相信很多看客跟我一样,也会觉得姐姐的才情文字是一种享受的

这么懂事的好妹妹,姐姐使劲抱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2-19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这里有阳光 于 2009-2-18 12:30 发表

去读你的诗歌,真的不能说是评,就算写个批,在那字之前还需加上乱字。也许是个人喜爱不同,我喜欢朦胧些、跨度大些、比喻不带形容些的方式。你的几首我会继续拜读下去,写些感受,依旧是加“乱批”二字。问好。

阳光兄谦虚了。您读这些诗是青蓝的幸运呢,我把这当作是我09年的幸运豆了,呵呵。
阳光兄所欣赏这的诗歌类型,也是我喜欢并要努力的方向。比喻不带形容些的,这个我还要琢磨一下。
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6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