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休休 于 2011-2-8 17:54 发表 读君一帖,胜啃十年书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堰鹤 于 2011-2-9 12:39 发表 所以说,我这个徒弟是很有前景的 --------------不怕忽悠不出点名堂来,为师为你摇旗呐喊:我的诗歌不是诗歌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1-2-12 10:54 发表 “1、诗歌概念:本真的,有完整意境,赋有审美意趣和音乐性的文本。” 这个概念至少不能让我满意。渔朗先生,我在挑战栏目发了一篇《这里有阳光诗风转变之我见》,文后附了九个问题,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诚恳地邀请 ...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1-2-12 10:59 发表 问题一:“音乐性的文本” 什么是音乐性的文本?是否意味着有节奏、押韵?如此衡量,则论坛几乎就没有几首是诗了。你这问题很大,我真取每天与你讨论一个小问题,然后你把讨论整理一下。
原帖由 千朔 于 2011-2-12 13:03 发表 中國文字的組合,本身就有其节奏的存在,因为現代人习于使用标点符号,而不象古人必须學习自己去句读句子,因而让人在不自覚中忽視了词组或词句本身的节奏,但这不表示现代诗的写作是沒有节奏感的,只是少人注意而 ...
原帖由 渔郎 于 2011-2-12 14:27 发表 音乐性这里只取其性,全部拿来的话也不现实。 音乐性为什么说还是存在而且还是必要的? 首先我们现在的诗歌,依旧是以抒发感情为主,即使有夹叙夹议之类的元素存在,也依然掩盖不了情感的主角身份。而音乐性, ...
原帖由 方悄 于 2011-2-13 13:43 发表 你这泛泛而论,没有操作性,你要说明如何做才能实现音乐性,就像当年新月派那样。比如新诗是否应该有相对固定的分节,每节大致几行,每行大致几个音节,是否应该押大致相近的韵? 你这段话更适合用于界定抒情 ...
原帖由 钓雪斋主 于 2011-2-16 11:17 发表 只有与过往的反着做,才会被后人欣赏学习。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2-24 12: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