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咖啡树

《与谋生有关的唠叨(一)~(二十七),继续深入添加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浑圆的天空 于 2009-4-9 23:40 发表
这个纯净营养,无毒副作用,提上慢喝

。。。呵呵,谢谢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5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树在喧嚣中安静地写字,闲了来继续唠叨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飞雪!不是每个情境都可以随意唠叨的,所以,来的、来的,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8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咖啡树 于 2009-4-16 22:53 发表
问好飞雪!不是每个情境都可以随意唠叨的,所以,来的、来的,呵呵。


雪在树后藏起,欲飞还敛,冷月无声,听梧桐雨滴落。。。。。。。
不是每一个情境都可以随意唠叨的,每一个诗者都是那个潜伏的生命,有多少隐忍,言无不尽,就写诗吧,问候树,在外谋生多多保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4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飞雪的问候。终日碌碌,不过倒也习惯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4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飞机了,收购了,谈不上简单的谋生了,不如说是事业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听树唠叨了,金融危机了,在外谋生越来越不易了哈,闲了来坐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上两位,咖啡有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谋生有关的唠叨(二十四)》


时至09年5月,国内的非上市公司场外交易所(既非上市公司股权交易所):天津、上海、重庆、武汉、深圳。记得不久之前还有北京,不过近来听不到声音了。

上个月的27日,天津股权交易所又搞挂牌仪式(第五家挂牌),兼交易所会员座谈。很长一段时间了,各搞各的,同质化严重,拼抢资源,最终势必归于一家。而到底何时落定,至今尚未可知。

细说下来,这个所谓的非上市公司场外交易市场(OTCBB),是国外的翻版,国外已经很成熟了,在国内俗称“新三板”,也是未来资本市场结构中的基石(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四个市场的容量比值,基本是依次渐大,呈金字塔状)。

中国到底有多少企业,我没有准确的数据。但有一个局部的方向数据:全国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我陆续接触过10个,取平均值算下来,54家园区企业数,保守估计在15-20万家。

要知道,目前的上市公司还不到1700家。

周而复始地依靠自身的积累谋求发展,这种思维模式下的企业经营方式,早已经被这个时代所抛弃了。借助体外资本以助推企业发展加速,是眼下不争的主流方式。而这个在西方,也早已是多年里运用娴熟无比的工具了。

国内的大小各色经济体发展至今,伴以经济环境的日趋成熟,必然走到了嫁接金融资本的这一步。只是,因为目前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运行还并不完善,造成了众多经济体借力无门。这个大背景下,近两年政府提出的“完善资本市场架构”的战略,也算正当其时。而事实上,根本是被具象的市场发展现状倒逼出来的。

目前的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加起来也不过1700家,创业板吵闹了10年仍旧是没有开出来,最新的官方信息是今年的8月份。那么做为基石存在的“新三板”市场,便可以暂时有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必然存在无疑;二是面对庞大的企业融资需求,挂牌上市的企业资源会取之不尽;三是比照现有的上市公司总数,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数量,按理论推断会接近3000-5000家。

那么,哪个城市如果把这个“新三板”市场的主办权拿到,其得到的直接及间接收益,都将会无法想像。

一个资料:截止目前最为成熟的场外交易市场,是深圳的“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自06年1月开盘,到上个月,共计挂牌了54家了。但是都是中关村企业。这个系统目前在做两件事:一是打通和主板的交易系统,放主板的投资者进来;二是从只允许中关村园区企业挂牌扩展到全国54家园区,放上市资源进来。

想法不错,也在努力推进实施。只是,这块土地依然保有自身不同于自由经济的特色,利益的纷争不下,也一定是各个城市的实力取舍标准并非经济一条。如此,照理论逻辑去判断的话,得出准确结论的概率将会极低。

如此,我们得再耐心等等。好在历史在这个年代走到了这里,等看不见的硝烟在不久的将来散尽之时,事情自然会尘埃落定。

这些诸如此类的事,其路也艰辛。只是这世间的事,虽会在一时一刻变里变来变去,却也总会大道不辍地前行,归于正途。

想想,甚慰。


[ 本帖最后由 咖啡树 于 2009-6-4 10: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城市如果把这个“新三板”市场的主办权拿到,其得到的直接及间接收益,都将会无法想像。

俺要是市长就好了,一定请树来做金融总参。哈哈,问候树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3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咖啡树好!也来听听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9-6-3 11:13 发表
哪个城市如果把这个“新三板”市场的主办权拿到,其得到的直接及间接收益,都将会无法想像。

俺要是市长就好了,一定请树来做金融总参。哈哈,问候树好!

问好飞雪:)你这抬举真叫一个泰山压顶。。。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纯子 于 2009-6-3 18:55 发表
咖啡树好!也来听听看。

问好纯子,感谢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4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谋生有关的唠叨(二十五)》

问:

对资本市场重启IPO、以及未来马上要出来的创业板,对未来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新发的基金在逐步建仓,还是老基金在逐渐退却?等待下一个“1800”的买点?

答:

重启的IPO,目前基本确认了,应该会在创业板开出来之前。

重启,一定是个好事情。而且刚改过的新发行制度,对申购资金做了限制,对由于IPO造成的资金流失、以及公允问题得到了相当的解决。之前停了一年不发新股,看看过去了的一年里行情就知道了,市场已经几无承受力。目前市盈率恢复到25倍左右,可以了。

创业板,其定义一直在业内翻来覆去地讨论。目前上市门槛的硬性指标是有了,不同于主板和中小板,从资本市场架构来看,是很好的补充和完善。只是我了解到目前排队等着第一批上市的后备企业,一是拥挤不堪,二是有相当一部分08年利润已经过了5000万,严重超标,实力以及体量直逼中小板。这是个问题,也是一年来没有一个主板、中小板IPO的后果,不过,相信相关管理部门会在创业板开闸之前有个暂时合理的解决方案出来。

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这问题太大了。。。呵呵。

简单说:传统企业不会是创业板的对象。而眼下的时代,创新、科技、模式、新能源等成为经济体的新锐,也是拉动经济体发展的最快捷方式。而这类企业,也正是创业板的对象。那么为这类企业搭建一个敞开的融资场所,必是好上添好的事,应时而动,算是与时俱进,达到现状的和谐了。

只是,这个将要开始的创业板市场里,想必不会象主板、中小板那么相对稳健和乖巧,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核心定义,直接导致了上市企业因自身发展的快速属性,给投资者造成相对瞬时的投资风险。因为要知道,所谓快速,只是说速度,并没有确定方向一定是向上。

股市里基金的事,我以为他们在逐步退出。1800我不确认是否能到,但是回落是一定的。看眼前行情的嘴脸,真的是差不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也是在上海的呀?还不快请我喝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7:3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