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时间到这会儿是2008年的3月5号了。 刚刚定下本周日直飞沈阳的班机,连带第二天的返程也一并敲定了。 ◎这是我第一次踏进东三省。此行是谈判当地的一家企业的期货业务。这家企业是搞养殖的,经过多年的经营,已经大到自身产品供应市场的多寡,足以撼动欧洲和亚洲市场。 摊子大了,原料供应的量也大了,就开始因市场成本的波动受牵连。逼不得已,当然也是大势所趋地找到了期货这个回避风险的工具。这有点儿象人,不同阶段里,需要的是不一样的。只是戏剧的是现阶段的成功记忆,总是会在悄悄走到的新阶段里仍旧固执地在,并在新的危险到来之前浑不知觉。 ◎期货这玩意儿是我的老营生了。虽已经淡出,但几个10多年的老伙计还在里面,且抱着个电脑屏幕都修炼成了精。看来是此生此事了。 我不能忘,也没有办法忘记那些刀头舔血的日子。多年以后,几个老伙计在一起时,大多不再说过往的事了。常提起过去的事,在这个行业会迅速地老去,并被抛弃。可我知道,每个人都在心里精致地埋藏着,致死不舍。 为了这些难舍的人和事,在我的心里始终也没有真的放弃过期货这个鬼东西。兄弟们也争气,10年以来年年得胜而归。这个不放弃,其实就是可以搞自己的基金。现在看来,几个人离退休还有些时间,也早已有了些雏形,还是可以努力着再想几年。那么,我就知道我该作些什么了。 忽然地就想起早年期货行业的一句流行:如果你爱他,就让他去做期货,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让他去做期货,因为那里是地狱。 ◎不能再说老的营生了,再说,便落入了自己的“被抛弃”的说法。虽然,那其间的故事,按我的年龄,几乎整整占据了几近一半的时光。 ◎2年前的某一刻,经过无数过眼烟云的重复一件事之后,我突然觉得,我又一下子感觉到回到了1993年。 1993年,那是中国这块土地诞生期货的元年。具体月份,该是5月28号,第一家中国的期货交易所开业。 就是这一天,我赶上了。 那个时候之后,一直到现在,后来的人管这批人叫黄埔一期。 ◎中国期货的黄埔一期,早已是个往事了。 2年前,06年开始的所谓“始终”的一件事,就是金融业的股权投资,其实引申,就是中小企业的资本化。 其实,这早已经不新鲜了。10多年的视野里,满眼的、到处都是铺路的石子。 06年底,政府的金融改革会议,这个所谓高端的、扭曲的行业,开始变调了。 ◎收购个破产10年的药厂,又有足额的投资和接受当地特殊情况的诚意,想来该是不会有问题吧?不然。 这就是中国,具体点儿,这更多地就是中西部的现状。还好,我本就是中西部出来的人,应该深悉思维模式的差异。这让我想起雪晴兄长说起的一个词:语码。是的,就是语码不对。我自信熟悉多边的语码,但我更明白在短时间内让所有的人学会并熟知对方的语码,根本是痴人说梦。这还不包括都有诚意在先。 以直打曲,兼带以曲打曲。一个城市的三个市长,两个国资委主任,是这个项目对应的全部的天空。 拿下了所有的活人,这个,在这个天空下如同草芥的项目,也拿下了。 我不能把写字当营生。暂且不论我有没有这个能耐,只是因为眼下还不是大唐盛世,就不行。 我又想起自己曾经写过的一篇文字了,记得名字叫《阳光、残疾、怕的回忆》。 ◎刚头疼搞完一份合同。头疼的原因是这种业务目前国内根本还没有人当规范的业务种类来做,为此找不到可以参考的文本资料。倒是有境外的,可是根本不能借鉴来用。 只能靠经验做基本描述了。还好,这个业务多年里亲自动手重复做过无数次了。 开创性的事物往往是如此的。并且,还难免在做的过程里出现异常的状况,少不得边做边改。 这不是我的创造,这只是个商机的时段、或者地域性差异问题。其实,假以时日,国内的金融监管部门或者许多公司都会堂而皇之地做起来。不过,到那会儿,我们该撤了。 但是,时间目前在2008年,有了需求,没有环境。 不容易。只是习惯了。 ◎零点过了。10多年东西南北中的城市里生活工作,也只有在上海,只有在上海的大街上,蛛丝马迹里我才能感觉到——今天周末了。 这和我一直没有关系。曾经有人跟我说起过:小心被边缘化了。我不这么看,我以为说起的人,该是搞错了“边缘”的含义。起码,和我有语码的差异。 这个帖子不是写分行或者所谓纯的文字,还是说些商业吧。 ◎所谓的商业,从来不是一派祥和的。 多年之后我明白,连利益也不是商业的终极。我见到过一些人,他们以信仰或者个性的价值观行事,这常常让以为商业就是利益的人或对手糊涂。我追究不清楚那个终极是什么具体的物事,只能清晰成两个归结的点:他们赢的更远,因而更加终极;又或者商业已经成了一种人通往信仰的途经与工具。 这很少,可是,有。 ◎这是个开贴时的故事。 东北的黑土地,叫俺开眼了。一个企业150万亩土地连设施,一路走一路看,俺只能纲举目张了。因为要看全貌,得坐直升机。 好了,结束了,其实也是开始了。只是这个开始,已经是N个开始之一。 ◎一大早赶到另一个城市,办了一天的事情。常态的工作,也仍就是转来转去的忙碌。 遇见了一个多年不见的行业老朋友,吃了个饭。席间友情只字未叙,只聊了生意的事。 朋友早年在行业里绝对属于叱诧风云的人物,后来翻了船,再到后来便没有音讯。 匆忙里惊喜的见面,我倒是渴望着可以续续旧的,却没有。朋友年龄不小了,也有46了吧,满怀的心思都是东山再起,也在刚刚起步搞着一个网站的事情。 听下来,我照自己的思路帮忙出了点儿主意。不过我没敢说的是,自己不太看好这个项目。不知这个事情又要花掉朋友多少时间和精力?要知道,如今的商业环境正在逐渐走上规范的轨道,而事情做起来很少再有一厥而就的传奇,商业里做事的周期越来越长,但朋友常态的时间和精力已经没有多少了。 真希望,从根儿上就是我自己多情和多虑。 回到酒店,一个人安静着,一瞬间勾起许多记忆。 有点神伤。 ◎这世道,给脸不要的事多了。主要的原因,是被要的不知道那是脸。 一家企业去年一直在做IPO(上市)辅导,需要上市前,具体说是今年这个月月底必须私募到一笔资金。券商帮他们找到我们,大家一起,照工作的程序仔细走了一遍,我又亲自实地两次考察,最后定了一个合理的进入价格给企业。 所谓的合理,我想是站在公正的第三方角度上来看,是公平的。可是后来我才知道企业不这么看,这也难怪,自古买、卖不一心。那好,在平衡的价格上我再压自己这边一点儿,企业很满意,连声说谢。可以了吧?过了些日子一联系,还是不行,对方继续压,并且又说又有两家资本也在和他们谈。好了,接下来是我的习惯了——把这个项目丢进存疑项目库,束之高阁了事。 现在离最后的私募结束时间还有半月多了,电话又来了,又想谈。 “哦,那两家不理你啦?现在觉得哥们儿好处啦?知道哥们儿公道啦?操!我要是跟丫一德性,我就这会儿倒过来砍你一把,再报个叫丫吐血的价。可哥们儿不是你,也不会这么干,说好的价儿照旧有效。不过得等我空了把你丫这个已经丢进垃圾堆里的项目先捡出来再说。另外,免费送你一句:人活着除了占便宜,还有别的多了去的事要做。好比做人。” ————当然,上面这话只是俺的心里话,当时说出口的话,当然是优美的外交辞令了。。。呵呵 ag 八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青梧 于 2008-5-1 13:08 发表 呵呵,心情文字里需要这样的特别的东西,仿佛在接受一次全新商业认识的教育。 咖啡树的文章的的确好看。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8-5-2 19:17 发表 想起一个朋友的一句话,金融是我们社会的魔棒, 闲了来和朋友们唠叨唠叨,怎样让资本变成资产,且是收益性资产,让这些穷诗人们也赚些钱哈。
原帖由 柯默默 于 2008-5-3 02:38 发表 先来学点工作经验,问好咖啡树
原帖由 雨儿 于 2008-5-3 22:43 发表 商业生活,一种变迁感和世态的真实面目展现在你的文字中。 很浓的商业味道,在文字中,羡慕着你的生活,那是一种对自己的主宰和对他人的支配。 好在,还有那么多 ...
原帖由 黑子 于 2008-5-4 20:14 发表 读到了商场之战,也读到了金钱后面的一切。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8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