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恒心永在

回乡随感手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6 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缘寺》——————咱不信佛不信教,就认柴米油盐酱醋茶和钞票!所以很少光顾这些场所,因为去了什么也不懂。

[ 本帖最后由 牧歌悠扬 于 2007-9-26 13: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乡随感手记 》————————活着的感觉真好,健康的活着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26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医院陪床的日子》——————有什么也别有病,没什么也别没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7、小镇,在暮色中绽放 

   跟同学聚餐结束,我想到大街上转转。这些年离开故乡,回来时日不多。即使回来,晚上多在酒摊子上,还真没有好好看看故乡小镇的夜景。  
  八月的夜,觉得有一丝凉意。我拿出手机,已将近九点。我问司机,晚上哪好玩。他告诉我,去广场。我说,那就去广场。
小城镇的空气就是好,天空的星星眨着眼,大街小巷的路灯闪着刺眼的光,楼上的霓虹灯亮着迷人的色彩。路上的人很多,车流来往穿梭。 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交交叉闪烁,指引着车流有序前行。   
看着几近城市化的街道,不由得想起了十几年前,我在这里工作时,只有正街那条水泥路有路灯。由于当时家住在北郊,当我晚上回家时,感到很恐惧,常常深一脚、浅一脚的,有时不是掉进道壕,就是掉进水坑里,弄得车子破乱不堪。骑起来,哗啦啦响。有一次,被一帮喝醉酒的人抢去了车子,还无故挨了一顿打。好在离公安局很近,就去报了案,很快就抓到嫌疑人,最后赔了个车子。对于当时的情景现在还心有余悸。
到了广场,我付给师傅两元钱,就下了车。广场上的人很多。广场的北侧矗立着英雄纪念碑,那里放着为解放我们家乡而牺牲的烈士们的骨灰和遗像,我在这里工作的时候,每年清明节都去扫墓。纪念碑的东侧有个假山,山上有花草、树木,凉亭里有几个人影。西侧有一个大大的电视屏幕,在播放着足球比赛。一些人或站着,或坐着在观看。不时发出叫喊声、口哨声。在南边有一群中年妇女在扭大秧歌,旁边有帮人围着看,锣鼓声声,不自觉的也踩起点来。
广场周围摆满了烧烤摊,一些人坐在那里喝啤酒、聊天。我在摊子上,见到了原来的老同事李玉山,他现在已是旗领导,他正和过去工作过的镇里两个朋友聊天。发现我来了,我们热情的寒暄一阵,就坐一起,边吃边聊。我说,过去广场连灯也没有,只有谈恋爱的人来约会。现在可是热闹了。他说,是呀,现在广场成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无论早晨,还是晚上,都很热闹,是一种寓吃、喝、玩、娱为一体的广场文化。每当夜幕降临时, 烧烤街也会慢慢出现,这场景好似你们城市的大排挡。大屏幕下人头攒动,就象当年谁家第一个买电视一样……他滔滔不绝,饶有兴致。不愧是一个作家。
我说,广场的成本也很高吧。他说是的。只不过采取了城市经营的办法。那电视屏幕、那假山、体育器械都是企业投资,广场是公益的场所,需要社会共建。我连连点头。是呀,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不可以用一个城市发展完的状态去和发展中的城市做比较,这样很不公平。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用多种方式去建设一座城市呢。
这里是我的故乡,是心中记忆的城,来到这里我不会迷路、不会失望、不会设防,每个角落都有画面感,每个地方都不会陌生。当我在都市生活,很多时候,我不愿意谈过多的事情,不愿意去表白一些事情,因为我包着厚厚的透明罩,在繁华的都市下我变得小心翼翼,害怕接受害怕被伤害。只是我不知道,当习惯成为一种自然,感情早已寄居在心底,但是故乡总在心中最深处。
风不时地往衣领里钻,我打个寒战,深呼吸,抬头望去,夜已经很深了,天空依旧清澈,月光如水。有人说,一座城市的夜色最能代表她的繁华或萧落,寂静或喧嚣,而我的故乡小镇就是这样,似乎逐渐接近繁华了。
  我们分手了,明天他还要留在故乡,我还要远行。此时,人们已沉沉睡去,夜也安静下去。在这个安静的夜晚,我坐在三轮车上,感受着车轮滚动的声响,倾听激荡灵魂的声音,给生命以鼓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8、风铃摇醒了同窗的记忆
  每当听到陈小春的《友情岁月》,“你消失的光阴散在风里,仿佛想不起再面对流浪日子,你在伴随,有缘再聚......”常常被他的歌声所打动,可能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心理愈加怀旧,想起过去的同学,他们一点点好处都令我难忘,他们一点点关爱都令我感动。我每次回故乡都是在老同学的热情招呼中,度过在故乡的时日。可以说大家用最热情的态度,最真诚的氛围,让我即使夜深人静,也有人陪我度过最孤独的时光。
  现在,同学已经超越了原有同学的概念,只要是一个年级的,只要是一个学校的,只要是一个乡的,都是同学。在同学面前,忘却了姓名的印记,也忽略了名利身份地位的标签,拥有了心灵共鸣的流星花园,于是我们贪婪地享受同学那份特别的人气,将世俗的寂寞和孤独抛在窗外。
  也可能是年轻时忙于工作,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们忘却了提醒同学友情,也忘却了那来自原始的情谊的回归。现在,每次回故乡,同学相聚,分外情浓。很难不想念曾经的点滴片段,快乐和惆怅相伴而来,记忆的风铃摇醒已故的梦,又在风中飘散,曾经的欢声笑语,嬉笑怒骂,依然回荡,却是物是人非,此去经年,赤纯不在.。每次初中同学聚会和高中同学聚会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在初中同学聚会时,那些都是我们一个乡的,历经艰辛,走出大山的。象有了三个孩子的仲维香,想象得出,一个工薪阶层,养三个孩子是要有多么难,没有办法小时候把孩子放到婆婆家,帮助分担点,现在说起来,她的心理还是酸酸的。离婚独自带着两个儿子生活的李云霞,她下岗了,给个体企业雕刻麦饭石杯子,没黑没白的干,手都裂了好多口子,眼睛都坏了,只好每天戴着墨镜,两个儿子都没有念成书,她愧疚呀,但是对原来的丈夫依然情深意长,有一次在街上看见了,还追出好远,担忧他过的好不好。眼前总是一片模糊,顶着缕缕余晖,肩负起责任,默默的承受一切,追求唯一的目标。王宗龄给个体房地产企业打工,业余时间搞点文物,也就是凑个生活。就是给老公家干的王艳琴、张庆恩……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即使是做生意的同学,也有难言的苦处。
  我知道,可能是他们出身在城镇的因素,也有文化层次的原因,我高中同学就过得比他们好多了。他们现在大多数是旗里的环节干部,有的还当了旗长。有的是机关党委书记,有的是财政局长、有的是交警大队长、校长、站长……我记得高中毕业那年,许多城镇的同学都分配了工作,而我们农村的同学还在复习的复习,有的干脆就直接下来务农了。
  想起同学的不同境域,我已不再是偾世嫉俗的人了,我已不再大言不公了。那是体制造成的,与同学无关。往事几近模糊,记忆成了发黄的旧照片,然而现实却清晰的残酷,俯瞰岁月洪流中一朵朵浪花,不在把自己再度侵染在往事中,因为前面还会有人把生活演绎的生生不息。当我们的生活基本定格,我们的人生的坐标已经固定,我们只能皈依自然,让生活的馈赠丰腴自己的内心。生活中只要你去回味,只要你去感受,其实处处都在给予着人们的恩情,同学相处的日子,那种亲情的氛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问候、一次叮瞩、一声祝福都值得你去品味,值得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人生就会很快乐,也会很充实。
  岁月的风铃,摇醒了我沉睡的记忆,同学相聚,久违的感动又被唤起。是谁,在我当年的时候给我鼓励?是谁,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让我忘了所有的忧?是谁,在我寂寞的时候给我爱情?是谁,让我学会放飞梦想?……是你,就是你!我的同学们!
  其实我们不需要诉说,
  每一个生命走过春天的脚步,都是一次
  最响亮的韵律,那么
  让年轻的记忆的折回,寻找生活的滋味
  风从侧面吹过,两只滚烫的手掌
  灼热内心最柔软的境地。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7-10-3 11:4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祝福!
细细咀嚼,耐人寻味。点点滴滴,意味深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赏来,感慨无限!人,好好活着就好!喜欢这样的文字,给人思考与启迪!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他 常常说的一句话,好好活着,快乐就好。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4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故乡小人物的故事
   
  
  A、开三轮车的外甥
  每天早晨,他给父亲洗脸,做完饭,送孩子上学,就开上他摩托车改装的三轮车拉客人,中午回来,给孩子们做饭,再去拉活……这就是外甥杨立新。
  说起立新,其实是我大姐(大姨子)的孩子,他是文革时生的,大姐由于大出血就去世了。后来姐夫就找了现在的大姐,我们仍叫她大姐。大姐夫是建筑工人,大姐在砖厂,两个人工资都不高。大姐也没有生养,就立新一个儿子,如同己出。跟我岳父家也没有断绝关系,大姐象亲闺女似的对待我的岳父岳母,对待我们这些妹妹、弟弟。我们也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姐姐一样。
  大姐夫、大姐是个善良人,纯朴憨厚。现在大姐夫七十多岁了,老天真的不公平,得了个半身不遂。据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大姐夫被卖假头发的人给骗去了一万八千多元,心里窝火;再一个是立新到辽宁搞传销,心里着急,久郁成病。可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大姐也得了心脏病,上气不接下气,连作饭都很困难。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立新没有念过多少书,初中毕业后在酒厂上班,后来结婚成了家,仍跟大姐他们一起住。后来就下岗,在单位看过大门,扫过大街,现在有了两个女儿,大的已经初中了,小的也上小学了。媳妇扫大街,早晨起的早,回来的晚,一家的重担几乎就落到了立新的身上。他每天要做四顿饭。孩子们、老人们、媳妇……还要到街上拉客人。
  我在老家那几天,在医院给岳父陪床,总是能见到他,他经常给我们送一些饺子和饭菜。我岳母最愿意吃他做的饭了。经常说,吃立新做的饭,才能吃饱。我望着一个只有三十多岁却过早衰老的男人的背影,心里很不平静。我记得,在旗里工作时,不管岳父家,还是我们家一些脏活、累活,都他来做,他干活细致,手巧,什么抹房、搭炕、修车子……都会。每次我还在床上的时候,就能听到他略显沙哑和疲惫的声音,老姨夫,我来了。那时他身躯还很单薄,但是干起活来从不耍奸。每次大姐叫我们到她家吃饭,从没有看见立新做过饭,包过饺子。可是,现在吃他做的香喷喷的饺子,我又做何感想。是生活压力压出来的呀。
  每次我去大姐家,大姐夫就哭。大姐说,他一见来人就哭。总觉得自己窝囊,啥也干不了了。我知道,大姐夫是觉得,自己还不老,就让儿子开始养着了,心里有些不甘。大姐过去就跟我们说过,我这辈子就指望立新了。真的,大姐夫、大姐就真的靠他了。他原来是蹬的一个脚踏车,现在买了个摩托车三轮车,每天几十元钱的收入,也能挣点生活费。现在出租车已经很多了。我不知道他的三轮车还能转多久,以后还让不让三轮车跑了。
  我们常常把一些旧衣服给立新他们,立新总是沉默,大姐常怀感激。见一次说一次谢谢。我们也总说,亲戚吗,不要外道,这是应该的。
  我常常想起立新,想起大姐,那朴实样子,憨厚的身影,就是再困难,也把别人挂在心上;即使家里没有什么好吃的,也要包上几次饺子,给他最爱的亲人送过来。这就是一家与苦难掰腕子的人,这就是热爱生活的人,充满人性的光辉。祝愿他们过的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度过这个关口。
  B、一个老人在被烧死
  我早晨刚从医院赶回岳母家,就听五姐急匆匆的脚步声,还没有迈进门槛,就跟我们说。老灰婆子烧死了。
  稍息,她就讲起来。她出去,刚到街上,就见几辆警车停靠在东面的巷子口。他一问,才知道老灰婆子烧死了。旁边围观的人介绍说,是掉到炕洞子里烧死的。据说,是坐在炕洞子里,浑身都是黑的,惨不忍睹。
  我记得,在旗里工作时,她经常到我的岳母家来,我经常能见到她,身体很硬朗的,是一个好说好笑的老太太。
  岳母跟我们说,老灰婆年轻守寡,她靠捡破乱为生,养育了有四五个女儿,一个儿子。孩子们大了,一个个都成了家,她和儿子、儿媳妇一起过。前几年,瘫痪了,今年八十来岁了,跟我差不多。那老太太受了一辈子罪呀,没有想到会烧死的。
  我心里很郁闷,就出来走走。走到老灰家门口。那户人家的大门敞开着,真是灰呀,房子灰尘有一尺厚,地上的灰土有一层,看来好久没有收拾院子了,把一座空房子留给了老人,成为葬送老人的一个坟墓。不知道老人在死时,是怎么挣扎的,是怎么呼喊儿子、女儿的,那痛苦的神态是怎么样的。
  一个老人躺在里面的某一间屋子里,掉进炕洞子里烧死。已经几天了,她的儿女们又去了哪里,又有几天没有来看望老人,是老人自己挣扎着做饭,自己被自己燃烧的火焰燃烧,自取灭亡吗。
  时间是晚上十点过了,天上的雨下着,屋檐上的水还在没完没了地流着,滴在地上,滴答作响。那个院子里,昏黄的灯光下,传出了哭泣的声音,是悲戚、是悔过,我不得而知。老人曾经住过的屋子里什么声音也没有,除了从里面散发出的焦糊的臭味。来往的人不时的皱了好几下眉头,捏着鼻子匆匆而去。隐约希望出殡的时刻早一点来临,与其这样拖着,活人和死人都受罪。不远处的麻将馆有麻将被搓来搓去的声音。是的,这是悲凉,没落的冷。活着或者死去,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我依稀看见一个女人佝偻的背影,在大街小巷寻找着什么,拣拾着生活,养育着自己的儿女,最后在火中死去。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儿孙们。是伟大吗,还是作孽呢;是该赞美呢,还是叹息呢。
  C、把我葬于大海
  这句话,不是伟人说的,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说的。他就是我原来的邻居老包说的。这是回到故乡时,邻居们告诉我的。
  老包跟我年龄差不多,他当兵复员分配到工商所,跟我妻子一个单位工作。这个纯正的蒙族人。由于都是工商局家属,分房时就分到了一块。他家在我们家西面。只是一墙之隔。
  记得,那时还没有院墙,都是自己砌。他比我们家要早。我们两家在砌墙时,从没有计较过。所以,也就很顺利围起了院子,隔墙而治。
  老包,是牧区人,亲属也比较多,经常赶着马车、驴车来串亲戚,他的酒量很大,每次都是喝的醉熏熏的,好生热闹。但是从没有见过他俩口子吵架。对邻居也很和善。
  我们先后都有了孩子,我们处的依然很好。我经常在外面应酬,有时回去晚了。喊家里的门不开。他主动打开家里的灯照亮。那时,节假日请客都在家里,凳子不够,就到他家里去拿。据妻子说。他是个性格耿直,做事认真的人,没有歪门邪道的事情。没有发现他卡个体户的事,那在工商部门工作是很难得的。
  后来,我就调走了。他还在原来那里住。每次回老家,都没有见到他。
  去年回去,说他得了肝癌,临死时,他给妻子和儿子留下话来,说要把骨灰葬大海。他妻子就找到工商的同事劝他,何必呢,我们有儿子呀,将来烧纸到哪去烧呀。他笑着跟同事们说,我这一辈子没有去过大海,我想去大海看看,只要儿孙记得他就行了。在哪埋不一样。
  他死后,同事们,就跟他的家人,把他的骨灰抛向渤海,遂了他的愿。
  一个普通人的想法,同事们猜测,他还有一个愿望,就是不要给活着人添麻烦,因为活着的人还有新的路要走。因为妻子还年轻。
  一个普通人的念想,不普通。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7-10-5 21:5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恒心永在 于 2007-10-4 16:05 发表
 九、故乡小人物的故事
  A、开三轮车的外甥
  
  每天早晨,他给父亲洗脸,做完饭,送孩子上学,就开上他摩托车改装的三轮车拉客人,中午回来,给孩子们做饭,再去拉活……这就是外甥杨立新。
  说 ...


实实在在的生活,小人物的故事,却平凡得,让人心酸与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4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活着或者死去,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感恩生活给与的一切 或许一切生死都会坦然容易得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10、 散笔乱谈故乡梦
  回到故乡,大概是每次回来都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对故乡有了些不知情的缘故,有了些生疏。小镇的变化令我惊愕,真是大气魄、大手笔。不再是沉默的,是热闹的,这么的美丽。有宽阔的街道、林立的小区、经济开发区、生态广场、康庄大道……几年不见,真是刮目相看,我好象在梦中。只不过当我醒时,它是罩在生活的浮躁底下的,它具有追逐、梦想、挣扎、忧患等等的哗响。
  我的故乡,是个比较古老的地方。奈曼一带不单是伟大帝国(契丹)的发源地,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的确,故乡就像座历史博物馆,无论在地面上或地底下,都有伟大的古迹等待被发掘。1986年在南部山区挖掘出辽代陈国公主墓葬,在辽陈国公主墓中发现了公主与驸马全身穿有银丝网衣,头戴金冠,面覆金面具,脚穿鎏金银靴,并系有腰带。墓内壁画以契丹传统的写实风格,形象再现了墓主日常生活的情景。发掘了来自伊朗的玻璃器皿和大量的自伊斯兰的物品证明了当时辽国商业的发达。可以说,故乡那小小山冈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古老的历史神机。
  故乡人曾经过度划伤过这片黄天后土的皮肤,几近成为沙漠之洲。好在人们醒悟的早,依靠着沙漠文化那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点阳光就灿烂,给一滴水就有绿色。沙漠停止了暴虐的脚步,只是在皮肤上给你留下道道疤痕,那西湖的水不是干了吗,叫来河不是要断流了吗,十年不九旱了吗。故乡人带着悔过的心情,一点点治疗着大地的皮肤,山区的小流域治理,沙区的生物圈建设,那兴隆沼生态林场世界有名呀。不是吗,一块块给大地输血,一块块抚慰伤痕,一块块复归家园。望着路边的歪脖子柳不见了,风沙小了,庄稼拔节了,我的心就高兴呀,象跳出来一样。
  故乡人面对黄沙不屈服,让我感到兴趣的东西,就是它能有点沙成金的诀窍,在故乡随处可见沙子的妙用。压力砂、覆膜砂、孚盛砂、生泰砂,并以沙为主角,沙雕、住宅、地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一个新兴的人类沙产业,将从这里诞生。一个人类依靠自己的智慧,以技术创新为武器,向沙漠宣战的号角从这里吹响。黄沙不再是迟钝和钻营,疯狂和灾害,富有和贫穷,聪明和愚昧之间的那种十分鲜明而同时又无限广泛的比照。我看见一辆辆车载有灰色砖块的车在街道上奔跑,运向一个个工地。一车车沙子用火车运往全国各地,到玻璃厂、到油田……小沙子,大用途。我妹夫就有个砂矿,专门供应大庆油田。我见到他时,正在火车站发货。他说每年能赚个百十来万元,就是不能及时结帐,所以压资金很厉害。但是,收入还是可观的。妹妹专门在矿上从老百姓手中收购沙子,也是很累的。我看着她的脸是黝黑的,都是风吹的,一笑,只露出两排白牙。
  故乡人在把地侍弄好的同时,把眼光转向了外面,去招商引资。派人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五个地方设立招商办公室,让人们撒开脚丫子去跑。目前已有广东、福建、浙江、江苏、河南、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等10多个省市的企业落户在工业园。过去跑了三十多年的蒙东水泥也进入了筹建阶段,一些企业也开始冒烟了,即使有些企业是不利于环保的企业,但是也有个原始积累的过程吧。我的侄子安平在团委工作,他就在北京招商。知道我回来了,追着要见我。跟我说了他的工作情况后,就请求我把北京的朋友介绍给他,便于他联系,多招商。我知道他的苦心。现在也在琢磨着帮他联系些朋友。
  有天早晨,跟旗里的朋友李玉山旗长一起吃早饭,我看见宾馆正在大兴土木。朋友告诉我,现在宾馆的容量小了,现在客流量很大,标准要求高。要盖个五星级的。我也想去工业园去看看,朋友知道我的意图,就派车让我去转了一圈,确实有新气象,有的已经开始生产,有的正在筹建,原来是沙坨子的地方崛起了工业经济。一些政府机关也搬迁到这里,把原来的地方让给了商业区。
   我路过王府门前,停住脚步,久久凝视。这个有着近二百年历史,由道光皇帝之乘龙快婿奈曼第11任王爷德木楚克扎布所筹建的府衙,见证了故乡的风风雨雨,发生了许多传奇故事。20集的电视连续剧《祥云奈曼》正在这里拍摄,全部外景地都在旗内。朋友告诉我,曾在《激情燃烧的岁月》《笑傲江湖》等电视剧中担任执行导演的乌兰宝音担任此部电视剧导演。电视连续剧《成吉思汗》中成吉思汗的扮演者巴森扎布、青年演员任泽巍、凤凰传奇组合主唱杨魏玲花、青年演员李欣瞳等是这部电视剧的主要演员。该剧就是以抗日运动为背景,以发生在奈曼旗的真人真事为素材,歌颂了以奈曼王爷为首的爱国人士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感人故事。一个旗竟然能拍电视剧,一个刚刚崛起的旗要办文化大餐,那是怎样的气势,又是多么高的文化境界。我跟同学田爱军谈起这事时,这位旗文联的名人,旗歌的作者,他平静的说,这就是一种文化氛围,是经济发展后,人们的精神追求。我说,全旗人民都在唱着你写的歌,你不感到高兴吗。连我都感到一种炫耀吗?
  夜晚,街上所有的店门都开着,差不多所有的酒店的窗户都张得大大,顾客盈门,不时有歌声、笑声飘了出来,这里又是醉态的,梦态的。我也在那些醉态的人中间,与同学、朋友们狂欢。秋天的月亮像银盘一般高高挂在天空,街上的霓虹灯在旋转,昏黄的路灯在那里眨眼。洗头房门前,妖艳的姑娘像苍蝇一般飞来飞去,荡漾着一种特异的香气。出租汽车和私人汽车也醉歪歪的行驶在路上,色茫茫的看不出红灯、绿灯。生活在发泡,在闪耀;漂亮的街道,散漫的人流;香艳的脂粉。故乡的街怎么也会这样,与都市合流了吗。是谁在出卖故乡的尊严和存在,我惊恐不已,仓皇地跑回了我该回来的地方。
  我在故乡的日子,常常跟侄子聊天。这个故乡的后来者,他们除了想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大学外,好象对别的想的不多,对家乡的感悟很是肤浅,只是关注自己的青春和志向之外再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日日时时将他们的面孔朝着都市、甚至是国外,想着到哪里会是他的落脚地,哪里会实现他的梦想,将来能获得怎样的财富或名誉,不然就是未来的职业和官职。啊,他们青春的眼睛是沉醉在他的希望里,好象与故乡无关。我不知道,他们为故乡唱的赞美歌,在心中能停留多久,会烙下多深的印记?
  一个从市里下派到旗里工作的朋友,在听到我的感慨时说,“我宁可住在县城的小楼房里,不情愿住在市里的大房子。”当时他那双眼睛,包含着那么的光彩和热情,是我在他身上从来不曾见过的。其实,人在哪都一样,只是一个城市的色彩、环境的光耀与人有关。我想,故乡是搬不走的,常常回来看看,也就足够补偿我的缺憾了。
    我抓起一把黄土,看着这把黄土,就象见到了故乡。吻着那乡土气息,就象与故乡亲吻。故乡的梦,就是游子的梦。让那美梦成真,总会抵达内心的道路,常常要回去走一走。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7-10-6 09:1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11、关爱总会留有余香
  
  距离我离开故乡已经十几年了,光阴是无情的,在它飞逝离开的时候,往往顺便牵走带去很多让人依依不舍的情谊,让人留恋一些事物。生命中许多迷恋和难舍的回忆都在岁月的浸渍下被漂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落色,最后甚至慢慢地隐没消失。
  可是,我是一个舍不得忘记的人,也可能是人到中年的缘故,愿意怀想美丽的事物。许多值得收藏在回忆里的感情和记忆,时间虽然也很久了,依然坚持盘踞于脑海里,始终不离不弃。频频回首,只因想抓住那些美丽,永远不要磨灭,给自己带来信心和希望。
  老岳父是一个老干部,是从政府部门退休的。一辈子几乎没有得过病,可是近几年却得了老年痴呆,这次突发了脑淤血,到了蒙医院后,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小舅子急忙通知我们,我们急忙坐飞机千里迢迢地赶了回去。那已经是晚上的事情了。我询问了一下情况,按照当时医生的说法,也就活不了几天了。姐夫、姐姐们也都来了,大家在做着一些准备工作。
  暮色的夜,有风扬起,院子里的颤动益发苍凉,这时,恻恻的微寒悄悄侵袭过来。我站在医院院子中央,昏暗的灯光下,来往的医生、护士和病人在院子里穿梭,不时从屋内传出病人的呻吟声。我跟院长聊了起来,咨询公费医疗怎么报销的问题,他说现在都是单位或个人先垫付,出院后,再到医疗保险中心按比例报销。我问小舅子说,通知单位没。小舅子说,还没有。我说,你明天去单位看看,跟单位打个招呼,说下医疗费用的事情。
  第二天,小舅子去单位找局长,局长不在。找副局长,副局长说了不算,说等局长回来。我就给一个副局长打了个电话。我说,我岳父是个老干部,都病成这样了,你们也应该过来看看呀。好在这个副局长我熟悉,说话也就不客气了。不一会,他带着几个副局长来医院探望,说了一些安置后事的一些事情,听起来让人心暖呼呼的,亲人的眼里这时充满热烈的盼望和期待。在旁边的政府部门的朋友说,现在人们都是敬小不敬老,看谁最有前途,谁最有背景,谁最有用。没有权力,有钱也行。看来人家给你面子了,也是高看了老人一眼。
  我的朋友告诉我,他父亲住院治疗时,治疗费可是费了好大劲,才从单位借出来的,他提醒我,还是找人跟他们说说吧。我就找了这个部门上级一个机构的朋友,我原来的同事,她说,我去跟他们说说,又找了旗领导。等小舅子、小舅子媳妇去找局长时,一开始,局长回绝了借款的要求。小舅子媳妇说话干脆利落,能说到点子上,比小舅子活泛多了。她说,这些年我们家从没有给单位添麻烦,两个老人都八十多岁了,我爱人还在乡下坚持工作,没有提过调回来的要求。现在老人病这样了,我也没有工作,只是爱人一个人挣钱,谁家都有老人,让谁摊上都够戗,单位应该先借一些。不知道是托人说情有了效果,还是小舅子媳妇几句话说动了。局长犹豫了一下,借五千吧。说实话,这些个儿女,不是家里付不起医疗非,还是考虑单位对老人的关爱和重视,让岳母也心安些,给她一点希望的火,关爱的情。岳母在我身边徘徊,一个劲问,给了吗。岳母耳朵已经有些聋了。我大声说,给了呀。岳母不停的唠叨,那就好,你爸没有白给老公家干一辈子。因为心中的酸楚,软弱的目光,瞬时间皆变了样,深陷的眼窝湿润了,不住的用袖子擦拭着。
  岳母是个家庭妇女,没有文化,为了生活。坐着牛车,经过半个月的时间,从河北到东北,与岳父一起度过了近七十年。真的不容易呀,她别说单位对她一点点好,她每次都给我们念叨。说单位给送这了,发那了。就是子女对她关心多一些,她也不会忘。一个八十五岁的老人,伺侯老年痴呆的岳父八年,那种爱已经融入血液里,生死相守。所以,单位对岳父的态度,她心里是有想法的,只是不说罢了。我们不能让老人心理有隔阻。
  在阴冷的夜里,我惶恐地看着一个一个陌生的病人,满怀希望,低声祈祷,祝愿他们好起来,少些病痛,少看些冷漠。我知道,我是很难阻止疾病的脚步,只是对生命的渴望和企盼,
  不想在冰冷的天气,让人变成冰冷的人?
  •夜晚已经很深了,大家决定要回去,我再度留在医院里。医院里有些冷,在这个寒意森森的房间里,那个小护士,却依然忙碌着,她已经兜转多少个小时了?我在为自己的麻木而开始感觉羞愧,还没开口,小护士说,老人比我爷爷还大,我非常爱我的爷爷。我会象对待我爷爷一样对待你们的老人的。我会尽力的,你们轮流休息,有事随时叫我。然后她就走出了。她是多么善解人意的一个小女孩。犹如一朵水仙花,温柔了我,香了房间。那夜不能寐的医生、护士长、护士们,我遇到了一个个天使。她让我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丽和爱。是她们拯救了岳父的生命,让岳父能够依然活着。
  对于老人是世态人心的一个尺度,对于病人是社会风尚的一面镜子。如何对待老人,是对一个人道德品质的考验。孟子说过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意思是尊敬自己家里的老人,从而尊敬别人的老人。由此可见,对自己的老人孝顺,只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对待别人的老人如同自己的老人,才是一个品行良好之人的为人准则。所以,当人老了,有病了,我们努力使自己达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境界。吃水不忘挖井人。让这些“挖井人”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家家有老人,人总会老的,我们也会老的,他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对老人多关爱一些,轻风一缕带来清凉,鲜花予人总会留有余香,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也是给自己建造蝶舞花丛的花园,还是寂寥萧条的坟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0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12、友谊是一朵带刺的玫瑰
     我站在故乡的老屋,在窗前守望长空里的那轮满月, 待月满长空的时候,我在月下浅笑。 九月里的菊花隐在绿色的枝桠之间,仿佛漫天的星星。 馥郁的芳香在红尘里飘荡,醉了仲秋,醉了红尘,在红尘的低处体味相逢的滋味。
行走在故乡小镇的路上,我要去哪里,我不晓得,但我可以肯定,我在深秋里迎着清新的风,享受着浓烈的乡土气息。想想这几天,跟老同学们、老同事们,我们曾一起笑过、哭过,互相感动过,相逢是一份缘分一份惊喜,夜夜醉酒,抚慰我的孤单。我享受一场场友谊的盛宴,也承受背叛的友谊的刺痛。
我在医院见到了一个朋友,看来他生活的很滋润,全没有了前些时的状态。那是前两年,检察机关来查处原来旗领导的一个案子,他也是涉案人员。检察机关也就把他提审到呼市来。每天晚上都要审问到半夜,弄得人狼狈不堪,颠三倒四,精神几乎要崩溃了。我也帮助找人打听,疏通关系,好在实际是重要部门的经手人,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这次相见,好象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一脸的官腔,一脸的淡漠,只跟我匆匆说了两句不痛不痒的话,全没有了过去的落魄的样子,和竭力抓住一根稻草的窘态。我跟故乡的朋友聊天时说起这件事情,朋友告诉我,他就那样人,一辈子张狂惯了。跌倒了是孙子,爬起来又当爷爷,其实很少有人买他的帐。看来朋友是有用时的一根支柱,没有用时是把拖布。我不知道人忘性怎么这样快。 
在街上走着,我象一个迷路的人。我碰到一个熟悉的面孔。他是故乡人,也跟我在一个城市。我记得他在开始创业时是很困难的,那时是内外交困,官司缠身,刚开的饭店,也是纷扰来至,一会儿是税务所的,一会儿城管的,都是几个老乡帮助协调,总算走上了正规。而且,老乡们经常来吃饭,给他支撑门面。可是,当一切安置妥当,个人发展也很快。他却变了,为人处事势力了,对老乡也举起了刀猛宰,结果不长时间,饭店也就偃旗息鼓了,停业了。自己又当起了官人,来往的大都是权贵,那昔日的朋友一个个远离了他。每次见到他时,他有些尴尬。每次老乡们聚会时,很少邀他。他几乎在老乡的圈子消失了。别人要搞老乡会,他还背后骂娘;他想搞,又搞不起来。就是这样把朋友当钱花,把朋友当枪使的人,让人敬而远之。我最见不得这种,左也不是,右也不是,生怕自己被别人忽略了。对这样的人只是匆匆寒暄了几句,我就象见了贼一样,急忙忙地跑掉。
  友谊有时犹如飞溅的烟花,在漆黑的天空悲情的绽放,开放出诡异的花朵,转瞬就灰飞烟灭,点点残迹悄然陨落,只是未知那些前生后事说予谁听?预知场场人情百结的邂逅?我有时怀疑自己的判断,好象自己是个呆子,不识好赖人,友谊贬值了,那不是真友谊。我不能为自己挥手指路,当然,更不能牵着自己的心带路。冰了我纷乱的思绪。
友谊更是一朵带刺的玫瑰,刺伤之后就褪去最真最美的笑颜。当朋友忘记那份形式的约定,就意为着分离和隔阂的开始。花儿谢了可以再开,友谊一旦出现裂痕却很难愈合,不愿意去回忆往日的喜与悲,友谊不可能是永恒的。曾以为友谊是最忠诚的,曾相信朋友是可以信赖一生的人,但这似乎只存在理想中。作为一个凡人,这对于我来说,也许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梦醒了留下的只是一地冰冷的尘埃。像一个苍凉的手势,嘎然而止。
 我一生向谁问过几次路,谁一生向我挥过几次手,如果可以,我不要友谊的禁锢,也不想成为友谊的老茧。那么,就请给友谊一个距离或空间,让我永远可以这样的怀想,念它,直到柳絮飘飞,繁花似雨。让友谊这一曼妙的乐音,浸润无尽的绵爱,是那般的轻柔,远远地传来,划过心海,漫过心的堤岸……

  


   

 

[ 本帖最后由 恒心永在 于 2007-10-10 14:1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20 01: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