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张后张后

[讨论] 100位著名诗人点评张后100首情诗(连载与更新中)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临水而居/
好名字/)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3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张后么?高手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3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提张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读并期待张后兄更多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七星宝剑/你居然知道我是辽宁张后/好久不曾有人知道喽/)
握手哟/

箫青好/认识你很高兴哦/

玲子好,你都念三年级了
我还刚刚一年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4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鹿回头》张后

轻抚掌心的温度,水缸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亮
远处的林中鹿鸣不已

我和天使换着班睡觉,我一睁开眼睛,月光就发出响声
无数的小昆虫骑着月光飞行

佳景美色,不堪虚设,花蕊中飘着异香
我离开丛林,鹿回头变成一个美貌的少女

【骆中赏析】
相信不少人听过鹿回头这个美丽的传说,善良孝顺的阿榔,美丽的鹿女阿槟,以及象征美满婚姻的槟榔果,都让我们心动不已。张后的诗依托这个传说,却又跳出这个传说,字里行间充溢着一种干净和纯洁的美。
“轻抚掌心的温度,水缸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亮/远处的林中鹿鸣不已”水中的月亮不过是月亮的倒影,但它却比天上的亮,这里的“亮”不在于自然,而在于“掌心的温度”,在于内心的感受。林中的鹿鸣,很早就与爱情有关,远处有多远?恐怕一部《诗经》也挡不住。
“我和天使换着班睡觉,我一睁开眼睛,月光就发出响声/无数的小昆虫骑着月光飞行”多美啊,和天使换班睡觉的不也是天使么?月光可以发出声响,小昆虫还要骑着月光飞行。法国诗人玛拉美认为梦幻能达到不属于人类的美,主张诗歌要表现梦幻,创造纯粹美。而这一切张后竟在他的两句诗中奇迹般地实现了。
“佳景美色,不堪虚设,花蕊中飘着异香/我离开丛林,鹿回头变成一个美貌的少女”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崔护那首流传甚广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是良辰好景虚设,同是无奈和惆怅;不同的是《鹿回头》里尽显一种纯粹的美丽,一种美丽的惆怅。
另外全诗所用的修辞手法以及诗中所营造出的意境也成就了这首诗,干净明快,让人眼前一亮。是一首好诗。
2007  7  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5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张后

从前的她总是喜欢在小雨中漫步行走
从前的她依偎在我的肩头
使我的形象 猛然高大了许多

从前的时光
在眼前悄悄流逝
曾经沧海 怀念如水

从前的她总喜欢玩 荡秋千
我悠着她,她晃着双脚
一边嬉笑一边唱歌

从前的她总喜爱穿一件
洗得发白的短裙
两根小辫子 一甩一甩的在小巷子里“跳格”……

从前的记忆格外清晰
如今的她 额上已经长上皱纹
在他乡静寂的下午
她朝园中碧绿的小草 露出怀念从前的目光

【王彦明赏析】
在我的印象里,张后的诗歌大都蕴含着古典的韵味。而这首却清澈很多,直接很多。《从前》这个题目首先为我们框定了时间,爱人“怀念”的时光,是否诗人也浸淫其中,不断怀恋?答案是肯定的,相对那种“爱上你苍老的面容”,张后毫不做作地说:“从前的她依偎在我的肩头/使我的形象 猛然高大了许多”他爱的女人的特点,温柔、娇小,惹人怜惜。和她在一起,“我”逐渐高大起来,这正是一个年轻男人的胸怀。也正因此沧海桑田之后,怀念的人怀念“从前”,作者也是一样的。而且作者是和“她”一起怀念的,重走青春之旅。“小雨中漫步行走”、“玩”、“荡秋千”、“发白的短裙”、“跳格”等等,这些来自从前的记忆,如此纯净,如同源头流出的活水一般,滋润了“如今的她”,尽管她“额上已经长上皱纹”。张后在最后可以强调了“他乡”“下午”这些适合怀念的氛围,给“她”怀念的感觉,也努力营造一个相应的世界,朝园中的小草,恰如从前的女孩,纯净,充满朝气。作者和“她”一起陷入悲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女开成花朵》张后

一到冬天我的脸庞就长满了蓑草
风迎面吹来,把羊群吹到山上

少女从暖窖的花茎中醒来
像母亲一样把我抱在怀里

我触摸少女光滑的皮肤
听见她开成花朵的声音


最喜这首,清新动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胡月和罗方义/)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7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苹果从树上跑开》张后

东边日出,而西边却慢慢渗出雨来
经年的雨水淋漓着灵魂中的花叶
我喜欢黄色,它总给我色彩以明艳的感觉
即使被虫子蛀了几个小孔
仍然又健康又快乐

还是那个午后,未名湖畔垂柳的荫影
笼罩着蜜蜂的翅膀独自飞行
我想在灌木丛里睡个懒觉,手摸着微凸的乳房
树枝正在像蛇一样一点一点脱去表皮
曲线如丝绸的波纹,风比水还要柔软       

我刚在你的手中触摸到风的温暖
苹果就从树上跑开

【卢辉赏析】
张后的很多诗常常以极度纯美的柔性,富有童话般的亮丽并且还带有词语上的诡谲而"丰盈"着,故他的诗以情愫密集而见长,张后对物象的关注而形成的看点:常常是"润泽"而"潮湿"的心在泛滥,关注点总在之后慢慢"支架",这使得他的诗有了更多的情势而不是理性.《苹果从树上跑开》就验证了我的观点.诗的第一节张后似乎不在乎诗的"意思"而在乎诗的"意味",苹果的"外延"被放大:“灵魂中的花叶” “即使被虫子蛀了几个小孔/仍然又健康又快乐”,这里,张后没有“忠实”于诗题去“一一裁减”而是以自己萌发开去的“默想”通过特别的感念形成别样的“情势”(“蛀了几个小孔”却“健康又快乐”)这种悖逆性的“默想”与下一节的“树枝正在像蛇一样一点一点脱去表皮/曲线如丝绸的波纹,风比水还要柔软”形成特殊的比喻,并通过连续不断的“默想”、变形来左右自己和读者的心绪,正是这样没来由地“苹果就从树上跑开”,至此,诗所传递的“苹果就从树上跑开”的信息则变成“跑开”前作者的一次“明艳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7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提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7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平女
刺桐飞花握手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小朵》张后

四月樱花,弥香满室
沐浴天外来风,倾听溪水在山涧里弹琴

阳光是金色的还是银色的
紫燕侧着身子低飞

她喝酒的样子,十足像个坏孩子
顿一下酒杯,仰起头一口而尽

一支船桨在远处吱吱地响
船尾的栏杆被你的纤纤玉手拍遍

【图雅赏析】
张后的诗歌我读过不少,总体印象是轻柔唯美,尤其是写女子的诗歌更是如此,并且写女子基本上是写年轻的女子,尤其是少女,所以我暗想张后有少女情结,保不定是贾宝玉转世。所以我戏称张后为情诗王子。张后点名让我写这篇诗评,实在是把我当鸭子赶了,出于对朋友的忠心,我只好小心谨慎地蹲在架子上。

所谓赏析就是读者对作品的认真阅读之后诉诸文字或语言。我们不可能找到作者问一问他的创作动机,不可能问他在什么情境下写的此首诗歌,即便找到作者你也未必会得到如期所望,尤其像诗歌这样的文本。那么我就充当一个忠实而鼓惑的读者把自己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心得表达出来,不以为荣,但求无过。


这首诗歌一共八行,分四小节,每节两句,从诗歌的建筑形式上看,清晰,简洁,美观;在音乐性上也做到和谐之美,每一小节最后一字做到宽泛的押韵,如,“琴”、“飞”、“尽”、“遍”,这些词发出的音非常轻和地表现一个柔媚的环境下爱意缱绻。再综观全诗,不难看出,作者描绘的是一幅春天丽人画卷,有着不凡的宫廷画师的风格,清丽,工整,比日本的浮世绘活泼靓丽,比唐朝周昉的仕女图清新明艳。

诗歌的第一节作者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场景:一所房子掩映在樱花烂漫的树下,风轻轻地吹进室内,屋外还有潺潺流动的溪水,时间在四月,地点在山里。小朵这样的女子与这样的环境共处,能不美吗?虽然这一节还没有出现画中人,但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兆头已现端倪。

第二节,“阳光是金色的还是银色的”这句颇为费解,看上去应该是选择疑问句,但是又没有一个问号,也许作者用的“还是”就是“也是”的意思,这在方言里常见。阳光是多彩的,而作者只选择了世俗的形容“金色”“银色”,也许唯有这样才能表达主人公在作者心目中的价值,也是对第一节的补充,因为第一节过于仙境,缺少了人间的烟尘,就像人类的爱情它高于现实又要在现实中与生活同举并行。所以,有了燕子的身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第二节暗示的是世间情与爱。另外,这也是预示着张后对家的美好想象,房子依山伴水,空气清新迷人,心情和屋外的阳光一样总是晴朗,那么妻子是怎么样的呢?这样就有了第三节。

她喝酒的样子,十足像个坏孩子
顿一下酒杯,仰起头一口而尽

她,应该就是主人公小朵,女人喝酒往往是一个典型的造型,否则就不会出现“贵妃醉酒”这样的名剧了。显然小朵不是贵妃,而是“坏孩子”,而且用“十足”这个此来夸张和肯定,这里的“坏”不仅突出了小朵的调皮和可爱,而且也让读者体会另一个未出场的人作者对小朵的怜与爱,因为坏孩子的坏往往是宠出来的。小朵不是孩子,是成人,这里也交代得很清楚,是“像”孩子,那么这里的爱又上升为一种“父爱”,亲情之爱,爱在叠进。反观小朵的幸福,她是安全的,牢固的,一种类似血缘的认同。后一句是一个细节描写,具体生动,把小朵这美丽的女子豪爽的一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最后一节,在技巧上做了完美的推拉,移景换境。
一支船桨在远处吱吱地响
船尾的栏杆被你的纤纤玉手拍遍

这是另一个画面,一个身处江湖之远之人,将栏杆拍遍。如果这里的“她”是男性的“他”,也许我们会延伸出更多的胸怀和气节来。那日上网查“阑干”(阑干,在《现代汉语辞典》上的第二个意思就是“栏杆”),不成想看到的了这些文字,现摘抄于此:

在中国古代,栏杆这种地方不是谁都能去的,大抵因为在这儿只能看到两样东西,一是江山,二是远方(思念的人在远方),所以有资格“凭栏”的,不是文人武将,便是多情女子;凭栏时所思所想者,不是政治军事,便是儿女情长。比如,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这是面对大好河山沦于敌手的愤怒;辛弃疾“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是文人报国无门的热血;李后主"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这是亡国之君穷途末路的悲哀;冯延巳“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描写的是寂寞女子的愁苦;朱淑真“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这是断肠女子的痴情;曹祖“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这是思念友朋的幽愤……

关照全诗,想来张后更趋向于第二种意义。据了解,小朵与张后的婚姻十分美满,两人结婚十余载还像恋爱时期一样,有说不完的话,这样夫妻关系实属难得。那么,小朵独自在外自然也少不了对张后的深深思念。人说知音难求,而他们这样琴瑟和鸣,山高水长,推心置腹,令我辈羡慕不已。

不过一首好的诗歌总是不那么简单,它总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什么看见的是“她”而不是“他”,就只给出一个答案来呢,难道就不能再复合一个答案吗?“古有花木兰,今有娘子军”,再回想一下第二节,那个小朵不是把盏一饮而尽吗?她实在不同一般女子,绝对不是李清照孤寡后的不胜酒力,凄苦哀伤。作者笔下的小朵,美若天仙,心怀天下,常有更为复杂的爱恨隐匿胸中。

两个画面呈现出一个人两种形态,互为补充,互为陪衬,最为关键的是,它在谋篇布局上制造了一个双向现场感,但是通过最后一节,我们分明看见的是作者的独巨匠心的控制能力,他采用了电影的倒叙形式,前面的画面和人物的活动都是“曾经”,曾经的美好时光,抑或是现在的,都是小朵和张后怀念的,并将永远维护的,进行到底的。

两个画面出现的始终是小朵一个人,不同的是不在同一时间,不在同一地点,而作者根据需要用了两个人物代词“她”和“你”,造成一个叙述对象的转换,前一个是对第三者说,包括读者。后面是对前一个画中人“小朵”说,最有意思的是,按理说,对“小朵”说的应该自己的情况,或者是他人的情况,可是,作者说的还是他眼中一直注视的人“小朵”,把自己始终掩藏在故事的背后,使得事件更加单纯,情感更为“专一”,正所谓情到深处!那么拍栏杆的仅仅是“你”吗?

这是张后用诗歌给我们描绘的、非常难得的一幅春思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5-19 23: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