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1-25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刍论】你想做的事情是什么?【第四章】
之四:速度感
什么是速度感。速度感是怎么构成的?是作家的行文速度?还是纯粹的读者感受?是不是一个可以用科学概念衡量的因素?说到速度感,不由得想起M•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长长七卷本的小说,跨越40年的生活,估计很多人都难以一气读完。这不仅是因为书本身的厚度,更在于书的文字内容所体现出的时间感觉。
普鲁斯特是很乐于进行意识流写法的,但是在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被他某个时刻的意识所固定住,并且目光从此就驻留,而不能有看下去的勇气。在当下这个社会,如此“拖沓冗长”的小说是不能吸引读者的。一来因为我们读者的阅读习惯被改变,他们习惯了看短小精悍的文章,更多人喜欢看有那么一点机智的文字;二来因为我们读者实在没有多少耐心来阅读这么长的文字,也没有时间。
那么,顺应时代还是坚持原则?这完全需要作者或者读者自己来考虑,我就不来指指点点什么。我今天所要说的是速度感。这里的速度感也许是真的阅读速度,但更多的是读者的阅读快感。对比《追忆逝水年华》,似乎我们中国的古典小说更适合阅读。就比如说《西游记》,记载了玄奘西行的若干经历,光经受的劫难就有九九八十一道,这还不包括其中的一些点点滴滴小事故。但是,同样是大部头小说,为什么《西游记》比《追忆逝水年华》更能让人读下去呢?
我们不进行字数比较,只来说说阅读快感,或者说我们的主题——速度感。速度感是文学作品本身的特质,它能给读者相应的反应,以助于产生审美效果。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的目的之一也就是为了造成时间延宕,增强审美感知的时间和强度。我们看《三国演义》的感觉与看《红楼梦》的感觉不一样,很大程度上是由速度感产生的。前者的叙述速度明显快于后者。速度感或许来源于“流动感”。有的作品有很强的流动感,对读者的阅读注意产生了很强的裹携和拖带的力量。
就物理学而言,速度是距离与时间的比值。而在文学上,速度感通常包括时空转换速度、句式转变速度和情感变化速度三个方面。
在时空转换上面,将现实时空加以变形、夸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极大的空间转移,就能产生出极快的速度。将语句在极大的空间中跳跃,将无限广大的空间转移完成于瞬间之内,其速度也会无比神奇。通常的时空转换手段都是以物理时空的无序进入了精神层面的有序,这种对时间的主观化处理,是对处于有限时空中的人类心灵困境的解放。
在句式转变上面,就形式而言,主要表现为语言的进一步杂言化和篇幅的扩充这两点。就语言而言,主要表现为句式参差自由,情感汪洋恣肆的气象万千之态。句式参差不齐,篇幅可长可短,从而让文字成为富有节奏的流动。随着句式的疾缓变化,劈空而来的情感高潮也一波波涌来,作者的情思在一瞬间之内就倾泻了出来,也在一瞬间收了回去。
所谓时空的快速转换、句式的快速转变,都是在激情的快速喷发中相应而生的。倘若没有强大的激情,则不可能产生速度感。文字的速度感,根本上源于作者的情感之丰富、之强烈,即来自于作者的情感速度。让情绪变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悲喜无端,迅疾闪烁。从而让文字成为动荡不已,吸引读者的目光。
具有速度感的文字显然不足以像大部分文字那样具有智力游戏的功能。但一般在商业化写作中,速度感是很重要的,让想看完一个故事的人一读进去就欲罢不能。所以,速度感多在小说中体现。写小说就好,需要文笔。但写好看的小说,更应该追求速度感。我这里举个例子,文字来源于老舍的《断魂枪》: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速度感,在这个例子里面也就是一种“留白”, 也即是老舍留的一手。小说最后那疾驰而过的六十四枪,,和末尾那句“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实在是大境界。其实,文字的“好”与“坏”, 往往不在其曲折,也不在其篇幅,也不在于其辞藻的华丽与否,而就取决于写文字的人会不会给你留那么一手,给你一个阖卷沉思的余地。
无论阅读的速度,真正重要的是阅读的快感。心中感觉读起来比较舒畅,那这文字的速度感就达到了。
[ 本帖最后由 ·黑子 于 2007-1-28 12:5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