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尹子

【有空来坐坐】心情文字专访第9期(清风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6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行来,风光无限啊!

以前一直感觉清风是个神秘而高深的人,果然不俗!

问候清风老师!谢谢老师曾经给过我的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7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箫鸣 于 2006-11-15 18:43 发表

再发二问:您自认受哪位(或那些)古代诗人(词人)的影响较大?具体体现在哪里?近、现代写古体诗者喜欢(或偏爱)谁呢?我认为郁达夫的诗肯定是一流的,不知以为然否?  

您自认受哪位(或那些)古代诗人(词人)的影响较大?具体体现在哪里?
我只这样说,诗方面,我受《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的影响最大,因为少年时基本上整本书地背了下来。后来读的多是唐人,如二李二杜二王等等,宋诗主要是陆游,宋以后特别是明清诗读的极少。词方面,读的最多是《唐宋名家词选》,对我影响大的词人是欧苏陆秦李周张姜,清人纳兰词也读过一些。由于本性使然,俺诗词中豪放的成份不足,五言受王维影响应该比较明显;部分七绝有李商隐、杜牧的影子;七律可偏向于陆游。词总体上是婉约的路子。李白、苏东坡过于豪放、杜甫过于凝重,俺想学但学不来。近几年才拙,不怎么敢读诗了,重复自己的东西比较多,重复自己还好,“重复”了前人多尴尬:))

近、现代写古体诗者喜欢(或偏爱)谁呢?我认为郁达夫的诗肯定是一流的,不知以为然否?
前面说过,明清以后的诗俺基本没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学写诗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17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看一路学。。。问好清风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8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来了,进来问候一声老清.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8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男主角。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8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学写诗歌 于 2006-11-17 17:55 发表
有几个妹妹,从实招来:)

这事不招,要留个悬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9 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风冀 于 2006-11-18 23:39 发表

这事不招,要留个悬念:)))


我看还是招了吧

再次感谢清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0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怀擎 于 2006-11-15 20:01 发表
一路看来,仰视啊!:)
提问:1、可否谈谈你对我国古典诗词中“雅”和“俗”关系的认识,你在创作中对此有何追求?
   2、可曾为妻子和孩子写过古体诗词?写过的话贴一下,没写过的现在“罚”写,嘿嘿

能视、那怕是俯视就好:)

1、可否谈谈你对我国古典诗词中“雅”和“俗”关系的认识,你在创作中对此有何追求?
雅与俗应该是一种辩证关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雅俗标准,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雅俗标准。也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自古至今雅与俗并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前一个时代俗的东西,到了今天也许就成为雅的代表;而前一个时代雅的东西,到了今天却俗不可奈。比如戏剧,其前服务于市井小民,是最俗的东西了,以前写这个的多是戏子或落泊文人,而今天是戏剧家或作家。《诗经》中的《风》以及后世的“乐府”中的大多数其实就是民歌,在当时是俗的,却早已成了雅的代表,并为文人雅士学习,模仿。再往前推,诗歌产生于礼俗仪式,其本属俗的范筹。当仪式被统治阶级垄断,诗歌便因出处、使用场合和目的的不同分化为雅与俗。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进一步融合,并导致了礼、俗的进一步融合,在诗歌形态上超越前代而创造性地完成了歌诗向“诵诗”的转变,在美学上则形成了脱俗入雅、化雅为俗的风范。 可以说俗是诗歌本质性的东西,进入大雅之堂是文人雅化的结果。所以先秦以后作为主流的文人诗歌与俗民歌渐行渐远,至六朝入盛唐以后,逐渐形成了"诗庄"的特点,可以说是一种全雅的文学形式了。诗要"典雅"、要"庄重",俗言俚语不可入诗,然而这种和谐工整高度格律化的结构方式和异于日常语言的高度典雅诗化的话语系统,使诗歌创作逐渐趋于模式化。有识之士注意到这个问题,又反过来提倡学习民歌,在语言上追求通俗化、口语化、平淡自然。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人更是鲜明地提倡"以故为新,以俗为雅"的原则,利用"体雅用俗"、"以雅写俗"、"自雅返俗"等多种途径,达到"化俗为雅"的目的。
就我本人来说,诗歌的雅与俗可能包括这几个方面。一是雅,就是雅事、雅意、雅言。诗歌有所写有所不写,取材要雅;诗歌是人格精神的体现,其立意要雅;诗歌雅文,不出恶言,其文辞要雅。二是俗,就是要贴近生活,不假扮古人、不说古人话、不替古人说话等等。

2、可曾为妻子和孩子写过古体诗词?写过的话贴一下,没写过的现在“罚”写,嘿嘿
说真的,俺还从没为妻子写过诗。不要说写,就是和她谈诗,她也会说倒牙的。他家那位是多融高管,兴趣爱好和俺完全不同--这也算是一种互补吧。你想,如果一家两个整天之乎者也的,不喝西北风,喝什么?
给儿子写过的,贴上来:打油/小儿白描
聪明脑袋几根毛,小眼生成无限娇。仙鼻常通常泣涕,牙龈偶痒偶啼号。
腿儿敦实终须抱,嘴里咿呀只待摇。我说乖乖宝呀宝,嘘嘘莫把床撒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0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依依不会啊,呵呵,进来问候清风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5: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