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582|回复: 99

【有空来坐坐】心情文字专访第9期(清风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10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空来坐坐】心情文字专访第9期(清风冀)

清风冀,本名张焱,男,44岁,祖籍辽宁辽阳,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工商银行从事文字工作。

落草堂主、不定斋主人、只有梅花不负我均系此人!呵呵!:)

《诗歌报》论坛古风版首席斑竹。











-----------------------------------------------------------------------------------------

熟悉清风冀,首先归于他那让我望而生畏的古体诗词之外,还有便是在水区那些充满个性哲思的语言,幽默的口气,豪放的性格。

在我试着让他展示一下立体的自我的时候,他竟然不假思索把一家三口的相片传给了我,这一个举动,刺激了我对他的了解,真男人也,直接而爽直的人……也一定是个异常爱家的男人!

在《诗歌报》里,从事古体诗词的创作者不多,因为这个现象,也许给古风区斑竹的脸上遮上了一层薄薄的神秘的面纱,今天,就让我们彻底地了解他们,从创作到生活里的故事。


------------------------------------------------------------------------------------------

走近清风冀,探索古典与现代的学问……

[ 本帖最后由 尹子 于 2006-11-10 12:54 编辑 ]
发表于 2006-11-1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来抢沙发,看到他孩子和老婆,好幸福的一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事古诗词的研究,你怎样看待传统诗风与现代诗歌的继承关系,你认为做为现代诗人是否继承了古诗词的精神?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老大来了,欢迎欢迎
刚好一个朋友给我邮了一本王力的<诗词格律>
我想请你告诉学习古风的人,应该先做点什么,写点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欢迎指教,给我们谈谈写古体诗词的体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呀,把老清拉出来好,俺先找位置坐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就出来了。

昨晚正和尹子QQ聊着,接到红山电话,电话完了尹子却走了,我还在想,俺们写旧体诗的人反映迟钝,慢热,如果给个提纲让俺有时间慢慢的答题多好,谁知道这就贴出来了。
呵呵,照片上那小可爱是俺家老二,大的已经十八了,不幸的是他患了孤独症,一种严重的智力障碍,有时间贴张照片上来,一家四口,一个都不能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清风,谈谈传统与现代吧,有什么独特看法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清风冀 于 2006-11-10 14:40 发表
昨晚正和尹子QQ聊着,接到红山电话,电话完了尹子却走了,我还在想,俺们写旧体诗的人反映迟钝,慢热,如果给个提纲让俺有时间慢慢的答题多好,谁知道这就贴出来了。
呵呵,照片上那小可爱是俺家老二,大的已经十 ...


羡慕啊~~~清风真是逍遥居士也:)先来问好一声,祝福全家永远幸福美满~~~呵呵等想好问题再来讨教也!!lol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估计是第一次把古风的人拉出来,咱们得好好轰炸,不轰炸白不轰炸,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老清当斑竹时间长,经验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周飞雪 于 2006-11-10 12:50 发表
从事古诗词的研究,你怎样看待传统诗风与现代诗歌的继承关系,你认为做为现代诗人是否继承了古诗词的精神?
问好!

研究谈不上,只能说是爱好。
说真的,我对现代诗歌读的不多,对于新诗的印象,大概仅限于文革前后广为流传的那几首(包括国外诗人的。能让我记住,可能是翻译家的功劳),但并不代表我不喜欢新诗。我能够接受的新诗一定要我能读的懂(那怕可以任意赋与它一个主题)。可能是受传统诗词的影响,我喜欢接近词的感觉的新诗。或者说我对诗的理解有些纯粹。所以我一般不能接受现在比较流行的、我自以为诲涩难懂的所谓新诗。不怕您笑话,在我看来,新诗应该是徐志摩、余光中笔下流淌出来的律动着的优美文字,而不是其他。
新诗与旧体诗存不存在继存,很难说。应该存在两条线,一是直接缘于西方诗歌的新诗,一是植根于传统诗词的新诗,这样的新诗除了表面的语言形式外,骨子里依传是纯粹的旧体诗词。这样的新诗正我我喜欢的。
说到诗词“精神”,我有些不解。我从来都认为诗不过是一种文体,一种承载思想的工具,诗词本身并没有精神,它的高雅不过是其主人品格折射出的光芒而已。很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专业诗人是在进入二十世纪后才产生的。而在古代,诗词这种文件除了应试外,更多的是被诗人当作笔记、当作玩物来写的,所以具有极明显的私人色彩。因“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被杀的只能是极少数,而杜诗之所以成为诗史正是其私人性得以旁证、补充正史的原因。杜诗这样的敢于直面现实能算是诗歌精神吗?如果算,我以为这种精神并不是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后人提练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手枪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11-1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门之池 于 2006-11-10 13:09 发表
古风老大来了,欢迎欢迎
刚好一个朋友给我邮了一本王力的<诗词格律>
我想请你告诉学习古风的人,应该先做点什么,写点什么

王力老先生的《诗词格律》在古风版藏经阁里就有,花点时间翻出来打打印一下就得:)
学习旧体诗词,俺以为没有捷径可走。俺不敢乱号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最起码要做到“会背唐诗三百首”吧:)人本人的情况看,我是中学时期偶然间得到一本《唐诗三百首》,觉得很有意思,正好课文中也有古诗,便一道背诵,那时基本上全背了下来,后来找到本千家诗,也基本上背了下来,便照葫芦画瓢学着写,此间陆续买了《唐宋名家词选》《唐诗三百首详译》等书。又因诗词喜爱起古风,应该说学的还算透吧,以至于班主任语文老师上课不敢信口开河,负面影响是因此严重偏科,以至高考落榜。
个人以为旧体诗人不应该是专业学者,而应该是杂家、是博士,知识面一定要丰富,这也是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根本所在。在诗而言,技巧永远是第二位的,也不难学,难的是要有”诗心“。从某种意义上说,写诗更需要的是天份,而不是努力--当然,努力也很重要。所以,我想对那些打算涉及旧体诗写作的朋友说:开始读书(主要是前人的诗、今人的诗词赏析,一定基础后再读诗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手枪 于 2006-11-10 15:12 发表
这一期是我最关注的了..在当今古风冷落之大环境下,,关于传统和现代,关于继承与发展等等命题都是非常有必要好好的探讨一下了...


老清的古风无愧于高手称号..其人也豪爽幽默,请他来谈谈以上的问题再合适不过了 ...

旧体诗从来就不该有一个热火朝天的大环境,如果有,说明旧体诗真的没落了。现实中曾经有过,好在现又冷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清风的回复,向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7 15: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