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原帖由 见闻 于 2006-9-25 08:49 发表 红山兄的解读可以列入当年众多评论之一了。当年的评论,也是有相近的和相左的,因此毕竟就2、30行的诗歌,加起来没多少字,哪怕用说文解字的手法也足够解剖它了。反正诗歌本来就是多解的,朦胧诗更甚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深居简出 于 2006-9-25 21:10 发表 我只会用,不会说我懂了.这个手法...我不是就这个词组说不懂的.
原帖由 红山 于 2006-9-25 21:18 发表 呵呵,会用就是懂。写一首诗时,谁也不会刻意地追求一定要用某种手法的。关键要看效果。
原帖由 紫禁狐 于 2006-9-26 09:53 发表 写别人的诗,让自己去说吧
原帖由 糖豆子 于 2006-9-26 10:01 发表 上课了上课了.红老师的课,大家不要开小差,那个那个,前面的那个 说你啊,狐狸~~上课时间不许抄袭,不许谈恋爱~~~~~
原帖由 紫禁狐 于 2006-9-26 10:41 发表 呵呵,这节课太长了,建议红老师另开一堂课。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查看 »
微信扫一扫,加入诗歌报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 ) 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5-13 22: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