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邻海的河

[探讨]初来《诗歌报》论坛的敲门砖——句式严谨的《不老的辰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静静地我们想写点什么
淡淡的句子流露抒情的季节
过往的喧嚣被松涛渲染
幻蝶的庄子吟哦醉心的自我
脱俗的诗章随秋叶翩跹
诗中的鸥鸟在山海之间掠过

              先将这几行文字赠鲁齐以及邻海作品的看阅者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支持形式尝试,这对诗歌的发展并不是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大手笔不敢为之,河的诗洋洋洒洒,如长赋,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形式美,固然是诗歌增加魅力,但是,过于追求形式,会影响到意境的营造,比如,为保持句子的一直,往往会硬塞一些词语或者删除一些好的意象.拙以为,诗歌重要的是内容和意境二者巧妙的结合,现代诗歌摆脱古体形式的束缚,确实不易.不管什么形式,只要使内容富有灵性,感人,充分发挥诗歌的感染熏陶作用,就不必受到形式的拘泥.流于形式,会成为诗歌的桎梏.浅见,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候邻居。抛开形式不谈。这首厚实大气。可见是用心之作。欣赏这样的才气。
诗中穿插了一些大词,觉得碍眼了些。
----------------------------------------------------------
整体表示欣赏。握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明暗如星散天,
灵心艺术如鱼戏水.

张成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1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渗透根须的精神甘霖从不怨怒壮阔的丛林
                     这句赠褚国刚、郁汀、蓝枫、张成东、南窗飘雨
                     (一言难尽,还请结合着句式多批)

[ 本帖最后由 邻海的河 于 2006-8-21 14:3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精的诗歌!
写这东东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挺累的,河好耐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赋予想像,词汇量丰富。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隔着梦境和夜幕
星星的花序被元蕾所虚构
年岁缀满了露珠
那些子夜又被重温
星星流布草尖射落幸运的光环

柔柔地轻轻地
更加轻轻地抚摸泪花恋女的
滴于叶片的风儿
悄悄地返回树林
原来的故事已不能重演

不得不提的是这首当时写给女诗人元蕾的东东,灵感来自对她后来跟贴的印象,大抵是某些外在不愉快的因素后来她少来《诗歌报》论坛了,不论怎么说,总是有点想念她!而题目就是最好的记忆:《那老去的辰光抑或被元蕾所虚构》^^@@^^
************************************************************
还有一首《在元蕾的<回忆>中飞行》一并发来,表示隐隐约约的片段是时间所不敢隐藏的:

回忆就像光线,眼睁睁看着自己
许有心灵被当下浸润
我的新奇、愉悦、羞涩的善愿
是一次旅行
往返的季节为年岁喝彩

快乐从来是一种心智
流布阳光的视线
水声潺潺
在生命中感恩;在救赎中阿门
火光中,诗笺透明

[ 本帖最后由 邻海的河 于 2006-8-22 14:0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建议写诗立足现实,多反映现实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把自已的智慧通过诗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身边的问题,社会的问题,国家的问题,和全球的问题.等等.如果你对什么事情有什么奇想妙想可以我和联系.·@181811258

张成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2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偶曾言“斗争是和谐进行时”,斗争的结果就是:还是做回了自己。
谢谢鱼飞碟舞的评复;更谢谢张成东告诉了第七层的密码!

[ 本帖最后由 邻海的河 于 2006-8-23 14:5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于现代性的理解:是解释世界的不约而同。为了扯断习惯这跟线,我们已经学会撒谎。时而:在词语的粼粼波光中,隐现着渐飞渐远的心情……时而:恍若树影或幼芽的破土之声,许有初春的心灵才能破译它的料峭……像世间的道路一样,我相信诗歌的前景是广博的。
创作还具有对有价值的事物的价值之重估,既是发现又是命名:请看一个有关烟台滨海广场的命名说明:
烟台海阔广场
或许,当你步入阔大的滨海广场,心境会格外晴明!这海的骚动和哗鸣时常纳入你的清晨、傍晚及整个白天;这广场以亲自然、亲人文的建筑语言表达出整个城市的通达与气度。
经过阔别的广仁路穿越久违的视线,浮沉的四时醉心于这些振奋的佳境;每当我念及这颇为迷人的所在,总能唤回如许遐思——
诚然我希望最温婉的阳光泛照此地,一切生机至今皆握住了繁华;而且增加了我所命名的新品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3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邻居新的那首也蛮有感觉的,下面的解说也基本认同
从小也是在连云港长大的,海给的感觉的确是不可估量的
去年去了烟台长岛,感觉那的海比家乡的要安静些,估计时节有问题哈
现代性的不感过多的说什么了,只晓得心灵的就是感动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没有过时之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4: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