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564|回复: 41

[探讨]初来《诗歌报》论坛的敲门砖——句式严谨的《不老的辰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老的辰光

一.

生命所赋予海波的激越抵达滩岸时总在前涌的样式中诉说
一种传自古远的久违气息吹荡心怀,呼吸中充溢猎猎回音
屏息凝神于倾听,喧嚣在沉寂中消失,沉寂在喧嚣中持续


群鸟在顾盼中流露天空的夸张,娓娓而谈高渺迷茫的远方
在浪涛击石或风吹过大地的呼声中鸟们保持了壮丽的心性
水波或飞翔的翅痕,流布阳光的视线,透过了生命的感动


是谁放飞了环绕着积雪的坡峰?大海呻吟般拍岸的组曲呀
在冬天的序列中演奏一座岛屿的静默或是掩去被动与苦难
想象以纯净保留着冰,芝罘湾颠荡的港口顿着脚绷紧缆绳

二.

被海风吹拂着的身影用殷切的期望去追赶并握住一条海浪
那也是登山者的存在之流,内心的律动形式和感受的力量
远山、丛林、溪水和小径,重被建立起来的辰光从未有过


当动荡的波动的乳峰被手臂围绕,桥梁坚挺于激流的深处
柔韧的肉体,鲜健的筋骨,澎湃的灵魂引起了自身的释放
不被鸟瞰的只剩下了天空以及一切太轻于怀疑的虚无之物


在冷僻的海滩漫步,潮水向岸边轻轻波动,愉快地伤感地
宽广且深远的主题如同一个海妖那么固执、徘徊而又犹疑
那舒心的疼痛呀,蜿蜒无极的颤悸,轻轻叩击海岬的低音

三.

面对如此迂回着诗情的激浪,和震荡着生命的浮礁,此刻
太阳也为之神往,与大海交错着眼神,目光泛照碧波之上
亘古如斯地惊愕:时光湍流倏忽而过,总会有人驻足其中


守望着四野的坡峰依旧寂静地屹峙着一个沉默颖秀的箴言
春天能够过渡,春天正徊游而来,在别处它已被花朵厌倦
于萧疏的原地,草地精神将再次抽芽,它们沿着自己返回


风起或雪飘在旷野中流转的悠扬的段落,以及雨后的晨曦
使人心底醒起不老的辰光,聆听中的宁谧,瞥见中的绮丽
一块云以眺望昵近崆峒,步下蔚蓝呼应碧绿的大理石台阶

:time::time::time::time::time::time::time::time::time: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大厅曾被埋没,发在挑战者试试,看看谁批得精彩,欢迎大家参战!

************************************************************

初衷是以适合大众口味的语言为基调的,笔触还是趋向了通俗化、散文化。通篇的意境都置于大自然的威力之上,思与构环环相衔,灵与肉具具贯穿。还由于这类的精神涉猎是与心灵的能力相适应的,天性较为强韧的心灵完全可以在其中信步而行。当然,所谓的“威望”在这里是无用的,惟有理性才可以通行。席勒言:“经过美的清晨之门进入认识王国”,而我还是要说出被小白角笑言“杜撰”的我的言谈:诗人的天职灌溉生命于亲历!
先谢谢伊培芳、玉面说生、东门之子的探营!
                                2006.8.20日
************************************************************

在我迈向大地、海洋、天空时,可能有一种圣灵的充满。现在看来,还是由于人的心灵太软弱,不足以通过既有的能力到达静默与高渺的所在。
自然是行动着的诱惑和警觉,刚巧它的沉默是被人类想要采用的空间。人类的愚蠢主要在于他专制的暴政,这在自然界又何尝不是这般的属性。
有时,我是并非毫无结果地进入到道不可言中的,这在第一首的稿子先发时,就收到了当时还没做评手的十鼓、菊之灵、茧衣的回帖。伴随着意象、意识而提高的第二首的出现,又有了让曼100,朱慕风等人观感,等到了第三首的达观与感喟时,我已望眼欲穿……就像已不读苏东坡夫子的散文一样,我现在很少去诗歌大厅,就以萨特大师的名句来鼓舞论坛的才俊们吧:“为不眷恋于体验到的快乐所尽的努力意味着承认快乐是被体验到了”……
十分感谢轩雨抚梦、晓月清辉、村庄、百事可为虽矜而主动的加入!
                               2006.8.20日11时58分

************************************************************

状物抒情是同样构成了现代诗歌的,从现实的可能性到抽象的可能性,此间的运作其实就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分析生成综合,综合再生成分析,周而复始…“文化进程的时间性以复杂的并存形式横陈在我们面前…”唐晓渡语。
比方说这句诗:想象以纯净保留着冰,芝罘湾颠荡的港口顿着脚绷紧缆绳。“冰”是比喻烟台的城市形象大使呀,而时逢烟台多年罕见的大雪封门,那颠荡的港口也结了厚厚的坚冰,海浪黄色预警……人们已不难看到缆绳顿着脚绷紧的情形——这不是自然地注入,而是被自然浇顶!
如果还有“语言”是作为我们幸存的理由的话,那么我更倾向于“思”的习惯。
由于老树、龙袭长空的参与,我练些修持功夫来渡俗流!
                         2006.8.20日13时58分

************************************************************

学会用哲理思考构成了我们内心的自豪感,诗歌的意义可能构成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乐趣,出自对过去的亲切感悟,以及怎样放眼未来的心领神会。任何的文化都是相对静止的物象和事件,它使我们体会到时光的流动,“思”的意义就在于持有其“消逝的特性”。
“被海风吹拂着的身影用殷切的期望去追赶并握住一条海浪” 我是以罕有的朴素试图接近那些淡漠者和被压抑者的,这有别于踱步者的梦幻和愿望。一些情节,凝华了迟缓岁月的伤感,回顾以往努力的虚浮以及纷扰的无序……“象征是我们不能思考的东西,想像是我们保持和扩展自身所幻想的东西,真实也是我们不能企及的存在境界。”耿占春如是说。
先谢谢山东淄博鲁齐以及褚国刚、南窗飘雨的厚爱!再叙
                                    2006.8-21日11时58分

*************************************************************

“亘古如斯地惊愕:时光湍流倏忽而过,总会有人驻足其中”我是想在多处道路的拐弯处都能够碰到他人,还由于那曾经属于我的碧绿、蔚蓝和清澈也应该适合于此间的生存。一种风格形成了道路的思路,一种风格已成就了一片悠渺的海岸或幽暗的树林,一种风格永远超出我的本质超出我的温和或冲动。蒋登科曾言:“如果诗歌缺乏深沉而温婉的人文关怀,它就会遭到接受者的拒绝”。
诗者,是需要有些抱负的。动机、活动、目的构成了读者的认同与归属感,“当人被别人引导时,他常常以为是自己在引导自己,而当他靠自己的精神趋向一个目标时,他的心灵则不知不觉带走别的心灵。”这是拉罗什福科在《道德箴言录》中完整的一段话。
由于相信而清醒,这是普遍意义。若果失去了心态的深度和经验的深度,我们将一无是。可见这路有多远,路还会有多远,路已走了多远……综观这首诗的阅读历程,就像群山斜向大海……有些感慨无法言说……
谨对郁汀、蓝枫、张成东的来访与肯谈表示感谢!
                        2006-8-21日13时58分

*************************************************************

思想大师黑格尔在他颇具盛名的《开讲辞》中讲道:“……因为世界精神太忙碌于现实,所以它不能转向内心,回复到自身。”在我们意识的一般层次中精神的归纳和力量的释放都蕴涵“扬弃”的概念,就是在进行哲学分析时也不例外,比方说在诗人们还没习惯于一种质木无文的谈吐之前,他们往往只着眼于对此在的目有所瞩、心有所想,难免受限于群体氛围的樊篱。且不论坛子里实际的状况,我首先想到的是:理性是在个体所不能承载的新的勾掠新的谋划中生成的“扬弃”状态。
对山东淄博鲁齐、村庄以及张成东的再次来访表示敬意,也谢谢鱼飞蝶舞的关怀与问好!
                        2006-8-22日15时08分

**************************************************************

进一步而言,正是由于对人的潜力的认识和体现,使得场面从不同到同一再到不同的整合有了多样性的均衡,而后生发意象的普遍性、抽象的可抗性,是它们赋予意识以存在的高尚尊严。一个拥有丰富内在的人是幸运的,而我们写诗的目的多半是发挥、应用一些技巧并达到想要的效果。生活在这纷扰的世界里,我们已习惯于受到未知物的折磨……写作,并不仅是为了愉悦心灵……
深深谢过村庄、龙袭长空、轩雨抚梦、张成东更多的关注,一路问好朋友们!问好王雨烟、鲁绪刚,远握!
                        2006-8-25日14时38分

**************************************************************

整诗的三个部分都适合于自然界,也适合于上天赋予我们的暂时的天性。事物经过了我们诗意的表达就像是瞬时即逝的梦境,不仅是做梦,还有客观的呈现。记得乔治.桑在她的《印象和回忆》中写道:“我有时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马,是树顶……”
我以为,真正享有优越生活的人应当享有与之相配的伟大性格。
谢过各路朋友来读,问好古城天子、村庄、深居简出,高朋如云,如释我情。
                        2006-8-26日15时58分

[ 本帖最后由 邻海的河 于 2006-8-26 16:2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来,只是格式的新奇,但实在是显得古板。  并且没有可以引人联想的意境。    浅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一个形式上很工整,偶以为自然的律动和气息在诗歌里是很重要的,像心的跳动,像花开花落,像潮水的涌动。个见。问好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总觉得诗歌不是靠形式上的新鲜去取决的
而是实在的文字所牵连的意境,其实不这样组织结构也能表达出好的语言
拙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群鸟在顾盼中流露天空的夸张,娓娓而谈高渺迷茫的远方

                                       此句赠伊培芳、玉面书生、东门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句式是我喜欢的一类,很见功力!
问好邻海的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赏!让我发呆了一阵!~够颜色了!这样真难!比微型还难!值得学习的诗!~
加一下颜色大家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形式上过于拘泥也不怎么合适,有时可能会影响情感的表达
不过这个长句式的叙散邻居把握的挺好,见力度,也算得别树一帜,但很容易起争论,邻居悠着点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邻海的河,你的诗写得工整而且有力~问好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谁放飞了环绕着积雪的坡峰?大海呻吟般拍岸的组曲呀

               此句赠与轩雨抚梦、晓月清辉、村庄、百事可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诗歌,不追求格式的束缚为好,律、意、精自然地注入诗中,浑然天成为佳!提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是个震撼。来自河的。视角或嗅角的冲击。推荐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0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想象以纯净保留着冰,芝罘湾颠荡的港口顿着脚绷紧缆绳

                           还是把这句诗或者说:这两句诗赠与老树与长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0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形式,诗人可能有意而为.但读者在阅读中已不为诗人刻意的形式所讳,
而是随着诗人仿佛音乐的节拍游走,心潮起伏,不自觉走进诗人创建的氛围
当中.这是难能可贵的,也可能打破了诗人的初衷,这是这首诗歌的成功之处.
可是,诗人往往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定好的布阵,干扰了诗意向上,向更高一个
层面跳跃和发挥,而致使诗歌在力度前行时不该有的滞缓,到收笔时的绵软,
没有达到诗者读者共同期盼的愉悦,主要指读者.
这种形式诗歌的写作,弄不好就会流于形式,弄险.好在本作品没有.基本达到
了诗人和读者共同的期待.除却形式,是一篇非常好的诗作.是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2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