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五作品] 流浪系列(1-3)
诗歌散文的不同
写诗不是写散文。除了节奏和跳跃,还要语言的凝练,意像的突出。近期个别诗歌散文化,而且近期不少诗歌写作者对诗歌和散文的区别不甚清楚,以为诗歌就是将句子随意折断,勉强造成分行。当然,诗歌作者可以坚持认为自己的断句分行是正确的,由此造就的节奏是好的。然而,我们认为诗歌固然有各种形式,就如任谁都可将小说写成诗歌的形式而坚持称为小说,但诗歌和小说确实有区别,如小说和散文也有区别,虽然在特定的情况下可部分重叠。 诗歌确实更多强调“节奏和跳跃”及“语言的凝练,意像的突出”。不错,散文和诗歌的交点包括了形散神不散。但它们确实不同。比如,散文较偏向于描述,描述人物、事件、感想等,句子基本完整;而诗歌较侧重对写作对象的本质概况,并不一定要求在语法句上完整,而且应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式的完整描述。散文的“形散神不散”不是指语法意义上的散,而是指随笔、日记等类文体的自由度、随意写作性、多样化,在不同段落和整体结构上可以“形散”。
诗歌的“散”主要有几方面,包括:借代和比喻的多层次转换、语法上字或词或句的省略性不完整、语义的跳跃性省略、想象的自然广泛。散文的“神不散”指描述虽可散,但描述所围绕的中心不变。诗歌的“神不散”主要指在多变、省略、跳跃的同时,保持逻辑意义上的连贯。诗歌要求节奏和韵律,其多变性和统一性的恰当掌握有一定难度。散文虽可诗歌化,但散文的基本要求并不包括节奏和韵律。从某种角度而言,散文是记录或解释,诗歌是揭示本质。近见论坛来了些人,从诗上看皆为初学者,为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散文和诗歌的不同中所提到的节奏问题,特举例说明:
例诗:
榴石节(作者:冰袅)
原想告诉你,石妹,一万个暗想
含羞草一碰低泣
向日葵笑向太阳
圣诞树生日,东西方明珠串饰
我与你与灯同步,一闪一亮
怎样在春雨之晨,妍丽如新鲜蘑菇
某个风情紫夜,让昙花不凋而放
原想说,石妹,我要娶你,哪怕是抢
无花果开花之前,我要娶你,在榕树下
巢自然会熟,荫泽圆润;相茯教籽有方
石妹,一粒沙和一滴水可以结合
驼铃和帆影的歌孩,生咏在脚印的故乡
石妹,你嫁给榴哥,我就不响
笋尖尝过甘露,芙蓉盼来冰雹
蹄摧残花,蔷薇血滴牧场
石妹,临走我说:芳草在天涯
我只珍带,石妹,这一缕情史真相
解析:此诗的起伏节奏来源于它的三层变化
一、诗的“755”结构
所谓“755”是指第一小节七句,第二、三小节分别为五句——这是第一层变化
二、后两节的分段变化
从每节的处理方式上看,第二、三小节虽然都为五句,但每节的分段又有所不同,这里要说明何为分段,如这一句“石妹,你嫁给榴哥,我就不响”,这一句从分段上来说被分为了三段。
所以,第二节的节奏是:43322;而第三节的节奏是:32233
——这是第二层变化
三、第三层变化来自于每一句中的断句,这个需要个人体味,此不赘述。
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此现代诗不但在结构节奏上继承了古典诗词的特点,韵脚上同样做了处理,隔句押了同韵:“想,阳,亮,,放,抢,方,乡,响,场,相”。诗歌的节奏直接影响到阅读者的上口程度,这也是古诗词比现代诗更朗朗上口的原因,现代诗大多不注意句式节奏的起伏变化,所以即使意象再奇异美丽,也只是平板一块,这应该也是大多数现代诗平淡无味的原因。所以意象固然重要,也万万不能忽视句式节奏的变化,否则就是对意象的糟蹋,或者拿口语诗人爱说的一个词来形容:强奸。是的,简直是对意象的强奸!
当然也有人认为自己分了段分了句并且分的很好,我想说明一点,分的好不好,不能你说了算,得读的人说了算,我的标准是:可以读不懂你的诗歌,读不懂你的意象,却不可以让我读的很艰难很拗口,如果读你诗者有这样的感觉,八成是你自己断句成行出问题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