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70|回复: 41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9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小土拨鼠在 2005/12/09 01:49pm 第 1 次编辑]

这天,真是越来越冷了。冬,怎么没有经过偶同意就来了呢?郁闷归郁闷,食物准备好了,小床下塞得满满的。一个冬天,偶就坐床上吃,坚持不再下床一步。不过除了吃和睡总该做点别的吧。外面的人都说要提倡精神生活,偶虽然是老鼠,也得跟得上形势才行。翻了半天,才找到前年垫床腿的一本书,据说是什么诗集。于是乎,偶决定这个冬天就啃这个了,顺便练练牙齿。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此专栏一般只对于发在活动大厅的参赛作品。小老鼠自己选取,不接受推荐和自荐。有人曾说:“任何有关诗的研究只能从失望中开始”,每个诗人以不同的方式,根据些许创作经验,理解自己使用语言的奥秘,而我本身亦很难提出主观见解以外的东西。更何况人本身就是孤独的,没有人可以完全领会另一个人的心思,评论者与作者也会有着这样的尴尬出现。所以,以下只为一家之言,仅代表个人观点。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西西弗斯似悲剧“嵌入”——评沙蓝《钉子》

钉子
     
文/沙蓝
嵌入。我整个晚上都在打磨这个词语
渴望深入骨头。深入这个村落的腹部
把每颗钉子从水里捞起来
用锤子,钉在农户墙上。用来
悬挂种子。悬挂某个雨天的蓑衣
或者把村子里的咳嗽连根拔起,钉在窗户上
秋天在钉子边缘熟透。镰刀发白
庄稼沉默着倒下,焚烧躯体。然后被犁覆盖
男人。女人。在转身的缝隙间打着手势
比如说凌晨一点,狗吠就多了起来
钉子来回地走
把门钉在墙上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
只好讪笑着,闭上眼睛

悲剧在文学作品中占有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具体分析过造成这种效果的具体原因,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我想强调的是,悲剧本身具有的文学价值。鲁迅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自然而然触动心弦的最软处,让人深受震撼。
人在社会中生存,无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影响。在自我与社会间如何寻找平衡,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沙蓝的这首诗歌就展现了人对于向社会“嵌入”的悲剧性结果。下面我试图从内容和技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开篇就是“嵌入”,两个字一句,简洁有力。“嵌入”在这里不代表着结果,它代表一种行动,是“嵌入”的过程,显示着主观的努力。“我整个晚上都在打磨这个词语/渴望深入骨头。深入这个村落的腹部”,“打磨”应该是对“嵌入”的思考,希望以此来达到“深入”的目的。“骨头”,自我的精神,“村庄”,人的聚居地,社会的代名词。从这一部分看出诗者希望保持着自我的同时“嵌入”社会。
  
钉子”这个意象在这篇作品中其实是有作者思想的替代物,说直接一点,它就是作者自己。为什么“钉子”需要“从水里捞起来”?有些人可以在社会中如鱼得水,但自己非鱼,不如彻底离开水,用来“悬挂”希望的“种子”,“悬挂”曾历过“雨天的蓑衣”。 “或者把村子里的咳嗽连根拔起,钉在窗户上”,“咳嗽”一种不轻不重的病,存在于“村子”里的病,诗者希望把“咳嗽连根拔起”大概是出于用自己的精神拯救社会的疾病的抱负。“钉在窗户上”可以理解为对于“咳嗽”的一种昭示与批判。
“秋天在钉子边缘熟透。镰刀发白”,“秋天”是社会的成熟与收获的季节,可是这一切都发生在“钉子”的边缘,与我无关了。“镰刀发白/庄稼沉默着倒下,焚烧躯体。然后被犁覆盖”,这几句算是全诗情绪最为激动的地方。“镰刀”、“庄稼”、“躯体”、“犁”究竟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见一些关系,“镰刀”伤害了“庄稼”,“庄稼”“焚烧”了“躯体”,而它本身又被“犁”“覆盖”。这里的“镰刀”和“犁”都可以理解为伤害的利器,“庄稼”很可能代表一种回归自然的我的精神。我的躯体被伤害,精神被伤害,我用自己的精神“焚烧”“躯体”,期望涅磐,可是实际上却被生活和社会“覆盖”。
“男人。女人。在转身的缝隙间打着手势/比如说凌晨一点,狗吠就多了起来”,“男人。女人”社会的人,“转身的缝隙间”隐秘的地点,“凌晨一点”隐秘的时间,“狗吠”中伤流言议论。而这一切造成了“钉子”的不安:“钉子来回地走/把门钉在墙上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只好讪笑着,闭上眼睛”。。“钉子来回地走/把门钉在墙上的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只好讪笑着,闭上眼睛”。这几句话很值得玩味:“门”让人方便进出“墙”的一种结构;“墙”构成一些隐晦、秘密、隔膜的必须存在形式。“门”和“墙”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和对立的。“墙”是隔离的,“门”是互通的,是想在隔离的境地下达到“人”与“我”的互通还是“我”与“社会”的互通呢?结合“钉子”、“墙”、“嵌入”等词语,个人比较倾向于后一种理解。诗者的“把门钉在墙上的愿望没有实现”,这个现实让他不免失望,因此“只好讪笑着,闭上眼睛”。这是逃避还是绝望呢?我把它理解为暂时的逃避与绝望。

全首诗以希望的“嵌入”式动作开始到最后的“闭上眼睛”,形成一个人努力“嵌入”生活的悲剧结果。从开始的积极,到最后的消极,都体现着中国式知识分子的思维惯性。“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从入世的积极到治世的难以成功,再到出世的消极,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使很多人选择这一条路。可是,我们也可以想象,思想是不断斗争的,渴望入世的人不会真正的甘于消极避世,只完善自己的品行。老子西出函古关不忘留《道德经》五千言,陶渊明除了采菊做淡远之诗,也忍不住发豪言若干,其言语激烈程度,比一般人尤胜。入世出世不过是一念之间,思想的反复不可避免。在一次“闭上眼睛”之后,可能又产生另一次的“嵌入”。可是每次都似乎有着让人失望结局,就好比一直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越到山顶,越到成功,就不得不接受巨石滚落的安排,他所做的一切就是在这反复的过程中保持精神上的向上与自我。
所以我才说这是一个持久的悲剧的过程,而沙蓝的这首诗中体现着这一过程。下面,我再从技法等方面分析这首诗歌。沙蓝是一位比较有实力的诗者,从他的作品就可以清楚看出。这首诗歌就充分显示着沙蓝诗歌创作中在虚与实的有机结合,陌生化和亲近化的技术平衡,以及尽量深入内核的思考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一 虚与实的有机结合:
这首诗歌的一个成功之处就在于把虚幻的内在情感投射在实在的物体之上。在关联物“钉子”的引导下,以隐晦的手法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及思考。几乎每句都写实物,又不是在写实物。一些名词在诗中承担了具体而又虚幻的含义,如“骨头”、“水”、“种子”、“蓑衣”、“咳嗽”、“镰刀”、“庄稼”、“犁”、“狗吠”、“门”、“墙”,极大扩展了诗歌的外延,迫使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不得不参与诗歌的再创作,进而更加深入的理解诗意。
二,陌生化和亲近化的技术平衡:
在我们阅读和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提到“张力”这个词,“张力”从何而来,其中重要的一点表现就是陌生化和亲近化的技术平衡。诗语,是来源于日常而又不同于日常语言的,它是诗者对于日常语言的提炼,以达到语言的陌生化和纯洁化,从而造成读者阅读过程中的新鲜感并延缓阅读时间,以增加读者的思考时间增加对于诗意的把握。但是一味地强调陌生化,也会造成诗歌本身的艰涩难懂。在陌生化的基础上,引入日常所见的物品或者共通的情感,努力亲近读者,在陌生化和亲近化间找到支点,获取平衡,才是正确的诗歌之道。 沙蓝在这首诗歌里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用的那些意象都是我们熟悉的,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很可能就是我们曾经考虑过的,而获知的过程和形式却是我们陌生的。
三,深入内核的思考:
衡量一首诗歌的好坏,我们不可避免的提到思想,提到立意。一种语言出色的诗歌,如果思考和立意有所欠缺,那不能不是非常遗憾的。从某一方面说,它不是一首真正优秀的作品。当然,我们也反对立意高而语言缺乏诗意的,立意是高度,语言是其站立的骨架。沙蓝这首诗歌的立意很不错。
因为临屏的关系,我们也能看见这首诗歌欠打磨的地方,个别语句显得不够准确到位。如“用锤子,钉在农户墙上”,这里的“农户”其实没有必要交代的,因为上面写到“村庄”,下面写到“种子”、“蓑衣”等一系列的事物。如果害怕影响诗歌的节奏,可以换一个更好的更有必要的词语来替代。“或者把村子里的咳嗽连根拔起,钉在窗户上”,“钉在窗户上”这几个字,其实减化了前面“或者把村子里的咳嗽连根拔起”所营造的意境,其实去了可能会更好点。
最后也希望沙蓝像在创作中寻找平衡那样,在自我与社会间找到平衡,必须英雄不好做,西西弗斯似悲剧性的英雄更不好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说真话的小鼠可爱的要死!打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诗文未显狂生态,尔雅温文多哲思——评向天笑短诗

初识向天笑,便不禁想起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一句,心中也就先入为主认定:起此名之人必是狂傲不羁之士。仔细读了向天笑的短诗,才暗笑自己以名取人。向天笑的短诗不仅没有狂生气质,反而显得温文尔雅,最善于从日常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哲理。所以,我总结他的诗歌是“诗文未显狂生态,尔雅温文多哲思”。以下,且从向天笑的诗歌特点和诗歌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 无聊且问何为诗 拈瓣心香化茶香
写诗之人必有其创作意图,追究根源也就是为什么要写诗。对于这个诗者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古典文论多有回答。如《毛诗序》中有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陆机在《文赋》中具体提出“诗缘情”,所谓诗歌,不过有感而发,发则为诗。而孔子在对《诗三百》进行阐释时说:“小子何莫学《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注重诗歌的教育功效和社会效应。这两种观点一直延续下来,彼此争论不休,而这种争论,其实也就是诗歌的“小我”与“大我”之争。
“小我”更关注诗者本身,它用诗者自己的感触去写发生在自己或者周围人身上的事情、感情和志向等,是用“我”的观点去观察表述;“大我”把自己纳于整个社会群体之中,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待社会与时代的变化,表现共同的情感与理想,它具有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在里面。这两种观点其实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只要写得好的就是好作品,而且我们也可以发现,古往今来流传下来的杰出作品,无一不是“小我”与“大我”的完美结合。如果诗者片面的追求“大我”,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现象,但当这些都不存在的时候,以后的读者很难从中找寻共通之处,作品也便和读者产生距离。除了历史学家在其中挖掘自己所需要的历史材料,估计没人会注意这些诗歌。“小我”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优势,人的基本情感远没有时代的变化大,今人很容易在古人的诗歌找到共通的东西,比如爱情亲情友情或者是为人处世之道。在我们完全有能力把“大我”与“小我”融合,于普通处见个性之前,选择与关注“小我”倒不失为一条捷径。
现代诗歌在产生以后,逐步稳健地发展,一些诗人也提出了关于现代诗歌的一些理论,经历过古典诗歌熏陶的诗人们,主张“戴着镣铐跳舞”,主张注重诗歌的结构和形式,注重诗歌的节奏与音律,注重诗歌的诗意与意境。可是,一些大大小小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文革,对于诗歌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灾难。文革造成了一些老诗人的相继故去,也耽误了一代人的教育,新的年轻的诗人没有成长起来,即使成长了,他们也远没有老一辈的学识修养。因为这样,他们也很容易背弃中国古典诗学的理论,这对他们或许是幸运的,在他们面前没有桎梏,只有无限可能。但同时他们也是不幸的,背离了中国的古典文化,那么一切都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想在诗歌的路上走得更远也似乎不再可能。而且,一些政治运动虽然让他们不断进行社会和自我的反省与批判,对于精神开始了无限追求,但也让他们不再敢碰触一些重大事件和公共题材。毕竟像白居易那样在李唐政权下仍然能产生《长恨歌》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存在。这些,都造成了现在中国诗坛的混乱,流派众多,泥沙俱下,也使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多倾向于自我意识、感受力的解放和趣味的丰富性。我们在阅读向天笑的诗歌作品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现这些特点,下面我来具体地分析:
一.自我意识的解放
在古代,人不怎么强调自我。像济公、徐文长这类人物实在属于例外,一个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中坐”,把出家人的戒律全然不放在眼里,达到一种超脱的境界;一个在官员出巡的时候,在桥上坦胸露腹,自言要晒晒满腹学问,这又是何等的张狂与不羁。但更多的人追求的是“心游境外”、“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道家境界。而随着现代社会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劣,现代人所要面临的种种压力,以后道德观和信仰的混乱与缺失都促使人不断反省和追求自我,诗人尤甚。不同的是,诗人用诗歌来表现反省和追求自我的过程,比如向天笑的《一枚纽扣》;
  
一枚纽扣,解开了,是一枚背后的纽扣
解开的是全部的负担,也是前面的负担
你不再挣扎了,静静地躺在黑暗里
等待着,轻轻地抬起头来,等待着什么
此时,我坐在公墓的山顶上,等待着
月亮像花圈一样,在我的头顶上摇晃
满手的泪水,散发出满天的星光
我闭上眼睛,谁也不想念了
她就压在我身上,如同巨大的恐惧
初恋的情人复活了,从背后紧紧抱着我
我扣上纽扣走下山来,天就亮了
回过头来,还是空空荡荡
只有风在树林与碑林中低声地哭泣
我扣上纽扣走下山来,天就亮了
我们无法探询“一枚纽扣”具体是什么,但我们能清楚地看明白这是物化了的“我”背负的种种生活或者心理压力。我们只有在黑夜的时候,才能放下它们,让自我“轻轻地抬起头来”。在反省中,在“公墓的山顶上”像花圈的月亮下,我由死转生,“满手的泪水,散发出满天的星光”,自我得到张扬纯净。可是最后,天亮的时候,现实仍然“压在我身上”,“从背后紧紧抱着我”,而我,也不得不再次“扣上纽扣”。我们可以想象,在无数个夜晚,作者不停地和心灵做着交流,背离以往的桎梏,希望认识自我,达到自我的完善,这一过程,也显示着作者对自我精神的渴望与追求。但是,当我们完成了这一切,“天就亮了”,那么一夜的努力都将归零,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社会的嘈杂与自我意识的紊乱。现实让我们不得不隐藏自我,服从社会。这是作者的悲哀,也是所有现代人的悲哀。

二.感受力的解放
有人说诗人要学会通灵,把自己置于山川河流、一草一木之上,感受着它们的一切,内心虔诚,懂得感恩,懂得痛苦。但这不过是展现诗人感受力的一个方面,如何去关注生活中普通的事件,把它们纳入诗歌,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们从不同的方面体现着诗人感受力的解放。我们可以看看向天笑的《散步杭州路》:
杭州路并不在杭州
只是离我住的地方不远
有时,晚饭过后
我的右手牵着夫人的左手
从杭州路右边逛到左边
那林荫的人行道
左边是樟树,右边是棕树
我靠近樟树,她靠近棕树
外边的湖水静静的,没有一点风浪
我们去的时候
是从杭州的右边去的
回来的时候,还是从右边回来的
只是那个右边,已不是同一个右边了
虽然我的右手还是牵着她的左手

这首诗歌只是截取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场面,“我和夫人”于晚饭后在杭州路散步。整首诗歌场景固定在杭州路,围绕着树和手的位置变化来表明我的夫人来时和回去的过程,体现出“散步”这一主题内容。在这简单的叙述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抓住的都是一些细节,用这些他感受着而常人往往容易忽略的细节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观察和写作的进程中充分解放了感受力。在他看来,幸福有时候是小小的、平淡的,就像他牵着夫人的手于晚饭后做的一场散步,而生活其实就是由这些小小的幸福组成并延续着。珍惜小小的幸福并满足于小小的幸福,才是人获得幸福的真正方法。

再如向天笑写的《捡垃圾的表嫂》,诗中表嫂一个心高气傲,“抬头看天的时候/远比低头看沟沟坎坎的时候多”的女人到最后“只是,现在低头看沟沟坎坎的时候/远比抬头看天的时候多”,从两个不同的细节反映了人物的心态和处境,然后又通过一系列的细节具体表现这两种心态。这首诗歌在细节的观察和处理上运用的恰倒好处,不由地让人对表嫂的遭遇产生怜悯从而心生感慨。在生活中,我们谁没有为现实所迫,丢失了梦想与曾经的自己呢?这种转变,无疑也是巨大的,只不过有时候也许被我们忽略了。
三.趣味的丰富性
趣味的丰富性可以是诗歌描写对象的丰富,也可以是描写对象本身意蕴的丰富。现代诗歌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用朦胧的语言来创造朦胧的意境,给读者留下多重思考和理解的可能。就好比你要让自己的诗歌走在一个十字路上,这就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至于以后的方向可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去决定,他可以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还可以选择过了再重新开始,更可以不动,站在路中间,理解诗歌最基本的意思。比如向天笑的《草帽》:
一根草的力量是弱小的
轻易地就可以扯断她
当她们互相勾结起来
从顶端,一圈一圈地扩大
就可以遮天蔽日了
就可以站在你的头顶上
为所欲为了
让你活在她的阴影里
一个草帽,让向天笑想了很多:一根草是弱小的,很多根草就可以让你处理阴影之中。这个草究竟是什么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诗者难以化解的忧虑与难题。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是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让你不得不生活在它的阴影之下,改变或违背自己的意愿。如果这是忧虑和难题的话,一个好解决,好化解,多了就会在心头留下阴影。短短的一首诗歌,能让人多种理解,而每种理解都可以解释清楚的话。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首好诗,因为它内蕴丰富,具有了趣味的丰富性。
用心思考,关注自我而不停留于自我,于小见大,于平常处见不平常,诗意如茶平淡耐品,这无疑是向天笑短诗的一个特点。

           二 难解义山隐晦词 平白晓畅近元缜
向天笑的诗歌不像现在很多人写得艰涩,也不像过去李商隐(字义山)写得隐晦,风格更近似于元缜白居易二人。他的诗歌,没有人为的制造各种阻碍,诗歌的意义不止于诗歌本身而多在由此引发的联想。但并不是说这种平白晓畅就没有味道,为了更能体现诗意,向天笑为此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他的诗歌观察仔细,描写细腻。现代诗歌为了追求感知的陌生化而异化语言,以语言的陌生化来让读者获得阅读的新鲜感与满足感,而向天笑是通过他仔细的观察、细腻的笔触让读者发现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取得了同样的效果。如《茶》:
她蜷曲着,无奈地躺在杯底
当滚烫的水,粗暴地灌了进来
那意想不到的激情,迅速打开
她最初的面目,鲜嫩,娇翠
一枚、一枚,舒展开来
叶子,在飘落中站立起来
作最后的挣扎,停顿,喘息
在杯底,又长成了一片林子
无人想到这唇边的美味多么绵长
像绿色的火焰,在静静地燃烧
舌苔在品味、在触摸、在打旋
第一次,都是第一次,在水中跳动
一枚叶子与另一枚叶子紧紧拥抱着
再一次的打开,也是最后的停留

我是极爱茶之人,几乎从喝水开始就开始喝茶。闲暇的时候,泡上一壶,倾入紫砂的杯中的细品。但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注意过茶在冲泡那一瞬间的过程,平时多是注意冲泡以后汤色的变化并以此评定茶叶的优劣。从开水的灌入到茶叶完成被冲泡开,从一枚、两枚到长成一片林子,叶片一开始的寂静到以后的舒展、站立、挣扎、停顿、喘息,整个过程描写的非常细致。为此,我还特地用玻璃杯冲泡了一次,仔细观察它的过程,有兴趣的朋友也不妨一试,看看平时没有注意过的美丽。
其次,他的诗歌多用重复式或回旋式结构进行层次的递进和强调。向天笑采用这种方式是为了不给读者造成障碍,才故意缩小了思维跳跃的幅度,把节奏趋于舒缓。如:《远方的绵羊》
你信不信,一个女人的枕头是一座山
她在孤独中把思念变成一只只洁白的绵羊
在寂寞里又把绵羊一只一只地赶上山岗
九只、九百九十只、一千九百九十九只绵羊
在泪水无声的滚落中无望地前进
赶到最后一只绵羊时,那个牧羊人还没有出现
只有她一人静静地坐在山顶上
无助地看着那些绵羊冲下山岗
没有一只绵羊愿意陪伴在她的身旁
她耐心地守候在那里,直到变成一只绵羊
在她的眼里,离去的绵羊变成了兔子
一只一只地抽打,直到满腹的思念变成怨恨
在这首诗歌里,“绵羊”与数字的不断重复出现,她的“一只”、“一只一只”、“九只”、“九百九十只”、“一千九百九十九只”、“最后一只”,所以数字的对象都具有唯一性,都是“绵羊”。由此充分显示了一个女人的期盼、等待、寂寞的心情。因为爱情,因为付出,因为等待,但是最后的结局却是“那个牧羊人还没有出现”,“没有一只绵羊愿意陪伴在她的身旁”。这是我们不愿意看见和接受,但是无法回避的。有时候你即使付出一切也无法感动那个人,他漠视你的存在或者曾经的爱情,他比你更会遗忘也更会快乐,于是,“满腹的思念变成怨恨”。可是,也许那个“牧羊人”也有着他自己的“牧羊人”,我们大可不必太过介怀。
再次,他的诗歌很注重声色映衬、动静结合,富有层次和立体感。向天笑的诗歌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跳跃不大,节奏比较舒缓。这本是不大容易产生诗意的,但它却能从另一方面来弥补。如《她坐在黑暗的深处》:
她的身子光洁如玉,精美,脆弱
坐在黑暗的深处,闪耀乳白的光芒
与光天化日之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姿色
像洁白的蜡烛,静静燃烧,静静照亮黑暗
将命薄如纸的思念点燃,火光闪过,突然看见
那个人就在对面,只是他不吱声半句
一些细小的事物都被黑暗隐藏了,连同悲哀
连同她不易觉察的呻吟,还有泪水
整个夜晚,弥漫着芳香的夜晚
她悄悄在坐在黑暗的深处
拼命地想他的容颜,想他说过的每一句话
以一种渴望拥抱的姿势,她坐在黑暗的深处
期待一次隐秘的会晤,心与心,遥远的会晤
她仿佛听见了远方的呼唤,尽管她的身边空空荡荡
这首诗歌里面,第一段“光洁如玉”、“乳白”、“光天化日”、“洁白”都是与白色相关的,这一切都与两个“黑暗”进行了互相的映衬,画面感很强;第二段,站立的不说话的他,微小的事物与她不易觉察的的呻吟,流淌的泪水,燃烧的火光之间动静不断的结合对比;第三段是写她表面的静与内心的动,在节奏上又较第二节舒缓;第四段用一个也许根本不存在或者仿佛存在的声音来写她周围的空荡与寂寞。就在这不断的映衬和对比中,诗意油然而生。

向天笑的诗歌是简单的,一般不会给人造成阅读上的困难,但是你如果想真正理解诗意,必须发挥自己的思考。向天笑的诗歌是安静的,适合夜晚。也只有那个时候,人的心思安定下来,或者,你也可以泡上一杯茶慢慢细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以下补发曾在活动的简评:
舞》
文/鱼飞蝶舞
两行凌乱的脚印
可是你我爱情的舞步
   ——题记——
伦巴、恰恰
从扭腰开始
我们起始了
斗牛般的爱情
一块红布
一双饥渴的眼睛
心的原野
燃烧着憧憬
我不是你的音乐
忘情的舞动中
不甚和谐的身影
曲终人散
没有观众的喝彩
情殇的余音
尽在心的上空

  “两行凌乱的脚印/可是你我爱情的舞步”,一看这个题记,我便喜欢上了。“爱情的舞步”应该是幸福的,可是一见“凌乱”两字,心里立即有种不好的预感。起舞的人,凌乱的脚印那必然对应着惆怅而无果的爱情。
   可是出乎我的意外,“伦巴、恰恰/从扭腰开始”一上来就是激烈的舞蹈和动作,“我们起始了/斗牛般的爱情”。然后作者马上写道:“一块红布/一双饥渴的眼睛/心的原野/燃烧着憧憬”。这两段的爱情充斥着渴望与狂野,好象要把全部的精力都燃烧起来。
   从第三段,作者突然转为冷静,她清醒的认识到“我不是你的音乐”,我们的舞步本就“不甚和谐”,只是由于对爱情的渴望和彼此的燃烧中,让我们忽略这一点,因为我们都已“忘情”。
   爱情从开始那刻起就意味着结束,就象一曲音乐,一段舞蹈。可是音乐和舞蹈结束的时候有人大声的喝彩,满足的大笑。而爱情是寂寞的,结束的时候无人知道,只有自己慢慢品味着留在心头的伤。我想作者的第四段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这首诗歌对于动作和场景的描写让我印象深刻,特别是一开始激烈而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但是,在一首并不是很长的诗歌里,情绪的转换过快。而且由于一开始的浓墨重彩,使得后面的味道显得过淡,有头重脚轻之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小土拨鼠在 2005/12/09 06:11pm 第 2 次编辑]

夜读暮颜
前言:征得暮颜姐姐同意,把原来11月14日凌晨直接在QQ里写的文字直接拿出来,不做只字改动。为了记住那个夜晚,QQ上的时间继续保留,如果给各位带来不便,深表歉意。

土拨鼠 04:35:00
姐姐,这个夜晚我又无法安睡,外面下着雨,风也开始大起来,壶里的茶已被我喝得全然没有味道。一直想给姐姐认真回复或者写点什么,可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一些感觉在心里总也无法吐出。我知道不该着急,让它在那里酝酿,及就的文字总会太过仓促而失去美感。

土拨鼠 04:39:04
在红颜搜索姐姐的帖子,想着安静地按照时间读下去,或者能抓住一些东西。比如姐姐诗风的转变、一些个人的经历或者是其它一些更微小的东西。我不知道自己在找寻什么,但总感觉会有所收获。
  
土拨鼠 04:47:00
打开第一篇帖子,发表的日期赫然就是姐姐的注册的日期。看见那些诗句,除了与现在相同的激情而一切的感觉又是那么的不同,可是似乎姐姐原来的诗歌要更为克制一点。看着下面的那些回复,才知道姐姐给我乔以文集分量,原来她曾是对姐姐来说是那么重要。不,也许一直都很重要。
  
土拨鼠 04:52:36
2004年11月25日,将近一年的时光,回复的人都是不曾相识的人,不知此时他们在做什么,一个痕迹留下,然后消失。看着就有种小时候看老电影的感觉,缓慢的叙述,哀伤的笔调,一些微妙到难以察觉的情绪。喜欢姐姐的头像,黑白的影象里有着疲惫、寂寞、坚持,还有着茫然与隔离。
土拨鼠 05:00:19
最后竟然看见姐姐说喜欢短诗,因为给人很精练的感觉,再联想到姐姐现在写得让我看着都感觉害怕的那些长长的句子以及占有不少空间的篇幅,真是让我吃惊了。第一个帖子就能发现这么多,是我没有想到的,忍不住就要告诉姐姐。我是藏不住心事的,虽然知道姐姐不在,但还是提笔写出。就像夜晚难受的时候,我会给朋友发很多短信,而这些,都不需要人回复。有时候早上,她或许会回,或许不会。
  
土拨鼠 05:04:26
这些发现,让我对下面的诗歌有了更多的期待,特别是题目里出现多次的Z。但我还是决定按照时间读下去,美好的风景会耐心等待每一个认真欣赏它的人。而我,也不愿意现在就接触,以免让一些神秘溜走。
  
土拨鼠 05:17:43
看到29日了,再看下去估计就已经到了12月,那时候天该冷了吧?和现在差不多的抒情习惯,不过复式的诗句好象特别受到姐姐的偏爱,语言给人的感觉也没有现在那种完全沉沦的哀伤。                     ▉     我还没有写到盲刺?
盲刺  名字看上去很美

  
土拨鼠 05:20:12
看见这个就忍不住在笑,姐姐的想象还真有趣,好像在最后抖了一个包袱。你还在那里问,有没有觉得最该表现的是最后一首,其实姐姐已经表现出它了,而且让人印象深刻。
  
土拨鼠 05:46:44
暮颜,最初我以为是暮日容颜之意,想着,便觉得沉重。 后来到姐姐的文集看,才知道一朵花的名字,蓝色的花,忧郁而脆弱,永远只开在夜里,希望握住自己小小的幸福。
土拨鼠 05:55:13
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着意义,我猜想姐姐的内心也许是寂寞、忧郁、简单而又脆弱的,就像暮颜一样,姐姐之所以以花为名,大概就是她深合你的心思。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叫土拨鼠,只是那一瞬间想到,然后喜欢,因为它是那么笨拙,就和我一样。真的觉得自己很笨,永远也不明白察言观色,我常常猜想,自己会不会让人讨厌呢?现在的人,都是那么圆滑,即使讨厌估计也不会说出来。真希望自己能远离人群,守着那点看似寂寞的幸福。
  
土拨鼠 05:56:00
然后,我因为这个而满足,快乐。
  
土拨鼠 06:22:41
老鼠又笑晕了。简单生活,感觉最后一个有盲刺那首的味道,但是处理的没有那首好。然后看见红山一本正经地长篇大论的说了很多,姐姐近乎喃喃自语的说我的身份证,在一个不适合忧伤的早晨,丢失掉了。。。。。。。 再看红山的已经晕了有点失去理智的样子,最后姐姐仍然说 我知道我丢了自己,可是我找不回来了。真的,感觉姐姐像是一个孩子,固执说着自己的话,不在乎另外的人是不是理解或者倾听。你们的思路完全是两个世界的感觉,这种明显的对比真的有种幽默的味道在里面,为什么当时没有人笑,只有人晕呢:)
  
土拨鼠 06:30:21
天亮了,老鼠该去睡觉了,明天继续,嘻嘻。姐姐,吻一下吧   
  
附:盲刺一组
■   糖
你的矫揉造作毁了你
你的身体总是伸展不开
那些紧张情绪随时会出现
这样可以使你站在高处自以为是的俯视
你都看到些什么
我们不要说诗歌吧
我们说的时候已经变了味道了

▊     阳光里的钥匙
钥匙在床前的阳光里
我有那把钥匙
你在大厅里哭起来
你坐起阳光里最好的余光
桌子上的日记没有听到哭声
那把钥匙
已经没有挂到爸爸的裤腰
关于爸爸
你其实有很多话要说
可是   开口的时候
你说的总是妈妈

▉   关于焚烧
其实最好不要提到火
关于焚烧
即使烧掉是一种比较彻底的销毁方法
昨天晚上做的梦原本是忘掉了
我已经习惯了逆来顺受
露出悲伤的样子
起床的时候我忘记了尖叫
记忆被彻底燃烧

▉     我还没有写到盲刺?
盲刺  名字看上去很美
——2004.11.29
简单生活
★   我的身份证丢了
一个不适合忧伤的早晨
我的身份证
不见了
★   长期以来
我上了一天的网
一边打文件一边聊天
然后上QQ商城逛了一圈
什么也没有买

★  下班了
在夜晚到来之前
一阵风突然刮起
有半首诗歌,躺在纸上
灯光不好,
在晚间新闻开始之前
无所事事,度日如年

★  时间到了
该睡觉了
——2004.1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这个贴子最后由小小土拨鼠在 2005/12/09 06:39pm 第 1 次编辑]

你的一生,我只借一晚

“一生”漫长,“一晚”短暂,矛盾的对立突显,更何况这个“一晚”还是“借”来的,更显出在近乎绝望的边缘对于无果爱情的不舍与留恋。一个题目,已经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下面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对于这个题目进行一定的引申和发展。

1
你告诉我,这是玫瑰的耳朵
红酒的嘴唇和水的手掌
而我想说的,是无法刻意得测量
一片云朵
和另一片的距离
像玻璃一样
我必须进入你的声音
让语言从树枝出发
让手指分开一生和今夜
“玫瑰”、“红酒”、“嘴唇”、“手掌”等一系列暧昧和刺激性词语带有激情的介入后,而我所认知的一切,却是那么的平静和坦然。我们的距离犹如“一片云朵/和另一片的距离”,“无法”“测量”。也许正是这个绝望到平静的认知,让我努力想在结束前拥有你最后一个晚上。因为你,这个夜晚与以往不同,也必然与今后不同,它从我的一生中抽离出来,从而带有了特殊的意义。

2
当我面对窗户的深度
你的眼睛是春雨的蓝色
一些爱情就是另一些
没有归宿的红酒
在发梢和白皙的肩头
在午夜掩饰的潮水里
床上的月亮碎了喘息
两片红唇撞击了游动的热带鱼
这个夜晚,我又活了一岁
窗外是难以言测的黑暗,你的眼睛仍然明亮动人,而我们的爱情却成为“没有归宿的红酒”,你的美丽永远不会再属于我,我的生活也将陷入窗外的黑暗。这个夜晚,“在发梢和白皙的肩头/在午夜掩饰的潮水里/床上的月亮碎了喘息/两片红唇撞击了游动的热带鱼”,在激情与焦渴的灵魂下,我们放纵爱情与自己,在不完美的结局到来之前拥有最后一份完美。

3
请允许我埋葬那朵
玫瑰的蓓蕾
埋葬那些欲隐欲现的细节
留下没有回味的痕迹
请允许我忘记
偶尔拉过的手
尽管喊不出那个人的名字
我放了它,本想使它成为我的
一部分。而那刻我忘记了
火车还存留一丝呼吸
那个夜晚之后,我就应该转身,“埋葬那朵/玫瑰的蓓蕾/埋葬那些欲隐欲现的细节/留下没有回味的痕迹”,“忘记/偶尔拉过的手”,如果不再有任何可能,与其痛苦,不如让我们彼此遗忘。只是我真的能如此潇洒的挥手,不带有一片云彩吗?你的名字仍然在我嘴边徘徊,只是再也喊不出来。不是不想喊,实在是失去了一切喊的理由。“我放了它,本想使它成为我的/一部分”,放了它,让记忆中的一部分自己远去。至于为什么“而那刻我忘记了/火车还存留一丝呼吸 ”实在是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全诗没有侧重表述“一晚”,但是情感基线全部被这个牵引,“一晚”就这样被分割出来,成为其之前与之后“一生”的痛。在醒悟而有节制的情感控制下,把悲痛隐藏在接受与平静中,更见其感情的隐忍,从而打动阅读者。心绪与诗歌的节奏同步,张弛之间自然而不着痕迹,只是个别语言还没有深入捕捉到那一瞬间的闪过的意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回家
文/李陶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 秋雨到来之前
我还没有收拾好回家的行装
这里的季节太长
走了1468天12个小时05分
尚停留在回家的思绪
风吹起的时候
前面是风 后面是村庄
眼睛前面是老家风湿的疼痛
而我却没有找到回家的方向
老房子的烟囱
冷落了远方空虚的时光
你推开结了蛛网的房门
秋天就在咿呀之间深了下去
妈妈 你的思念太沉重
我回家的路却太弯太长
这首诗歌的风格我比较喜欢,尤其是那句“你推开结了蛛网的房门/秋天就在咿呀之间深了下去”。在一个寂寞的村庄,推开有着青苔和蛛网的房门,“咿呀”一声,好象推开了一个时空。猛然转醒,才发现外面下着雨,而天,已是深秋。
这首诗歌的语言和布局都挺不错,唯一遗憾的是中间部分处理的不理想,尤其是“风吹起的时候/前面是风 后面是村庄/眼睛前面是老家风湿的疼痛/而我却没有找到回家的方向”,这里感觉思绪比较混乱,破坏了原来营造的氛围。在我看来,这段和最后两句都可以去了。

回家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 秋雨到来之前
我还没有收拾好回家的行装
这里的季节太长
走了1468天12个小时05分
眼前 仍是老家风湿的疼痛
老房子的烟囱
冷落了远方空虚的时光
你推开结了蛛网的房门
秋天就在咿呀之间 深了下去
不过这样一来,一些词语需要改动一下,也可以加一些,让它更厚实。改了你的诗歌,别见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飞行》
文/雨竹  (图)  
爷爷的拐杖
多象一座独木桥
伫立在小河的上方
日日 夜夜
涩涩的品嚼着
缕缕数不清的惘怅
有涛 经过
心中萌动鱼的渴望
游向大海 一定
爷爷教我飞行
飞行  飞行
    “爷爷的拐杖/多象一座独木桥”,一读之下,有点怪异,想象不到拐杖和独木桥有什么关系。“伫立在小河的上方/日日 夜夜/涩涩的品嚼着/缕缕数不清的惘怅”,看到这才明白,爷爷的拐杖确实是一个小小的独木桥,它是搭在苦涩惆怅的时光里或者是爷爷和亲人心上。那种苦涩和惆怅是悠长而无法断绝的。
   “有涛 经过/心中萌动鱼的渴望”这两句写的不错,但是后面“游向大海 一定/爷爷教我飞行/飞行  飞行”。在一段中间,先写鱼,又写鸟,感觉隔了。鱼渴望的是深邃,鸟渴望的是广阔。有鱼的梦想,却要去飞行,有点突兀了。不如把我写成飞鸟,爷爷写成飞鸟停留的独木桥,我的停留,是为了更远的飞行。
以上只是一些建议,真正的主意还要作者自己拿,说错了别见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在路上
    文/frankyang
这样的早上
爷爷,你凌乱的步子
已无法测量村庄的深度
而你坚持上路
在一棵树边站成另一棵树
扶住你的孙儿
在洁白的大地上
画叶子飘落的弧度
爷爷,你听啊
我们的麦子骨骼生长
发出的铮铮声响
这首诗歌的语言不错,我喜欢:)
“这样的早上/爷爷,你凌乱的步子/已无法测量村庄的深度”,“步子”走出来的应该是一个横截面面,“深度”一般用来立体的高度。虽然看上去有点不符合常识,但用在这里却是不错的。“深度”已经包含了村庄里的太多的故事和奥妙,也有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从另一种意义上看,爷爷是迟早要逝去的生命,村庄似乎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一个短暂的生命当然无法来测量它的深度。
“而你坚持上路/在一棵树边站成另一棵树”,肯定的语气,比喻的手法,来表现作者对于爷爷的赞美。“扶住你的孙儿/在洁白的大地上/画叶子飘落的弧度”,从这看出,爷爷这棵树无疑是高大的,他对于身旁的孙儿是如此的爱护有加。“画叶子飘落的弧度”是他在苦难生活的同时,让孙儿享受着一个孩童的快乐。
“爷爷,你听啊/我们的麦子骨骼生长/发出的铮铮声响”。苦难是人生的财富,在苦难面前保持一棵勇敢的心。“我们的麦子”就是作者和爷爷,“骨骼”是他们站立的灵魂,而这灵魂是如此的坚韧,他们发出“铮铮声响”。这里提一个意见,最后一句去了“的”,应该更好一点。变成:“爷爷,你听啊/我们的麦子骨骼生长/发出 铮铮声响”。
这首诗歌让我感觉不足的是,虽然作者注意了诗歌内部的张弛有道,但是在表现了着了痕迹。“在洁白的大地上/画叶子飘落的弧度”,这句前后都是铿锵有力的,这里突然弱了下去,变化有点过于明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伤口
文\易州米


无法从自由的角度
验证自己
也就无法判断
心底的疼痛
缘于哪一块
皮肤或肌理

常常被阻隔在
另一个我之外
那是因为一颗
完好无损的心脏
有人用自己的手
划开清晰的伤口
看着血液溅起
恶的欢喜

一种伤害的经历
被一次次回忆
血液可以有
不同的颜色
对象可以是
随心所欲的躯体
并非安静的午夜
有人默默地喊疼
   这首诗歌有一个特点,前面是浅淡的描写,最后一两句才是诗者真正要说的话。在我面前,好象站着一个叙说者,他一直温和的笑着,平静的说着,就当你以为他会这样平静下去的时候,图穷匕现。不可否认,这把匕首有着很大的杀伤力,最后一两个词语总让我的心莫名的疼。
   “心底的疼痛/缘于哪一块/皮肤或肌理”,看见这句,心就一颤。如果要客观的看待这句话,“皮肤或肌理”和“心底的疼痛”存在一种似是而非的关系。他们与“心底的疼痛”有关,或者无关。有关是因为受到伤害的“皮肤或肌理”太多了,以至于无法分辨到底是“缘于哪一块”;无关是因为“心底的疼痛”和“皮肤或肌理”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它疼了,所以它疼了。又如何去追问“缘于哪一块”?
   “有人用自己的手/划开清晰的伤口/看着血液溅起/恶的欢喜”,这个人是谁,不用猜测,是诗者自己或者是伤害他的人,但是不管怎么说,诗者受伤了,而且是在伤口之处被人划开。我个人比较倾向于是诗者自己划开伤口的,人在绝望或者痛苦的时候总是向往着毁灭。那种痛苦带着一种快感在里面,也是为了掩藏更深的疼痛。
   “并非安静的午夜/有人默默地喊疼”,在一个并不安静的环境里,或者还有着热闹和嘈杂,有人躲在角落舔身上的伤,他觉得自己很疼。但是不能说出来,没人叙说或者不屑叙说,一直隐忍。
    选择这种形式的诗歌表达这样的主题是非常合适的,但是有一点却不能让人忽视。这种构思体现着一种技巧,情绪爆发的突然,让人促不及防,所以才能造成情感上的冲击。可是,这种诗歌头一遍读一起会感觉很好,多读以后就少了冲击,味道变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伤口
文\frankyang   
再刻上一千刀
她也不会流血或是喊一声疼
那样洁白如玉
却没人把她当个女人
站在一个醒目的位置
光着身,吹十月秋风
为展览一件内衣
她的脸刻满笑容
再肮脏的手指
都欢迎随意触摸
观赏者神情都很严肃
摸一把就轻蔑的转身
大街上脚步匆匆
谁在意她的笑容 伤口
   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我感觉上当了。第一段让我感觉一个美丽的女子受到了屈辱或者伤害,这种伤害可能是生理上的也可能是心理上的。可是这个女子却有着坚韧的性格,也许她对爱人似水柔情,但她却不会屈服于羞辱她的人。
   第二段又让我感觉她是被当众羞辱的,而这种羞辱她没有办法反抗,只能默默承受,还需要用笑容来承受。第三段突然让我感觉到不对,这或许不是真的发生什么事情,现实中不可能有人这么放肆。这是作者为了表达主题虚构出来的,它和上面两段都是代表着一种虚构的意义。
   第四段只有两句,如果是代表虚构的意义,这里说的还是少了,没有表达清楚,或者说没有提升它的含金量。在结尾放弃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似乎很不应该啊。想到这里,我又把全诗重新看了一遍,才恍然大悟,估计作者写的是街上展示内衣的塑料模特。所以她是“洁白如玉”的,能“吹十月秋风/为展览一件内衣”,“再肮脏的手指/都欢迎随意触摸”,最重要的是“她的脸刻满笑容”。
   到此,我才明白作者描写的对象。至于这个描写对象所蕴涵的感情,其实也不难理解。麻木而无奈活着的人,不要以为他们不会受伤,只是他们的伤被刻意的微笑掩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伤  口
文\褚国刚
三十年前火车载走的初恋
是我身上不能愈合的伤口
一次思念 一次肿痛
一次怀旧 一次恶化
梦中你悄悄走来
把伤口轻轻涂擦
我拉住你的衣袖
醒来尚有余香飘洒
年轻的悄悄话
留给了山间小溪的浪花
古老的热吻
早化为山顶的情人崖
门前的小巷
日复一日
踏得柔肠百转
窗前的垂柳
年复一年
在风中依依牵挂
岁月飘在鬓角的霜花
春风能否融化
旧伤口
依然时时复发

   最喜欢“门前的小巷/日复一日/踏得柔肠百转”,另外还有结句也还不错。
  这首诗歌不难理解,我也就不分析了,只说下优缺点。优点是深情而柔美的句子,很能唤起读者的共鸣。缺点是意象的选择上显得陈旧,缺少新的气息,即使是再美的东西,看多了总会免疫。如果在意象的选择上多下工夫,再加上作者本身对于诗歌语言的把握,应该能写出一首不错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布局
文\海上生明月
我周身携带面具和
各种名衔
从晨露滴翠的小路
走进黄金脂粉的大街
一路过关斩将 得意洋洋
战袍下鲜血淋漓 纵横的创伤
一会儿有巨石当头砸下
一会儿是天堑阻挡
然而,我始终得意洋洋
......
天边
两只巨眼凝视这个蔚蓝星球
两只巨手偶尔拨弄
于是
我一会儿遍体鳞伤
一会儿得意洋洋
一个声音说
这次你输了
我的卒子已进入你的后防
一个声音回答
不见得
我的布局会后来居上
......
浑然不觉的我
一会儿得意洋洋
一会儿遍体鳞伤

   在生活中,人总是不可避免的带上面具。“各种名衔”是用“我周身携带面具”换来的,为了得到这些,“我”不得不放弃真实的自己,离开“晨露滴翠的小路”,走上外表高贵却虚伪的“黄金脂粉的大街”。为了这些,“我”曾拼命努力,并为自己的努力成功而得意。
   可是“我”不知道,“我”所谓的成功,所得到的一切,都在别人的操纵下,是两个或多个的人与势力争斗中微不足道的一个被操纵的棋子。“我”是随着他们的决策而或喜或悲,而最可悲的是,“我”一直不知道这一切,把短暂的成功当成个人奋斗的成功。可惜,等待着“我”的,或者是下一次的失败,更有可能是永远的失败。因为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操纵着。
这首诗歌的构思虽然不错,但还是显得太肆意了。语言也好象随便了点,完全可以用更好的语言来表达你想表达的意思。不要因为结构上的思索而舍弃语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2-9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动大厅评论专栏]鼠眼嚼诗

伤口
  文\海上生明月
以前我经常去寺庙
上一柱香
跪在慈悲的佛眼下
安详恬静
现在我想去却不敢
我的伤口
特别是带给别人的
汩汩流血
那遍地殷红的发黑的鲜血啊
是我灿烂后的沉默
是我沉默后的眼泪
滴落脚下,身后
一生
......

   “以前我经常去寺庙/上一柱香/跪在慈悲的佛眼下/安详恬静”,第一段给我的感觉非常好,平静地叙述里有着安然。这让我很期待下面的诗句,我希望出现在我面前的是纯净的透明的诗歌。可是下面两段却让我失望了,诗歌语言本身没有特点,和第一段相比显得过于随意,完全破坏了意境。个人认为最后两段应该舍弃,遵从第一段的语言和感觉写下去,那一定是一首不错的诗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2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