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周话题}之五诗歌的年代,群雄四起,逐鹿中原,中国新诗主流该何去何从?
[这个贴子最后由梅梅子在 2005/09/13 05:39pm 第 1 次编辑]
俺的这一段文字,放在这里也许还是能说明一点问题的.
一、诗歌中已经肯定与还不能肯定那些问题,两个方面的关系。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文化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一定地区和国家、一定条件下,它又是相对稳定的,二者缺一不可。不变不发展,人类就会停顿不前;没有相对稳定,就会天下大乱。恐怕没有人会愿意人类一直处于天下大乱的状态。所以,一般情况下,两个方面不能只要一个方面。二者要统一于一体,处理好兼顾的关系。
诗歌也是这样的。不能以诗歌的不肯定性,反对诗歌的肯定性。并以这种理论为依据搞非诗、垃圾诗、害诗,霸诗,甚至趾高气扬。
诗歌现实是什么样子呢?以不肯定为由,否定了应该肯定的东西;上面说的那些东西有些过量了,中国的多数人有些不满意了,人们要求调整一下啊。
二、多数人需要同小数人需要的关系。
再好的诗歌,只要它带上了不同人群利益观等属性,多数是它都只能感动它的同类;这是利益价值的基本法则。“群众”当是俺叫的“人民大众”。人民大众是指多数人,狭隘说是那些没有权力,也没有资本(金钱)的人们;广义说是那些不靠也不借助权力、资本的能量欺压、奴役、伤害别人的人。
这是不同的两个人群,有时是矛盾的。他们谁能检验谁呀?是人民大众的东西,当然要人民大众检验啦。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人民大众利益说算的国家,人民大众强调应该有他们需要的诗歌是应该的。
那些恶与坏的业主、腐败官员以及死心塌地投奔和卖靠这两种人的人们,他们需要的东西,让人民大众检验,他们那些害人的特权不就丢光了吗?所以,在讨论这种问题的时候,俺总是标明人民大众的利益观,否则是谈不到一起的。
再回到诗歌,带有强烈利益观的诗歌,是所有诗歌中的一部分;前面说的三种人利益观看诗歌,要让人民大众说了算,当然他们是通不过的。
在多层次、多人群共存的社会现实中,要强调和谐共存,不能强调独存;否定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观(那怕是诗歌中),那一定是权力、资本等力量的强迫和强加。
现实中是,不少人打着各种旗号、喊着理由千般好的口号,剥夺中国多数人需要的诗歌,媒体上少数人需要的诗歌太多了;这实际上是侵害了多数人的利益,所以遭到了相当多人的反对。人们反对的是忽视多数人需要的诗歌现状。
三、诗歌艺术性同其它性的关系。
诗歌是艺术的,诗歌又不只是艺术;艺术只是诗歌的一个方面;诗歌的文化性、思想性、感情性、工具性、科学哲学的理性等等。不能只强调艺术性,其它都不要,也不能只用艺术一个方面来否定其它性;当然,也不能要其它中的任何一性反对艺术性。只要其一,都是一种极端性的,是不好的。
现实中是,口喊着西方的艺术性,西方发达国家标榜的偏人性,否定中国性。中国的多数人他们更需要中国性,所以人们也是要求改变这种局面。当然,那怕都是艺术性,如果以中国艺术性,完全否定西、及西的艺术性也是不好的。
四、人们现实中对原有诗歌的需要与对新诗歌(创新)需要的关系。
诗歌是人的精神食粮,精神食粮同果腹的食物一样,有极强的习惯惰性,这种惰性由于文化的积累与沉淀,其持续力是长久的。这如同让黑龙江人放弃大渣子,去吃南方的籼米一样强迫与坑人。新的、创新要搞,人们习惯了的那些诗歌也应该要。
那有这种混账理,全国各种诗歌媒体都只去刊登创新,不管多数人的现实需要?然而,此前的中国却就近于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有的人为了维护违背多数中国人意愿的诗歌现实,把古今中外、几乎是所有能搜集到的理由都搬了出来,证明只能创新。逼得另一些人就起来反批判;不是这样吗?
五、写诗歌与讨论诗歌的关系。
写诗是生产诗歌;讨论是推荐现实中的好,澄清、扫除现实中的不好。两个方面都是诗歌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倡导正确的、高水平的评论与讨论;也反对不负责任的为自己私利目的的讨论,甚至骂人。
现实的情况需要不需要讨论呢?肯定需要,不要说诗歌搞得全国不满声很大,确实问题较多啊;那怕是好声一片,讨论也是有必要的。反对不正常的讨论,而不是反对一切讨论。
我看人们到是应该分析一下,有的人为什么反对讨论?有几种原因,几种情况,减少那些无用的讨论是应该的。也防止了有的人以反对讨论为理由,更是不遗余力的搞害性诗歌。
这几个关系把握到位了,大家争论的那些问题,能不能基本上解决呢?当然,这只是思路性的意见。不过,思路性意见却又是是非分明的。
上面说的那些,实则是诗歌现实存在的,处理得不算好的双行线。当然,不只是这几条双行线;在所有的双行线中,人们要问主线的话。我以为有两条是主线。
第一条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以各种名义行霸,反对低劣、坏恶害诗。
第二条主线是,中国性的融合,融合是大的趋势。反对以任何借口,否定中国性,人民大众性,还有现实性。
说清楚了吗?大花园是一主,毁大花园是毁主.
各种诗歌的融合是主,其融合中的中国性是主.其它的小花对融合性来讲都 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