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紫穗穗

[讨论] 读诗档案,留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博客有这首诗歌的多版本翻译,若喜欢,我就贴来,大家看看。大家来投票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9日早晨,读:意大利的萨巴、美国的马克·斯特兰德,选中萨巴的一首《山羊》和斯特兰德一首《来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

其实萨巴是昨天阅读的一位外国诗人。他的诗有着一种天生的忧伤气质,或许好诗都带着这样的气息。


《山羊》

萨巴(意大利)

我跟一只山羊谈心。
她孤苦伶仃,拴在草原上。
牧草吃足了,雨水淋湿了,
咩咩地叫着。

那声声凄然的呼唤
仿佛诉说着我的痛苦。
我先是戏谑地回答,
但我终于明白
痛苦只有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声音。

孤独的山羊的呻吟
是它的回音。

山羊有着闪族人的脸形
她喊出对一切邪恶的怨恨,
一切生命的悲愤。

吕同六译

穗言穗语:一个诗人,从来是孤独的星球,寂寞的浪子;一个智者真知,从来是将世间的诸多痛苦和不幸,当成自己的胸膛来承接。我想说意大利是的诗人翁贝尔托·萨巴就是这样一个智者诗人,他的诗作《春天》《我的心生来被分成了两半》《二月的夜》等,都表现出作者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他的诗歌语言自然清丽,婉转中带着沉抑铿锵,于细微中蕴含一种涌动的悲情和雄浑臂力……

《山羊》是萨巴的一首名诗。作者将自然界的生物拟人化,揭示一种的共同命运。山羊凄然的呼唤,或许就是诗人内心痛苦的惨烈呐喊。这里“山羊的脸孔”,象征犹太人的形象,这让世界的读者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诗人的出身,他的犹太民族曾遭受法西斯迫害的悲哀和忧伤。这首诗歌从抒发个人的不幸,直接升华,展现了整个被压迫人民的大众苦难,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选择《山羊》来反复的阅读,是因为我敏感的心,听到了痛苦的回响,那孤独山羊不停的呻吟声。因为世间的痛苦真就是——一个不变的、永恒的声音。这是生命的悲愤,永不屈服的回响!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诗人简介:翁贝尔托·萨巴(1883-1957)意大利诗人。很早开始写作诗歌,受到莱奥帕尔迪、微暗派和隐秘派的影响。他的诗歌倾注了诗人对家乡和生活的挚爱,他用诗人敏锐的感觉,努力在和他一样饱经忧患的普通人身上和周围的事物中,开挖出真和美。他的语言摒斥雕琢和怪僻,或清丽优雅,或凄丽沉婉,抒情诗曲中常常蕴含悲壮雄浑的力量。萨巴的诗作甚多,全部收入他的全集《歌集》(19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9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29日早上9点27分记录——

要相信机缘巧合,遇见一首好诗,来源是可以千千万,唯一不变的标准是,阅读中,或读完的第一遍就打动了你,触动了你的神经和机体,让你哭了,难受了,或者让你笑了,愤怒了。总之,是让你动情了,而且是在你“曾为沧海难为水”的情况下,开始冰释和震惊。

来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

马克·斯特兰德(美国)

有人在说着
一些事,关于阴影覆盖着田野,关于
事物怎样消逝,一个人怎样睡到天明
以及清晨怎样离去。

有人在说着
风怎样减弱又重新回来,
贝壳怎样变成风的棺材,
天气却在持续。

这是一个漫长的夜晚,
有人说月亮正倾泻银辉
在冰冷的田野上,前方杳无一物
除了更多的相似。

有人提起
战争前她一直居住的城市,房里有两支蜡烛
靠着墙壁,有人跳舞,有人凝视。
我们开始相信

这个夜晚不会结束。
有人说音乐放完,但没有人留意。
然后有人说起行星,说起恒星,
它们多么渺小,多么遥远。

(舒丹丹 译)


穗言穗语:或许我是一个天生重情的人,我无法不喜欢那些发自内心孤独、忧伤、友善、真诚的诗作。它们并不矫情和伪饰,它们有什么就呈现什么。《来自于漫长的悲伤的舞会》这首诗歌,是我在一个朋友的博客里第二次看见和打开阅读。第一次我就喜欢,但是那时没有想过,要做一个精华中选择精华的读诗档案,因此当时只是感动和收藏,并没有想到进一步写点什么的记录下瞬间感慨。

因为“有人”在说着,所以作者在这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上,他的角色始终是倾听者。几乎他没有以第一人称的主角出现,他是隐藏在各种场面里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面容。他用一场舞会涵盖了我们的一生经历,这首诗歌最精彩的地方就是在于时空的跨越感,这里面的画面和场景带着琐碎的无奈和承受,我喜欢这个漫长的舞会,我喜欢马克·斯特兰德,缓缓讲述音乐流淌里,记忆的小人书和成人的漫画册。

他什么都说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因为这是一个漫长的悲伤的舞会,也是我们漫长的悲伤的一生和一世。所以结尾的“恒星”只能是渺小且遥远的记忆。活在当下,你是否真的知道和明白,生命本无常,无常则忧伤,诗人的忧伤,就是把文字变成了音乐的符号,阅读的时刻,自然萦绕在你的耳边,那忧伤的旋律,让你不忍听又不忍离开,痴迷难舍,倾情一刻。

所以喜欢这首诗歌的赵立宏,曾在转载中留下这样的喜欢感言:“经验、回忆、想法和概念是无法摆脱的,只要我们不去认同它们,全神贯注于当下,虚幻的现实才是活泼和坚实的,才可以从悲伤和无望当中解脱出来。”

作者简介:马克·斯特兰德(Mark Strand),诗人、散文家、艺术评论家。1934年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其成长与受教育主要在美国与南美。年轻时辗转多所大学学习文学与艺术(曾在耶鲁大学学习绘画,获美术学士学位),自衣阿华大学读完文学硕士后,在美国及巴西多所大学讲学至今。

他著有10本诗集,其中包括获普利策奖的《一个人的暴风雪》(1998)、《黑暗的海港》(1993)、《绵绵不绝的生命》(1990)、《诗选》(1980)、《我们生活的故事》(1973)、以及《移动的理由》(1968)等。他还出版了两本散文集,若干译作,几部关于当代艺术的论著,还有3本写给孩子的书。另外,他还编选了多卷诗文集。自《移动的理由》广受好评后,斯特兰德的创作获奖频频,1990年当选为第二任美国桂冠诗人。

虽然他也曾致力于小说创作,但主要还是以诗闻名。对斯特兰德的诗歌构成影响的诗人很多,其中包括华莱士·史蒂文生、博尔赫斯等。他的诗歌冷静明朗,又不乏深度和对语言的穿透力,许多作品富有超现实特点,一方面致力于对梦境的仿造,另一方面又热衷于将日常的图景引入。如同置于虚实之间的多棱镜,其诗歌透明而复杂。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6-29 10:2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这几天一直都在读,但是没有找到时间来记录,我今天先整理一下思绪,把读过的再梳理一遍吧。谢谢平女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午10点30分读意大利诗人翁加雷蒂,选中一首《我失去了一切》,读这首诗歌的时候,我想哭,但是会忍着不哭。毕竟眼泪不是感动和爱,唯一的通道和表示。我可以在某个时刻,做他的知音、知己,或神交的好朋友,在你的诗句里,重温往昔经典且忧伤的旋律……


我失去了一切

我失去了童年的一切
我再也不能
用一声呼喊来忘却过去。

我已把童年
安葬在黑夜的深渊
如今,无形的利剑
把我跟一切隔绝。

我记得对你的爱使我欣悦
而此刻我迷失在
冥冥的长夜。

失望日甚一日
生命于我不过是
梗在喉管的
一块欲呐喊的岩石。
          
吕同六译



穗言穗语:不知道隐秘派,是怎样的一个诗歌流派,只知道翁加雷蒂的诗,让我读着读着,就想哭。无论是《卡尔索的圣马丁诺镇》那“忧伤的陵墓”,还是《流浪者》无处栖身,欲觅见一块“干净的土地”,以及他的诗作《请不要再喧哗》,那为“死亡者”代言的愤慨——不要大声喧哗,打扰死者,那“仿佛破土的芳草。欣悦存在于人迹不到的地方。”这里,我选择他的《我失去了一切》来阅读,以便把我多年来积压在胸口的石头,一并吼出来,搬空过去的沮丧!

忧伤的诗人,忧伤的爱情,世间唯有“忧伤”是不可战胜和不可抗拒的无上魅惑,诗人翁加雷蒂,几乎用他浑身的力气,喊出了自己的“忧伤”——我失去了一切!因为童年一去不复返,诗人再也无法用一声孩子般的呼喊,忘记过去。这里的“过去”是充满不幸和愁苦的一切化身,想到这里,我突破明白了什么是“隐秘”派的含义了。我想诗人,就是这样一位隐喻的高手,他把“能指”无限放大的同时,让我们去探寻最终着陆的“所指”,由此你会突然恍然大悟。所以他的诗歌里,处处藏着这样的小聪慧和小心思。

有时我想,读者就是躲猫猫里的寻找者。诗人翁加雷蒂,在这首小诗里,几乎是一个孤僻、不肯认输的老外公一般,他安葬童年,逃避人群,只记得有一份爱,曾让他欣悦,但这最重要的慰藉,也不能抹去诗人眉宇间深深的褶皱和岁月的鱼尾纹。他的失望与日俱增,因此诗歌的结尾处,诗人感慨地斥言:“生命于我不过是/梗在喉管的/一块欲呐喊的岩石。”这样的愤慨非常沉重,让我想到自己曾经的思考——如果肉体不再沉重,灵魂何处栖居呢?

这块石头,虽然沉重,但是会呐喊,并且是梗在喉管里的,也就意味着诗人灵魂的疼痛。他的诗作几乎满目伤痕,墓碑林立。因为他喜欢用死者的身份抒情,忧伤地呼喊,我不知道如今这个喧哗、寻求刺激和享乐等视觉冲击的现实世界,是否还有读懂他心情的灵魂存在着?!或许我还能哭,就算没被淹没和消亡吧。


诗人简介:朱塞培·翁加雷蒂(1888-1970)意大利隐秘派诗歌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有诗集《覆舟的愉快》(1919)、《时代的感情》(1933)、《悲哀》、《呼喊和风景》(1952)、《老人笔记》(1960)等。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6-29 11: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货,种子来给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8)能安静的读诗码字,忘记一切病痛和诱惑,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7月2日的清晨,阳光安谧,我从一行行诗歌里收回了视线,抬起了头,想到生之苦厄和繁华落尽,一个人精神的归宿和他的诗歌始终息息相连。即便我们看见的诗歌,都是“最高的虚构”,诗人的诗歌创作,也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生活,真实的生活。

昨天我读了英国诗人~~伊丽莎白•詹宁斯和美国诗人~~简•赫斯菲尔德,两位当代女诗人的几十首作品,或许是女人的缘故,我们很容易走进彼此。女子的视角,总是细腻、敏感的。

我读诗的姿态,是早晨的大声朗诵,中午的默默沉思,晚上的旁征博引。找到一首有意思、内涵深刻的好诗,是需要沉浸、沉醉中猛然惊喜、忧伤或警醒——然后定格在这一刻。

我翻来覆去的读,在两位女诗人的诗歌里,找到了自己最喜欢的两首,献给自己,献给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一首是伊丽莎白•詹宁斯的《想起爱》,一首是简•赫斯菲尔德《使者》。她们都是世间聪慧的女子,一个已然离世,一个尚在人间。但诗歌是不死的,永垂不朽!




想起爱

伊丽莎白•詹宁斯(英国)

那种欲望已经完全消失,
或者说似乎如此,当我躺着,
以天空为被,
想起那些深深的
不为爱人所知的梦境。
现在,独自一人就是
远离孤独。
我可以伸展我的
腿,手臂,手,
并允许它们完全的自由:
没有人需要取悦。
但很快它就来了——
不仅仅是一种
特殊需要的疼痛,
也是一种全身的饥饿,
好像肉体是一座房子,
有着太多的空房间。


舒丹丹 译


穗言穗语:不知道大家读完是什么感觉,昨天我在她众多的诗歌里,来回走动,尽管她不是一个第一眼就会让你惊喜狂呼的女诗人,但毫无疑问缓慢的阅读中,我会喜欢她。因为读她的诗歌,我感觉离自己的灵魂很近很近,亲切且迷人,优雅而真挚,她的诗歌,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翟永明、李轻松、伊蕾等一批上世纪的女诗人。

其实许多女人,本就是上帝的一首杰作,她们天生就是诗人。她们和爱、和仁慈、和细腻的思想相伴一生。詹宁斯有一首诗《一体》是献给自己的父母亲的,想来人都有自然而然的寻根意识,首先从自己的父母、血缘和故土寻起,我通过这首小诗,走进了她多姿多彩的心灵,她说:“我曾从他们的火中而来,现在它是不是已经变冷?”这样的自我询问,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忏悔气质。

作为一个敏感多情的诗人,谁能忽略爱或爱情。我不知道《想起爱》这首诗作的具体创作时间,只知道早晨的大声朗诵里,这首诗歌猛然就跳了出来,它那么的优雅、美好,舒展着自己的小身姿,像我某个时刻,倾情的独舞,在自我的小天地里风华绝代……读吧,读吧,以天空为被,枕着青草,让“那些深深的/不为爱人所知的梦境”都化为蜻蜓,红蜻蜓,自由自在地飞翔,追涨花香……

关键是——梦总会醒来。英国的伊丽莎白•詹宁斯小姐,“运动派”诗歌的主力干将,从感性的沉醉和自由中回归现实。于是她做梦的身体,变成了实用的具化的肉体“房间”,而且会疼、会饿且空着。读到结尾处,女性的直觉通感和电流,让我一下子就跌倒在她的房间里,美梦骤醒。这是一个忧伤、疼痛且真实、细腻的结尾安置,我懂她的心——包括她的疼,她的饿和她的空!于是《想起爱》成了我们共同的血肉和感官,桥梁就是爱和女性的身体。


诗人简介:伊丽莎白•詹宁斯(Elizabeth Jennings,1926-2001),英国当代著名女诗人。1926年出生于林肯郡,六岁时随父母迁居牛津,之后在牛津度过一生。从牛津圣安妮学院毕业后,曾就职于广告业和牛津市图书馆,后专事写作。上世纪中期与菲利普•拉金、金斯利•艾米斯、汤姆•冈等诗人一道成为战后英国著名诗歌流派“运动派”主要成员,为上世纪英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詹宁斯一生多产,曾出版诗集20多部,主要作品有:《打量的方式》(1956)(此书曾获萨姆塞特•毛姆奖),《世界的感觉》(1958)、《生死之歌》(1961)、《痊愈》(1964)、《精神里有山脉》(1966)、《关系》(1972)、《优雅时刻》(1980)、《新诗全集1953-2001》(2002)及评论文集《每一个变化的形态》等。曾获W.H.史密斯文学奖(1987)及C.B.E奖。2001年在牛津去世。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7-2 12:4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9)7月2日上午11点20分,夏日炎炎,阳光火爆。我在汗流浃背中,继续深度阅读。

其实,能够选入《读诗档案》中每一首诗,比之过去,自己编辑一些诗人的诗选,要费心费力更多,也难上加难。尽管只是我的视角和喜爱,我却要在一堆又一堆漂亮的诗歌里,只选择一件“小衣裙”拿来展示,以一斑而窥全豹。好在,这件事情——即辛苦又快乐,就好像我是花园里的无可替代的园丁,四处巡视,寻找最美的花朵和叶香,献给路过爱美的眼睛和宾客们。


使者(The Envoy)

简•赫斯菲尔德(美国)

某天那个房间,一只小老鼠。
两天后,一条蛇。

看到我进来,
它迅速地将它长条纹的
身体缩到床底下,
然后蜷着,像只温顺的宠物。

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进来或出去的。
后来,手电筒也找不到什么。

我守望了一年,
仿佛有什么东西——恐惧?欢喜?悲伤?——
进入到我的身体又离开了。

不知道它是怎么进来的,
不知道它是怎么出去的。

它垂在词语够不着的地方。
它睡在光线照不到的地方。
它的气味既不是蛇也不是老鼠,
既不是肉欲分子也不是苦行僧。

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
我们全然不知的开口。

穿过它们,
那悬着铃铛的兽群随意而行,
长腿,饥渴,覆着异域的尘土。

舒丹丹 译


穗言穗语:因为是同时交叉进行的阅读,所以我可以进行比较。如果说,就我眼睛里的两位外国女诗人,我会更喜欢美国大姐简•赫斯菲尔德。因为读她的诗歌,我不仅仅会沉迷,而且会有创作冲动。我说过,能让我有创作冲动的诗人,是诗人中的诗人,她的语言是带着裹胁和覆盖的旋窝气质的,你只要靠近她,就会被带入她的思想水域和领地。

简•赫斯菲尔德,绝对是一个睿智且对自我要求很高的女子,我把她,直接“看成”自己的另一个模子。因为她曾经主动离开了诗歌,拒绝重复和平庸。1953年出生的简•赫斯菲尔德曾受到禅宗思潮影响,在1973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后,就暂别了诗歌世界用她自己的话诠释“如果我不能更多地理解做人的意义的话,我将在诗歌上也不会有太多作为”,她还认为“诗歌并不仅仅基于诗歌,它更基于一种彻底的有生命的生活”。

能有着这样诗歌观念的女子,是值得我来敬仰和敬佩的。她从未离开过生活,她的诗歌,也坚守着生命、生活和做人的根基。她随后用了八年时间,在旧金山禅宗中心潜心研究禅宗教义。由此,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她的诗作,如此具有穿透力,能够透过事物的表象抵达本质的终极。禅宗教义对她的思想和一种精神归宿影响深厚。

所以我读她的诗歌,会更亢奋和激烈。她有着更生活化的触角和思想的刀斧,能够更深层次的进入我的灵魂,让我在她的思想里折服。《使者》,也是她的代表作之一,她的许多诗歌,我都特别喜欢,因为她的诗作是值得反复玩味和时时咀嚼的。

《使者》是什么?天知道啊。我们来看看聪慧的赫斯菲尔德,是如何来勾描的。开篇,她诗歌的笔法多么简洁、明了。时间、地点和主角——“某天那个房间,一只小老鼠。/两天后,一条蛇。”没有废话,没有多余的抒情和隐喻。然后,我们一路读下去吧。复活作者的思考,让我震惊的不是“蛇和老鼠”的隐喻,而是她讲述过程中,诚实的悲悯和观察的细致,她有一双圣母的眼睛,她能发现人类欲望的进出口。虽然她说:“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进来或出去的。/后来,手电筒也找不到什么。”这种叙述很家常,但你不会厌倦,你会兴趣盎然,继续等候“奇迹”。

而赫斯菲尔德从不让你失望,她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准确地表述肉体和心灵的细微感受,你不会在的诗句中睡着,你会一直睁大眼睛,跟随她一同历险和跋涉,分享“恐惧、欢喜和悲伤”,诸多情绪~~来了又走了,她的诗歌是“打开的门“,任由你的眼睛、灵魂和身体进进出出,这就是“移情”漩涡。我能在她的每一首诗歌里,找到这种不知不觉的裹胁和覆盖……

继续阅读吧,这样的诗句无须我在多言:

不知道它是怎么进来的,
不知道它是怎么出去的。

它垂在词语够不着的地方。
它睡在光线照不到的地方。
它的气味既不是蛇也不是老鼠,
既不是肉欲分子也不是苦行僧。

我们的生命里有许多
我们全然不知的开口。

穿过它们,
那悬着铃铛的兽群随意而行,
长腿,饥渴,覆着异域的尘土。

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沃什,是这样精准地描述赫斯菲尔德的诗歌品质:“对于一切生灵的苦厄的一种深刻的神入……”,这种“神入”(Empathy,心理学词汇,指全神贯注于某事物以达忘我境界)或“移情”(也即Empathy,指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的沉思冥想赋予了赫斯菲尔德的诗歌以不同于一般女性诗歌的深度与睿智,使它们散放着一种可贵的宗教的美德光辉。我在《使者》里感受了,接着我又在《长久沉默之后》、《一首有两个结尾的诗》、《山》里等一一感受。你不会对她的诗歌,轻易产生阅读厌倦,这就是她的诗歌语言,给我最大的阅读体会。其实我可以多选择她的一些诗歌,推荐给大家。

什么时候,她都会是一个优秀的女诗人,我无悔地相信!


诗人简介:简•赫斯菲尔德(Jane Hirshfield,1953— ),美国当代女诗人。1953年出生于纽约。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已出版诗集六本,散文一本及大量日本诗歌翻译作品。诗集主要包括《阿拉雅》(1982)、《关于重力与天使》(1988)、《十月的宫殿》(1994)、《内心生活》(1997)、《赐予的糖,赐予的盐》(2001)以及《之后》(2006)。曾入围全美国家书评界图书奖决赛,获全美诗歌中心图书奖、北加州图书奖、美国诗人学院奖金、国家古根海姆与洛克菲勒基金等诸多奖项。现居旧金山。

[ 本帖最后由 紫穗穗 于 2012-7-2 12: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选读诗歌,也如同在一栋古城堡里漫游,一一打开一扇未知的门。我并不知道这个神秘的房间里有什么,或许我是跟着自己任性的小脾气,有时必须要让自己,找到一件自我认为,很可人、得意或顺手的小玩意,带回去,跟伙伴们说笑,分享自己或惊悚或惊喜的冒险一刻。

7月3日的阅读是断续和头疼的,因为昨夜一直睡不好,估计是这几日一直在一种创作的高峰段里沉醉,由此影响了睡眠质量和正常作息时间。其实自从2006年底不再上班后,我就几乎过着颠三倒四的生活哦,无疑诗歌就是我生活的全部毒品。

今天温习了欧美当代诗人十二家——诗选《别处的意义》,是舒丹丹翻译、编著的。选择的大多是当代我们并不熟知的一些诗人,另外我还翻阅了自己一度痴迷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零碎诗集。

忍着头疼,继续在一堆诗歌里,翻找自己心爱的“竹笛和泥埙”,我喜欢的两种声色,一悲一喜,时而高亢,时而低浑……

有些诗人是不死的,只要他的作品还在“发光”,他们就活在我们的眼眸深处、酒窝深处和眼泪深处。

没有选大家都能随手找到,并且比较熟知的——马拉美的诗作《太空》、《夏愁》、《天鹅》、《撞钟人》、《牧神的午后》等。而是选了自己,在一本诗歌结构分析中提到的他的一首诗作《(马拉美夫人)的扇子》,其文本结构是~~十四行诗,写于1887。


扇子

马拉美(法国)

随着如同向天空那样
向语言的一击,未来
的诗句以此脱离出了
那美妙如许的家园

振动翅膀吧,轻轻地,
这信使,这一把扇子,
如果是它,正是它让
你身后一面镜子通亮

非常明亮(之后会落下
被驱散成每一颗粒的那
些不可见的灰,只有
它们让我心生忧愁)

正是它,但愿它总在你
那永不停歇的手中显现



穗言穗语:马拉美晚年有一首非常难懂的诗作《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这个题目,给我最大的启迪意义是——阅读一旦开始,同样不能改变偶然。而写作过程中,也同样会出现这样神奇的偶然,闪电般不可琢磨的“灵感”,会带着你太空漫游和“词场”大冒险哦……你若不信,就自己回味一下吧。

马拉美曾被选为“诗人之王”,是法国诗坛现代主义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领袖人物。我毫不掩饰我自己的喜爱之情。我恨自己遇见他的时候太晚了些。他的许多诗作,语言几乎到达了巅峰状态,幽闭、奢华、孤傲、浩美。除了佩服、喜爱和一见倾心,我找不到别的词来形容自己的惊叹。

十四行诗,结构形式上是非常传统的,是英国流行的十四行诗的形式,其传统的题目是一把女人的扇子。

这首诗歌的阅读效果,非常好玩且有趣,也就是词语和词语之间跨越和断裂,句子的结构被许多的插入语拉扯碎裂,由此造成多义性,也使得整首诗歌,获得了内容上的破碎和解放。马拉美在他的诸多诗作里,都体现了自己驾驭词语的本能,他将词语的无穷潜能作为自己诗歌的真正内容,也就是得当的词语和词语之间的衔接,而放射出了语言陌生化处理的纯粹光芒。

我知道自己说得有点绕口,简而言之就是词语的空间和弹性。他的诗歌中,是有音符和指挥棒的,仿佛那些词语都是“长满羽毛的乐器”,能带着我们的心灵,一起起起伏伏、长袖善舞!他和兰波俩人,都是隐喻象征的高手。他的诗歌,既是到了今天,仍值得反复研究和玩味,我们不要关注他词语的表面意义,而是他把这个词语,譬如说“扇子”,放置在一堆的时间画面里,所起到的链接作用。我们熟知的惯常特性已然被剥离。《扇子》的本意,并不是在写扇子的用处和主人,而是“脱离了家园”,是一首关于诗歌创作本身的诗歌。

这就是词语的运动,超出原本界定的范畴。好像人类离开地球的大气层,而失去了地心引力,这些词语,由此获得了自由和纯粹的翅膀。

马拉美的诗歌幽晦而神秘,他有自己的魔法语言,能将世间的那些坎坷遭遇,化为自我独一无二的语言的飘逸的舞姿。能将心灵的甘苦,演变成天籁般的音韵意趣。他的诗,才算得上真正的诗,语言美,句法多变,富有音乐性,是真正“自由诗”的形式。而且他的诗歌多种象征含义交汇,有时会导致晦涩难懂;尤其他后期诗作更是如此,需要读者自己去发现诸多含义,具有深奥的哲理。

马拉美的诗,大多不是一眼就能看穿的诗,你必须反复的读,反复的咀嚼,才能破译其中真味之四五吧。



诗人简介:斯特芳•马拉美(Stephane Mallarme)(1842-1898)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和散文家。 著有《诗与散文》、诗集《徜徉集》等。 其中长诗《希罗狄亚德)(1875)、《牧神的午后》 (1876)是他著名的代表作。

马拉美生于巴黎一个官员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父亲和姐姐相继离开人世,由外祖母抚养长大。中学时代,马拉美迷上了诗歌。1862年,马拉美开始发表诗歌,同年去英国进修英语。次年回到法国。1866年,马拉美的诗歌开始受到诗坛的关注。

1876年,《牧神的午后》在法国诗坛引起轰动。此后,马拉美在家中举办的诗歌沙龙成为当时法国文化界最著名的沙龙,一些著名的诗人、音乐家、画家都是他家的常客,如魏尔伦、兰波、德彪西、罗丹夫妇等等。因为沙龙在星期二举行,也被称为“马拉美的星期二”。



2012年7月3日晚11点涂鸦、整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4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越来越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是滴是滴,越读越复杂和琐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6 20: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