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广东阿樱

表达,或说心境(5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2-2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给楼上两位端上香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阅读初感:
比较稳健的诗歌语言,技巧。
尤其《回忆一生》那个:叫做冷抒情的调子可以吗,个人比较喜欢这个调子的。虽然主题很大,其内涵也蛮丰,该末尾两段,蛮看好。
浅见,担待。
问候阿樱文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2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读读,问好阿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情二郎 于 2012-2-2 15:20 发表
个人阅读初感:
比较稳健的诗歌语言,技巧。
尤其《回忆一生》那个:叫做冷抒情的调子可以吗,个人比较喜欢这个调子的。虽然主题很大,其内涵也蛮丰,该末尾两段,蛮看好。
浅见,担待。
问候阿樱文友!


蛮细致的,谢二郎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3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对比了一下你上面鸳鸯那三首,这首的特点就是语言拘谨住了,可能有人认为是选择了一种古典语境式的叙述,但事实上还是与思维的放开有关,一点浅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你是对的,收下你宝贵的意见啦!远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理想,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的统一
————评论阿樱的《三个季节的童话》

        艺术真实中的诗人究竟要打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这个世界对诗人意味着什么。如果审美中断为诗人带来如梦的生存,这是否意味着艺术真实是更本质的事物和根据。任何生活图景在艺术中,都必须通过人的创造的第二自然论,它们均作为人心构象的性质。如此自然在人的活动中,并不是那物自体的本身,它被人心所改造,所投射,被人所赋予应该的那个样子。因为所谓“感天地而化生万物”,自然已经被人化的作用所深深地关涉,甚至自然本身作为理念也被人的理想性所清洁和符合人的审美需要。
      但理想的尺度又必须建立在现实真实的经验中,艺术来自生活,也高于生活。人作为自然之子,必然追求和自然的统一,因此这种统一性在人的需要中,也提出对自然更高的要求,以便自然和人的关系,保持在生存中的高度一致。如此我们回答了艺术真实的理想性,它意味着人更本质的需要,因此它就是人的本质化。艺术的活动就是揭示这种与日常生存的不同,它求诉于人化自然把诗人带到更亲和、更具活力和抚慰性的精神故乡。诗人往往通过诗意逻辑对现实逻辑的颠覆,进而从现实的有限性中摆脱出来。他们甚至超越了时间,以自己全部的生命力为那世界所担当,所赢获,所化解。从这里,我们不仅仅要回答精神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艺术为什么总向我们,呈现一种被诗人所扭曲的意象世界和语言表达。

三个季节的童话

作者:阿樱

岁月的火舌  不断地
蔓延  进入夏
夏天让河水加深
沁凉
水的反光里
太阳在石头上走动
在同一天空和我们相印
留下的日戳
是一只新鲜的秋果

      阿樱为这艺术的生存所作出自己的努力和揭示,当然诗人也必须通过艺术,并在那艺术中,才能沟通于她作为性灵的一切创造、嘈杂、缤纷、烂漫和奇妙。“岁月的火舌/不断地蔓延/进入夏”,这开篇就是人格化的自然世界,它如此激情,如此原始和野性的存在和芬芳。还是让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重新回到那统一的岁月中吧:夏天已经到来,西林河水泛滥不止。这河是我们生命的养育之母,岁月的无形便在那“河水加深”中,获得可靠的实在之美。而我们多少深沉和飞扬,和那河水如期的降幅,保持一致的律动。每当沙砾沉落,我们的眸子、精神,乃至肉体,便在那自然的琼浆中获得近于光一般的清洁。
        我儿时经常走进那水中的太阳,在它的石头间寻找着最惊动的鱼尾。在那里,我能感觉到瞳孔的明亮,而抬头所望,天也相映。那确实是一个没有污染的时代,不需要我对现实真实作出多少净化的努力,便能通达自然最美的体认。深沉的母亲河呵,我们有福了。在与自然的通感中,儿时的我们也许早就埋伏了那河水所赋予野性、优美和缔造感。如此净化又是一个纯洁,乃至童稚的话题。

秋果  秋果
潜入夜  使鸟倾斜
使我们的血液上升
上升,并触摸到月亮
千古的伤痛
而秋天一到河水清浅
石头变圆
我们就剩下这些
往事的石头啦

        第二节诗人的童话把我们带入秋天的仓廪。“秋果  秋果/潜入夜  使鸟倾斜/使我们的血液上升”,这一句写非常精彩和贴切。儿时故乡的夜是静阑的,静到仿佛能听到果实的潜入,因此秋果和夜是一种灵动和通感的诗意逻辑关系,它是心灵的丰富和敏感,而“使鸟倾斜”是我们为那自然物语所焕发出来的好奇。于是,“我们的血液在上升”,在激动不止。
       以前每到中秋之夜,人们总是从家门会聚到“东郊场”,这过去人头落地的地方,变成了山歌的舞台。我对月亮始终保持着一种说不清楚的感伤,这肯定来自人生历时的感触,只有中秋之夜的月亮,对我才稍微显得有些温暖,毕竟千里共婵娟嘛。其实这节是一个成熟的话题,有女初长成啊,因此前几句依然能感到那青春的新意和激情。如今站在中秋水畔的阿樱,是否也有了张若虚的人生感触,正所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虚实的回忆,有时候让我分不清这是在艺术,还是现实的。但是阿樱确证了,往事沉落如顽石。

现在  我们必须义无反顾
走进冬天真实的布景
雪白的栅栏外
一树静静地燃烧
温柔的夜晚  有红狐
窜出
而冰河之上   大鸟沉默
爱情挂在十二月
像一片久违的叶子

        最后一节,则是审美结束的哀鸣。“我们”暗示了某种共同体的命运感,“义无反顾”者是一种被动式,环境变了,人也不复其韶华。“冬天真实的布景”是自我现在态的求真动作,此时诗人也必须在更纯粹的人心之象中,获得与记忆的对话和交流。“雪白的栅栏外”是内在视界打开的动作,当诗人离开了过去艺术和现实真实高度统一的美好岁月,其只有在幻化中获得与审美理想的实现。此时文学图景的抽象性和前两节是不同,后者是一种切实的同构性,而前者则为缺失感。
        如此“一树静静地燃烧”可以视为个体独立的坚持,“温柔的夜晚”带有暧昧的抚摸,这里就揭示了诗歌另一个的话题,即爱情。它和过去的生活环境肯定是分不开的,“红狐”和“窜出”是自我激情的美丽感,同构于记忆中的青春。“而冰河之上  大鸟沉默”则为严酷现实的对象化,二者的背离加深了遗憾的同时,诗人却能从回忆中掏洗出感动。在这里作者获得了某种短暂而脆弱的统一,所以作者的感觉层面依然依附在记忆的美好中,依然能把它归为童话的本真性。最后纵贯文本,它是成长、环境和爱情的综合体,可以用人生的观照去统筹。

        前者评论涉及到一些时代背景,而本次评论则落实到具体文本的表达中,以补缺评论的缺陷。阿樱的写作在形象图层的创建物象缤纷,艺术色彩和光影斑驳,带有意象派的特点,缔造和时空感都很明显。语言自然、朴素,简练深沉而光华,表达蕴藉而富有新意,人生的观照感强。鉴于评论的水平有限,而且脑子花销不来,对其他文本就不再展开理论了,有待其他朋友去理解,去体验。在这里祝老乡新春愉快,生活美满,身体健康。

石兄的评论非常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3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果  秋果
潜入夜  使鸟倾斜
使我们的血液上升
上升,并触摸到月亮
千古的伤痛

欣赏了,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9 22:2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