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楼主: 梧桐更细雨

《李清照——诗说诗人之三》【三不主义实验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雨青衫 于 2010-8-27 11:15 发表

节奏,这也是诗歌韵律的一种表现手段呵。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把诗歌写得押韵,回归古典。哈哈,梧桐这个大可不必吧


呵呵,梧桐真的不想和哥哥争辩了。节奏,是说停顿、长短。古典的词或曲、令,即便去掉韵脚也还有读头,那是长长短短停停顿顿的节奏在。当下一些诗歌确实是“避韵”的,呵呵,因为韵脚是古典诗词形式的灵魂之一(另一个是节奏)。试读,若《一代人》,《雨巷》,《再别康桥》都不押韵,将会如何??(我还是比较怀念那一代的诗歌的)。当下,有的人,以押韵为丑,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代诗歌一度把“避韵”作为区别于古典、领导现代潮流的一个突破口,呵呵,也敢说他们不敢“怀韵”,呵呵,不会“怀韵”,敢说,若是非让他们用韵,他们就手足无措,好像戴上镣铐,写不出像样的现代诗歌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翠影红霞 于 2010-8-27 11:50 发表
古玩一个
李清照用的
有很好的开发与运动价值。

白诗说你的三不主义是三不注意
有意思


谢谢红霞围观!呵呵,“三不注意”?意思反了,呵呵,问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7 14:25 发表


是的。认同!也说一句

其实语言、语气、语调,本身自然就有韵律,而且有时通过结构、分行、分段、停顿,都能达到韵律感。


呵呵,谢谢姐姐(梧桐不知紫版多大哈我73年)一直关注!梧桐有时有点较真儿喔,如姐所言,那就有了“节律”,没有“韵”的哦,呵呵!梧桐死心眼儿,看不见韵母的重复,就不承认有韵的哦,呵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穗穗 于 2010-8-26 08:23 发表


问好梧桐,我有一点,会一直和你站在一起——那就是坚持本土文化,不偏离本土文化的血脉。这也就是现在,我为什么大量地阅读古籍,如果一个诗人,连自己家的国学,都没有一点小小的根基,那还是别再继续创作诗歌 ...

同感!共鸣!不过汲取古典养分,别拘泥于诗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7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三不,还构不成主义。
文字没有化开,像今人写宋词。
继续探索,期待兄弟佳作!
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冬青 于 2010-8-27 17:13 发表

同感!共鸣!不过汲取古典养分,别拘泥于诗词。


谢谢冬青兄共鸣!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梧桐谨记,握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27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李飞骏 于 2010-8-27 17:26 发表
支持三不,还构不成主义。
文字没有化开,像今人写宋词。
继续探索,期待兄弟佳作!
握手


谢谢崇拜的李兄来看留字!是的,少谈主义,多解问题。不可泥古不化,弟记下,遥祝秋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0-31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