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36期[邻屏诗]涉江采芙蓉和胭痕的作品简析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梦心曲在 2006/05/14 11:44am 第 1 次编辑]
窗前月
文/涉江采芙蓉
1.
老屋总是惯于静静等待
横在萧索的记忆里,愈来愈凉。
游子的心田,种满飘扬的白发
故园的风将咸涩的目光扯碎
梦中,浸满腊梅的芬芳
2.
攀上窗棂。粗糙的心事透着酒香
菜花,桃树,担水的母亲
一双小脚从远古走到盛唐
把满窗的月色,裁剪成一条土路
直通远方
3.
酒瓶已空,心也空
手中攥着鸟鸣和青草的香
皱皱的家信,被月光照得发烫
风筝,飘得越高
乡思,牵得越长
4.
月缺,是镰刀
割伤母亲的期盼
月圆,是磨盘
压在游子的心上
[fquote]
1.
老屋总是惯于静静等待
横在萧索的记忆里,愈来愈凉。
游子的心田,种满飘扬的白发
故园的风将咸涩的目光扯碎
梦中,浸满腊梅的芬芳
云梦心曲语: 问好涉江采芙蓉。
笔者通过游子对老屋的记忆萧索和越来越凉和飘满白发表现出离家的长久,但梦中却浸满腊梅的芬芳,故乡已经直根游子的心中,近到能够闻到腊梅的芬芳。这一远一近,强烈反差,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fquote]
[fquote]
2.
攀上窗棂。粗糙的心事透着酒香
菜花,桃树,担水的母亲
一双小脚从远古走到盛唐
把满窗的月色,裁剪成一条土路
直通远方
笔者笔锋轻盈的一转,/ 攀上窗棂/把满窗的月色 /裁剪成一条土路/直通远方/直击主题,窗前的月色是游子母亲思念游子的通路,辛勤劳作的母亲无时无刻的在牵挂远方的游子。/一双小脚从远古走到盛唐/时间跨度之大,给人一种空灵通透的感觉,写出悠远至今的母亲的思念游子之情。
[/fquote]
[fquote]
3.
酒瓶已空,心也空
手中攥着鸟鸣和青草的香
皱皱的家信,被月光照得发烫
风筝,飘得越高
乡思,牵得越长
思乡的人把酒喝空,心也空,在沉醉当中心已空荡,但故乡的鸟鸣和草香还在心中,那翻皱的家书和着月光,多美的一幅思乡的立体画面,/ 风筝,飘得越高/ 乡思,牵得越长/写出了游子随时间的久远而情思越长。
[/fquote]
[fquote]
4.
月缺,是镰刀
割伤母亲的期盼
月圆,是磨盘
压在游子的心上
笔者通过月的圆缺,镰刀、磨盘的意象,用割伤和压生动的刻画出母亲和游子的牵挂和思念的亲情。
整首诗的感觉,主题鲜明,整体感强,意境优美,语言凝练而有张力,情真意切,容易引起共鸣。 浅见了。
[/fquote]
【窗前月】
胭痕
昨天,她尖尖的十指来敲
我幽暗的窗
在风里纠缠着三月的往事
小银牙咬紧夜色,她这样发着誓:
让所有醒着的事物睡去
爱上一只石桌,几只茶碟
坚持素面朝天,坚持斜身阶前
坚持抚琴,听落花翻阅前人的辞章
而我,仅端出内心潮湿的池塘
想要映她温柔的呼唤
只觉着,额上印了一记清凉的吻
今晨 ,我看见东方既白
看见鸡飞蛋打,看见她推来穿旧衣服的城市
“我看不见我,也看不见你”
[fquote]
云梦心曲语: 问好胭痕。
不看题目,可以把诗中的她看成是恋人,《窗前月》加上题目,诗中的她就是一轮明月。
1、
昨天,她尖尖的十指来敲
我幽暗的窗
在风里纠缠着三月的往事
笔者用拟人的手法,月光象尖尖的十指来敲我的窗,让我无法入睡,想着三月的往事,形象逼真。
[/fquote]
[fquote]
2、
小银牙咬紧夜色,她这样发着誓:
让所有醒着的事物睡去
明月当空,万物寂静,该睡的早已睡去,夜睡昼醒,本是自然规律,但笔者却用咬紧和发誓,活脱脱的表现出月亮的活泼顽皮,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
[/fquote]
[fquote]
3、爱上一只石桌,几只茶碟
坚持素面朝天,坚持斜身阶前
坚持抚琴,听落花翻阅前人的辞章
月光下,石桌和茶蝶还在素面朝天,用几个坚持描画出月光下多姿多彩的画面,用一静一动,一近一远,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
[/fquote]
[fquote]
4、而我,仅端出内心潮湿的池塘
想要映她温柔的呼唤
只觉着,额上印了一记清凉的吻
在这柔美的月光下,我/端出内心潮湿的池塘,只觉着,额上印了一记清凉的吻/好美好温馨的感觉,/只觉着,额上印了一记清凉的吻/次处看出笔者造境的功力。
[/fquote]
[fquote]
5、今晨 ,我看见东方既白
看见鸡飞蛋打,看见她推来穿旧衣服的城市
“我看不见我,也看不见你”
早晨,东方见白,月光消隐,城市已不在夜幕的笼罩之下,用/她推来穿旧衣服的城市/和/“我看不见我,也看不见你”/结束全诗,看出笔者驾御语言的功力。
这首诗的感觉,轻盈优美,活泼俏皮,空灵飘逸。浅见了!
[/fquo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