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4362|回复: 42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5 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6/04/05 10:09pm 第 5 次编辑]


[fquote]
■【本期目录】
◆【古筝弹诗→之一】品赏昊飞泓的《高山流水》――赠古筝
◆【古筝弹诗→之二】简评暮颜的《筝弦蝶舞》――给古筝
◆【古筝弹诗→之三】简评琴石作品《印证》――赠古筝 
[/fquote]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6/04/05 10:06pm 第 2 次编辑]

[equote]
   ◆请欣赏原作【《高山流水》——赠给古筝】文/昊飞泓
   
    我分明听到咽喉破裂的声音
    一朵盛开的花,它用艳丽的面容和芳香和我说话
    谁在寒夜里念叨一个词汇
    谁在婉转中歌颂隽永?
   
    一个音符足以让我陶醉,弹奏古筝的女子
    临水而坐,冬天的风让粉腮生动如初
    比梦中更为清晰的时刻,竹吟声声
    这滞留情怀的暗夜,沧桑和水
    我让心敞露在风中
    ——这清脆圆润的黑暗和寂寞!
   
    醒着,我就要奔跑
    一路高歌的姿态让庄稼大片倒伏
    残酷呵,这些料峭春寒的琴声
    把爱情的肌肤晒得一片黝黑
    明年的花期谁能够预知?
   
    刹那间的清醒,把自己埋葬在琴声之间
    越来越深的沉沦,谁攥住我的手臂
    牵扯我走进了五光十色的晴天
    放下积攒多年的包袱,耶稣啊
    隐忍的泪光里,我把沉重握在手中
   
    隐隐约约,我听到了花儿绽开的声响
    好似婴儿诞生的啼哭从尽头轻轻传来
    穿过你脚下的水声那流动的音符
    在桃花的影子里默默地、默默地
    开满春天的笑容
    开满你心间的阳光
   
    2005/12/24[/equote]

―――――――――――――――――――――――――――――――――――――――
    ◆【古筝弹诗→之一】品赏昊飞泓的《高山流水》――赠给古筝
---------------------------------------
    我分明听到咽喉破裂的声音
    一朵盛开的花,它用艳丽的面容和芳香和我说话
    谁在寒夜里念叨一个词汇
    谁在婉转中歌颂隽永?
    --------------
    “我分明听到咽喉破裂的声音/一朵盛开的花,它用艳丽的面容和芳香和我说话”第一句是听觉效果,一朵在音乐中盛开,这里使用“咽喉破裂的声音”有一种和弦的佩斯的厚重,花的物像让我们感觉到色彩,还有芳香的幽雅。“我分明听到”,这种感觉是真非真,可以是幻觉也可以是真实的,达到一种极致的境界。后二句是一种转折,用问句来过渡和暗转,这美妙的声音来自何处,出自谁手?
   
---------------------------------------
    一个音符足以让我陶醉,弹奏古筝的女子
    临水而坐,冬天的风让粉腮生动如初
    比梦中更为清晰的时刻,竹吟声声
    这滞留情怀的暗夜,沧桑和水
    我让心敞露在风中
    ----这清脆圆润的黑暗和寂寞!
    --------------
    这里勾勒出一个画面,一个弹古筝的女子临水而坐,在冬天,她的脸因为寒风而潮红,“粉腮生动如初”。似梦非梦,听那竹吟声声,在深夜里,飘远的琴音,里面有着沧桑和水,这里的水还有另一层意思,即温柔。听琴者被这飘来的音律击中,伴着清脆圆润中的黑暗和寂寞。
    这第二节是一副水墨画,弹琴的女子,和听琴的过客。画面很美,琴音流动,缓缓的流进阅读者的耳朵和眼睛里。
   
---------------------------------------
   
    醒着,我就要奔跑
    一路高歌的姿态让庄稼大片倒伏
    残酷呵,这些料峭春寒的琴声
    把爱情的肌肤晒得一片黝黑
    明年的花期谁能够预知?
    -------------
    “醒着,我就要奔跑”,不是做梦,我就要行走和奔跑,一直向前,“一路高歌的姿态让庄稼大片倒伏”,我是歌者,也是听者,我“高歌的姿态”让“庄稼大片倒伏”,那是一种魅力和力量。在这冬夜里,“这些料峭春寒的琴声”比冰寒凉,又炎热无比,能够把“把爱情的肌肤晒得一片黝黑”。今年的花期已过?“明年的花期谁能够预知?”
---------------------------------------   
   
    刹那间的清醒,把自己埋葬在琴声之间
    越来越深的沉沦,谁攥住我的手臂
    牵扯我走进了五光十色的晴天
    放下积攒多年的包袱,耶稣啊
    隐忍的泪光里,我把沉重握在手中
    ---------------
    前面的“醒着,我就要奔跑”是一种假设,这里的“刹那间的清醒,把自己埋葬在琴声之间”,才是真实的,这是虚实的写法,交错的很妙。这琴声高低起伏,时忧时怨,沉沦在深深的夜里。像“谁攥住我的手臂”,“牵扯我走进了五光十色的晴天”。我们可以到这里感觉到,这琴韵由阴到晴。后三句是一种内心的写照。
---------------------------------------
   
    隐隐约约,我听到了花儿绽开的声响
    好似婴儿诞生的啼哭从尽头轻轻传来
    穿过你脚下的水声那流动的音符
    在桃花的影子里默默地、默默地
    开满春天的笑容
    开满你心间的阳
    -----------------
    “隐隐约约”,这里再次告诉我们,琴者和听琴者之间存在着的距离是遥远,琴声隐隐约约。我好像还听到“花儿绽开的声响”,那是梦中的声音,也许的明年的春天,或许更远。这些声音“好似婴儿诞生的啼哭从尽头轻轻传来”,他们穿过弹琴女子脚下的水声,那流动的音符,在桃花的影子里默默地、默默地绽放。最后两句是美好的祝福。
   
    筝非常喜欢这首诗歌,再次感谢。
   
    2005.12.26晚上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6/04/05 10:08pm 第 4 次编辑]

[equote]
   ◆请欣赏原作【《筝弦蝶舞》--给古筝】文/暮颜
    回廊下,寻一朵嫣然。犀帘黛卷,记当日,筝弦蝶舞。
                  --题记古筝
    醒来谁又曲翻新?
    冰环玉指,萦帘翠影。
    霜华似练如织锦!
    雨疏气寒,你十指纤纤
    一曲楼台怨,残梦不觉醒!
   
    珠帘漫垂,你轻飞点画
    音断弦索,你信步闲庭
    冰凝泪烛,你愁眼幽幽
    浅醉淡眠,你有泪盈盈
   
    一曲《蝶舞》一点梅心,
    魂断有谁听?
    筝弦莫怨浮云远:
    罢!罢!罢!还是抚琴[/equote]

―――――――――――――――――――――――――――――――――――――――
    ◆【古筝弹诗→之二】品读暮颜的《筝弦蝶舞》――给古筝
―――――――――――――――――――――――――――――――――――――――
    这首诗歌古典韵味浓郁,还很哀怨,暮颜说:“赠诗要扣题还要扣作者性情”,所以她选择了较古典的题材,语言唯美,古意盎然。
    ――――――――――――
    醒来谁又曲翻新?
    冰环玉指,萦帘翠影。
    霜华似练如织锦!
    雨疏气寒,你十指纤纤
    一曲楼台怨,残梦不觉醒!
    ――――――――――――――
    这首句以问句起句,切入的很干净,长夜转眼如烟云逝去,梦醒谁又来把旧曲新翻?独怜“冰环玉指,萦帘翠影。”含霜的岁月悠长也柔软的如锦缎,初春仍然“雨疏气寒”,而“你十指纤纤”,一觉醒来,只剩下“一曲楼台怨”,昨夜的浓酒,难消残梦,虽是满园春色,依然梦里依稀。这节写的是一个慵懒的早晨,一夜潇潇丝雨后,抚筝伤春。文字优美,有词的风韵,淡淡的怅惆从琴声中弥漫出来。
   
    ―――――――――――
    珠帘漫垂,你轻飞点画
    音断弦索,你信步闲庭
    冰凝泪烛,你愁眼幽幽
    浅醉淡眠,你有泪盈盈
    ―――――――――――
    这第二节,用词很工整,画面感很强,形式排列很用心。在内容上呈递进深化。有怜惜自己,也有断弦的淡定从容,有伤怀,也有盈盈的思念。暮颜描绘的很用心,刻画出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子形象,有一种矜持和隐忍。
   
    ――――――――――――
    一曲《蝶舞》一点梅心,
    魂断有谁听?
    筝弦莫怨浮云远:
    罢!罢!罢!还是抚琴
    ――――――――――――
    《蝶舞》虽然无人看,梅花一点上眉心,魂断一曲无人解,筝弦空鸣,往事如浮云远去,怨不得浮华背后的虚空,抚琴独语自己听。
   
    这首诗歌给我的感觉太哀怨了,虽然写的很柔美,但非筝的个性,古筝的个性是,如果“弦断”则摔琴而去,绝不会顾影自怜。感谢暮颜的赠诗,命题之作写成这样很难得了。
  2006.04.05
   
 楼主| 发表于 2006-4-5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这个贴子最后由古筝在 2006/04/05 10:05pm 第 2 次编辑]

[equote]
   ◆请欣赏原作【《印证》――赠古筝】文/琴石
    彼时,微风如澜
    他在夜寒中
    聆听一首忧伤的古曲
    从余韵里读到妩媚
   
    荷叶心间的花事
    矜持如一首十四行诗
    暗荡着时光的涟漪
    一波向内,一波向外
   
    被往事缠绕
    叩弦的手指悬而未落
    只待沉稳走来的脚步
    应和以铿然的节律
    那高音便击节而上
    响彻七月未央的荷塘
   
    声音刺穿蜻蜓的守望
    令万千复眼视而不见
    却因此在绝尘而去的日子里
    坐拥镜子里的妖娆
    并无视冬夏
   
    2006.1.1[/equote]

―――――――――――――――――――――――――――――――――――――--
    ◆【古筝弹诗→之三】评读琴石作品《印证》――赠古筝
―――――――――――――――――――――――――――――――――――――--
    简评:
   
    第一节:那个时节,微风如波浪,他站立在冬天的夜寒中,聆听一首忧伤的古曲,从哀婉的余韵里读到女子的妩媚和心绪。
   
    第二节:那支曲子如同荷叶心间的莲花,在夏天的池塘绽放,又含蓄矜持如一首十四行诗歌,在波光粼粼的水里,在精致的字里行间暗转时光的涟漪,“一波向内,一波向外”,有如秋水和菠菜,外在的表象,以及内心的波痕,均从琴韵里流泻。
   
    第三节:女子过往的日子被丝弦缠绕,沉吟中的手指停留在半空,是“叩弦的手指悬而未落”,这里的细节描写细致传神。短暂的停息,是因为在“只待沉稳走来的脚步”,来踏拍而歌“应和以铿然的节律”,如果有低音浑厚的伴奏,便有了“那高音便击节而上”,这旋律便“响彻七月未央的荷塘”,“未央”这里是指“未尽”的七月,依旧生动的记忆。
   
    第四节:这琴声“声音刺穿蜻蜓的守望”,这使得我想起“小荷才露尖尖角”诗句的后一句,画面不显山显水的浮出来。蜻蜓的腹部有万千复眼,这么多的眼睛其实不是视而不见,而是沉迷其中,因为耳朵在守望和倾听,所以在琴声“绝尘而去的日子里”,这眼睛沉重的闭合。只能面对“镜子里的妖娆”,那如水中之月的弦音,而忽略了有过的夏天和现在的冬天。
   
    诗歌描述细致而唯美,层层递进,因琴声驻足聆听,因琴音远去而幽思。这首诗歌最特别的地方,就是很多地方引用了古筝诗歌中的意境,别有意蕴。
   
    再次感谢琴石的赠诗,喜欢。
    2006.1.2
   
发表于 2006-4-5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筝弹诗耳目清。
欣赏学习ing:))
发表于 2006-4-5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有意思。问好。学了。
发表于 2006-4-5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挂上去,大家赏。
发表于 2006-4-5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学习了
发表于 2006-4-6 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来此学习也来此问候哦...
发表于 2006-4-6 0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学习,不错,
发表于 2006-4-6 0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进来坐坐,喝口茶~
:)
发表于 2006-4-6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学习~
发表于 2006-4-6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下面引用由涉江采芙蓉2006/04/05 00:43pm 发表的内容:
高山流水遇知音,古筝弹诗耳目清。
欣赏学习ing:))
筝问好芙蓉妹妹:)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筝弹诗第六期】高山流水

下面引用由时间之帆2006/04/05 00:55pm 发表的内容:
有意思。问好。学了。
筝问好时间之帆,谢谢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11-11 21: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