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036|回复: 3

在水一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11 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之生死

(一)
死后若一只纸蝶
通过灰
答谢一撮火
燃给西风中走来的你
死后若一株矮榛
通过土
酬谢一壶酒
浇给残月里远离的你
生前
两扇窗子会期盼成天空
让所有的目光都能飞翔
只要你仍在水一方

( 二)
既然是在水一方,谁不将目光
去衔起
----苇叶尖尖的空茫
清风徐来,永续不绝
是深深的凝望
负手而立
啸引浮云苍白
惊飞如帛裂天空
此刻
赋比兴着生命
仿佛在寒冬的最大一场雪
微步凌风的你
在我梦中飞扬
而我
让枯叶中的火
读那些谁也读不清楚的诗章
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06-3-11 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水一方

不会编辑字的大小,想把在水一方放大点好看些
发表于 2006-3-11 0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水一方

一是现实,写法过于传统.层层递进,建议(生前)仍为(死后),加重悲剧的感觉
二是虚幻,第一节意境极好,第二节却有点收不住,是个遗憾.
柴进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6-3-11 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水一方

自评:
这是诗经中最美的一首,也是对不可得的一种感情的永远的眺望。是无法抵达的永恒,从几千年前到现在,沿着时间的长河而下,到今天,今天的每一个怀着美好的梦境的人,都不由得低低叹息。
第一首,之生死。手法可能传统,但在传统之中,体会这种感情,将那份无可得的情愫,放在生与死之中称量,也不失不好。传统不好吗,在那自束的手法中,明了而有诗意,我想,应该试一试呀。也希望喜欢诗的朋友,多尝试写法。
这一首是一种假设,前两节,用的是“若”,后一节用的是“会”。
第二首,是虚实相融,前节是虚,后者是实。前者是古人,后者是自己。在诗的倾诉,我希望能听到自己的声音,而不是泛泛的那种感叹。
好或不好,当然是诗人要注意的事情,也是观者和不谋面的朋友的事情,经常这样的交流,是难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14: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