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356|回复: 23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5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这是郁汀先生的一首《一帘幽梦》,获得亚军的作品。
我先谈谈我对这首诗歌的作者的大体印象吧。郁汀先生在我眼里,一直都是一个内敛的人,人如其诗,他的诗歌,从不以锋利见长,却重在春风化雨。如此和光同尘的诗歌,点点滴滴渗透入骨血之中,非常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的学习。知人论世的这一层我还是草草提一下吧,过多的剖析有些不尊重作者,那么我们简单地来看看这首诗。

文/郁汀
无奈的思念和幽怨,只有紧紧关在梦里。
                          ——题记
四月,雨做的帘禁锢狭小的房子
你恹恹着慵懒一镜子憔悴
心思,在清泪里滚落
一道帘子隔开了
两个天地
小白角:开篇的色调首先一锤定音。郁汀先生用了“雨”这个意象,奠定了诗歌的色彩。值得提提的就是,对于一首偏向于抒情的作品而言,开头的情感基调是很重要的。把我们的情感比作一张白纸上的色彩,那么这个背景自然不能忽视,花哨的背景是无法凸现诗歌的精髓的。假使背景的蓄势达不到要求,诗歌的艺术表达就会下降一个层次。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其中一点。“四月/雨做的帘禁锢狭小的房子”这句里面,短短小小,却包藏宇宙。再比如,“帘”的引入,这是全篇诗歌的关键词,开头引入得及时,后来才不会觉得唐突,因为有些诗歌的结构存在着桎梏,到后来就算诗人有心要迁入主旨,要么太早,要么太晚,诗歌就会有了衔接的痕迹。这样两股强势的绳索将这篇诗歌轻轻贯穿,力度一下子跃然纸上。这是第二点要学习的。另外这句里面“禁锢”的词语,潜在地给了读者一个“牢笼”或者说是“被囚”的状态,又将情感积淀得更深了。接下来“心思,在清泪里滚落”中的“滚”字也是颇灵动的,有画面感。画面感不是说有就有的,他是与语境分不开的。例如下句中“一道帘子隔开了/两个天地”就遇上句承接,紧密饱满,这才真正发挥了画面感的作用。
【小节经典之处】:力透纸背的表现力
【值得效仿之处】:背景基调的奠定以及关键词的引入
雨在密织
沉浮漫步的身影
浪漫只是帘外的风景
雨水浇淋的花,还有暗香
而你的心已经倾覆无法再次盈袖
小白角:这段显然沉静了下来。节奏控制的刚刚好,好比人深呼吸过后的短暂宁静,均匀不急促。郁汀先生的诗歌总给我高更的感觉。高更的画作里面总有一种微微的倾斜感,而又不夸张地,表现全局的魅力。因此我欣赏这一段的宏观上的,全局控制力。如果这一段不这么处理的话,那么这首诗歌走的路线将是“高—高—高”,非但丧失了立体感,而且还趋于平面化。还是拿奥地利诗人里尔克举个例子,他的一首《严重的时刻》虽然广受好评,但我却觉得这个布局并不高妙。“这个世界在哭,在哭我。”这样的结构支撑了全篇,虽然看上去是递进的关系,却不能理清层次。而郁汀先生的这首做得不错,笔法荡开得及时,但有些掺水的成分在里面,主线仍可更清晰。
【小节经典之处】:对于诗歌节奏,显现出老练的控制能力
【值得效仿之处】:诗歌节奏的适时变换
拾落叶的孩子,已经是满手青翠
握住你悠悠的长梦舞蹈着
一个错误的冰雹轰然
在你记忆里浪笑
掐折幸福
小白角:这一节采用了分镜处理。这也是我常用的手法,但我运用得并不娴熟。并且郁汀先生的这节也没有靠这个提起彩来。“已经是满手青翠。”个人认为这句是这节的“节骨眼”所在。不过这一段里面的意象连接的有些急促了,显得凌乱。逻辑上的联想挪用在这篇里能够看得到,比如“落叶”和“青翠”,如果不是作特别之用,个人觉得尽量避免让词汇这样出场,因为这难以避掉逻辑混乱的嫌疑。“落叶”一般来讲是黄色,而郁汀先生后来写到了“青翠”,我本认为这应该有什么所指,可是通观全篇却发现鲜有作用,所以能斟酌就斟酌,使得句子尽量把骨干体现出来就可以。这里的意象集中体现诗歌所要表达的氛围,如“冰雹”,“浪”等,最后一句“掐折幸福”我个人很欣赏,呼应了开篇的“青翠”,即意象挪移,使人产生对这个所描述的事物有更深切的形象感,值得学习。这一节,我认为也算是诗歌中的波峰所在。
【小节经典之处】:形象化的表现手法
【值得效仿之处】:镜头划分的尝试
爱在零落
拒绝温暖的问候
在四月的雨野里漂泊
滴答滴答,这单调的声响
销蚀着帘子内你那疲惫的幽梦
小白角:结构的清晰所在到此节就更加明显了。纹理突出,比如“雨”的再现,使得诗歌的骨架更加完整,并能承受得住深沉的主题。诗歌的风骨在此也显露出来,温软的气息扑鼻而入。用“幽梦”解释了全诗,这也是高明的一手。再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一节作为诗歌的重中之重,却没有看见深入的笔触,但这正是特色所在。这篇诗歌的节奏应该是“高—低—高—低”,很像古诗词里面讲究的的“起,承,转,合”,如此回环往复的节奏不断盘旋在读者的脑海中,所以显得完整,这一节选择了“低调”的结末,使得诗歌走进了沉郁的区域。“为大诗若烹小鲜”,这是我对这首诗歌的最终评价,几近于瓶颈的同题诗作。很多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总是因循守旧地按着诗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八股”风,来进行写作,先是“破题”,然后又往上套。这一首放得很开,笔触自然清新,值得学习。
【小节经典之处】:收尾自然,嵌入题目,呼应开篇
【值得效仿之处】:自然的写作风格



这是鱼飞蝶舞的一首同题诗作,获得了季军作的一部品。
鱼飞蝶舞的诗歌里面流露出的,更多的直抒胸臆,很少有生硬的技巧,文字读毕酣畅淋漓。结构上作者用了心,试图有所匠意,她的句式一般短小警人,特别具有女性的诗歌特质。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这篇佳作。

一生七天七个梦
  ——题记      文/鱼飞蝶舞
1   第一天 * 生
种子,在爱的沐浴中播种
破土,以破竹之势,扯住太阳的目光
用啼哭的宏亮向天下告白
世界增添了一抹梦幻亮彩
天使降临人间
小白角:时代决定着一个时代的诗歌特色。属于现代诗人的诗歌,并没有逗留在过去和将来,而是眼下。比如这一节里面我很在意这个“破土”,略微咸涩地找到了我们自己的影子。马歇尔·杜尚说“我不相信艺术,我只相信艺术家。”,看来在这里得到了回应。我信赖这种笔法,虽然没有毫不避讳地剖析,而暗暗的呼唤却说明了一切。“破土/以破竹之势/扯住太阳的目光”这节在充溢着象征味道的氛围里狺狺低吼,起手就给了我们一些共鸣。生活野马一样狂奔,我们踩着自己的影子过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用“啼哭”去阻止一些闪光的东西褪去他们的颜色。末尾的“天使”无法与上下文呼应,显得有些孤军奋战了,语境决定了它不能这么突兀地存在,而且和这一节的风格有些脱节,所以这里仍有余地。
【小节经典之处】:时代感赋予象征手法的张力
【值得效仿之处】:自然联系实际与生活,不生涩的手法
2   第二天 * 长
用阳光的温暖做奶水,奔跑着吸吮
每一天、每一刻  
风舞流云间,小树跳跃成材  
约雷公举杯,与电公调侃  
凡花朵朵明艳,风姿招展在
风雨做背景的舞台
小白角:这是偏于叙述的一段了。意象的选择是信手拈来的,看得出笔墨停留的时间不多。古风的插入是我很欣赏的,但不能顾及结为“舞台”这个意象,现代古典的交叉点,汇合得不是很成熟。另外这一节里面的视角切入很独特,我们来看一下:“阳光”,“风云”,“小树”,“凡花”,“风雨”等,乍看上去都有所指,其实表意存在着一些出入。鱼飞蝶舞的才气在这里喷薄而出,我是真的羡慕。但同时她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有关主旨的突出。这里凸现得不够,过多的意象反而有些堆砌,我个人认为我也做得不到位,而且把握起来不容易。怎么说呢,应该就是几粒珠玑和一根丝线的关系,再好的意象,哪怕字字珠玑,少了主线贯穿,也成为不了一条完整的珍珠项链。不过视角的切入还是很值得学的,尤其“小树跳跃成材”这句,我个人很欣赏,灵气蕴溢在文字里,学习。
  
【小节经典之处】:视角的插入独特
【值得效仿之处】:尝试文字灵动性的写法
3   第三天 * 遇
眼睛遇到眼睛,感受爱的激流
双手遇到工具,耕耘事业粮田
一滴汗水,一个脚印
绣上俗世的幸福,在心田
蓓蕾花开,天空缀满青春的自信和灿烂
小白角:“眼睛遇到眼睛/感受爱的激流/双手遇到工具/耕耘事业粮田”。整整齐齐,老老实实的两句短的,倒是实在。诗人其实与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捆绑在车轴上的草蜢,稍作停顿就会跌出生活轨道,于是我们没有时间前瞻后顾,那么诗人真正的功夫便成了善于发现和善于积累。在这一节里面,我看到了一些文字背后的东西,我也似乎隐约能看到作者在小心翼翼尝试着把生活的元素加入。特别赞一下这句:“绣上俗世的幸福/在心田”。这句让又让我再次想到了中国诗人杨键的那种纤细精准的手法,记得他曾描写到关于自己对家乡狭隘的感情是,曾用“针尖上的蜂蜜”来形容,当时我觉得真是恰到好处。不过鱼飞蝶舞的这句倒也有了异曲同工的地方,甚至比死气沉沉的“摹状貌”要活泛许多。而再下来,文字就又趋于平了。
【小节经典之处】:精准纤细的描写手法
【值得效仿之处】:朴实入手,娓娓道来
4   第四天 * 燃
心沸腾了,冉冉的火光中
盛开着枫香和麦甜
爱情鸟,啾啼在心的枝头
劳作的充实,添充着时间的每个缝隙
让爱做主,红通通的一片天
小白角:读至这一节,我的愚钝才允许我初读出这篇诗歌的雏形,尽管稚嫩,却在缓慢地攀爬。“劳动”这个关键词的引入,我认为可以更早一些。虽然这个表意在第3节已经初露端倪,不细心的话难以发现,但是梯度有些大,仿佛一个个死穴和缝隙,令人读起来,至少在理解上多少有泥泞之感。
美好的诗歌是诗人用心血写成的一位挚友,来指点迷津的人们。诗歌不是孤芳自赏的愚者。看到这里我就更加埋怨我自己的武断了,因为开始我以为只是鱼飞蝶舞的一篇抒发自我感受的诗作,但没有想到这篇东西却把眼光放至其他身上,尤其又在这个新旧思想交锋的年代,孕育出许多极端与自我的诗人,由此诞生了很多主观性诗歌,可以看到许多浮华,思想的咆哮,自我怜悯,以及愤世嫉俗,所以我学习她的这首。刚才说到了“主观性”,它这是一个神圣而成熟的词汇。众多迥异的主观性拧集成一股潮流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已经见怪不怪。或者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特立独行,才成为大势所趋。所以这类诗歌只能成为孤独的舞者,没有观众也没有掌声。所以更加让我笃信这一篇所蕴含的内容,应该能更深更痛地表达,而事实上这篇在驾驭上有些轻。在这里鼓励鱼飞蝶舞再进行完善,应该会更出色。
【小节经典之处】:发散的目光,从自身移至其他
【值得效仿之处】:举重若轻的笔法
5   第五天 * 落
夕阳西下,小桥流水渔火点点
竹节静止,握住涧绿的柔情,唇峰透露流连
黑夜落下帷幕,空寂的漆黑
流水不澜,容纳世间万事变迁
小白角:这节又再次恢复了平静。并且,这一段,是古风最为融洽的一段。各种景色的涂抹和施布都别具匠心,尤其流动感最为强烈。不过作为整体来说,缺乏关联性,既是与题目,又是与上下段的分离。当然如果作者的意图是一段表现一种义理那就另当别论了。从欣赏的角度来讲,这节是诗气最浓郁的一部分,西子西湖融于一体,“浓妆淡抹总相宜”,别有情趣。“黑夜落下帷幕/空寂的漆黑”,“流水不澜/容纳世间万事变迁”这两句,却又揭示了作者的笔下,还有更隐讳的指意,只不过稍显露白而已。
【小节经典之处】:古香古色,画面的精美布施
【值得效仿之处】:诗气恰到好处的的汇融
6   第六天 * 殇
疤痕在胸膛,哭泣在心间
雷鸣电闪,彼时风云已苍老
雁字南行,一声叹息
默数珠珠落寂,红尘赐殇泪落无憾
小白角:开头短短几句,如雷贯耳。“疤痕在胸膛/哭泣在心间”,作者试图用最精短的句子给人以视觉的震撼,看来这目的确实达到了。“雷鸣电闪/彼时风云已苍老”这句紧随其后,相衬生辉。在这里,我捕捉到一点《诗经》般小家碧玉的情愫,比如用到了“雁字南行,一声叹息”,“雁”是常见的意象,隐晦地把作者的思绪牵引而出。“默数珠珠落寂,红尘赐殇泪落无憾”一句,更有东坡那首江城子的韵味。这不是一个悠闲而进展缓慢的年代,这个年代会碾出一些落伍者,然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古风是永远不会褪色的。记得以前90年的《星星诗刊》上总是载入那些颇具味道的诗歌,有些用到了“韵脚”,“月老”等与本土文化有关的字眼,在这里我将它放大,希望大家可以在写作中尝试渗透一些。
【小节经典之处】:中国味道令人反复回味
【值得效仿之处】:诗句的力度把握
7   第七天 * 埋
未竟的心愿,未了的情谊
将希望的种子埋进土地,大地衔接天
若生命是轮回的唱词,那么
今生的坟墓于来世,会破土萌发
什么样的躯体和容颜
掩埋不住思想的细胞,一帘幽梦
扬洒在海外海,延续在天外天
小白角:我再次见到了这个“破土”,心里异常激动。先不说中国现代的诗人,正处在一个空前绝后的尴尬期,单是关注我们希望中的诗歌,就应该知道,诗歌是搀扶他们起来的热心人,而不冷血围观的人群。诗歌所存在的“力”有时候是潜在而不被发觉的,就像“破土”这样的力度,不过在本篇里它出现的太少了,我估计作者本着“幽梦”的妨碍,不好再提起,实在可惜。另外这节又插入了另一个概念:“思想”,使得诗歌更加趋于混乱,这样一来诗歌的骨架又被打散,再连接就难上加难。在现代诗刚刚流入中国的时候,没记错的话应该在五四时期吧,那时候的诗歌有着特别重的西方痕迹,我们眼下的创作,并不忙着摆脱这个尾巴,只要尽可能自然就好,毕竟偶然的突变才是进化的硬道理,这篇里面,沉静入手的风格还是急需的。所以酣畅是这一节另一个特点,不过力度渐弱令人遗憾。此外,因为过度直抒胸臆,导致对文本主题的忽视,这也是硬伤之一。最后一个遗憾就是本诗与“一帘幽梦”这个主题相去甚远,难以逃脱词不达意的罪名。
【小节经典之处】:文本所指,逐层加厚
【值得效仿之处】:尽可能用同一意象贯穿全诗
发表于 2006-3-5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小白角先生是评诗高手啊!好评,评的细致,到位,内行,中肯。令昌文佩服啊!严重学习!重,并推荐精华!问好先生。
发表于 2006-3-5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评得恳切、用心、细微~~尤其郁汀那首,偶当时也没有细读,可能主要是当时看见锯齿型结构,仿佛让偶记起以前的楼梯式、墙体式老套套了,没有静下来细品,经小白角点评,的确是一首好诗,呵呵,读诗时,静不下来,就会忽视许多质感甚至误读。这里问好郁汀了,也问候小白角。
小白角评诗很有水准,值得学习,建议精华
发表于 2006-3-5 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白角快成诗评的大家了。评的细仔,分析透彻,给人启迪。先红,再加精华吧。[br][br]-=-=-=-=- 以下内容由 云梦心曲 时添加 -=-=-=-=-
我来操作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问候杨昌文先生!感谢您的厚爱,可以再帮忙找一些别字的:)
许久未见,想念,握手!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下面引用由光头笑脸2006/03/04 11:50pm 发表的内容:
评得恳切、用心、细微~~尤其郁汀那首,偶当时也没有细读,可能主要是当时看见锯齿型结构,仿佛让偶记起以前的楼梯式、墙体式老套套了,没有静下来细品,经小白角点评,的确是一首好诗,呵呵,读诗时,静不下来, ...
问候光头笑脸先生!
您的关注白角非常感谢!特别是您的招牌“笑脸”:)
久未见,也想念您了,再次问候!!
 楼主| 发表于 2006-3-5 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下面引用由云梦心曲2006/03/04 11:56pm 发表的内容:
白角快成诗评的大家了。评的细仔,分析透彻,给人启迪。先红,再加精华吧。-=-=-=-=- 以下内容由 云梦心曲 在  时添加 -=-=-=-=-<BR>我来操作吧
您的用词太重,已非肉体所能承受。
您把小白角抛到天上去做什么呢?要求狠砸。
仍然感谢您的厚爱,久未见,更是特别想念。
问侯云梦心曲先生!
发表于 2006-3-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汗~~~学习之~
发表于 2006-3-5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读的心动。
发表于 2006-3-5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上面的朋友说的全面,我就挂顶吧!
发表于 2006-3-5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这样的评读着透彻酣畅,严重佩服白角先生,问好:)
发表于 2006-3-5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白角果然才华出众。老哥佩服。兄弟辛苦
问好
发表于 2006-3-5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又见白角诗评,佩服中,学习~~
发表于 2006-3-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辛苦了,姐姐我上茶!:)
发表于 2006-3-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角评诗——简评第十七期同题诗赛亚军以及季军作品

感谢小白角的点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13: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