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611|回复: 23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9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ADMINOPE=古城天子|小白角|威望由 0 增加至 1|临屏冠军,祝贺|1140259369]这是光头笑脸先生一组荣获铜奖的作品。
该作整体通透,没有浮夸的笔迹,非常值得一读。
一、
1、路过
  
文/光头笑脸
路过自己,看见生活象一堆石头
在里面昏迷了多久,已经不重要
把一条弯弯的河流架到眼底
激动时流出两块巨石
哐当哐当作响
你们擦肩而过也听不见
白角:整体印象淡然有秩,首先文风非常质朴,没有太多的铺陈,入手极快,开门见山。如:“路过自己/看见生活象一堆石头”,大刀阔斧,就事论事,主线清晰,鲜有蔓条。将“生活”比作“石头”,喻体意象选取到位,为下面“哐当哐当作响”留下弦外之音。诗人在具备一定的生活感悟基础上,在“昏迷”的状态下,将生活中暗波汹涌,世情如霜的现状,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手法很隐晦,但却能令人在读毕有耳目一新,恍然大悟之感,势必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意象选取的重要性。“激动时流出两块巨石/哐当哐当作响”就是这句揭示主旨。最末一句稍显急躁,收尾粗糙,有些浅白,能含蓄更好,更能蒸发出诗歌的整体韵味。
【全诗经典之处】:经典之处:先声夺人
【值得效仿之处】:意象选取得当,主线清晰

2、春寒
手指夹住眼光盯上盯下
山谷安排纷乱的桃花
山顶布置袭人的腊梅
春天快要站起来了
丁冷的雪线还在眼前
亲爱的,这春寒料峭的日子
兴奋和冷静
都被你装配到我的脸上
白角:这一组就相较饱满许多。我想到了德语诗坛上的鼎力军:里尔克。“我在不断的观察”这是里尔克初期信奉的创作理论,在这里也能捕捉到一些风影。这组的语言灵动,机敏,充满广泛观察的闪光,但也不乏一些粗糙盐粒包藏其中。“手指夹住眼光盯上盯下”有些猫腻,有些顽皮,但是能够形象准确反映出是人心中所想。又如“山谷安排纷乱的桃花/山顶布置袭人的腊梅”这些完全拟人化深入创作的笔法,在临屏如此短的时限内,显出了娴熟。“春天快要站起来了”一句,使得全诗灵动欲滴,也是全诗的亮点所在。伤口也在最末,“装配”略显生硬,应该选择更加柔软的词汇来映衬诗歌的整体氛围。
【全诗经典之处】:妙句横生
【值得效仿之处】:拟人化的灵活运用,措辞的一些要素

3、比远更远的地方
想象站在自己的肩上
然后,又站到自己的肩上
这样循环是一个奇迹
清晨,我把阳光平射过来
让你们看见什么叫远
晚上,只需举起半个月亮
你们就能看见比远更远的地方
白角:开头以颠覆的视角入手,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这篇又与上面两首不同,相反的,这首密布着现代与后现代的气息。“反传统”是现代先锋创作的理念,试图通过一种另类的视觉展现内心的世界。这首在朦胧的意境中缓缓云卷云舒,无拘无束。“想象站在自己的肩上/然后/又站到自己的肩上/这样循环是一个奇迹”,不过这首里面没有现代派的病态与癫狂,只有一些冷静的锋芒,于字里行间刀光剑影。结尾处意犹未尽,“余音缭绕,三日不绝。”如“晚上/只需举起半个月亮/你们就能看见比远更远的地方”。擅长语言教育的叶圣陶一向赞同“好文章一个字都不容增删。”这一理念,这篇也是,字数多寡影响着全诗的气流,“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是我们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值得留意的地方。
【全诗经典之处】:意识流体,但主题突出
【值得效仿之处】:朦胧的手法,欲盖弥彰


这是子都的一组临屏。
该作诗气氤氲,文字所至,花团锦簇,华丽不失淳真。
二、
《春寒 》
文/子都
天使在想些什么
无端地掉泪
一片一片地纷飞
像绒又像棉
晶莹的泪花
白色的血
在这阳春三月
难道天使也失恋
白角:这首诗歌用到比喻的修辞,贴切形象。漫不经心的几行小字,看似无意,却是有心。“一片一片地纷飞/像绒又像棉/晶莹的泪花”,文字到这里时,还没有出彩。但是往下看到“白色的血”时,就令人恍然大悟,这也是全诗的突起之峰,将一股哀愁“润物细无声”,携入文字。但是全诗还是略显单薄,不够厚重,而且应该过关注生活,关注本土文化,发扬“草根诗歌”,提倡用身体与心灵写作。
【全诗经典之处】:峰回路转,小巧形象
【值得效仿之处】:比喻的使用手法,营造氛围

《路过 》
最是一身浅蓝的衣着
恍如一明如净的蓝天
而那张素雅的脸
宛如蓝天里白云一朵
盘下的秀发
仿佛夜幕垂落
发尾的红线一束
疑是天边绚烂晚霞
那可是河塘里圣洁的水莲花
白角:扑面的清香令人如沐春风。也正是这样春风化雨的文字吸引读者向下继续。“最是一身浅蓝的衣着
/恍如一明如净的蓝天/而那张素雅的脸”,很有“新月派”的风格,尤其首句,很像徐志摩那首描写日本女人的笔调,不足是话说得很“满”,画面饱和,有部分留白更好。诗歌不必“言无不尽”,隔了一层纱才使美妙之处浮出水面,通俗讲,就是“说话说一半”。再往下,“盘下的秀发/仿佛夜幕垂落/发尾的红线一束/疑是天边绚烂晚霞/那可是河塘里圣洁的水莲花”,绝顶好句。用很普通的拟人与比喻手法,营造入一个很大的空间,厚积薄发,化腐朽为神奇。另外用暗喻承之,令人读罢心旷神怡,非常值得我们渗透入我们的每首诗歌创作中去。
【全诗经典之处】:婉约恬静,介于白描与工笔之间的力道
【值得效仿之处】:文字得心应手的功力

这是舒展的波浪的一首临屏。
该作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短短的临屏时限内,灵动喷薄,个人推荐!
三、
路过
文/舒展的波浪
鸟过留音
云在高处偷听
却不知
谁重,谁轻
白角:个人推荐。我本人很推崇这类诗歌,短小精悍,过目不忘。黎巴嫩的诗人纪伯伦常常使用这样的手段,尤其在《沙与沫》中表现明显。这样的手法使得文字不趋于干枯和乏味。虽然短,但是磅礴的空间给人以无尽遐想,而且显得干净利索。“鸟过留音/云在高处偷听”中的炼字也非常到位,如“偷”这个字,使得诗歌马上就能站立起来,立体饱满。“却不知/谁重/谁轻”这一句,有力度,结尾跫音犹存,哲思与理性并存,容于如此小巧的篇幅里面,实在精妙,我们可以尝试这种方式,不要把话说满,就能达到所要表现的效果“气为辅”的理念在这里得到印证,全诗不捎带一丝一毫烟火气,平直的叙述却扎根人心,正是高明之处。
【全诗经典之处】:空谷跫音,精炼博大
【值得效仿之处】:炉火纯青的炼字功底
发表于 2006-2-19 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白角评得非常精到,特别是我的那个。严重学习。
推荐精华。
 楼主| 发表于 2006-2-19 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下面引用由舒展的波浪2006/02/18 06:01pm 发表的内容:
白角评得非常精到,特别是我的那个。严重学习。
推荐精华。
昨天就想揣着热气发出来,结果赶上网路中断……
波浪同学,白角若是言有所失,务必包涵,问候!
发表于 2006-2-19 0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奖金,威望已发,祝贺~
发表于 2006-2-19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同意波浪意见,的确评得精到。问好白角:)
发表于 2006-2-19 03:1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这个贴子最后由云梦心曲在 2006/02/18 07:20pm 第 1 次编辑]

评的深刻,准确,到位。同意波浪的建议。我来操作精华。
发表于 2006-2-19 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连诗和评论一块学习了
发表于 2006-2-19 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好评,白角辛苦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2-19 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感谢支持!
问候!
发表于 2006-2-19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认真到位的诗评,欣赏。
发表于 2006-2-19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学习下,汗,比我写得好多了~呵呵!
发表于 2006-2-19 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诗评俱佳
发表于 2006-2-19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问好谢评拉~~`
发表于 2006-2-19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学习,问好白角!
发表于 2006-2-19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简评115期部分临屏作品(1—3)

[这个贴子最后由光头笑脸在 2006/02/19 01:03am 第 2 次编辑]

感谢先。小白角很厉害哈,点评到位,让偶吃惊。你怎么知道那么多派啊别的,还有那么多老外…..偶只知道小白角是国内人,毛大爷才是外国人,呵呵
玩笑归玩笑,你的评论很热情,看得人春暖花开的,就象一只独角白马刚从桃花林里奔出来,带着香喷喷的气息,让人耳目一新。评得好,枝繁叶茂的。不象偶,一是一,二是二的,干瘪瘪的样子。呵呵。
因此篇好评论收精,所以偶也在下略谈这次临屏创作的意图,共商-----

1、路过  
路过自己,看见生活象一堆石头
在里面昏迷了多久,已经不重要
把一条弯弯的河流架到眼底
激动时流出两块巨石
哐当哐当作响
你们擦肩而过也听不见
意图:路过,是个大题目,取点很关键。偶的思路是:先选取路过人心,会怎么样,再缩小到与路过相应的“冷漠”上。这样步步缩小,就把“冷漠”作为了切入口。冷漠了什么呢,冷的对面是谁,是真情。我是这样构解的:无论是大家还是平民、学者还是白痴,每个人天生就储备了真情的基因,就象爱和被爱一样,都那么天然的甚至象海啸、象火山那样伏蛰在心中。只是我们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被要求、被强迫而屏蔽了,零距离也难窥微真情的呼啸。“一条弯弯的河流”,是有意指泪水,指情感,就象我们流出来的眼泪一样,虽然每个人在生活中流了很多泪,但这还是常态的。真情,是这些泪水中的石头,它不流在脸上,而是流向心里,虽然“哐当哐当作响”,只是我们这群过客听不见而已。这里,路过紧扣了冷落,再通过石头形象化。

2、春寒
手指夹住眼光盯上盯下
山谷安排纷乱的桃花
山顶布置袭人的腊梅
春天快要站起来了
丁冷的雪线还在眼前
亲爱的,这春寒料峭的日子
兴奋和冷静
都被你装配到我的脸上
意图:这首是用构图拼贴法来寓意春寒料峭的情感。“手指夹住眼光盯上盯下”,这句把它还原到生活中,就是在装饰一幅图板时,手指夹住钉子,钉下钉下。把这个生活细节抽取出来,就成了首句。所以才有了后面的拼贴意象。这取材于偶看过的一幅画,上面是松梅、下面的桃花,一条溪水自上而下……为此,偶在用词上,选取了“安排”、“布置”和“装配”,以此暗合整个构图的意象。

3、比远更远的地方
想象站在自己的肩上
然后,又站到自己的肩上
这样循环是一个奇迹
清晨,我把阳光平射过来
让你们看见什么叫远
晚上,只需举起半个月亮
你们就能看见比远更远的地方
20060216临屏
意图:写这首时,时间快完了。偶简单的把题目“比远更远的地方”,理解为站得高就看得远,这也是大家最能接受的想法。所以才想象把自己重叠到了天上,再搬太阳、举月亮。这里难到偶的,是如何把“远”和“更远”递进起来。后来想到了把阳光平射,这是大家最容易体验的意象。有了横,当然再把它竖起来,不就更远了吗。就这些
这三首中,偶喜欢路过这首,花时间也最多。呵呵,当然,读出来的,肯定比写出来的多。写此意图算个人心得体会吧,也许对初学者有些益处,仅供参考。
20060219凌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10: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