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196|回复: 9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 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1、穿越雪原的脚印
文/阿呆
在圣洁的雪原
有一群可爱的人
   -------------题记
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寒暑,任凭岁月的刻刀在脸上抒写
激情。面对无尽的寒霜,笑靥依旧
我时常在梦里祈求上帝,可否
在给这群人一点温热,哪怕融化结冰的河床
也好。在空灵的山脉里,躲藏的积雪也在颤抖
你用有力的双手握紧边关的哨所,目光在地平面游离
笔直的腰杆撑起一片蓝天,白鸽在远方飞过
唱着赞歌,我心永恒
河流已在哭泣,你却在安慰离别的战友
想想曾经的岁月,泪流满面
片刻,冰柱挂满腮帮
在圣洁的雪域,天山藏了一辈子的相思
留给天边的爱人,共同铸造钢铁城垣
或许彼此的信任已是默默无言
美丽的花朵装扮着昔日的新娘,泪痕点点
娇羞的面孔里,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
哨所就是我们的新房
空旷的原野,草儿疯长,攒着一年的辛劳
我的相思如脱缰的野马,在云彩里穿梭
告诉我你的所在和所思
那茂密的杂草堆,候鸟在栖息
等待春天,等待希望
一群人在冰天雪地里种植希望,热汗把整个雪原消融
面对祖国的蓝天和白云
我热爱自己的所有,一支钢枪就是我的情人
伴我守候黎明前的黑暗
内心的狂热此刻开始扩散,渲染了神州大地
新年的脚步近了,在电波的那头,婴儿啼哭的乐曲
让大家热泪盈眶,我的孩子
爆竹声过后是死般的沉寂,细细索索的碎语
萦绕在心头,不肯离去
明日就是新年,我在守候自己的生命
在圣洁的雪域,有一群人。。。。。。。。。。。。。。。
■点评:我想评价一首诗歌应该寻找一个落脚点,
读这首诗我想我们要抓住题记中的这句:“一群可爱的人”,
我们都会想到魏巍的《最可爱的人》这篇通讯,是的,那些戍守边疆的
战士是最可爱的人,阿呆这首诗歌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挖掘了这样一个
角度,一群让我们敬爱军人。
诗歌把边疆环境、个人情感和军人的钢铁意志和柔情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曲大写意的颂歌,正是有了他们的戍守雪原,才有祖国人民
的幸福安康,诗歌的姿态是高蹈的,语言也是饱含深情的。
“面对无尽的寒霜,笑靥依旧”,写出了军人的乐观主义革命情怀;
“笔直的腰杆撑起一片蓝天,白鸽在远方飞过”,写出了一种和平的支撑;
“河流已在哭泣,你却在安慰离别的战友”,写出了军人的情怀;
“在圣洁的雪域,天山藏了一辈子的相思”,写出了军人的大爱无声;
“哨所就是我们的新房”,写出了军人对边疆的热爱;
“新年的脚步近了,在电波的那头,婴儿啼哭的乐曲
让大家热泪盈眶,我的孩子”一种情感的深化,在祖国母亲面前,
我们都是孩子。千万个家庭的幸福则成为了军人们的幸福。
整首诗歌用一咏三叹的手法,把军人再现在我们面前,
也使得穿越雪原的脚印有了生命力,有了一种向上的精神。
文章的成功之处在于角度选择得好,句子很饱满。
值得探讨的地方,感情的过分渲染,使得一些句子成为一种单调的抒发:)
问好,简评之。

7、《穿越雪原的脚印》
文/郁汀
没有理由停滞在枯索之中
现在,已经下雪了
一切凡尘污垢都隐藏在雪后
风,不再哭泣着纠缠树枝
而是安静地站立
欣赏一树银色花朵
没有理由被单调窒息
无边无际的雪原
消弭了野兽的踪迹,却
走动一个倔强的身影
脚印,穿越天与地
歪歪斜斜,深深浅浅
穿越!萧索和寒冷
在脚步咯吱落下去的时刻
顽强和执著烙下印记
没有理由停止
深深浅浅的脚窝是大地的孕腹
春天正快活地生长

  《若隐若现》
你隐藏在记忆里
偷偷玩味相思
溜进一束朦胧的月光
爬上冰冷的枕头
甚至钻进我的梦里
折磨着睡眠
一个夜晚,被你
搅和得七零八落

■点评:《穿越雪原的脚印》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个人以为郁汀不仅仅是在写诗,更是在作画,一幅成功的画,
要能够凸现作者需要表现的东西,并在一个背景下予以呈现。
郁汀首先给我们勾勒了一个背景:安静旷大的雪原,覆盖一切,
天地之间没有风,只有一些树枝在静默。这个背景为下一节人的出现给了
一个铺垫。“一个倔强的身影”出现在雪原,旷大与单一出现了一种
强烈的视觉冲击,显得震撼而富有感染力。“脚印,穿越天与地
歪歪斜斜,深深浅浅”,这里脚印已不再是脚印,更是一个人的精神,
和一个人行走的一生相呼应,歪斜,深浅,都是生命的注脚,我们
要倔强走过。显示了一种不屈的生命力。“春天正快活地生长”,
一种生命绽放的喜悦,走过雪原,等待我们的是春天,
从一个侧面,表达了坚持就是胜利的情怀。
《若隐若现》写了情感的不可捉摸,朦胧的月光和相思一样,
剪不断理还乱。有时爬上冰冷的床头,有时候折磨睡眠,
在情感面前,什么都是苍白的,没有人能够静心面对,
“搅和得七零八落”,把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写得活灵活现。
诗歌虽然短,但是很有味道。


8、《怅沙》
文/窃火者
两个影
两个流动的沙丘
淹没
枯枝般的肉体
干瘦的脆弱的能听到折断的心悸
呵,衣裾在风中巅狂
还有什么是真实
真实的唯一的永远的
两个影
两具僵硬的尸体
焦阳下暴晒
炽烧灵魂
整座沙丘在流动,流动
流向
一直下降一直下降的

  《穿越雪原的脚印》
越来越思考的是我所体验到的生命
那些一地,苍白融化的感情
是否是从我的家园,流出
独自,独自一人,穿过苍白
在铺开的恐惧里寻找安详
告诉自己,我依然活着依然燃烧着
阳光的心是冰冷肉体的归宿
呵,带着沉重的步履
迈向,迈向一天,穿过荒原
只有恶风寒流冰冷与我作伴
是的,与我作伴
走过的路,是那样艰辛而又悲愤
努力面朝远方,望穿苍白
独自一个在黑夜里,垒起柴禾

  《若隐若现》
我走进失落的梦里
看见,真实
黑夜又一个黑夜再一个黑夜
反复轮回
饮一杯毒酒,悠悠的睡了
只把牵挂隐藏
饮毒,死在思念的路上
只是一条蛰虫的阵亡
愿意吗,在各自的协议上签下名字
你难道会把灵魂交出吗
我不知道也不懂
突然间,所有的蛇一起爬上我的肉体
豪无瑕疵的百合,黑夜
迎对,寒冷
■首先我想抛开这三首诗歌,讲讲对窃火者诗歌的印象,
或者是片面的,但是我还是想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窃火者的诗歌我读
了不少,在我看来,他的诗歌主要包含着以下二个层面:一是个体精神的完善;
二是对现实的批判。不管诗歌创作如何,对于他的这种写作态度,我是尤其
赞同的,作为诗者,我们不能仅仅活在粉饰太平或者整天沉溺于一些个体情绪
的宣泄中,我们应该更多地向生活靠拢,去寻找我们诗歌的根基,来建造
我们自己的诗歌世界。
回到诗歌。看《怅沙》,“沙丘/淹没/枯枝般的肉体“,写出了这个世界的残酷,
写出了被我们忽视的残忍的一面。“整座沙丘在流动,流动/流向/
一直下降一直下降的/夜”,是现实,更是一种精神的陨落,读起来触目惊心。
看《穿越雪原的脚印》,“独自,独自一人,穿过苍白
在铺开的恐惧里寻找安详
告诉自己,我依然活着依然燃烧着
阳光的心是冰冷肉体的归宿”
这里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个体精神的完善,每一个人在精神世界应该说,
都是孤独的,雪原空旷的苍白,反衬个体的渺小,但是诗人并没有丧失信念,
依然在燃烧,去感说阳光的心。“独自一个在黑夜里,垒起柴禾”
读到这句,唯一的感叹是漂亮,精神在,则生命生生不息。
看《若隐若现》,一种自由和禁锢的对峙,若隐若现的是什么?
黑暗不断的重复黑暗的背后是什么?“愿意吗,在各自的协议上签下名字
你难道会把灵魂交出吗”,是的,我们一直陷于二难的境地,
在自由和禁锢之间突围,去寻找我们所坚守的,“黑夜
迎对,寒冷”,依然是一种不愿沉沦的姿态,在经历所有的黑暗之后,
还是不会放弃,从另一个层面换回了信仰。
总的来说,窃火者的诗歌思想痕迹比较重,一个方面给使得诗歌
有了更为宽广地内容,令一方面,思想不断直刺刺地呈现,
使得某些地方显得生硬。呵呵,也知道理解对否,写出来,
和大家一起商讨。

发表于 2006-1-21 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沙蓝 辛苦了
发表于 2006-1-21 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沙蓝好快的。。先挂了大家看。。
发表于 2006-1-21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这速度也太快了。
发表于 2006-1-21 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沙蓝好快,深刻,辛苦了!
发表于 2006-1-21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细读了一遍~~评得好
正面题材仍然具有威力,祝贺阿呆
发表于 2006-1-21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评出了水平。
沙蓝辛苦
发表于 2006-1-21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好评,辛苦了
发表于 2006-1-21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好评!辛苦可
发表于 2006-1-21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赏析:第113期临屏诗赛1、7、8号作品

问好沙蓝兄弟,评的辛苦,握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07: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