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1582|回复: 12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30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写这写这篇文章之前,不得不说一下,写此文中遇到的烦恼。以下是我2005-12-29晚写在纸上一段文字:
我真不知道电脑是不是还能正常启动。安装完反杀毒“卡巴斯基”之后,电脑遭遇无法正常启动的境遇。很怀疑这个从单位局域网上拷来的软件是否被加密,或者本身就带有某种限止,或者程序被修改过。10月份重新格式电脑,听维修的人说:“有些病毒本身并没有毒害,只要你无意启动了它,对方便会监视你的电脑。”这当然是对远程、宽带而言的。这样听来有些可怕。单位保密工作一直作的很好。是不是每台电脑都在其设了监控?这样想来有些可怕,从明天就断开连接,这样的自己私人文稿时会安心些。再来说说家里的电脑。我现在“江民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杀毒。真不知道管不管用。这“杀毒软件”是维修的人装的,我问他这是不是正版。他说:应该可以杀毒。但是,我用了这么久,从未发现一个病毒,也是每天时时监控。盗版的杀毒软件可以杀毒,但是不是杀毒,总是会显示“描绘完毕毒病”,这便是盗版的杀毒软件常常潜晓视听。上次修电脑花了陆佰元,似乎二个月还没用到。母亲说我:你干吗装怎么多东西在上面。安装其实是件很过瘾的事,看着那快速读取,就像完成一件作品,我不知道这该死的杀毒要杀到几时,从19多一直搞到22:50,其间有过一次正常进入操作系统,当我又打开“卡巴斯基”后,电脑就黑屏了。真是件很郁闷的事。我想到了钱,如果电脑再弄不起来,又要花钱了,可是,我这个月的钱已经花完了,赤贫啊!原本想把诗评在今晚写好,可是电脑频繁重启,连最起码的操作系统也进不了,怎么写啊。现在在进行杀毒操作,我是“安全模式”下进行的,上次我也是这样干的,之后到B0SS上糊乱弄了一下,才进入的。上天保佐,这次能行!我快被这重复的启动又启动长久的等时间中差腾的要命了。如果这次仍无法正常操作的话,我真的累了,要睡了,明天再来弄了,再不行的话,就要等元旦放假时去修了,钱啊!其实我就应该意识到,在单位里当描毒时,就显示“卡巴斯基”自身也附有病毒,就不能贪恋操作的简易而把它拷到家里的家脑上,现在搞得自己苦不堪言。
2005-12-29中午,经过我再次对电脑的耐心的一次次的在“安全模式”下的操作,用两个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全面杀毒,终于暂且能正常进入操作系统,但是,启动时的速度超慢,依有病毒附着的现象,搞又向姐讨要正版的“瑞新杀毒软件”,是正版的,她说是花近叁佰元买的,一台机子上三个杀毒软件,我想应该安全了吧,但是,要说明的时,机子能正常进入之后,我就试图卸载这个来自于俄罗斯的杀毒软件“卡巴斯基”时,却无法正常卸载,真是件很郁闷的事,这个坏东西害得我好苦,但是,用它倒也杀掉了6个病毒,“江民”的却是无一个,这是为什么呢?
█ 2005-12-7·29/101期临屏诗1-7诗评/第二部分
继续有关痛苦的唠叨。再次加重“痛苦”,痛苦对一个诗人意味着什么,不说伟大与博爱,也不说纯洁与真诚,只说,有了这灵魂被挤压的痛才有思想喷射的力量。关于痛苦感,柏格森说:“受苦愿望是微弱的,我们几乎不希望它变成事实,却是我们逆着自己的意志而仍然怀着这个愿望,好像大自然做了件大大不公平的事情,而我们必得避免同谋的嫌疑。《时间与自由意志》P13,商务书馆”一句很可爱的话,人性的真实与怯懦,其实,诗人是世界上最怯懦的人,就凭一点“嘴皮子”功夫,就自认为“神”了,但是,他们的痛苦永远善良,并不像政客那样流着鳄鱼的眼泪。
改了将近半年的初稿诗,因为电脑瘫了,吞了许多稿子,幸而家里的电脑存有原始稿,又从头改起。有时,也写写小品文。用写表达思想(抑或打发时间)的日子里,更多的来源于痛苦。比如101期的临屏诗诗评,还有两首未评,原本不想做评的,因为第一部份诗评已经发上去了,第二部份慢写的很,写了也凑个完整。完美主义情结一直根深蒂固,对完美的可求是因为现实的不完美,比如媒体大肆宣传的真善美,本身它没有错,错错在它经过政治手段软化民众的思想。
《河的疼痛》也以软化的手段进入一个诗化的语言意境,用一条河隔开了真情与现实。也许在这世界最值得可赞的东西便是爱情了,它总是在幻得幻失的情感中演义或真或假的对语言对肉体的美丽想象。但是,在一个爱情变的越来越不真的时代里,现代商业和城市化建设越来越远远离人性深处对美的拥抱时,政治思想的介入造成对人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
那种即在尘世又要保持自身世界观、人生观、金钱观正确走向的人几乎很少,社会体系代理着慈善、赈济的角色,一个表面友善的体系,它所呈现出的贫富差距永远是每个时代凄凉的对照,所谓文明带来的犯罪、欺诈、剥削和寄生现象,是对社会形态的抗争,人潜意识中的破坏性的暴发,造成社会的混乱动荡是政权面对不安因素之一,反之对枪支管理的高度严格反映出政治的强硬手段与集权专制制度的再次体显。
不想把诗参有政治元素。也许是因为与自己的经历有关,所以在诗中或多或少的带有隐喻式的对政治的讽刺。诗,《拾取阳光-给拾垃圾的孩子》写的无力,虽然抒情的几乎有点阴柔,我不知道一个拾垃圾的孩子还有什么闲情逸致去想什么“温暖”,在冰冷的世界里他想的也许只有 —— 面包。而那些怀着怜悯而人道主义式写诗的人不免显得口是心非,只见声音而不见行动。所以,我,火者,鄙视诗人,尽会想入非非,尽会说些华而不实的白痴的话。社会中最卑鄙的人是政客,文学中最无用的人就是诗人。
但是,我也不得不承认,不管是象征的、浪漫的或是“非非”、“达达”……它的最终归宿终要重返现代主义。像奥威尔真正以亲身感受体验着平民的生活之后,才会以真正平民化的笔触指向一个政权,我为认,艺术者或者有艺术气质的人,他们的本性都有着对真实的追求,与以假恶丑的反抗,而这种反抗适适是来自对政权的真实体验与理解。
附所评的诗:
①、《河的疼痛》
    左岸/一个模糊的影子/一片萋萋的蒹葭/一双眼睛望穿秋水//右岸/我诅咒着河/用太阳或者月亮/刺得它遍体鳞伤//风凛冽,我企求寒流/冻结河的躯体/让狂奔的脚步/踩裂,直抵左岸//即便是沉入暗流/魂灵也痛苦地坚守/在春天撕碎你的顽固/送关雎鸟到左岸浅吟低唱
-----------------------------------------------------
②、《拾取阳光-给拾垃圾的孩子》
拾取的阳光/在某一个方向烂了//生锈的铁钩/只拾回了破烂的衣裳//我的流浪/总是在一张纸上/连接阳光//温暖,总在无人的晚上/细细掀开
█ 2005-12-28·29/106期临屏诗11-16诗评
[十一]《扣问年尾的大雪》
一层层的覆盖  一层层的包裹
在岁末  一场大雪  下着
有一种开始就叫做结束
有一种结束也叫做开始
开始与雪花共舞  结束与洁白相伴
这时的阳光 把爱洒在南回归线
北方  天然的冰窖  雪的殉道场
在悬挂的时间中  零点的钟声敲响
静默在迎新的时刻  扣问岁末的雪花 你飘然而至
还是为绚美昔日的辉煌  是为掩埋昨日的肮脏
多少矿工的亡灵在呼唤  多少十字路口的冤魂在呐喊
还要多少鲜血可换回良知  交多少学费可换走愚昧
在刺骨的冰雪中心是热的  就如一面镜子迎着中午的太阳
映照出一道刺目的光  激起麻木的神经  掩埋了疼痛
在这一年最后最黑的时刻  在冰冻和即将融化之间
灵魂的活力在颤抖   大地的气息  生命之物的气息
在0度的  在不约定的时间内  悄悄的  悄悄的
春天在那里  春天在那里  春天还会太远吗

=================================================
[十二]《废弃的地址》

风吹过去。我站在火边
水里有一些浅蓝色的蝴蝶飞出来
掉进泥土,和夜色一样沉
一切如同昨日里我遗下的镜面
不知道风景在何处
12月26日。那个伤疤还在疼着
一个只在乎石头的人
谁能听见他的呻吟?又有谁
半夜中醒来,用黑夜的手疗伤?

来不及思考。当我说翻出的时候
怎么翻也翻不出前天的墨迹
那些隐喻纠缠无比
白纸前。有人错过了
错过的还有酒后的妄语
以及杯后的潮红

=================================================
[十三]《叩问年尾的大雪》
春天的花朵是天使们在早餐桌上所谈论的冬天的梦想
是谁以这样的思想安慰自己遗失在浮尘中的渴望
生来便是角斗的武士,血腥的战场总有死亡
提伏里石矿神奇的粉末隐藏了角斗士的鲜血
太阳光下的角斗场又开始银子一般闪闪发光
学会坚强吧,学会奔跑吧,学会微笑吧
冬天的梦想在次第盛开的雪花中轻舞飞扬
流着热泪整理2005的行囊
叩问年尾的大雪覆盖一年的伤
★诗行一长句一长句的泛滥,一看便知是沙蓝的风格。我用了个感情述语“泛滥”并不是指此诗写的不好,虽然我连第一行还没有开读,话总要说的柔和些吧。坛子上的朋友总说我说话刻薄,真实的总叫人有些伤痛,所以从今天起,偶,我说话要不刻薄,不真实啦!
长句的使用给人以大气感,但一味的使用形容词充斥长句的话,内容就显得很空洞了,用了个“空洞”,偶是在指明自己的诗观而已:诗的思想性。
长句的使用,用的好是佳作,用的过泛就流于堆砌,一句在一大堆无意义的语言中形成,是短命的。虽然,有些人喜欢这样作,也有人喜欢对语言无限制的泄宣所营造出的空洞。
我写了上述这些话,至此还未看沙蓝的诗,现在要细看了。
长句的使用有个优点是必须指出的,对事物的描写细致入微,这是短诗不曾有的,如果这个细致入微除去感情语言的泛用的话,用白描构成,那么就是一幅线条明朗的板画了,语言的刚毅势必使诗也变的刚毅,当然叫一个倾向抒情写诗的人去写那些刚毅的具有批判意识的诗是很困难的。
“春天的花朵是天使们在早餐桌上所谈论的冬天的梦想”。这行写的佳。我是个挑提的人,但是,这行长句理知的思考是找不到什么毛病的,诗行即不能省去“春天”代表“花朵”时间的词,也不能省去“早餐桌”代表地点的词,更不能省去主体“天使”即对“谈论”的呼应,谈论的内容当然是关建:冬天的梦想。
第二行的“谁”。似乎从第一行的对天使的描写,即对理想的一种象征,转向凡尘,人,现实的省视 —— 思想,但是,深入的思想仅仅是渴望了,因为“凡尘”。第二行在语言上显然切妥,语感上也不是很灵动,生硬的叫人无法朗读。一首好的诗是适合朗读的,我们可以用心灵去感受诗的美,但是,绝不能无声的理解诗。
第三、四、五行,是对现实的隐喻描写。我不知道沙蓝的生活在怎样一个环境中,所以不能很好的掌握其隐喻的真实性,但是,这三行诗的隐喻是拙劣的,犹如一场游戏是对某一场景某一画面的苍白绘画。读不出个人经历的符号,失真的诗一般都有此感,当然,不可否认,想象是所有诗人惟一最值得称赞的源泉了,那些用冷语言构筑诗歌结构的人(当然沙蓝这首诗是首感情包满的诗),我很难想象他在诗歌道路上还能走多远,也许只能用他丧失想象的脑袋,白话的僵硬的苍白的写些老同志、吃桔子、给妻打电话……诸如此类的标榜毁灭“晦涩”诗的榜样儿喽,因为那也是生活,每个人,每个有良知的写诗的人都要知道,人是社会的。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有句话说:“‘晦涩’正是现代主义诗歌一次次试图创造某种新的语言效应的结果,是对平庸、陈腐、松散的日常话语的有意识反拨。P115”我认为这个“平庸、陈腐、松散”用的很好。他们自身切缺对文学修养及审美的提高,反而话说别人的诗写的难解,其不很可笑!如同一味喊着诗要“口语(平民化)”的家伙,又一面口赞唐宋遗风其不又是件可笑事,要知道单独解读它们用典寄情的词儿,也会叫你头痛上好一阵子,我想他们叫喊的仅是为了夤缘,体显自身一种所谓的审美情感罢了,比如将一首唐诗用改写成口语,贯以自己的大名,这是常有的事,这又是件可笑事,而更卑鄙的是那些飘窃者,使人苦笑啊!张桃洲这句话很能概括现存网络手写的普便现象,他们的写作几乎都是自发性的,在无精神信仰的冲动之下完成,周国平说“美文出少年”的说法是不无道理的,冲动总有些暴发的力吧,但是,走的不远,兰波是个很好的例子,他的后半身在诗坛上简直苍白到极点。
解读一首诗,其实就是了解一个人。一个不了解他生活的人,是很难在一首诗的符号里正确把握一个诗人的思想的。我从开始写诗时就在读《波德莱尔诗全集》,后来又看了有关他的一些传记和评论,那些对波德莱尔的中伤无疑政治阴谋,依如19世纪一群人对卢梭的妄加诋毁,使得他不得不为了真实而朗读《忏悔录》或在一个少妇的怀里得到些许安慰。
第六行,写得最差,差到就像食指《相信未来》的最后的口号一样,感情的突然跳跃直舒内心的话,我个人认为,在诗中出现的越少越好。一首诗是为思考而不是倾倒垃圾。
最后三行,语言僵硬,是临屏的关系吧,因而语言上很粗糙,最后一行的“叩问年尾的大雪覆盖一年的伤”似乎为了呼应题目,而用了个“叩问年尾”这个“叩问年尾”好似多余喔,现在转回看第一行诗中的“冬天”似乎更具意义了。
=================================================
[十四]《废弃的地址》
如果延一条遐想的山路
追忆一朵缥缈的云
希冀一定随梦的高度
而缺氧
我们已经无法复制
一个被无数次穿透的
童年的门楣
心事就在
过去的胎痕里消散
残存的一丝侥幸,或许
在旧日的地址里
依然住着一个静默的女子
等我拿着记忆的钥匙
打开一首相思
停留在灰色的底片上
我数着岁月
在日子飘零的一个夜晚
与昨天纠缠
★这首诗写的不错,但是,结构上的一气呵成,使得诗中的意象变得很模糊,如果改为这样(对原作略有修改),先握手先,朋友好,我想,会更好:
如果延一条遐想的山路
追忆一朵缥缈的云
希冀一定随梦的高度
而缺氧
我们已经无法复制
一个被无数次穿透的
童年的门楣
心事就在
过去的胎痕里消散
残存一丝侥幸,或许
在旧地址里
依然住着一个静默的女子
等我拿着钥匙
打开相思
日子飘零的一个夜晚
与昨天纠缠
灰色的底片上
数着岁月
=================================================
[十五]《叩问年尾的大雪》
清晨起来,感觉比平素
冷。原来户外
已白茫茫一地,好不干净
昨晚酒醉。回来的路上
仿佛有米头谷,敲击头顶
接着是一片一片的雪花
飘进了我迷离的眼睛
年尾的雪哟,诗人
是不是有了,新的开始
★这首诗写的直白,大家一读就懂,本人不做细评。但是,诗的语言上切妥,有些字不大懂,也许是打字的原故,一个字总会带出一个词,如果是特指,最好做个注解,这样对于读者是种负责的态度。
===================================================
[十六]《废弃的地址》
一把火,烧着绿色的拐杖
跛腿的记忆,跌倒坚硬的路面★什么叫晦涩?这才叫晦涩。我不知这“一把火”是指热情啊,还是指别得什么,也不知“绿色的拐杖”是指树枝,还是阳具,当然阳具没有绿色的。读第二行时,才摸到了些诗者的思路,好像是对雪的一种描写,如果是,我认为,写这类题目,没必要搞的神秘兮兮。象征或隐喻用的越少越好,因为,作为一种写作手段,这种技巧离读者最远了,虽然,我从不驱从于读者的感受,那些虚伪的读者惟一作的就会说两个词“懂”和“不懂”。象征或隐喻仅是一种表达,一种对说话渴求的表达,在集权主义国家中难道一个弱者,写诗的人会用上那种直白如水的语言表达他的愤怒吗?不遭至迫害与压制,那才怪了呢。
从疼痛的故乡赶来
凭着一个废弃的地址,寻觅
久远的花园★这节写的不错。“从”联接了上一节晦涩的诗行,疼痛的痛苦从故乡而来,使人进入一个风尘仆仆疲惫不堪的人的精神世界,即下行的“寻觅”,找“久远的花园”对往事的追求尽显笔端。现在,再来重视第一节,第一节的风格与第二节,或者以下几节都是格格不入的,多余的简直就如普希金的奥涅金。
风,加重行走的艰难
而隐约的芳香,成为不灭的灯盏★再次深入“疼痛”的底层,“芳香”使人很容易感觉到对一个女孩的思念,“不灭”在心灵处成为一个铭印,似如精神的女神。“花园”更多的时候是指精神,这一点每个人都是知道的,王小波好像也曾写过一篇关于“精神后花园”的文儿吧,要不就是博尔赫斯写的,我已记不清了。
废弃了往事,却废弃不了
那些斑驳的刺芒啊★最后一节,全诗的重点,直入表代本诗的主旨。追忆。
★全诗语言顺畅,但是,意象繁多的使人很难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虽然,全诗笼罩着浓郁的追忆,从一开始审题《废弃的地址》,我就认为,这样的题目很难逃出相思、回忆或者爱情。

发表于 2005-12-30 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问候:)
发表于 2005-12-30 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学习。
兄弟辛苦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04:25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此长诗并非沙蓝之作,吾之误解也,沙蓝兄叫偶改了,偶嫌修改太麻烦,管它呢,不就一个贴,很快就沉了~~~```哈,哈,哈,
发表于 2005-12-30 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问好,辛苦!
发表于 2005-12-30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呵呵。。窃火者风格依旧。。
评得很见特色,也很深入。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0 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晕,怎么会风格依旧呢,不可能,偶说过滴,要柔化自己滴
发表于 2005-12-30 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问好 窃火者  
真是太辛苦了
上茶上茶
发表于 2005-12-30 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喜欢这种直言。坚持自己就好呢。
发表于 2005-12-30 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呵呵,有趣评的,问好:)
发表于 2005-12-3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火者,你太能写了,看得我眼花缭乱呢~:)
发表于 2005-12-30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评的很有耐心,也很深透!辛苦!
发表于 2006-1-1 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106期11-16诗及101期遗诗诗评稿

辛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4 02: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