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766|回复: 3

[散文] 推荐一篇美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0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推荐一篇美文

上学路上

作者:郑菊芳

投票链接http://s.qingk.cn/r9tu58
耒阳手机台有奖征文活动详情>>请点击<<

走下村口,一边是池塘与菜畦,一边是纵横交错的水稻田,中间那平整的田埂路,就是我们上世纪70年代的上学之路。

初夏,田田的荷叶,是我们最凉爽的太阳帽,或者用荷叶包一袋井水,然后用手指戳一个小洞,边走边喝,边走边淋湿在头上、脸上,清凉之极。而稻田里忽飞的飞蛾、盘旋的蜻蜓,还有稻穗随风翻起一层层的波浪,那样的景致太习以为常。

走在上学路上,荷塘里的莲子,是无法摘得,守在池塘边的老头太厉害,最让我们惦记的是春夏之际的菜畦。

紫色的茄子,青色的辣椒,不会让我们太留意,最多只是好奇去数数那些朝天椒,一爪长出几个辣椒。香葱、苋菜挤在菜畦的一角,我们视而不见。丝瓜与黄瓜的藤蔓争先恐后爬上竹枝,向路人炫耀它们满枝的黄色小花,南瓜与冬瓜的藤蔓则蜿蜒地延伸到枯枝架就的支架上,而冬瓜与南瓜则羞涩地躲在棚架下。

我们觊觎的当然是黄瓜。看到有黄瓜的地方,腿在慢慢迈开,眼睛却在黄瓜藤蔓里搜索,黄瓜却在藤蔓里欲露还休,披着一层细细的毛绒,隐隐约约地引诱着路人垂涎。我们四处张望,如果没有主人在场,迅速摘走黄瓜。有的菜地在辣椒缝隙里种有香瓜,我们麻利地扒开藤叶,顺手摘下一个香瓜,溜之大吉。偶尔被主人发现,最多就是一句:“嗨,别走远啦!”意思是“我就追上了!”其实是善意提醒:你们这些馋嘴,摘了东西,赶紧离开。

走过菜畦,我们兴奋地从口袋里、书包里拿出胜利果实,彼此分吃,一路欢笑,一路跳跃,来到学校。

下午放学的时候,时间更是自由。
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慢慢地走着,说着班级里的趣事,或者是模仿当天老师上课的样子,尽自己的夸张之能事,尽情地丑化老师。说着,打闹着,奔跑着,或是单腿跳跃,或是一步一个节奏地边跃起边哼唱,扎着的马尾巴,随着节奏而起伏,书包也在腰下甩来甩去。

在路边,看见了一种我们称之为“儿女草”,扯下,去掉根部掐去顶部,在心里默念着村里某一个孕妇的名字,然后很虔诚地拿着草条,两人同时用手匀力,然后慢慢撕开,撕开,小心翼翼的,当两人撕开的交叉处出现一个方形,我们会认为我们默念的孕妇将生一个女孩,如果变成一条直线,我们异口同声很惊奇地喊:“男孩!”

当然,村里那些怀孕的孕妇,后来生的孩子是否如我们撕开草条所预示的那样,我们不记得了,似乎也没有验证过。

学校不远处,又有一口池塘,美其名曰“泉塘”,泉塘边就是水井,水泥砌成的台面与码头,宽敞平整。天热,口渴了,从井里打一桶水,手掬一井水,咕噜入口,然后捡起瓦砾,弯腰,弓步,甩出去,瓦砾飘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这个游戏就是“蜻蜓点水”。我们比试谁圈起的涟漪多,谁就是获胜者。那时候,他们最佩服我这个“左撇子”,我用左手玩“蜻蜓点水”的游戏,甩出去的瓦砾,有力,平稳,圈起的涟漪,一圈一圈的直到池塘的中央。水在涟漪,我们的心儿也乐开了花。

偶尔摘一束野菊花,扎成花环,戴在头上,唱着儿歌,砰砰跳跳回到家里。把书包一甩,然后结伴一起去打猪草。

那时候,我们喜欢成群结队。放学的时候,有些同伴的老师拖堂,也会在教室外等候,或者把头伸进窗口,眼巴巴地望着滔滔不绝的老师,希望他快点结束讲课。更有甚者,老师在拖堂讲课,同伴涌进教师,站在后面。我当时似乎是孩子王,当老师在拖堂的时候,我的身边站立几个像保镖一样的“女金刚”。老师也不轰走她们,照样在侃侃而谈,讲台下面是迫不及待悉悉索索的收拾声。

那时候,我们不知道有“孤单”这个词语,因为我们都是集体行动,无拘无束的顽劣,偷偷摸摸的摘吃,眼疾手快的游戏,是因为有同伴的参与才快乐,是因为有同伴的分享才幸福。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砍柴,一起打猪草,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

即使吵架,也不会隔夜记仇,总会在不经意中又搭腔起来;或者用最特殊的方式和解,扯一把狗尾巴草,做成小狗模样,拿在手里,嘴里“汪汪”地叫着,用小狗挠痒痒,比试谁的小狗更痒人,在挠痒与躲避之间,争吵已经是冰释前嫌。

那时候的上学路上,是一道特殊的风景:无拘无束却又彼此关照,天真烂漫却又自觉担当。

而如今,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的涌入城镇,村庄有些孤寂,许多老屋已经闲置,乡村的小学生源也日渐减少。原来一村一个学校,变成几个村一个学校,称之为联合小学。我们当年的上学路上,如今,脚边是荒芜的菜畦,脚下是长满杂草的田埂小路,路长而人少,草深而路窄,稀疏的身影,疯长的杂草,再也没有当初的热闹。

当年那句响亮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标语,在满是灰尘的墙壁上依稀可辨,那些气派却也有些颓废的校舍大多被闲置被冷落,像一个个失宠的宫女,孤独地躲在一处清幽的角落,无人过问,远处汽车的鸣叫,更增添了“宫女”的寂寞。

那些没有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进城而留守在家的小学生,如今基本都是住校。住校生不约而同都会在周三下午回家,于是乡村校车应运而生,司机定期到各个校门口等候,收钱上车,校车扬起一阵一阵的尘土,奔驰在乡村的马路上。孩子们回到家里,吃一顿奶奶或外婆亲手炮制的美味,然后带足后几天的菜粮,周四的清晨,睡意朦胧坐上返校的汽车。

上学的路上,多了摩托车卷起的灰尘,多了往来汽车的鸣叫,少了童年的游戏,少了少年的欢歌,少了一种叫做“发小”的身影,甚至更少了一份内心深处的共鸣。

曾记得,那时候我们在上学的路上观看悠悠的白云,他说是羊群在向草原走去,我说是神马在奔腾与天将汇合,说着说着,童年的心绪也跟着飘忽起来,眼望远处,想象着天边远山尽头的无法知晓的世界可能就是我们向往的城市。

曾记得,那时候我们在上学的路上看见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头顶,欣喜地抬头望去,他说大雁永远不会落单,我说多么渴望自己也能如大雁一样,长有一双飞翔的翅膀,飞越千山万水。

那时候的我们啊,年少的心事,总有一份渴望、一份探奇、一份向往,萌芽在白云深处的远方、飞鸟掠过的天空,总有一些趣事、一些顽劣、一些甜蜜,分享在彼此纯净的心里。

而如今,乡村中那些留守的孩子,是否也会如我们当年一样,把心事寄予白云与大雁?是否向往白云深处无法知晓的远方?是否祈盼飞过的大雁捎信给远方打工的父母?

当我再一次回乡,看着那些长满杂草的上学之路和荒芜的校舍,我在想:但愿杂草只长在路上,而不会长在幼小的心灵里;但愿荒芜的只是校舍,而不是梦想。
发表于 2017-6-16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愿杂草只长在路上,而不会长在幼小的心灵里;但愿荒芜的只是校舍,而不是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6-16 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安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7-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初夏,田田的荷叶,是我们最凉爽的太阳帽,或者用荷叶包一袋井水,然后用手指戳一个小洞,边走边喝,边走边淋湿在头上、脸上,清凉之极。而稻田里忽飞的飞蛾、盘旋的蜻蜓,还有稻穗随风翻起一层层的波浪,那样的景致太习以为常。

如诗的意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4-12-24 1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