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期同题诗赛《低处》:不揣冒昧,浅评28~35号作品
28 《低处》
文/雨滴心湖
你,越来越像浓霜中的枯木
不动声色,看众鸟纷纷逃离现实
天空依然在山顶走动
幸福的云朵,伸手无可触及
月牙,清瘦得只下剩下喃喃呓语
而你,抱紧这些冷
站在猎猎寒风中
与脚下沉默的大地保持一致
-----------------------------------------------------------
浅评:
全诗未见一“低”字,却能感受到抬头仰望的眸子,于生命的低处,状如枯树。
透过诗歌,看进心灵,听到现实猎猎,那些本来纯真的翼膀,难以负荷这现实
之重,纷纷逃离。做为“树”,不能逃离,于是只能静立于低处。“天空”和
“云”无法触及,月牙清瘦,幸福很远。
遗憾在力度不够,稍显单薄。
不知诗歌中的“你”可否是作者大隐于心的那个“我”。妄度之,不揣冒昧。
问好雨滴心湖。
--------------------------------------------------------
29 《低处》
文/刘尧炜
平房的概念,体现在窝棚。城市的
甬道住着许多人,拆迁令他们失去住所
为了都市的美丽,他们在暗淡的棚子
吃饭、吵架、洗澡包括
从事男女之间的暧昧活动
下雨的时候,我时常看到水流如柱
雷电的光芒让一些官员和富翁刺眼
那些住在棚里的人们习惯地找些盆桶
在水声嘀嗒声中入睡
不过他们的孩子往往会做一些梦
梦见搬到高处,楼房下观察大雨的本质
而后写进老师布置的作文里,同时
也把这些童年的经历锁进记忆
在成长的岁月中一点一点品味
直到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那时候
他们的父亲母亲会在盒子里
以骨灰的形式露出
笑 意
-----------------------------------------------------------
浅评:
用心灵写诗的人,会关注自己;用灵魂写诗的人,会关注他人。
那些蜗居于低处的人,与高处白色的领子,他们的起点和终点,并无二质。
从此诗我看到拉一种悲凉,人生的悲凉,在甬道里,在窝棚里,在低处,
他们的梦,只是为了搬到高处,而搬到高处时——“阳光照到每一个角落”,
“他们的父亲母亲会在盒子里/以骨灰的形式露出/笑 意”
这世界体现这样着一种残忍,那就是我们的父母不会等我们,会先我们而老去。
在高处时,你又否曾经梦起那些往昔的岁月呢?
本文我比较欣赏的一句是“梦见搬到高处,楼房下观察大雨的本质”。
问好刘尧炜!边评边欣赏。
-----------------------------------------------------------
30 《低处》
文/zlg
【1】
抬头 我们看到了云
看到了山体的青
绿草沿着山脊上攀
叫我们看到了云外的天
【2】
我们开始往上攀登
脚开始用力 脚背弓起
抓住山的身体 细小的土石
顺脚的两边向下溜去
【3】
我们往上 遇到
青草下面 枯黄的脚印
那是此前的人们
为我们踏出的路径
【4】
我们继续上行
看到风雨的痕迹
它们就在我们眼前
讲述我们不知道的故事
【5】
快要到山顶了
路突然陡峭起来 我知道
它在考验我们 让我们感受
鸟飞越山岭时 翅膀的重量
【6】
现在 我们已经站到了山顶
我们擦着汗 回头去看
山下有许多如蚁的人群
正往上攀。而一扭身
一座更高的山峰
正迎面向我们的视线压来!
------------------------------------------------------------
浅评:
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差别,在于过程是“动”的,而对象是“静”的。
从动态的爬山中,感受动态的人生。“一座更高的山峰,正迎面向我们的视线压来!”
这样的感觉与在草原上牧羊一样,地平线永远在前方的感觉一致。
不足之处,可能是过重于描叙过程!如能加入些有力度的句子更好。
问好ZLG。边评边思考。
-------------------------------------------------------------
31 《低处》
文/磊子
湖心的蓝 比低处更低——
我的思绪如风 漾动成湖面的涟漪
一圈又一圈 心曲明透
岸边 垂柳的低摆 已触动大地深沉的心跳
思想温热 阳光下一棵树的梦想似花 高高向上
几枚春鸟的鸣叫 轻灵地擦亮时空
瞬间 遁隐于大地
看不见的树们草们的根须 它们的生长
是一种比阳光更深比脚步更低的神秘
----------------------------------------------------------
浅评:
这样的文字一如诗人所描叙的景色。
湖水深邃,明透醉人,思绪和着涟漪,垂柳摆着微风,阳光,飞鸟,春树,小草。
它们的生长/是一种比阳光更深比脚步更低的神秘。
很美的诗。
无需多说。
问好磊子。
------------------------------------------------------
32 《低处》
文/玉面书生
有一条清澈透明蜿蜒而流转的小溪
对那座阻挡他前行的高山无所畏惧
-----------------------------------------------------
浅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小溪无畏。
问好玉面书生。
------------------------------------------------------
33 《低处》
文/昨夜西风
翻越高高的山梁
你便到了低处,低处之外
宽阔的洼地更低
野草、狼和坚硬的石头
在水边饮着花香
寂寞的夜,在星光下
被狂风吹着,你看不见
一如既往的步履
匆匆
这是低处,得意不会光临的地方
妻子、情人以及儿女
站在高处,像一堵围墙
你温柔的言辞磕不出半点缺口
一缕炊烟,是那么的易散
就这么走着,很多的时候
你像一只跌落的灰尘
等待伤口愈合,而天空
却越来越黑越来越厚
-------------------------------------------------------------------
浅评:
前两节,将低处铺开,洼地里野草,狼,石头。
后两节,将低处升华到生活的高度“你像一只跌落的灰尘/等待伤口愈合,而天空/却越来越黑越来越厚”生活之重。
衔接之处,有待斟酌。
问好昨夜西风。
-----------------------------------------------------------------
34 《低处》
文/云梦心曲
你是植物之母 长眠地下 在低处
把无数触角伸展 向大地的深处
你是黑暗中的勇士 盘根错节
把土地的养分不断吸收
为叶的滴翠 花的桃红 茎的粗壮 果的丰盈
你独守空灵 没有阳光 没有蜂蝶 没有蛙鸣
你是土地的强者 不怕肮脏污秽 不怕虫蛊
千年的陶片 白色的垃圾
都挡不住你伸长的脉须
变腐朽为神奇 变苍茫为繁荣
在丰腴的土地 你有粗壮的臂膊
在贫瘠的山坡 你勒紧腰身变得细弱
在烈日 你不怕暑气的蒸腾
把水分输送到叶 花朵
在严冬 你不怕冰冻寒冷
休眠保持最后的一滴水分和营养
等待送给春天的梦幻
你是生命之母 在史前的遥远 深处
千万物种的连接 延续 生息
都在于你的收藏 释放 呼吸
远古的恐龙 天上的 飞禽 森林的猛兽
人的衣食住 也都在于你的
生生不息 繁衍 葱茏
当人们的歌声响起
你从容若定 空空无语 默默欣喜
绿色的草原 百花的娇艳
都源于你的无私的奉献
虽说你很丑陋 但圣洁 满身的温情 厚黑 在灵魂的低处
-------------------------------------------------------------------
浅评:
植物之母,土地的强者,生命之母,节节升华。
把无数触角伸展/向大地的深处 “无数”一词绝佳,体现出一种数量上的张力。你是黑暗中的勇士/盘根错节 “勇士”是无畏的,所以根须升到无畏的高度。把土地的养分不断吸收
“不断”和“无数”都是此节的点精之处,张力显现。
在丰腴的土地 你有粗壮的臂膊/在贫瘠的山坡 你勒紧腰身变得细弱/在烈日 你不怕暑气的蒸腾 排比,体现出根须的顽强。因为这种顽强,才有“ 等待送给春天的梦幻 ”。
第三节 描写拉生命发生的过程,一种对生命的感动,尽显。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从容若定 空空无语 默默欣喜。
不仅仅在字句间天现一种低处的张力,全文也体现了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由低向高的上扬。
欣赏,问好云梦心曲。
-----------------------------------------------------------------
35 《低处》
文/老树
如果给我一次选择
当然会站在
季节的谷低
等一回升华的时机
就象,我们
一定要从起点出发
锁定心愿的终点
其实,有些事情
是不可以太有在意的
即便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
为寂寞瘦身
而漫天的思绪
只好随一场冬雪
尘埃落定
踏着,一些回忆
或许在岁月的领土上
能留存
一行行清晰如故的诗歌
然而向往,总会
在我们头顶悬着
候着一个绝望的心事
人生,原本
不该如此低迷
只因有人的放弃了
一缕擦肩而过的时光
---------------------------------------------------------
浅评:
先挑“瑕”后说“瑜”,第三行中的“谷低”是“谷底”?第四行中的“象”应是“像”。
“只因有人的放弃了/一缕擦肩而过的时光” 此句是笔误?
“如果给我一次选择/当然会站在/季节的谷低/等一回升华的时机。”全文首推此句,体现
一种生命的无畏,明知低处,偏向低处。“就象,我们/一定要从起点出发/锁定心愿的终点”一次次的出发,一次次的实现,于这样的过程中,体现人生价值。人生,原本/不该如此低迷/只因有人的放弃了/一缕擦肩而过的时光
瑕不掩瑜,三节铺开,字句交错,颇见功底。
问好老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