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415|回复: 19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2-7 03:0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一、《远离诗歌的日子》
诗歌在很大程度上她只适合有痛苦感的人。如果仅把诗歌语言理解成风花雪月般的感情吟唱未免太浅薄。艾略特说:一个诗人在25岁以后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大概意思)。就是讲,如果诗仅停留在抒情的朦胧的华藻的营造里是不具备一个真正诗人的实质。我是从来不曾认为自己是个诗人,最多也仅把自己叫做:写诗的人。因为“诗人”太纯粹太伟大,在这个时代里真正的诗人已经死绝了,也许时间可以证明一切,但是,这个时代绝不会给予诗人应有的空间与理想。
这个时代,离开诗歌,是件无伤大雅的事,虽然,总有那么一部分人用他那御用的嘴,歌唱未来、歌唱祖国、歌唱什么的,反正听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空穴来风的符号。一个集权主义国家中这种声音最吃的开。谁牛逼!当然是他们了。因为,诗人纯粹的发自内心的声音都有点叫人苦涩与忧伤,普遍“乐观”的像猪一样的思潮里这种“苦涩与忧伤”是种罪恶,甚至遭至诋毁与迫害。
写诗是种愤怒,也是种苦难,不痛苦不忧伤的人,谁还会去写诗。用海德格尔的话说:诗人是最不会撒谎的人。现在,想来也是怀疑的,其实,诗人连个屁也不如。
诗歌:②、③、⑤中读得都有种“痛苦”感,但是,那种痛苦绝不像恩格斯在《反杜林》中说的:出于愤怒。那种自我感情的努力撰写与流淌,使得诗歌符号如同“空号”,试图在这种被神话掏空的理想中架起一个真实,有些无奈与苦楚,就像海子的“大诗”猎取着他国的梦境,在丧失本地文化的滋润中势必会偏离心灵的路程,诗歌②应是首浓重的异国色彩的诗,不管从感情或是空间的跨度来感受(不管读诗或评诗,我认为只有“感受”最真实)有着惶若离世的感觉。一首远离故乡的诗还是首好诗吗?也许正如余光中说:中国的神话是残损片断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大概意思)。我理解来,即社会化。一首诗的悲也就悲在她的脱离社会。如果,把个人感情看做是美的,那么社会也是美的吗,那么一个脱离社会的个体还能称之为人吗?我是不崇尚那些“梅妻子鹤”的人,比如今人学写古文,纵使写的再“古”,你也是今人,也无法为符号注入那个时代特色的气质,每个时代的气质不容模仿。
这种模仿的感觉,使我在③诗中看到了舒婷的风格,这种变异的诗行“打一壶老酒/醉翻心事”使我们一读就能想起她的《往事二三(如果你读过舒婷这首诗的话)》中的“一只打翻的酒盅/石路在月光下浮动”。
⑤且有对往事的追忆。我认为,诗歌符号里“追忆”是每个写诗的人要做的头等大事,她的地位不亚于“反思”。追忆是对记忆的回望,是对生活经历的体验,而更深入一层的反思,是对诗歌语言的提炼,这种真实的形成才得以诞生真实的符号,而真正能感动读者的是:符号。此诗的思想性比前两首都要深入,虽然,淡的一句最平常不过的话“那些日子,照样一日三餐”给人更有种真实的触动。
以上三首诗都有共同的特点:痛苦。即,离开诗歌的日子里感到痛苦。痛苦的源头尽在何?失去了对此的思考,整首诗便流于感情宣泄了。以下①、④两首诗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诗①有失重之感,预言性的诗行“我知道空旷的大地上,有一股/即将爆发的力量在凝聚”无法提升诗中所表现出的实质,实质是什么,是“力量”,然而,从诗节一、节二、节三中的符号显得空乏,在这极力营造的故乡气息中,依然无法使人感到“朴素”,将朴素的实质面向自己是否是做作?
诗④是首隐喻极重的诗,用诗人于坚的话说:隐喻在集权主义社会里最发达(大概意思)。这就是一个所谓民主、人权的国家的共性了。我在本文的开始时,着重说了诗人应该要有社会责任感,也就是出于这,这个“集权”!有集权势必使心灵压迫,或潜移默化中使心灵丧失人性的悲悯。诗,需要隐喻,但,绝不是为了私怨而去隐喻,隐喻是愤怒,但,绝不能是叫喊!
附所评之诗:
①远离诗歌的日子
风调雨顺的这一年/庄稼沉重得倾斜了身子//一群鸽子蜂拥着/落在了丰收的庭院中央/拍打着金箔似的谷粒/我奢侈地享受这忙碌的幸福//来自内心的欢愉压制不住了/我就是乡村的一粒大豆/我要挖出内心的金黄/献给朴素但雀跃的乡村//秋收过后的眩晕,触及了我的隐秘/远离诗歌的日子里/我知道空旷的大地上,有一股/即将爆发的力量在凝聚
-----------------------------------------------------
②远离诗歌的日子
    苦难//将尸骨抛弃于荒野之上/终于我与寂寞为伴/无聊那些日子里/有诗歌相随//出卖//如今通通放弃/灵魂交于撒旦/谁是犹大/庆幸还可以将温柔交还故乡 //撒旦的诱惑//最终还是要提起笔/将柔软嵌起/诱惑之外/是句号在等待
-----------------------------------------------------
③远离诗歌的日子
     打一壶老酒/醉翻心事/日子,一片片陨落/在地上痛苦得打滚儿/鸟,仓皇南逃//巢穴空空/没有诗情画意的呢喃/却盛满苍凉/风抚摩遗失的羽毛/爬在树梢上痛哭失声//夜忽然很长/梦却很短、很零碎/月光冰冷的手指弹破睡眠/远离诗歌的日子/你夜游的呓语打着寒噤
-----------------------------------------------------
④远离诗歌的日子—谨以此诗献给我十几年前的挚友葛亚平君
    远离诗歌的日子,我/只握着一封关于你的/死信//兄弟,你这滁河边执着的水仙是否/还在石头城等我/等那根匍匐在水中的芦苇/长出能顺畅呼吸的鳃//你成了艺术品商界的老总/(我在网上查到的)/而我对你的记忆/从画廊出发爬到那些/接近诗歌的日子
-----------------------------------------------------
⑤远离诗歌的日子
    曾经,带着一些词语的伤和痛/远离,嘈杂的闹市/还是静寂的田园,都满是我期待诗句/走入那些生活的节奏,才知道生活之外/诗歌之中的秘密//远离诗歌的日子,倾听一种郁闷、烦躁的耳鸣/可以飞翔的小鸟,和白白的骨头/出没我的森林,海滩和花园/我用一支三村突笔,描绘我的眼睛/于是,我看见了影子和天涯的距离//远离了诗歌,我开始捕捉一些意象/从书本,或是自然的流泻的风景/我读着,写着/慢慢地从虚幻的海市蜃楼里,脱下华丽的装束/满脚的泥土,是我远离诗歌的日子/带回的诗意。//远离诗歌的日子,我也远离了浪漫/那些日子,照样一日三餐
-----------------------------------------------------
发表于 2005-12-7 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有特点的诗评,学习!
辛苦,建议精华!
发表于 2005-12-7 03: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精华了.把所有的诗歌合起来评论,很别具一格.也方便大家比较.
发表于 2005-12-7 04: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学习这样的诗评!
发表于 2005-12-7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学习了:)
发表于 2005-12-7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辛苦。
很有新意思的评论,也很到位。
学习:)
发表于 2005-12-7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好评呢。。窃火辛苦!
发表于 2005-12-7 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诗评很精彩1
发表于 2005-12-7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精彩
发表于 2005-12-7 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哈哈哈兄弟又发威了,学习了
发表于 2005-12-7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免费的,学习~~~~~~
发表于 2005-12-7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好评!改变了以往的方式,更注重比较!敬酒!
 楼主| 发表于 2005-12-7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大家好,多多指点偶的不足之处!!!!
发表于 2005-12-7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这个贴子最后由炎阳在 2005/12/07 11:13am 第 1 次编辑]

兄弟,我转载到《第三条道路》可以吗?
发表于 2005-12-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5-12-6·101期1-7临屏诗/第一部分诗评

窃火,高手也!佩服,由衷地。我是5号的作者,你评得我很服气哦,致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3 21: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