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报》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常见问题回答论坛建设基本法案《诗歌报月刊》在线阅读
查看: 2713|回复: 18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31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发现我以前写的这个很应这个题目,搬上来大家砍   新的令写   
         
      ⊙爱情在飞
我是爱幻想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幻想自己是快乐的
她是我的女人,她爱我,也理所应当地爱上幻想
我们已开始筹划结婚,在海上,很大的轮船
然后去外海漂泊一段时间,当作新婚旅行
如果风浪很大,我们或许会改成到一个小村庄里
我做农夫,她做农妇,围一个小院,最好临山临水
我说,我们要生一群宝宝,我做孩子王,你做饭
她说,只要两个,一男一女,最好是龙凤胎
我答应过她,要把她的照片放大,挂一整面墙
抬头看着,低头也看着,她笑,我也跟着笑
我们还想过,弄个落地窗,可以获得更多的阳光
在窗台前,摆上好多花,摆上新鲜的空气
做这些事的时候,我很严肃,我告诉她这是个严肃的命题
她就笑了,仿佛全世界都是她的,她捧着一个个冰棒,我买的
发表于 2005-10-31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云老弟,这个也不错,你用这个我就投一票了。说个笑谈。期待你的参赛作品。
发表于 2005-10-31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你观察生活很细致如你的诗,我们到了哪你也观察到了。不错:)
问好。
发表于 2005-10-3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这个好,我也想起了一条船  奥丽安娜 号  我以前就和女友说等到时候,我们的婚礼就在那上面举行,可是很遗憾。
   还有今天才发现   幽云  老弟是东财的,说来不远,一条路之隔,说来不近,还是一条路之隔。  有时间一定喝酒。
 楼主| 发表于 2005-10-31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下面引用由子默2005/10/31 10:00pm 发表的内容:
这个好,我也想起了一条船  奥丽安娜 号  我以前就和女友说等到时候,我们的婚礼就在那上面举行,可是很遗憾。
   还有今天才发现   幽云  老弟是东财的,说来不远,一条路之隔,说来不近,还是一条路之隔。  有 ...
恩?兄弟怎么知道我是东财的?嘿嘿,有时间喝酒!可惜奥丽安娜号都拖走了。。。
老兄在什么位置上?有时间联系哦
发表于 2005-10-31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这个贴子最后由子默在 2005/10/31 11:09pm 第 1 次编辑]

在你们后院,就是美服后面的学校。近吧:)
发表于 2005-11-1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我河南的朋友田雨最近写了一篇文章,给兄弟贴过来看看:
《诗歌散文化的必要及一些应用上的技巧》
作者:田雨
在此,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诗歌的地位。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最原始的一种文体,种种迹象表明,文字产生以前诗歌就产生了,文明前夜的原始人在向后世代代传递先民的历史、生活经验、宗教禁忌等内容时就大都采用诗歌这一易颂易记的形式。也可以说,诗歌是一切其他文体的母源,它为文字产生后的它种文体提供了必要的准备和营养,考察一下早期文献,韵文的痕迹很明显,早期四书五经的学习关键是靠"颂"的,这正体现了它们与诗歌割不断的联系。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文字系统不发达的民族诗歌越发达。比如,我们周边落后的少数民族有许多宏大美丽的史诗及其它类型诗歌。这可能是因为文字系统的落后限制了表达方式的多样选择性。但是,是否可以这样说:文字系统的完善是诗歌地位式微的决定因素、其他文体的发展排挤了诗歌的可应用范围呢?恐怕这就要牵涉到诗歌的进化发展问题。汉语诗歌很早就面临这一问题。
    汉民族没有史诗,《诗经》商颂、周颂里一些有一点史诗味道的篇章,形象即单薄,事迹有很简略,不足以称是。可能正因为这样脑蚓龆撕罄吹氖璐蠖家允闱槲鳎?诗缘情而作",短小精致,而将叙事议论的功能让位给了散文。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号称泱泱诗国的中华,诗歌其实并没有取得文学上的统治地位,它甚至很大成分上是文人业余消遣的副产品,与诸子百家、二十四史、宋明理学等著述相比卑微得多。中国诗歌很久就有强劲的竞争者。
    一直到现在,诗歌"缘情而作"的观念都很流行,"缘情而作",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有些人对其片面的、缩小的理解上。';缘情"。也就是触动了自己的感情,引起了心灵的波动,这指诗歌写作的起因,在美学上就是产生了美感。诗歌的写作正因为对某些事物产生了美感,这是个简单的道理,可就有些人喜欢"感情用事",一句一个"我"字,以"我"为中心,没有节制。
    诗歌的异化还体现在形式上,这点在前几章多有描述,不复在论。所有这些都需要散文化来改造。诗歌散文化应包括语言的散文化和内容的散文化,忽视任何一点都是不彻底的。
    大家都知道,语言只不过是工具,不是诗歌应关照的最重要方面,但语言运用不好直接影响意思的传达,因此也是基础性的。散文语言是一种成熟的语言,几千年的散文创作为汉语构造了完备严密的语法系统,而诗歌特别是古典诗歌为了压韵对仄的需要,前置后置的现象很多很杂,不能形成语法。所以诗歌要吸收散文严密的语法,构成清晰的诗句,不至于让读者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即使是现代诗歌,也有许多不合语法之处,名词动词相互交换、胡乱运用形容词、名词代词乱放等现象很突出,这明显是对汉语的异化,此风不可鼓励,应当批判。且,散文化比口语化更中性,更易于实现和大众接受,我认为应当有优势。
    散文的内容也是丰富的,准确地说古典时代的史书、策论、祭文、墓志等都是散文的。现代散文成了一个独立的问题,内容有所分化,但散文语言却融入到其他文体之中,杂文、社论、报告文学甚至现代小说都具备描写抒情性文字。诗歌比散文更古老,因此也仿佛比其它文体更保守;诗歌有独立的体系,也因此更流与自我束缚。总地来说,中国诗歌向来内容单薄,抒情性文字多而叙事性议论性文字少,虽有杜甫、白居易等的努力,但影响不强。中国文人的喜怒哀乐等被写遍了,而一些更应该关注的东西却很难入诗。诗歌的内容需要开拓,自然景色、农家琐事、历史事件、人物命运、所观所感等等,在心里留下痕迹的事物皆可为诗。而且不应在乎写不好,或写出来的不象诗什么的,要象写散文一样大胆。这样才能内容丰富、清新自然。
    也许会有人,这样以来诗歌就会滑向散文诗,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关键是要把握住一个度,篇目所限,在此先存而不论.
    诗歌的散文化当然也不排除技巧的运用,技巧是对前人好的写作经验的总结,这笔财富弃之不用岂不可惜。在忠诚于基本内容的前提下,越是能够吸引人,越是能够传达我们想法,就是越应被我们采用的。
    比喻是最基本的,也是运用最多的一个技巧,就好比一座矿藏,富矿已被采掘的差不多了,什么白如雪、轻如风,快如闪电,疾如流星等现在再用就显得俗套。因此比喻的运用要注意一个"有"字,出奇制胜,发掘本体喻体更深层的联系。象征比比喻更需要想像力,象征的效果就是让读者读此及彼,使读者的经验与作者产生联系。象征有总体象征和局部象征,运用得当,如虎添翼,运用不当,适得其反,有许多晦涩难懂的奇诗怪句就是象征运用不当,造成跳跃性过大,读者的想像被迫脱节所致。而应和是更高深的想像,它要求作诗者调动自己的眼、耳、鼻、口、舌等身体一切器官,真正达到神人合一,这是诗歌的最高境界,非常人所能抵达,它需要艰苦的努力和天赋。
    上面所述都是写诗的常用技巧,对于诗歌的散文化而言,还有一项技巧需要重视,那就是"赋"。"赋"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技巧,但运用不好容易流于庸俗。诗歌背景的构造,一些必不可少的描写,议论都要"赋"的加如,,甚至象征和应和语境的营造也是非"赋"不可。"赋"在运用上一个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铺陈,直接将读者带进你的诗歌世界。诗歌散文化关键也在于这一个"赋"字,它要求向散文一样自然的语言,但要特别注意长句短句、内在韵律的搭配,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在气势上震撼人心。  
    诗歌散文化最基本的思想是:内容重于技巧、整体美胜于个别句之美、句与句搭配好、段与段搭配好,全篇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合乎汉语语法,不出现让人费解的句子。这就是我对诗歌散文化的理解。

发表于 2005-11-1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语言长而不冗,很见功底,学习并问好!
发表于 2005-11-1 02:5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这首真的很切题的,温馨,舒服,又不做作
我是爱幻想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幻想自己是快乐的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谢谢各位兄弟,尤其谢谢天子!一一问好!嘿嘿
发表于 2005-11-1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处理方式值得借鉴
发表于 2005-11-1 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下面引用由古城天子2005/10/31 04:07pm 发表的内容:
我河南的朋友田雨最近写了一篇文章,给兄弟贴过来看看:
《诗歌散文化的必要及一些应用上的技巧》
作者:田雨
在此,我们有必要明确一下诗歌的地位。所有文体中,诗歌是最原始的一种文体,种种迹象表明,文字产 ...
天子,我看可以转发,版固,让大家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5-11-1 0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诗歌不仅需要散文化,而且需要适当口语化。
发表于 2005-11-1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呵呵还是那句话
看了你的这首诗
偶也想当男人
写我的女人
嘻嘻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 06: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我老版的《俗世的幸福》新的再写

诗歌不仅需要散文化,而且需要适当口语化。
个人观点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诗歌报 ( 沪ICP备05009012号-2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1156号

GMT+8, 2025-9-23 1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